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嫡子身份――许一世盛世江山 > 第26章

嫡子身份――许一世盛世江山 第26章

作者:南枝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26 04:47:18 来源:免费小说

  衡哥儿心想君子动口不动手,一味靠武力的人,最多也只能算个武夫,虽然这样想,但他还是赶紧跑掉了,被徐轩又推又攘,其实很难受。

  衡哥儿和季大人一起回府的时候,季大人就问起了衡哥儿今日被皇帝带到太后船上去的事。

  衡哥儿就说了太后提了皇帝要选皇后的事情了。

  季大人听他这么说,倒没有觉得奇怪,想来皇帝要选皇后大婚的事情,在朝臣的心里,也该是要提上日程了。

  皇帝要大婚,对这些支持皇帝的臣子来说,就该是好事。

  古有成家立业之说,要先成家后立业,皇帝成了家了,也就该立业了,也就是要慢慢掌权了。

  季大人没有对皇帝选后的事情发表评论,衡哥儿就接着说,“皇上在赵世子跟前说了,他觉得赵世子的堂妹漂亮贤良,可当皇后人选。”

  季大人这才淡淡说道,“皇上不这样说又有什么用呢。太后定然是想要将娘家人给皇上做皇后。听说赵家女儿不少,到时候不要连妃子也是赵家女儿才好。”

  他这样说的时候,语气虽然淡,但是里面却参杂着衡哥儿很明显就听得出来的厌恶。

  衡哥儿心里略微诧异,然后突然意识到,季大人的几个妾室,除了比较受他喜欢的四姨娘是他自己看上的良家女外,其他的都是许大舅安排的,他不知道季大人是不是其实只是嘴上不说,心里却对许大舅这样的安排很不满。

  衡哥儿沉默了下来,他自己是男人,所以其实还是能够明白一些季大人在这一方面的心思,身边的女人,都是大舅子安排来的这种感觉,恐怕不会好。

  马车咕噜咕噜地向前走着,衡哥儿略微有点打瞌睡,而且还有点头疼,大约是之前感冒虽然好了,但是毕竟伤了元气,今日吹了风,出现头疼脑热实在很寻常。

  衡哥儿脑袋垂下去,靠着马车壁都要睡着了,季大人突然伸了手,将他搂到了自己的身边,让他靠在他的怀里。

  衡哥儿呆愣了一下,抬起头来看季大人,季大人柔声说,“你靠爹爹怀里睡吧,别把脑袋磕到了。”

  衡哥儿有点傻眼,到底没有拒绝,就被季大人搂着睡过去了,他毕竟年纪还小呢,即使靠在父亲怀里睡,也不算什么吧。

  季大人对他的这些情意,衡哥儿还是会往心里放的。

  在两人进府之后,衡哥儿就先跟着他去了他的书房,对他说了另一件事。

  “皇上今日同我提起,问我是否有姐姐。”

  衡哥儿说完,季大人本来略显疲态的神色就深沉多了,季大人大约明白了衡哥儿的潜台词,说道,“你怎么回答的。”

  衡哥儿说,“皇上说得非常明白,说希望让我的一个姐姐入宫去陪伴他,但是后来我说我的两个姐姐都是庶姐,他就说让我将他的话当成玩笑。”

  季大人面露沉吟之色,衡哥儿不知道季大人是不是知道三姐儿很想进宫的事,但其实衡哥儿并不太希望三姐儿进宫,三姐儿长相虽然漂亮,但是算不得顶漂亮,而且是庶出,季大人一直为她们请了夫子对她们进行了各方面的优良教育,这不仅让她们都很优秀,更直接的是导致她们心气高。

  在宫里的日子,衡哥儿可不觉得是好日子,而且皇帝心思深沉,要讨他欢心可不是容易的事,三姐儿真进宫了,衡哥儿不觉得她会过得好。

  再说,家里有了在宫里做娘娘的,衡哥儿觉得到时候皇帝只会忌惮他们。

  毕竟皇帝这么些年来,一直在太后娘娘的拿捏之下,他以后肯定会对后妃和后戚很忌惮。

  季大人之后没有和衡哥儿说太多,就让他离开了。

  衡哥儿回了正房,许氏一直在等着他,许七郎也在,有满桌的吃的,许氏听他说他吹了风,便又让人去拿了熟鸡蛋来给衡哥儿滚了滚额头,说是去风。

  衡哥儿好长时间没吃糯米食物,这日还是没得吃,就求许氏,“我吃几个元宵可好。”

  许七郎正在吃元宵,就要递给他,许氏赶紧道,“七郎,不许给他吃,这元宵是糯米做的,他吃了脸上的伤痕怎么好得了。”

