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嫡子身份――许一世盛世江山 > 第177章

嫡子身份――许一世盛世江山 第177章

作者:南枝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26 04:47:18 来源:免费小说

  季衡却道,“这次贼寇可没法围困这里三天,决战就当在今夜。余杭一地,人流极大,就怕城中混入了不少奸细,若是从城中乱起,到时候就是有回援前来,城中怕是也要不保了。放心,我没事,熬过今夜就是。”

  翁太医不好多劝,只是从怀里摸出一个瓷瓶出来,将瓶子递给季衡,“大人,这里面是几枚保心丸,用来提神也是最好,你拿着吃吧。”

  说完便又向季衡告辞,跑去继续查看伤兵去了。

  季衡对翁太医倒是真的刮目相看起来,一个皇帝跟前的红人太医,跑到这里来做军医,和一群武人为伍,面对血淋淋的伤员,并没有一点怨怼,可见翁太医不仅是真的救死扶伤,而且心性坚定。

  季衡一直坐镇城南,这边是敌方主要攻打的地方。

  因为到了夜里,黑夜做了掩护,贼寇可能从别的地方攀上城墙,故而城墙上的巡逻是一阵紧似一阵。

  到了午夜时分,突然城西起了大火,是造船厂的方向,有苟诚星手下传信兵前来向季衡报道,“抚台大人,城西造船厂乙厂被奸细放了火,苟大人派人正在救火,奸细十人,被杀了八了,有两人逃跑。”

  季衡赶紧派人过去查看情况并且又增加了亲兵几十人前往火器厂,害怕火器厂也有奸细,到时候城中的火药库被炸那就麻烦了。

  卞武只以保护季衡人身安全为要,不满季衡将身边的亲兵全都派走,不过季衡因他总是如女人一般唠叨,故而直接无视了他。

  正在城中季衡要手忙脚乱之时,城外传来了好消息,赵致礼的军队果真已经回援,赵致礼手下有三千兵马,且都是十分善战,赵致礼的军队回援,很快打了城外海寇措手不及,城中压力顿时减轻。

  季衡一边让城中加紧巡逻,一边就让点了五百兵士出城对海寇内外夹击。

  海寇没想到赵家军回援如此之快,又被赵家军的勇猛打得落花流水,故而直接回撤,想从钱塘江离开,这时候往绍兴嘉兴之兵也回援回来,堵住了海寇出海的路途。

  海寇且战且逃,死伤无数,最后只有一艘船逃出海去。

  季衡自知自己并不善战,故而也没有追出城去,只是继续坐守城内,不过因为城西之火,他担心火器厂出问题,故而自己亲自前去查看,不小心摔了一跤,把额头给磕了一条口子,流了满脸血。

  季衡这伤得有些憋屈,自己都不好意思说,且因流血不少,之后头脑发晕,还晕了过去,卞武等人是不受季衡指挥的,只是跟在左右保护他的安全,这下季衡摔了口子又晕了,卞武就带了他就近安顿,先是自己给他草草处理了伤处,又让人找了翁太医前来处理,季衡虽然不把自己当回事,卞武却深深知道他作为皇帝的身边人,一张脸万分重要,故而让翁太医来为他重新处理伤处,怕以后会留疤。

  季衡那晕也不只是晕,是晕过去后就直接睡着了,他摔倒也是因为精神不济,故而睡过去后一时就醒不过来,等他真正清醒,已经是十月十九日。

  赵致礼做前锋已经将海寇击溃,且斩杀有上千人,而汪大人亲自督战,之后烧掉和击沉敌船十几艘,有成百海寇被斩杀水上,右翼程震率部也斩杀海寇成百,之后更是上了战船出海,对入海海寇穷追猛打。

  此次余杭大战,正是朝廷大捷。

  只是倭寇从苏州向北流窜,因赵致礼部回援余杭,而欧阳樊部围之不利,倭寇闯入了江阴,江阴知县战死,后这一股倭寇又和太湖上流窜的倭寇合流,汪秉直遂亲自带兵前往,又派赵致礼部为右翼包抄,一起合击倭寇,败倭寇于蔡泾坝,倭寇又直接向镇江扬州流窜,镇江指挥战死,倭寇之后从高邮兴化劫掠而去,因在兴化抓捕大批老弱妇孺为人质,以人质为盾牌,官军一路追击,却不敢过分,因倭寇误打误撞所抓人质多为季氏族人,现如今季氏一族在朝中势大,季衡更是皇帝跟前第一宠臣,故而官军受人质掣肘,只得任由其出海。

