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古典架空 > 穿成农门团宠福宝宝 > 第220章 心思

穿成农门团宠福宝宝 第220章 心思

作者:空竹笙笙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12-29 11:23:27 来源:88小说

第220章220心思

虽说有点放心了,不过小米还是凑过去,偷听两个大人说话。

好在娘亲给力。

那谢奶奶不停的夸那姑娘好,多贤惠。

甚至连能把姜裕伺候得好好的,免得他在外面被不三不四的人勾搭了,影响学业这种话,都说出来了。

气得小米直翻白眼,她哥是那种人吗?

这谢奶奶也真是的,说媒就说媒,瞧她这话说的,哪里像个给姑娘说媒的。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那姑娘没人要了,想尽办法推销出去呢。

而且以小米这个新世纪人类的角度来看,也觉得这话说得太不应该了。

好在二娘一点都没松口,一口咬死了儿子还在上学,婚事不着急,先放一放。

那谢奶奶也是厉害,一直缠着二娘说了好久,将近半个时辰,等二娘把几个猪圈都打扫完了,才终于不乐意的死心。

“二娘你可真是死脑筋,这孩子年纪大了,可就不好说亲了,等你家男人回来,你给他说说,要是想通了,随时来找我。”

谢婶子甚至已经有点生气了,觉得二娘简直就是榆木脑袋,她都说到这份上了,居然还不答应。

不过二娘显然没太在意,甚至脸上表情都没什么变化,依旧还是浅笑着点头,表示自己听到了。

“你的好意我知道了,不过谢婶子,这时间不早了,我也该回家做饭了。”

这都等同于直接下逐客令了。

谢婶子气得哼了一声:“那行,我也走了。”

说完转身就气冲冲的快步离开了。

幸好小米拉着魏子昂跑得快,等谢婶子从猪圈后面出来的时候,他们已经躲进养竹狸的屋子了。

等那谢婶子走远了些,两人才从屋里出来。

二娘正好也从后面过来,看到两人不免有些惊讶:“你们怎么在这里?”

小米收回看向谢奶奶的目光,瘪瘪嘴:“娘,我跟着谢奶奶过来的,见你们在说事,就没叫你。”

二娘:“你们都听到了?”

小米老老实实点点头。

二娘笑着摸摸小米的头:“刚才的事儿,别跟你大哥说,免得让他分心,就当做没听到,好吗?”

小米微讶:“不告诉大哥吗?”

“嗯,别跟他说。”说完又看向魏子昂,见魏子昂点头,便没再多说什么。

然而,小米咬了一下手指:“可是娘,我已经跟大哥说过了啊……”

二娘一呆,随即哭笑不得:“你这孩子,怎么这么快。”

随即又无奈摇头:“算了,说就说了,我们先回去。”

若是以往,根本不会忙到这会儿,只是那谢婶子一直在旁边说话,免不了有些分神,效率自然就慢了下来。

家里几个小的,准确的说,应该是小雪和姜威,也一直很着着急。

等二娘一回家,就迫不及待的涌了过来,等二娘解释。

二娘见大家都这么关心,心里又是高兴又是无奈,高兴的是弟弟妹妹都互相关心,无奈的,自然是不明白大家为什么这么担心。

不过二娘还是大概解释了一下,表示他们大哥现在要好好读书,大家这才作罢。

正说话间,姜虎也扛着锄头从外面回来了:“都在说什么呢,还没进院子就听到热闹了。”

“虎哥你回来了。”

姜威急不可耐的跳到爹爹身边:“爹,刚刚有人非要给大哥说亲,还说要那姑娘跟大哥一起去学院,被娘亲拒绝了。”

生怕爹爹不知道一样。

姜威惊讶的看向二娘,二娘无奈,只能又解释了一遍。

倒也没多复杂,几句话就解释清楚了。

姜虎洗完手,就准备帮忙烧火,一起做饭:“二娘你做的对,这事儿先这样,过几天咱们就去镇上吧。”

正在舀米的二娘动作一顿:“这么快啊?”

