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摄政王的心尖毒后 > 第一百九一回 杨氏之死

摄政王的心尖毒后 第一百九一回 杨氏之死

作者:瑾瑜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26 21:53:10 来源:书海阁

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简浔跟着宇文修采蘑菇捉野兔看他下河捉鱼,三日三夜里只有彼此相伴,甜蜜得真有些乐不思蜀,只想放下一切,以后二人就这样悠闲甜蜜的度日算了,人生毕竟只有那么短短的几十年。

但这终究是不可能的,宇文修肩负的责任太重大,朝廷和百姓都需要他,他自己也必定做不出为了小我舍弃大我的事来。

所以三日一满,宇文修还没发话,简浔倒先催起他来:“我都十来日不在家了,还真怪想大家伙儿的,也该回去看一下爹爹和母亲,他们如今日日都待在家里,既不好出门走亲访友,旁人也不好登门,必定寂寞得很,我回去也好给他们解解闷儿啊。”

一面说话,一面还动手收拾起行礼来。

宇文修见状,虽满心的歉疚,却也知道他们非回去不可了,只得帮着收拾好了行礼,待奉命来接的马车一到,夫妻两个便一道回了盛京,回了睿郡王府去。

宇文修事多,回去换了官服,去给睿郡王请了个安,便急匆匆进宫去了。

简浔却是又梳洗又收拾屋子的,忙活了一个多时辰,才收拾妥了,也去了银安殿给睿郡王请安。

十来日不见,睿郡王瞧着气色又好了些,简浔没进屋前,还听得他中气十足的与人说话,谁知道她一进去,他便立时咳嗽起来,一副还很虚弱的样子,看得简浔好笑之余,差点儿没忍住翻白眼,您老人家装虚弱也装像点啊,气色那么好,方才说话中气那么足,谁信您还病着还很虚弱啊?

却也没拆穿睿郡王,他也只是想尽可能的留下宇文修而已,倒也算是一片慈父心肠,只是这慈爱来得太迟了些,就跟夏天的棉袄冬天的蒲扇一样,起不了什么作用了。

简浔陪着睿郡王说了一会儿话,便行礼告退了,睿郡王忙叫了崔公公:“好生送大少夫人出去。”

简浔一听,就知道睿郡王多半是有什么话,想经崔公公之口,告诉她和宇文修了,与崔公公出了银安殿后,笑道:“父王是不是有什么话想让公公转告大爷和我,公公但说无妨。”

崔公公忙笑道:“其实也没什么,王爷就是想让大爷和大少夫人知道,杨氏那毒妇的娘家如今也成了过街老鼠,日子几乎就要过下去了,也好叫大爷消消气儿。”

睿郡王到底不好长时间的与自己的儿媳妇说话,何况自己说时,有些话譬如那个……为自己邀功或是开脱的,怎么好说出口,当然还是旁人更好说,所以才会特地吩咐了崔公公。

崔公公表明了主题,便细细的说道起来。

睿郡王既铁了心要整杨氏的娘家,那还不是易如反掌,杨氏一族的族长收到盖了他印信的信后,见千真万确是睿郡王的印信,不是有心人瞎冲字号来的,同时当地的官府也收到了邸报,知道了杨氏的罪行。

当地的知府大人先前与杨氏的大哥杨大老爷,虽不至于好到穿一条裤子,两家却也是有来有往,十分的亲密,若不是暂时没有适龄的儿女,早结了儿女亲家了,杨大老爷身上的确只有个捐的七品虚职,与正四品的知府差得远,可谁让他有个争气的王妃妹子呢?