  季衡得知情况时,人正在苏州城内,苏州城虽然没有被倭寇攻下,但是也是损伤惨重,城墙亦有损毁,季衡前往巡查。

  季氏族人被倭寇抓走之事,汪大人觉得自己义不容辞需要向季衡说明,故而只好派人给季衡送了信来,说了季氏族人被倭寇劫走之事。

  季衡看了信,愣在当场。

  209、第五章

  倭寇海贼劫掠一地,抓捕陆上百姓为人质为俘虏之事乃是十分寻常的,被抓之人,大多为一般男女,劫到海上之后,便成为倭寇海贼的奴隶,生活十分艰苦,一般都是干些杂事,任打任骂,任杀任剐,自然要是遇到大战,往往他们还要被作为敢死队,有些稍稍厉害的人,或者能够逃跑,或者就直接沦为了海贼,女人则是成了营/妓,沦为泄/欲和生孩子的工具。

  季衡对这些十分明白。

  所以看到信上说他的族人被抓走数十之后,就大脑充血,差点要坐不稳。

  好在他一向是内敛而镇定的,虽说泰山崩于前而不改色,但是此时他也几乎要忍不住。

  季衡回老家祖宅的次数实在有限,一只手也数得过来,认识的人自然更是有限,不过,宗族的牵绊却不是用回老家几次来判定的。

  苏州知府刘炳正坐在季衡下手,刘炳这次是守城有功,季衡前来巡查也对他多有褒扬,他虽然面上恭敬又沉静,心里其实是欢喜的,他等着自己高升的机会呢。

  季衡弱冠之龄,巡抚闽浙,文人清高,闽浙两地官员,对他本是很不服气的,不管面上是多么恭敬恭维,心里都会有些轻视,特别是看到他长得面若桃花,眼含秋水之后,心里的那些轻视就更重了。

  最初刘炳也是在心里这般轻视季衡的。

  不过季衡这下东南来,身上丝毫没有任何轻浮之象,反而是文韬武略,性格坚毅,让人折服。

  刘炳也不是迂腐之人,渐渐也就真心佩服他起来,在心里赞叹自古英雄出少年。

  苏州乃是属于江苏,不过因距离余杭不远,故而这里便直接由汪秉直管理了,汪秉直虽然只是闽浙总督,但是因两江总督没有魄力,加上倭寇海贼又是不管省界的,流窜到哪里就是哪里,要是倭寇从闽浙流窜到江苏安徽等地了,就该两江总督管,这样便是误事,所以为了便于追击,皇帝就赐予了汪秉直跨省用兵的权利。

  于是这苏州,便也成了季衡管理之地。

  刘炳见季衡看了信之后神色有变,便问道,“抚台大人,是出了什么事?”

  季衡又看了一眼信,将信纸直接递给了刘炳,刘炳看了信一眼,为了十足十地要表现出悲愤之情,他瞬间就站了起来,对那倭寇大骂道,“这群倭国贼子,侵扰我地方,劫掠我百姓,不杀尽不足以安民。”

  他说着,又看向季衡,皱眉道,“下官没有记错的话,抚台大人祖籍便是兴化,这倭寇所劫之人,是抚台大人的族人,倭寇入海,怕是没有逃得太远,让水军追击,不会追不到。”

  那信里汪大人只写了倭寇劫掠兴化,劫走成百百姓,其中季氏一族便有数十,因其以百姓为人质,官军受到掣肘,不得已放了他们入海。

  刘炳一看这信,信里没写那季氏一族的数十人是季衡的族人,但是刘炳何其人精,要是真是一般百姓被抓为人质,汪秉直根本会是管也不管,直接追击,人质在汪秉直眼里什么都不是,能够救回的人质便救,不能救回的直接就算了。

  这其中自然也是有原因在的。

  倭寇十分凶残,宫城之时总是抓捕大批平民百姓做先锋敢死队叩击城门,这些百姓要是不向前就会被杀,向前去叩击城门有可能还能够有生机,故而这些被俘虏的百姓只得做倭寇的先锋敢死队,最初有城中守军怜悯百姓,将城门打开放这些百姓入城,但是百姓里却又掺杂有海寇,入城之后马上反戈,于是城池马上被迫,倭寇入城,更是大肆劫掠,杀人放火,城中百姓死伤数千,烧毁房屋无数。

  如此这般,之后汪秉直直接下令,一律被抓百姓,若是做倭寇敢死队的,视为倭寇无异。

  这样的做法反而让倭寇束手束脚了,因为抓了百姓做敢死队也无法叩开城门,而且这些百姓有些还是有血性的,知道上前也是死,往后也是死,那何必向前残害同胞,还不如退后和倭寇死战。

  因发生了几起俘虏倒戈反击倭寇之事,倭寇反而并不敢大肆抓捕俘虏为先锋了,让一般百姓还有了些保障。

  有此前因,但是这次汪大人还是为人质掣肘,可见那人质的确不是一般人质。

  那一族既然姓季,便该是季衡的族人了。

  季衡祖籍兴化,季氏一族在这里已经立足两百多年,人口众多,并不是住在兴化县城里面的,而是县城外季家村,季家村根本没有防御措施,所以被劫走族人,完全可以想见。

  现在季衡面临的难题是如何对待这件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