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嫡子身份――许一世盛世江山 > 第183章

嫡子身份――许一世盛世江山 第183章

作者:南枝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26 04:47:18 来源:免费小说

  自然,虚报乱报的也有,所以这便出了督查一职,会在之后去巡查此事。

  渐渐地,江浙闽这一带,在遭受倭寇海贼之后,才有了统计总的损失这一项。

  汪大人道,“江苏一地的奏报是直接送往了金陵府去给了陈焕之,浙江的倒是已经送到了本官这里来。”

  陈焕之乃是两江总督,在打击倭寇海盗上,总是没什么作为,倒还喜欢给汪秉直使绊子。

  他的上位乃是因为朝中为开埠和禁海之事吵嚷不休,皇帝并不能一意孤行,故而为了安抚禁海一派,派了禁海派的陈焕之任了两江总督。

  自然,这个陈焕之在别的方面也的确是个人物,只是在用兵上面,就很不如了。

  汪大人这般说,自然是直指陈焕之的意思,季衡是皇帝最信任之人,汪大人是很想他去对付陈焕之的。

  季衡也知道两江和浙闽分开来,实在是非常有碍政令下达,于抗击倭寇不利,但是,要是两江和浙闽的兵权都集中起来,也实在是容易让汪秉直权利过大。

  季衡没有对陈焕之之事做评判,只是说要看看各地的上报,汪大人便直接拿给季衡看了。

  季衡看后沉吟良久,对汪大人道,“不知大人是否已经将上奏皇上的奏报写好了。”

  汪大人道,“还不曾。我正好要同贤侄商议此事。”

  季衡也不推脱,两人便商量了如何写这封奏报的事情,季家村之难,已经由飞鸽传书传上京了,恐怕京中是引起了轩然大/波的,但是正式奏折不一样,是否要详写季家村之难,或者只是一笔带过,这是有讲究的。

  汪大人在这事上并不想自己做主,汪大人胸中有着自己的丘壑,面上其实是个十分会做官的人,和谁都不会直面闹矛盾。

  经过商议,季衡觉得简单写一下季家村之难就罢了,并且是直接将季家村之难和倭寇海贼造成的其他地方的百姓的伤亡以及损失写在一起,这样并不显得季家村之难有多么特别。

  季衡知道,即使这样写,也是可以达到引起朝廷关注的目的的,又不至于让季家太出头。

  毕竟让人不断讨论此事,倒是只会让那些被倭寇抓走的季氏一族的女人们难堪,对救回他们和打击倭寇没有什么帮助。

  汪大人于是就按照季衡的意思,两人商讨着将这封奏折写好了,便让八百里加急送上了京城。

  季衡这时候才又同汪大人讨论了在别的地方增设造船厂和火器厂的事情,且也说了要增加机动水师之事,这机动水师不属于任何一个卫所,到时候却可由这机动水师直接调派各卫所水寨水军,以便能够于海上灵活策应,对将海寇阻拦于海上有利。

  他还道,“这次余杭城里进了奸细,想烧毁炸掉造船厂和火器厂,可见海寇的用心。在别的地方再设几个造船厂和火器厂,也是必须的,即使海寇在一地得逞,也不会让损失过大。”

  汪大人便道,“朝廷给的军饷,哪里够用。”

  季衡便说了以商养军的事,赵致礼对季衡一向了解,故而季衡说出那番话来,赵致礼简简单单就接受了,但汪大人却不,于是一听就震惊了,汪大人虽然也属于开埠派,但是他的心里,依然是看不上商人的。

  他祖籍福建,从小也是临海长大,知道禁海之后,临海的百姓不能出海生活困苦,而且容易被逼得去做海寇,所以他支持开埠,但和商人合作,他却觉得这主意非常不好,季衡是异想天开,而且失了朝廷颜面。

  他虽然不赞成,但是也没有直接反对,只是摇摇头,道,“这让朝廷的颜面往哪里摆。”

  在这些士大夫的心里,朝廷的颜面是十分重要的,且朝廷和百姓是先对立才统一的关系,朝廷管理着百姓,如放牧一群猪羊,朝廷要百姓养着,但是又高高在上,心里看不上这一般百姓。