姜虎点点头:“毕竟老大读书更要紧。”

二娘便不再多说什么,而是认真准备今天的午饭。

至于谢婶子会不会在村里说什么,他们倒不是很在意。

这件小插曲,并没有在姜家掀起什么波澜,除了最开始小米自己吓自己,之后还是该干嘛干嘛。

小米和姜威两人的生辰,在正月下旬,只有半个月时间了。

元宵节的前一天,姜虎特意从镇上买了好酒好菜,然后叫了村长,还有刘阳一家到家里来吃饭。

嗯,刘阳是一家人,村长只是他一个人。

临出门前,村长媳妇笑逐颜开:“要说,肯定是二娘他们想通了,听进去我之前说的那些话了。”

这事儿要是成了,少不了的谢媒钱呢。

虽然这几年家里条件好多了,但谁会嫌钱多呢?

也是村里没有跟姜裕同龄的丫头,否则的话,哪里轮得到外村的人啊。

姜家现在可以说是整个福安村,最好的人家。

别说是姜裕了,就是魏子昂,也有不少人惦记着。

倒是姜小雪,一直没人敢说什么,毕竟几年前,姜虎误会有人想要给小雪说亲,可是发过火的。

这事儿借由刘阳的口,可是村里人都知道。

村长听到自家婆娘的话,完全没有反应,甚至还白了她一眼。

“就你一天事儿多,人家姜裕现在好歹也是读书人,你以为随便塞一个乡下丫头,他就要啊。”

谢婶子瘪瘪嘴:“说得好像姜裕就不是乡下小子一样,再说了,那姑娘的娘跟我说了,姑娘勤快得很呢,哪里不好了。”

村长摇摇头:“人家说什么你就信,真要是那么好的姑娘,会上赶着,不成亲也要着急先跟着一起去城里?”

“要我说,指不定人家的目的,就是为了巴上姜家,好一家人都跟着那姑娘去城里呢。”

姜家现在确实是村里大户没错,前两年姜裕还没去城里,还没考上童生的时候,附近十里八乡,家里有姑娘的,确实有人打主意。

只是去年姜裕去了县城读书,短短半年就考上了童生,看那架势,过几年估计还要考秀才呢,大家就稍微歇了点心思。

只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这样想,也还是有些人觉得,趁姜裕现在还没考上秀才,先把女儿嫁到姜家,难道他还能考上秀才就休了不成?

这种事情,私底下不少人打主意,只是姜家平时少与人走动,这话很少传到姜家罢了。

他是个村长,这几年也经常跟周围村子走动来往,很多事情,自然比姜虎知道的多。

所以当自家婆娘,说有人要她给姜家老大说媒,还有很好的报酬的时候,他就知道这事儿没那么单纯。

只是他劝了几次,劝不听,就随她去了,他可不觉得别人说什么,姜家就信什么。

上次自家婆娘从姜家回来,他就更加确定了。

所以这会儿听媳妇又说起这事儿,便有些不以为然。

不过很显然,谢婶子不这样想,她哼了一声:“你知道什么,现在那姜裕不小了,万一他娶了县里的姑娘怎么办?”

村长:“娶就娶呗,人家有那本事,你还能阻止不成?”

杨婶子恨铁不成钢:“你懂什么啊,要是人家不回来了,或者他岳父那边知道小米是小福星,把一家人都借去县城怎么办?”

“你也不想想,咱们福安村这几年,都是靠着小福星,才比周围村子好,咱们在外面腰杆儿都挺得直些。”

“要是小福星被姜裕的岳父他们接走了,我看你怕是连这个村长都当不下去了。”

杨婶子越说越气,最后更是气得直瞪眼,好像这些事已经发生了一样。

本来不以为然的村长,听完婆娘的解释,也是眉头紧锁:“没那么严重吧,姜家现在家大业大的,怎么可能说走就走。”

“这不是以防万一嘛,明天元宵节,不出意外的话,再等两天,姜裕就要走了,姜家今天找你吃饭,肯定就是为了这事儿。”

谢婶子越想越觉得就是这么回事儿。

“你待会儿到了姜家,就跟姜虎好好说说,咱们最好明天就把那姑娘接过来,到时候让她跟姜裕一起走,这样一来,姜家的亲家,不也还在这乡麻镇附近嘛。”

