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武侠 > 好运来了 > 第487章 寿气!

好运来了 第487章 寿气!

作者:常欢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3-12-26 04:39:05 来源:书海阁

姚芳菲眼波流转,看看我,又看看汪泽源,说:“既然书法比赛已经完毕。胜利者属于杨大师,但最好的奖品归了师公,是不是要请杨大师选彩头了?”

“好!小杨,你跟我来,先从丹青开始!”汪泽源豪气地带着我向丹青走去,路上的众人立刻让开一条路,然后又呼啦啦聚在一起跟上来。站在丹青的门外。

丹青四壁洁白,墙上挂着一幅幅国画,横轴立轴都有,山水、人物和花鸟等应有尽有。

我用气运系统一看,和当时在师爷家里一样,一片朦胧,不过略有区别,师爷的收藏室气息异常紊乱,我看到的是彩色迷雾,但这里的气息则比较纯粹,看到的是橙色的才气迷雾。

我不缺钱,汪泽源都愿意赠送价值千万的田黄石,我本来不想拿里面的画,只想挑一幅汪老先生的字就算了。

不过,计划跟不上变化。因为我从气运气息中,觉察出有一种自己需要的气运,寿气!

我疑惑了,这里都是国画,怎么可能会沾染寿气?

于是我走进去,在寿气源头附近使用气运系统以此查看国画,最终目光落在一张画着古代城市场面的国画上面。

在这幅画上面,展现了清代京城的风貌,上面的建筑、人物都栩栩如生,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的京城。这幅画中的人大都在庆祝什么,非常热闹。

寿气就是从这幅画中传来。

汪泽源开口道:“小杨好眼力。这是宫廷御用画师冷枚为了给康熙贺寿,画的《万寿图》,展现出当年恭贺康熙六十大寿的辉煌场面。史料记载,康熙曾说这幅画甚好,无有更改处。”

国画大师胡年说:“现在丹青张挂的画卷中,这幅《万寿图》足以位列前三。”

两位大师都夸我会选画。在场的众人对我更加信服。

我仔细观察这幅《万寿图》,上面的才气占六,寿气占四,若是要炼制成寿气气宝。就要消除那六成的才气,幸好这件画上的才气和寿气都不算太多,等过一阵炼化完九龙玉杯,就可以着手炼化这幅字画。

而这幅字画真正的价值,则是为我开启一扇寻找寿气的大门。

我问:“汪老,您还有类似的祝寿字画吗?最好是在比较隆重或正式的场合创作的,而且要比这幅画珍贵一些。”

汪泽源思索片刻,摇摇头。说:“除了这幅画,我想不到更珍贵的作品。”

黄良易却说:“老汪,你怎么把《康熙千寿文》给忽略了?那可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千叟宴’上创作的字画,虽然艺术价值不高,但收藏价值却不低。”

汪泽源立刻说:“对对对,康熙和乾隆两位皇帝在晚年都好大喜功,特别召开千叟宴,邀请全国各地几千位高龄老人来参加千叟宴,连百岁老人都有,只是为了宣扬他们治下的各地百姓活的都好,都长寿。虽然别人褒扬四场千叟宴是盛事,说是让这些老人尝到前所未有的美味菜肴,但我却不喜。”

“汪老您说说,我隐约记得有康乾两帝召开过千叟宴,但细节不清楚。”我也知道叟就是老人的意思。

汪泽源轻叹一声:“古时不比现在,现在外地老人去京城,有火车有客车有飞机,比较舒服,就算这样,老人经过一番奔波到了京城,也可能会水土不服生病。你们想想古代的交通条件和医疗条件,那些老人怎么去的京城?不是马车就是船,能跟现在比吗?皇帝一下旨,各地官员难道敢抗旨?当然要拼命巴结,挑本地最年长的老人取悦皇帝,好让皇帝看到他治理的地方有高寿老人,多么安定繁荣。史载千寿宴上年纪最大的人是一百四十二岁,你觉得这个可能性有多大?无非就是大浮夸而已。”

黄良易是个直脾气,忍不住说:“别看都吹什么康乾盛世,实际满清唯一一个好皇帝只有雍正。康乾么,一个让雍正收拾烂摊子,一个是接手雍正留下的山河。康熙为什么传位给雍正?因为他清楚所有的儿子里面,只有雍正有定国安邦之能。可惜,到了现在,好大喜功劳民伤财的康乾两帝风光,雍正的名声却远不如老子和儿子。”

在场的人不少人对清朝稍有了解,纷纷点头同意黄老的话。

我一看这些老人要准备上历史课,急忙开口问:“汪老,那千叟宴非常盛大?”