所以,杨家的家底,知府大人是知道得一清二楚,见杨氏坏了事,杨家没了最大的靠山,岂能不动心,那可是一大笔银子啊,有了那笔银子,他就可以往上活动,爬得更高更快,指不定很快就能擢升进京了。

于是知府大人叫了自己的心腹来如此这般一吩咐,不日就有人击鼓状告杨大老爷欺男霸女鱼肉乡里逼死人命了,这些事可都是事实,并不是知府大人瞎编来构陷杨大老爷的,事实上,好几桩事,他昔日甚至经过手,指不定他滑不丢手的,没有留下任何凭据把柄罢了。

杨大老爷就这样下了狱,在府衙大牢里又恨又怕的艰难度日,不日便奄奄一息了。

杨大老爷是家里的顶梁柱,他一下狱,整个家都垮了,向来跋扈嚣张惯了的杨大太太和她的几个儿子,不得不做小伏低的开始到处找门路,希望能将杨大老爷给捞出来,杨大太太素来与知府夫人交好的,送了大把的银子到知府夫人面前,连知府大人新近最宠爱的小妾那儿,也送了大把的银子去。

只可惜二人当面答应得好好儿的,收了银子,下次再去时,便连人都见不到了,大牢那边也需要各处打点,这个五两,那个十两,今儿二十两,明儿五十两的,不几日便将杨家的家产给填限了一半进去,却连水声都没听见一声。

杨大太太这才深深的体会到了什么叫做“翻脸不认人”,她也是个刚强硬性的,见实在捞不出杨大老爷了,索性决定不捞了,反正那个没良心的,往日里不是寻花问柳就是养小老婆,弄出一堆的庶子庶女来,还动辄怪她偏心善妒,连表面上的一碗水端平都做不到,夫妻间的情分早耗得所剩无几了。

遂开始变卖家产,打发家下人等,打算以后便关起门来过日子,几个儿子是培养不出来了,那便着力培养孙子们读书,只要他们书念得好了,将来自家总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至于庶女们,她锦衣玉食的养了她们这么多年,也是时候该她们报答她,报答这个家了,不拘是给人做填房还是做妾,只要将给她和她的儿孙们带来好处,她管她们以后是好是歹,是死是活呢!

可杨大太太还没来得及将自己的想法付诸于行动,族长便带着族老们上门了,列了他们家上下整整三十几条罪行,要逐他们一家出族,还让他们把这些年侵吞族人们的房产田地银子都双倍的赔偿出来,否则,大家就公堂见。

杨大太太母子几个气得半死,嚷嚷着:“你们这是想墙倒众人推啊,别以为我们如今一时失了势,就会怕你们,等我们哪日东山再起了,有你们的好果子吃!”

话虽说得硬气,心里却是一阵阵的发虚,他们如今哪敢闹上公堂去啊,知府大人正愁不能再剐他们一层油下来呢,他们再与族人们闹上公堂,岂不是羊入虎口,自己送上门吗?

只得又拿人唱红脸,打起圆场来:“大家都是骨肉至亲,何必这般不留情面呢,万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么,说来族学近年来破败了不少,很该重新休憩一番,再延请几位名师来的,族里的祭田也是,收成一年比一年不好,大家一年下来,不但得不到好处,反倒还要倒贴银子进去,这样罢,就让我们家来出银子,重新将族学休憩一番,再添一千亩地做族田,为大家伙儿谋福利好不好?”

满以为这样说了,族长和族老们总能放他们一马了。

却忘了杨大老爷素日是怎样挤兑族长,把族长挤兑得反倒要事事看他脸色,也忘了族人里泰半都是明里暗里受过他们家气的,大家都敢怒不敢言这么多年了,好容易得了可以报仇雪恨的机会,岂能轻易放弃?何况将他们家出了族,他们的田产本就该充没到族里,大家直接分田地分银子,岂非越发的直接与痛快?

于是坚持将杨大老爷一房给出了族,还说他们如今的宅子虽是他们自家几经修葺有了如今规模的,宅基地却是祖上传下来的,之后扩建的地方,就更是族里的了,勒令他们一家必须尽快搬出去,否则,仍得上公堂。

杨大太太当场给气得晕了过去,她的几个儿子自打杨氏做了王妃,就不知道吃亏和忍气吞声为何物了,忍到现在,已是极限,见母亲被生生气得晕了过去,哪里还忍得住?

