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古典架空 > 春归郎未知 > 第八十五章 众志成城

春归郎未知 第八十五章 众志成城

作者:羿宁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12-26 04:42:31 来源:书海阁

五郎得知孟萦并没有想从她应得的这十几亿斤玉米收成中赚取银两,而是准备拿出来做善事,心下感慨自己着相了。于是又问道:“现在大户手中有粮,却又不肯拿出来卖,坐等涨价,官府拿银子买粮都买不到,其它各郡皆是如此。国难当前,他们竟然丝毫不关心国事?”

孟萦:“大家自是关心的国事,只是不知如何关心罢了,没有国,哪有家?毕竟倾巢之下无完卵。”

五郎:“那为何那些大户还要发国难财?”

孟萦:“发国难财的毕竟是少数,我想大家可能都有一腔热血,却不知如何报国吧。另外前线战事境况如何,大家都不甚清楚,大户们也怕自己的钱财落入贪官污吏、奸恶之徒手中。到时不是行善,而是作恶吧!”

“那该如何取得大家的信任,共同度过危机呢?”五郎问道。

孟萦看了看大家,发现大家都看着她,等着她来回答五郎的问题。忙笑道:“我们在此清谈,多说无益。不如做些有益之事。”

五郎才想到孟萦不知他身份,所以不敢轻易谈论政治,以免引火上身。她有此觉悟,知道保全自己甚好。

他看了一眼王季陵,王季陵心领神会,便笑着说道:“此处无外人,大家清谈,并不外传,闲聊也没什么。”

毕竟这谢家郎君和李家郎君是王季陵带过来的,如果说话万一有不妥之处,还是谨慎些好。既然王季陵如此说,大家聊聊国事也无妨。

李君成看着李侃如问道:“官府可曾想让大家捐赠财物以渡过难关?”

五郎:“已有提议,但大家响应并不积极。官府出银两想要平价购买些粮食,却买不到。”

李君成:“确认那些大户手中有粮吗?另外他们真的是想要坐等涨价发国难财吗?”

五郎:“武陵郡的大户目前境况不甚明朗,其他郡,这种情况比较明显。”

孟萦想了想说道:“想要大户们做捐赠也需要激励的,激励合理到位,自然就能获得更多捐赠。”

五郎:“此话怎讲?”

孟萦根据前世发生地震等灾难时,全国上下一心,众志成城共度难关的热血场景,理出了几条建议。便笑着说道:“首先得让大家明白前线战争情况,让他们清楚,现在的和平日子是前线将士们用热血换来的,现在国家有难,需要大家鼎力支援。国之不存,何以家为?只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大家才会积极参与国事,但又要给大家希望,不能一味哭穷,让大家产生畏惧、观望之心,这个度要控制好。让大家相信只有上下一心,众志成城必然能克服困难,赶走敌人,为大家迎来和平的日子。

其次,每个人的付出都是在保家卫国,这捐赠不管财物大小多少,只要有心向善都值得尊重,这样才能尽可能多地赢得民心支持。

再次,那些捐赠多的,可以让官府颁布嘉奖令。如果能得到女皇的嘉奖令,估计他们捐赠得会更积极。

另外,、捐赠超过一定额度,可以将他们的名字刻在广场的功德碑上,让后世颂扬。

最后,还可以举办慈善拍卖会,邀请有钱有粮的大户们参加,请名人或位高权重之人,拿出具有纪念意义的物品作为拍卖品,举行拍卖,价高者得。所得拍卖金以提供拍卖物品之人的名义捐赠出去,可充作军费使用。”