  衡哥儿苦了脸,“脸上的伤不是已经好了吗。”

  许氏道,“痕迹还没掉。”

  衡哥儿道,“要是一直都这样了,我这一辈子都不能吃糯米了吗。”

  许氏板了脸,“怎么说话的,这种话也能乱说。什么一直这样,再过一阵子,就会好的。”

  衡哥儿只好不说了,许氏在他身上希冀的是完美。

  有时候,父母的寄托,也是让人无奈的。

  而他知道,他从生下来,就根本完美不了。

  35、第十九章

  朝廷里已经恢复了办公,皇帝的课程也开始了,衡哥儿便也打点好继续进宫做伴读。

  大约是日日里都要练剑习拳,衡哥儿身体好了很多,即使每日早起进宫,学习紧张,但是也没生病。

  进了二月,天气就要暖和很多,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朝中放假,衡哥儿也放假,他还和许七郎以及家里的几个姐姐妹妹去了城郊放风筝。

  初三,早上皇帝要先去听一阵早朝,书房里就只有衡哥儿和赵致礼,赵致礼说,“东湖边上的草场,用来赛马最好不过,昨天过去骑了一整天马,冬日里积出来的郁气全都散掉了。”

  衡哥儿在看书,接话道,“你冬日里也没闲着,怎么就能积出来郁气。”

  语气里带着些调笑的意思,两人在一起久了,衡哥儿发现赵致礼并不像他最开始想的那样不好接触,所以有时候也能够和他说笑两句。

  赵致礼继续赶作业写字,道,“冬日里谁能够纵情骑马呢,要纵情骑马飞驰,这种像是能够飞起来的感觉,才是最好的。”

  他说到这里,看向衡哥儿,问,“你会骑马吗?”

  衡哥儿说,“坐在马上,有小厮牵着马,倒是可以。”

  赵致礼听他这么说,就笑起来,“你那也叫骑马?要骑在马上飞奔才叫骑马,哎,你这个胆小鬼,你肯定不敢。和你说这种感觉,你也不懂。”

  衡哥儿坐得端正,道,“有一句话叫千金之子坐不垂堂。我的生命很贵重的,我才不会因为纵马这种小事,就让自己出事。爱惜自己的命和身体,这怎么能够叫做胆小,这叫做人有自知自重,知道轻重,不让父母担心。”

  赵致礼不以为然,笑话他,“你倒是很会找借口。男人自当纵情,不然能有什么意思。我看你就是太死板了,做什么都规规矩矩,小小年纪,笑没见你大声笑,说话没见你大声说,没见你真正发过怒,你说你这样子什么都谨守规范,你不会憋坏么。”

  衡哥儿被他说得一愣,盯了赵致礼一眼,道,“赵世子这话从何而起,君子当守礼仪,纵情地笑闹,大声呼喝,无端发怒,这些是疯子所为吧。”

  赵致礼对着衡哥儿那一张永远波澜不惊的脸,真想像皇帝一样去拧一拧他,但最后只是说了一声,“道不同不相为谋,和你说不通。”

  便又去继续写自己的字去了。

  书房门口有一道帘子,皇帝在帘子后站了一阵才进去,进去了衡哥儿和赵致礼便对他行了礼,他才坐到自己的位置上去。

  衡哥儿其实已经发现了,从元宵之后,皇帝对他就要淡了很多,没有像以前那么亲昵了。

  虽然衡哥儿觉得这样正好,其实他不是一个喜欢和人亲昵的人,但是却也不得不思考,皇帝的深意。

  上午宋太傅上了一阵课,后面就是汤师傅上的,上午课完了之后,衡哥儿和赵致礼就在偏殿里用午膳,而小皇帝说太后娘娘前几日感染了风寒身子不是很好,所以他抽着中午的时间,便去了太后的宫中探望她。

  衡哥儿完全敢肯定皇帝不喜欢太后,但是皇帝却又能够从小处着手,完全让人看不出他对太后的不喜,反而是从任何方面都能够感受到皇帝对太后的尊敬和亲热。

  这样的做戏功力,简直让衡哥儿打心眼里佩服,但是又有些心寒。

  皇帝到了太后的凤羽宫,太后在榻上坐着,皇帝上前跪下行了礼,太后看到他,眼神不由有了些深意,说,“皇上,快起来吧。”

  “谢母后。”皇帝这才起身来了,走到太后身边去,站在榻边,探出手碰到了太后的额头,皇帝的手上因为练剑和骑射自然少不了茧子,而且少年阳气盛,手掌热乎乎的,太后被他碰到额头,有一瞬间的怔住。