对着族长和族老们就是一通乱打,将人全部给赶了出去,将大门给重重关上了,以为以后只要他们不开门,族长他们便奈何不得他们了,至于一家人的吃穿用度该怎么办,暂时依靠库存还能应付得过来,实在应付不过来了,又再打主意不迟。

只可惜想法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族长和族老们一出了杨家的大门,便有几个倒下了,抬回家后,更是连床都起不来,口口声声自己快要死了,让儿孙们立刻去府衙击鼓鸣冤去。

知府大人正等着再抓杨家的小辫子,将他们剩下的一半家产也弄到手,谁知道现成的机会就送上门来了,岂能放过?立时差了人去杨家拿人。

彼时杨大太太已醒过来了,知道儿子们一时怒极下,竟打了族长和族人们,便知道要糟糕了,正忍痛吩咐儿子们收拾细软,立刻离开此地,且往别处重新开始去,虽说人离乡贱,他们一旦离开,宅子和田地也只能白白便宜那些个狼心狗肺的所谓族人们了,但总比将儿子们也给陷进了大牢去的好。

只是还未及行动,如狼似虎的衙役们便上门了,他们可不会像族长族老们那样,先礼后兵,叫了几声门叫不开,便直接踹开门,闯了进来,以“殴打无辜百姓”的罪名,拿下杨大太太的几个儿子,连同她两个已经成年的孙子在内,一并带走,押到府衙的大牢里关了起来。

杨大太太这下就不止是晕倒,更是吐血了。

然而更糟糕的还在后头,族人们知道他们家成年男丁都被抓走了后,蜂拥上门,对着余下的妇孺孩子们又是骂又是打的,说他们已不是杨氏的人了,逼他们立时滚出杨氏一族的地盘,还说他们若再不滚,他们就真让他们一无所有的被赶出去。

杨大太太无法,只得将满腔的血都给强咽回去,带着一众女媳和剩下的孙子们,一步三回头的忍痛离开了家,去到了她在城郊的一个陪嫁庄子上落脚,得亏细软女眷们已提前收拾得差不多了,她们才能多少挽回一些损失。

崔公公说得都快口干舌燥了,但仍继续说道:“那杨大老爷本就早被酒色掏空了身子的,下了狱后,牢狱里又是阴暗潮湿又是吃没的吃喝没的喝,获救还无望的,哪里撑得住,日前已一命呜呼了,他的几个儿子也都被判了流放之刑,那个田知府虽也不是个好东西,这事儿倒是办得大快人心。”

“至于杨家的女眷,在杨大太太的陪嫁庄子上也是度日艰难,四邻们都知道了他们家的事,对他们家指指点点的,还有人让他们滚,别玷污了他们当地,两个年轻些的儿媳因此自请下堂,几个小妾知道等杨大太太缓过气儿来后,必定第一个就会拿她们开刀,还互相掩护着偷了杨大太太好些银票细软讨了出去,其余的儿媳又吵着要分家……总之如今已是秋后的蚂蚱,都蹦跶不了几日了。王爷听说后,十分的解气与痛快,想着大爷与大少夫人知道后,必定也是一样,所以才会特地让奴才细细的说与大少夫人听,虽说已是于事无补了,好歹也为王妃娘娘和大爷出了气不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简浔对杨大老爷杨大太太之流,原本是没什么恨意的,都没见过的人,也不是他们害的唐氏和宇文修,冤有头债有主,恨他们又有什么用,可谁让杨氏那个与她一样狠毒的母亲早早死了?母债子偿,天经地义,那他们就算被睿郡王整治得再惨,也是他们咎由自取,怨不得任何人!

所以听了崔公公的话,她不由笑了起来,道:“怎么于事无补了,一来为婆婆和大爷出了气,也为父王出了气,二来也让人知道,善恶终有报,做了坏事,就总会得到报应,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而已。劳公公回去后与父王说,我先代大爷谢过他了,等大爷回来后,我把事情与他说了,再让他亲自给父王道谢去。”

崔公公忙笑着应了,又道:“王爷还吩咐了奴才,尽快把这些事,都告知狱中的杨氏呢,总是兄妹一场,杨大老爷没了,她也该为自己的兄长哭一场不是?还有她那些侄儿侄女子孙们,身上可都流着一半与她相同的血,也该让她知道他们的近况,省得她走都不能安心。”

简浔方才已觉得十分的解气与痛快了,听得这话,更是痛快,杨氏害别人骨肉分离时,可从不手软的,如今也该让她尝尝明知道骨肉至亲正遭受劫难,家破人亡,却无能为力的锥心之痛才是,笑道:“那公公可得抓紧时间了,行刑的时间可没两日了。”

那个丑恶的人,那个丑恶的灵魂,总算要去到她该去的地方——十八层地狱,以后再不能害人了,真是老天有眼!