听孟萦这么一说,五郎觉得甚妙,激动地恨不得连饭都不吃了。他请孟萦将这几条建议写下来,孟萦略一思索,下笔一气呵成,自成一篇文章。

五郎拿着孟萦写的建议,心潮澎湃,觉得山南东道之行收获颇丰。

孟萦留他们简单地吃过午饭,五郎就急着返回郡里组织人员进行募捐,又安排李大人和赵大人准备提前收割玉米。他又和崔家郎君私下见面,请他捐赠出全部的玉米收成。

崔家郎君本就积累了大量家财,兼之王季陵对五殿下所作所为非常赞赏,几乎没费什么力气,崔家郎君就同意捐赠这次玉米的全部收成。

对于如何说服孟家女郎捐赠这次的玉米收成,五郎将这个任务交给了郡守李大人和王季陵。

李大人的为人大家有目共睹,孟萦也觉得李大人是个一心为民的好官。由李大人作保,保证孟萦的捐赠能有合理的去处。

再加上王季陵和孟萦青梅竹马,彼此自是非常信任。王季陵给孟萦讲了五殿下在山南东道的所作所为,证明他的确是一心为民,所有税粮均毫无保留地运到了前线金城郡。但他并未告诉孟萦谢家五郎就是五殿下,孟萦和王季陵交往多年,这点儿信任还是有的,虽然十几亿斤玉米能值不少钱,但孟萦本来就没想要从中挣这个钱,这部分收成她本意就是为了做慈善,既然将士们需要,捐给他们她也是乐意的。

孟萦的建议行之有效,果然五殿下派人在说服大户为国捐赠的时,获得空前的响应和拥护。连大郎君都热血沸腾地捐赠了一千两银子,并将三个庄子去年所产的全部粮食都捐了出去,又特意捐赠了不少治疗外伤和冻伤的药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五郎将在山南东道募集的银两,一部分用来购买棉布和棉花,组织人员给前线将士们做棉衣棉裤。又另外购买了一些稀缺紧俏的物资以供前线士兵所用。

整个武陵郡的玉米进入提前收割阶段,不仅收割玉米,连玉米秸秆都用铡刀切成一段一段的,然后用油布包裹起来发酵成青贮饲料。五郎将武陵郡的储备粮一部分运出去,用玉米填补上。又联系崔家船行,将这几十亿斤的粮食、青贮饲料和棉衣棉裤运送到尚未结冰的母亲河,然后再走陆路运到金城郡。这些物资足够将士们度过整个冬天,等来年春天再战大夏国。

十一月初,流民陆续到达了武陵郡,大郎君三个庄子收获的一百多万斤的玉米并未上交,都留了下来,准备用来周济食不果腹的流民。大郎君怕孟萦在去温泉庄子的路途上遭受流民冲击,已经不允许她出城了。

郡守李大人开储备粮仓赈济流民,同时又号召储粮大户们开粥棚施粥赠药帮助流民度过寒冬,那些流民都感恩戴德,一时武陵郡并未出现大的动乱。

大郎君也安排人在城门口施粥赠药,帮助大家渡过难关。只是不让孟萦出门,唯恐遭遇不测。

孟萦自在惯了,被禁足在家,简直要郁闷死了。再加上王季陵每日跟着五郎忙得不得了,几乎没有时间来看她。其实即使有时间,五郎也不放他去约会孟萦。

好在李君成每天只要教完书院的课业,都会来看孟萦。两人一起温书,一起绘画,每日耳鬓厮磨,感情自是很快就升温了。

不用于和王季陵之间的自在随意,李君成对孟萦的爱掺杂着小心翼翼的呵护与讨好,让孟萦觉得很心疼。

李君成自他父亲过世后,不到一年,他母亲就另娶了正夫,后来又跟这正夫又生了嫡女,弄得他和他姐姐李君如在李家地位尴尬。再加他母亲的几个夫郎都是心眼极多的人,每日斗得厉害。李君成不愿在家多待,她心疼李君成的不易,只要李君成没事,孟萦就让他到自己家里来一起学习。何夫子也很欣赏李君成的聪敏好学,时常在课业上指导他。孟萦和他一起学习,共同进步,相得益彰。

喜欢春归郎未知请大家收藏:(wuxia.one)春归郎未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