  这时候,皇帝已经将手拿开了,说,“朕以前发烧时,那时候是一个叫叶子的大宫女在朕身边,她就这样伸手来探朕的体温,朕刚才也试了试母后的,的确还有些热的样子。母后,您可要爱惜身体,您还年轻,儿子还想以后要一直在您跟前尽孝道呢。”

  即使皇帝不是太后的亲儿子,这样的说法做法,也足够让太后感动了。

  太后本来很有深意的眸子也柔和了很多,笑了笑,说,“哀家哪里能够不保重,哀家还要等着你大婚,以后抱孙子呢。”

  皇帝面颊便泛上了一点红,不大好意思的样子。

  太后心想他虽然是皇帝,但也是个少年呢,说起成婚,也会害羞的。

  太后又问,“怎么这时候到哀家这里来,今日难道没上课?”

  皇帝便目光柔和地看着她,“今日在上课呢,上午汤师傅的课完了,朕就赶着过来了,想着母后你病了,心里担心,要是不来看看,下午的课上练剑,恐怕连剑招都得使得乱了。”

  太后被他逗笑了,说,“哀家知道你的心意,皇上课业繁重,知道保重自己才好。”

  皇帝在榻上坐下来,说,“朕还没用午膳,其实也是想来陪着母后您一起用。”

  太后这才一拍手,说,“哀家失职,竟然没有问你。”

  说着,就叫了结香,“让膳房上午膳来,哀家吃不下什么,都准备着给皇上吃。”

  结香赶紧就出去安排了。

  皇帝笑着和太后说,“母后,还是您这里的东西好吃,朕巴不得顿顿来母后这里。”

  “你呀!”太后无奈又是宠溺地轻斥了一声。

  说着,想起他的伴读来,“怎么今日没叫致礼和季家那个孩子过来。”

  皇帝道,“朕想着母后病了,也许不喜欢人多吵杂,就只是自己过来了。”

  太后就又说,“你这么心细,真是有心了。”又说到衡哥儿身上,“那个季衡,哀家听说你最近和他淡了很多?怎么,不喜欢他了?”

  皇帝似乎是愣了一下,才微红了脸不大好意思地说,“是母后您之前教训得对,朕因为季衡而和徐轩闹了矛盾,现下徐太妃也对朕颇多微词,是朕不知轻重,所以,心里愧疚得很,看到季衡,也就不是很欢喜了。”

  太后叹了一声,道,“季衡他只是一个臣子,即使长得好看,但是作为皇帝,哪里能够如此以貌取人,以后您的后宫里美人多着呢……”

  太后说到这里,后面也没有说了,皇帝忙不迭地点头,又恍惚地发了一下呆,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又过了些日子,徐轩跟着其父徐大人下了广州,那一天,皇帝突然在书房里说了一句,“徐轩已经走了啊。”

  衡哥儿在写字,不知道是太专注了没听到,还是心里不高兴,就没有接话,反而过了一阵还拿着孟子小声读了起来。

  赵致礼多看了衡哥儿一眼,才回答皇帝,“是昨日离京的吧。”

  皇帝坐直脊背也就没有再说了。

  三月时,京中河流两岸的垂柳早就绿了,过了一冬,北方大地被冻起来的河流也早就解了冻,河上的船只十分繁忙。

  许大舅在三月来了京,对于儿子长大了,学识和规矩都学了不少,他是十分欣慰的,觉得当初将他送进京来十分明智。

  当初送他进京,除了觉得跟着衡哥儿会更有出息一些,另一个原因,也是许家后宅女子们争端多,他怕儿子出事,送到京城来,许七郎还会养得好些。

  许大舅来了,许七郎这一天却依然在上课,下午下了课了才去季大人的书房见父亲。

  这时候衡哥儿也从宫里回来了,没来得及换衣服,就被季大人身边的管事叫去了前院书房里。

  一进书房,许七郎已经从椅子上起身,跑到他跟前,一把拉住他的手,说,“我父亲到了。”

  然后拽着他去到了许大舅跟前。

  衡哥儿有礼地给许大舅行了礼,说,“母亲前几日就说舅舅最近会到,今日总算到了,有一两年没见舅舅了,舅舅身体一向康健?舅母还好吗?”

  许大舅拉着衡哥儿,也是爱不释手的样子,说,“不用这么客套,舅舅身体康健着呢,你舅母也好。”

  说着,又仔细打量衡哥儿,感叹道,“长高了不少,还是个雪人儿似的,衡哥儿从小就好看,这越长越大倒是越有风采。”

  衡哥儿略微尴尬地垂下了眼。

  季大人坐在椅子上,说,“去年让剑伤了脸,脸上还是有痕迹的。”

  许大舅便多看了他的面颊几眼,不由也有些可惜,叹道,“这个痕迹,用些药,想来能够去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