崔公公笑道:“大少夫人放心,奴才回头就亲自走一趟,到底也算是主仆一场,奴才也该去见杨氏最后一面才是。”

简浔笑着颔首:“辛苦公公了。”

崔公公下午果然坐车去了顺天府大牢。

杨氏被关了已快一个月了,又干又瘦又憔悴,头发还花白了,浑身恶臭的坐在角落里,崔公公差点儿没认出来,等认出来后,便笑了起来,若是让王爷见到这样的杨氏,一定会更高兴更解气,只可惜王爷不好亲自来这样的地方。

杨氏也觑着已有些视物不清的眼睛,看了崔公公好一会儿,才认出了他,立时挣扎着站了起来,嘶哑着声音恨恨道:“你这个阉奴来做什么,看我笑话儿吗?你现在已看过了,可以离开了!”

高嬷嬷见她说话间摇摇欲坠,知道她是饿的也是被浑身的病痛闹的,忙也挣扎着站起来,扶住了她,虽然高嬷嬷自己的情形,只会比杨氏更糟。

崔公公已笑道:“我来,是奉王爷之命,告诉您几个坏消息的……您不该惊慌才是啊,难道您还以为,到了这个地步,王爷说过的那些话,只是吓唬您的?您做了恶,受到了惩罚,您那个恶毒的娘,可还没受到惩罚呢,母债子偿,也算是天经地义不是吗?”

他是打小儿在宫里摸爬滚打一步步熬到今日的,与人说话时,哪个“您”字,便跟吃饭喝水一样,已成为天性了,哪怕对方是个下九流的人,他也能面不改色的称一声“您”,且让听的人觉得真诚无比,熨帖无比。

不过现下,他一口一个“您”的称呼杨氏时,却没来由的,就让人听出了一抹莫大的讽刺与讥诮来,倒比直呼“你”或是用其他更不好听的字眼来代替时,效果还更好。

杨氏已是遽然色变,声音尖利得刺耳:“王爷把我兄长他们怎么了?冤有头债有主,他这样绝情的对我我认了,可他凭什么这样对我的亲人!还有信儿,他把信儿怎么了?他要是敢对他们不利,我活着时奈何不得他,死了做鬼也绝不会放过他,一定日日夜夜都缠着他,让他不得好死!还有你这个老阉奴,竟敢背叛我们,我做了鬼也绝不会放过你!”

崔公公任她骂,反正她骂得再狠他也不会少一块儿肉,王爷更是连知道都不会知道。

待她气喘吁吁的停下后,他才掏了掏耳朵,好以整暇的道:“骂完了吗?骂完了我继续说了啊。您的大哥,因为鱼肉乡里作恶多端,被人告上了公堂,证据确凿,所以判了监斩侯,只是他还没等到行刑,便自己把自己给吓死了。至于您的几个侄儿,因为聚众斗殴差点儿致使好几个人死亡,则判了流放三千里,要不说那个知府与您大哥好呢,特地把他们判去了琼州那样的好地方,怎么样,高兴罢?男人们都有了好去处,女人们自然也不能例外,您的大嫂……”