  朝廷的颜面大于一切,定然是宁愿加重税,也不会愿意用季衡的法子。

  虽然季衡外在是一个标准的文人士大夫,内里却是以人为本的,只要能够解决问题,朝廷的颜面在他的骨子里并没有那么重要。

  当然,他也知道朝廷颜面的重要性,但总归没有实际好处更让他在意。

  特别是看到季家村的惨状之后,他一腔恨意和热血压在心底,不平了海患,他可能都没法吐出这口怄在心里的血来。

  季衡看汪大人不是可以讨论的对象,便也不多费口舌,只是又谈论起军队建设来,如此两人便谈到了夜灯初上。

  季衡还在总督府里留了晚膳,这才走了。

  汪大人忙于练兵打仗,季衡忙于战争后的善后,并且开始给皇帝写那长达万字的奏折,到十一月下旬,朝廷对江南倭寇之乱的赏罚下来了,皇帝这次是赏罚分明,对汪秉直大人加了兵部侍郎衔,季衡加巡抚两江闽浙,赵致礼升为陆军浙江提督军务总兵官,另外的将领也各有赏赐,那些战死的,自然更是不让白死,当然,出了错的官员,也免不了或者被降职或者被革职,也有情节严重的直接流放,诸如兴化知县萧至圣大人。除此,派了林琮林大人领了江苏陆军提督军务总兵官之职,带了五千人马到江苏,且朝廷还答应会在之后分批送一百万两军饷给两江和闽浙。

  皇帝加季衡巡抚两江闽浙,虽然季衡作为巡抚都御使,是在汪秉直之下,但是因为现又加了巡抚两江,自然是起着协调闽浙和两江军务的作用了。

  皇帝虽然处置了一批督战不利的官员,但两江总督陈焕之在战争中没什么作为却只是受到了斥责,并无其他处罚,汪大人便知了皇帝的意图,是要节制自己,且让季衡在军务上代替陈焕之的意思。

  昭元十四年年底,季衡忙得脚不沾地,因为天气冷,额头上的伤也好得慢,在付扬到达余杭时,他头上的纱布还没有拆。

  付扬进巡抚府向季衡报道时,季衡在火器厂根本没回来,季衡优待匠人,在火器研发生产上很舍得花钱,甚至经常亲自前往督促,让匠人自然心生感动,卖力做事,在这方面的成果自然也十分显著,改进的弗朗机炮也有了一些进展,仿制品更是已经造出来了,而且季衡还在建议研发散弹炮。

  季衡在傍晚才回府,府中管事候在门口迎接到他,道,“京中一等带刀侍卫付大人到了,在府中等了大人您一下午。”

  一等带刀侍卫乃是正三品的官,又在皇帝身边,都是皇帝十分信任的红人,那是十分尊贵的,汪秉直这样的外派一品大员见到,都不敢在这种人跟前托大,季衡想了想,姓付的,也只有付扬一人,他进了府去,果真在堂上看到了付扬。

  付扬正坐在椅子上喝茶,见季衡回来了,就赶紧起身行礼。

  季衡一身官服,大约是忙了一天之故,官服些微皱了,因为季衡戴着官帽,那额头上的纱布有些被束进了官帽里,看着倒也不刺眼。

  付扬这是有大半年没有见过季衡了,只觉得季衡比之之前稍稍黑了些,清瘦了很多,不过比起旁人来,他依然还是白。

  付扬道,“下官见过季大人。”

  季衡赶紧道,“付大人不要多礼,折煞我了。”

  又上前将付扬托了起来,虽然季衡是实实在在的男儿,毫无女子之态,但是付扬曾经守护过他近一年时间,故而总有种季衡是皇帝后宫的感觉,甚至此时都有此感觉,在季衡伸手前来热情地托他起来,他甚至有要赶紧缩回手的别扭感,心里闪过被季衡如此热情地接待,真是唐突了他的想法。

  好在付扬是心里别扭,面上不显,赶紧又寒暄了几句。

  两人坐下后,季衡才问,“这已是年下了,皇上派付大人此时前来,不知有何要事。”

  付扬便道,“下官受了皇命,正是带着两百凤羽卫前来护卫大人安全,做大人的亲兵。”

  214、第十章

  季衡因付扬这话直接愣了一下,“凤羽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