这样的话,就不用担心姜裕万一娶了城里的姑娘,更不用担心姜家的小福星,也会跟着姜裕一起去城里了。

村长琢磨着,好像确实是这么个道理,当下脑子一热,一点头,应了。

一直在路上,都还想着,要怎么说,才能显得自然,免得让姜虎察觉这其中的原因了。

结果走到半路,才发现除了他,好像还有其他人,也在往姜家那边去,而且,还不止一个人呢。

此时已经傍晚,光线不是很好,距离又有点远,村长也没看清前面到底是谁。

但可以肯定的是,有大人有小孩,当即眉头一皱,这么晚了,村尾又只有姜家,难道是又有别人,来姜家说亲了?

村长心里一急,这肥水可不能流外人田,当即就小跑着追了上去,结果等近了才发现,居然是刘阳一家!

村长一愣,大声喊道:“刘阳!”

刘阳转头,笑着打招呼:“村长你也去姜哥家吃饭啊?”

村长看看对面几个人,表情微沉,有些不明白姜家这到底是什么意思,不过还是点点头:“嗯,你们也是?”

“对啊,姜哥上午回来的时候,让我们晚上去他家吃饭,也不知道到底是什么事儿,还让我们一家人都去。”

村长心里更加奇怪了,不过还是点点头:“我也是,对了,你家大儿子呢,去镇上干活了?”

前两天还看到刘海在家呢。

“没有,这不是这几天刘海每天下午,都会去姜家找姜裕嘛,两人从小就好,最近姜裕回来,说是教刘海一些新的书呢。”

说起这事儿,刘阳也是春风满面。

整个福安村,就他家跟姜家关系最好,‘沾上’的福气也最大,家里这几年也是欣欣向荣,发展得那叫一个好。

可以说,现在刘阳再送老二上学,已经完全不会纠结束修和书本的银钱了。

对于这件事,村长也有些羡慕:“还是你有眼光,当时就让孩子跟着姜裕一起去上学了,两人的关系才能这么好。”

刘阳心里也觉得自豪,不过在村长面前嘛,自然也还是要谦虚一点。

“哪里哪里,只可惜我家那小子不争气,我这个当爹的也没那么大本事,没机会让他像姜裕那样,也去县里长长见识。”

这话说得,那是真心实意,确实是如此。

但是村长听着,却总觉得有点别扭。

沉默了片刻,到底还是没忍住:“县里也没什么好的,我觉得咱们在村里有天有地,每年收成都不错,再种点小菜,养点鸡鸭,日子也挺好的。”

刘阳完全不这样想:“那可是县城,我这活了半辈子,还没去过县城了,要是有机会,也能去县城看一眼,长长见识就好了。”

刘阳那叫一个真心的羡慕,想想就觉得美。

“对了村长,我家刘海说,姜裕现在读书可厉害了,写字比镇上那个夫子写得还好看,你说,他以后要是考了秀才,咱们村是不是也能跟着沾光啊。”

刘阳越说越觉得行,摸着下巴美滋滋的畅想:“话本子不都说嘛,寒门秀才,娶个富家独女,光耀门楣什么的,指不定姜裕也行能呢。”

村长在家的时候,刚听完婆娘一番小福星被带走的说法,这会儿再听刘阳这么说,顿时脸色就不太好了。

也幸好现在天色渐暗,刘阳又想着别的事情,所以才没注意到村长的表情。

好在村长也很快调整好了,假装什么事情都没发生。

不管怎么说,至少现在姜裕还不是秀才,刘阳说的,那也只是他自己的臆想罢了。

看来,自家婆娘说得没错,还真是得早点给姜裕说个村里,或者是附近的媳妇,这样姜家才能一直留在福安村啊。

村长一边应付着刘阳的话,一边在心里琢磨,甚至想着,今天晚上叫他们过去吃饭,从刘阳这儿听起来,好像不是说亲的事儿。

那就奇了怪了,到底是什么事儿。

到时候找机会提一提,实在不行,明天专门找姜虎说道说道,不然后天姜裕差不多就要走了,可得赶快点。

这么想着,人已经到了姜家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