把杨家一家子如今的处境都细细的与杨氏说了一遍,末了笑道:“至于二爷,您放心,到底是王爷的亲生骨肉,王爷可不会向您这般狠毒,怎么也不会要他的命,也真绝了他的后路的,所以,十几日前,已安排人将他送去漠北,这会儿应当已赶了一小半儿的路了。王爷心慈,还让带了些想带的、打小儿用惯了的东西和一千两银票,又让我特意买了一房人跟二爷一道去漠北服侍,对了,二少夫人也跟了去,看二爷的样子,很感动于二少夫人的不离不弃呢,指不定明年您的忌日时,您就有孙子了,高兴吗?说来二少夫人的确有情有义,虽出身差了些,人品次了些,言行举止卑琐了些,如今配二爷一个被逐出了宗室,连家族和姓氏都没有了的人,也算是绰绰有余了,嗐,看我,怎么还一口一个二爷的,该直呼宇文信了才是,不对,也不能叫宇文信,他连姓氏都没有了,要不,叫杨信得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崔公公话还没说完,杨氏已是再也支撑不住,“砰”的一声摔到了地上,高嬷嬷拉她不及,也跟着摔成了一团,好容易才稳住了,见杨氏一动也不动,忙急声道:“薇姐儿,你怎么了,你别吓我,别吓我啊……”

心急如焚的凑到她面前,才发现她人虽一动不动,眼里却不断的有泪涌出,知道她是悲愤过度所致,倒是稍稍松了一口气,能流出泪来,总比泪都流不出来,只能憋在心里的强,再一想到杨家上下的遭遇和宇文信的遭遇,高嬷嬷也忍不住流下泪来。

叫杨氏怎能不哭?

娘家家破人亡,成年以上的男子全部不是死就是流放,剩下的也眼看只有死路一条,再无东山再起的机会,好好儿的一个家,就这么毁了,她死了都没脸见地下的亲娘和哥哥去,若不是她一再的心软一再的犯糊涂,事情怎么会到今日这一步,都是她害了她的那些骨肉至亲们啊,王爷真是好狠的心,她只是变相的杀了唐氏那个贱人一个,他就要让她和她的全家来陪葬!

但这还不是最让杨氏心痛的,她最心痛的,还是宇文信,她是听睿郡王说过要将他送去漠北,可她以为,他是吓唬他们母子的,他不会真那般狠心绝情,不然此番的事,他也不会只问她一个人的责,直接把宇文信给撇干净了,——人都是这样,当知道噩运有可能会降临到自己身上时,总是会忍不住比旁人多几分侥幸心理。

可王爷却真这么做了,不但真净身出户的将他送去了漠北,甚至还把他逐出了宗室,家族姓氏都没有了,那他以后还有什么希望未来可言,难道真让他一辈子与刘氏那样的贱人为伴吗,那个贱人根本给她的儿子提鞋都不配吗,都是她害了儿子,都是她害了他啊!

杨氏越想眼泪便流得越凶。

她还连儿子的最后一面都没见到,那是她唯一的儿子,他们母子此生最后一次见面的机会啊,王爷真是好狠的心,她当初怎么就会爱上了这样一个狠心绝情的人,她根本就是瞎了眼!

杨氏当天晚上便带着满腔的悲愤与绝望咬舌自尽了,反正娘家已家破人亡,儿子也被送走了,她还有什么可牵挂可忌惮的?

本来她每日都在忍饥挨饿中度过,是绝不可能有足够的力气咬舌自尽的,也不知道她到底哪来的那么大的力气,反正等第二日狱卒发现时,她蜷缩成一团的身体都已僵硬了。

高嬷嬷自然也死了,却不是咬舌自尽,而是触墙而亡的,杨氏的身体虽因临死前忍受巨大的痛苦,蜷缩成了一团,头发却是梳得整整齐齐,身上褴褛的衣裳也是理得整整齐齐,显然是高嬷嬷看着她死后,替她整理好了遗容,自己才死的。

主仆两个的眼角都有泪痕,脸上的神色也是扭曲而痛苦,也不知道二人临死前,有没有后悔过她们可笑可又可悲的这一生?

睿郡王听说杨氏竟敢不等到行刑,就咬舌自尽了,气得当即砸了手中的杯子,咬舌自尽再痛苦,难道能痛苦得过凌迟之刑不成,那个贱人毒妇真以为她死了,事情就能了了?没门儿,以前他还想着,好歹留她娘家的妇孺们一条命,既然她不识好歹,他也不必再客气,他这就让她的娘家人,无论男女老少,通通去给冰月陪葬!

倒是宇文修与简浔听说了杨氏的死讯后,很是无所谓,睿郡王定要她受凌迟之刑,他们可以权当是看个热闹,杨氏自己先自尽了,于他们也没有任何损失,不过就是条臭虫般的存在罢了,难道还要他们为一条臭虫耗费多少时间和精力不成?

宇文修更忙了,上位者想换掉一个不喜欢不满意的下属很容易,很多时候不过是一句话的事儿,做下属的想换掉上位者却是千难万难,何况宇文修与平隽想换掉的,还是一国的皇帝,稍不注意就会掉脑袋株连满门的勾当,自然就更难了。

他除了每日进宫上朝当值,更多的时间都用在了在他和简浔外面的、本该是他们新房的那所宅子里,因为他的幕僚他的心腹们都在那里,有些人是人人都知道的他的心腹,譬如秦三英周四平这些,还有几个他就提拔到今日地位的武将。

但更多的,却是别人想破脑袋都万万想不到的人,那些人,官员有之,商户有之,甚至连地痞流氓和勾栏院的大茶壶都有之,总之三教九流一应俱全,也不知他是怎么将这些人聚集到了一起,又是怎么让这些人义无反顾追随他的。

他还要空出时间来,一次又一次的和平隽私下里碰面,各自通报彼此得到的线索和彼此的进展,当然,彼此多少都会有所保留,平隽的顾虑也比他更多,他能理解平隽,任谁背后站了那么多一个家族,也会有顾虑的,不像他,在乎的人,通共就那么几个,要给他们留后路也更容易。

如此一来,宇文修陪简浔的时间自然比以前更少了,两个人甚至几日都不能坐下一起用顿饭,他为此愧疚得不得了,偶尔一次尽可能的早些回来,面对简浔一如既往的恬淡笑颜,他却连歉疚的话都说不出来,那些话说得再多又有什么用,难道就能改变事情的结果,就能让自己多陪她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倒是简浔反过来安慰他:“我真不无聊,不难打发时间,倩姐姐时常回来陪我不说,她不回来时,我每日也有事做,上午呢,就看看书写写字,看看账本逗逗小吱什么的,用了午膳小憩一会儿,二妹妹她们几个就过来陪我说笑了,一屋子娇娇嫩嫩,爱说爱笑的小姑娘,你不知道多热闹,何况我本来就是喜静不喜动的性子,别人不知道,师兄还能不知道吗,你就只管放心罢,如今短暂的忙碌,都是为了以后长时间的闲适。”

她没有说出口的是,她前世在宫里,有一段时间失了宠,门庭冷落,她成日里连个说话儿的人都没有,她还不是一样熬了过来,何况宫里的女子,进宫后要学会的第一件事便是要能忍受孤清与寂寞,哪怕是没有希望的孤清与寂寞,也只能一直忍下去,她如今已好得太多了,至少她每日里都能自己给自己找到事做,她的心里更是满足安宁的,不是吗?

我心安处即是家,再没有什么能比心里安宁满足来得重要了。

何况这些日子宇文佳姐妹几个几乎日日都要到她这边来,都是自己的小姑子,简浔倒不好跟对几位侧妃孺人似的,对她们太冷淡,等相处了几日后,发现姐妹几个都是很不错的人,各有各自的优点与好处,或温柔,或活泼,或善解人意,她也渐渐有几分喜欢她们了,自然就更是宾主尽欢了。

宇文修闻言,这才心下稍松,继续投入到了自己的忙碌中。

如此到了年底,离年日近,云侧妃与尹侧妃既要忙着准备年事,庄子铺子的庄头管事们也一一登门交租子奉账来了,二人是既忙不过来,以她们的身份,也的确有些弹压不住所有的庄头管事,那些人好些甚至是服侍过睿郡王祖父的老人儿。

二人没法,只得求了睿郡王,让简浔暂时替她们分担一些,简浔推辞不过,只得尽快走马上任了,这下宇文修终于不必担心她无聊、难打发时间了。

------题外话------

感谢8月22日jjt2886亲的3朵鲜花,凡云玲亲的9朵鲜花,么么哒O(n_n)O~

喜欢摄政王的心尖毒后请大家收藏:(wuxia.one)摄政王的心尖毒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