汪泽源回答道:“非常盛大,盛大到什么地步?让当时年幼的乾隆记忆深刻,以至于他老了以后,学康熙开办了千寿宴。康熙开办了两次千叟宴,第一次差不多有四干位68岁以上的老人,而第二次千叟宴更为宏大,人数超过八千!乾隆的千叟宴的人就没那么多,不过他的要求高,只要70岁以上的老人。”

我一听,心中隐隐激动,康乾两帝把全国那么多高龄老人聚集到一起,当时皇宫内外恐怕寿气冲天,如果能找到代表千寿宴的东西,那绝对是很非常强大的气宝。

我又问:“您能详细说一下千寿文吗?”

汪泽源对康乾两帝颇有微辞,但说起千寿文则十分兴起:“所谓《千寿文》,就是让每一个参加千叟宴的老人,在同一张纸上写下一个寿字。康熙两帝各开办了两次千叟宴,所以一共有四篇千寿文。不过那时候不像现在,识字率不高,所以很多老人都是胡乱写的,当然,也有一些高寿的名人文人,但总体来说艺术价值不高。但历史价值和收藏价值极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这四幅千寿字,现在都在哪里?哪一幅最有价值?”

汪泽源想了想,说:“这你可难住我了。康熙第二幅的《千寿文》是字数最多的,但我认为第一幅《千寿文》更有价值,毕竟四次千叟宴的时候,第一幅《千寿文》次次都在,见证了所有的千叟宴。”

“我明白了,谢谢汪老。不过,您知道哪里有《千寿文》吗?”我已然确定目标,四幅千寿文就是目前最好的寿气气宝,而第一幅尤为珍贵。休圣阵才。

汪泽源说:“故宫博物院有乾隆年间的第四幅《千寿文》,正文的第一个字,就是乾隆自己写的寿字。至于其他三幅从来没人提过,你们谁听说过?”

众人都摇头。

我笑着说:“我对《千寿文》感兴趣,谁要是知道《千寿文》的下落,记得联系我,必有重谢!”

“杨大师的重谢可不得了,我一定要想办法找《千寿文》。”郑超英笑着说,其他人也各怀心思,连堂堂知府都看重我的重谢,自己必须也要争取。

汪泽源立刻吩咐学生把《万寿图》拿下来卷起,然后放入书卷袋中包好。

我接过书卷袋,立刻闻到一股房间原本就有但更浓的味道,有卫生球和麝香的味道,我想起来,在潘建国和师爷的收藏室里,都闻到过这种气味,应该都是为了防虫。

我笑道:“谢谢汪老的馈赠。至于第二件彩头,我就不要了。”汪老又说送那么珍贵的田黄石,又干脆利落地送这价值上百万的《万寿图》,再要反而显得小家子气。

汪泽源却摇头说:“要是别人得了两个彩头,不要更好,你是书法大师,又是收藏大师,把东西放在你手里我放心。走,去我的‘云章亭’,你挑一幅字。我有米芾临摹书圣王羲之的《平安帖》摹本,虽然没摆出来,不过你也可以选。”

几乎所有人都无比羡慕地看着我,连黄良易和胡年两位老先生都不例外。

黄良易咬牙切齿说:“你个老混蛋!我跟你要过多少次米芾的《平安帖》摹本,你始终不松口,甚至不借给我,每次我想看都得来你这里,你现在就这么随随便便送入了?你对得起我们四十多年的情谊吗?”

胡年大师凑趣说:“还有我!”

姚芳菲也跟着凑热闹,说:“师公,您对得起我吗?”

众人哄笑起来。

汪泽源却得意洋洋,说:“这种层次的宝贝,自然要送给最合适的人。《平安帖》真迹已经失传,现存的《平安帖》摹本,米芾这本最佳,是最好的行书字帖之一,给小杨才是相得益彰。”

我则说:“要不我就选汪老您的一副字吧,我手头已经有了《平安帖》,只不过平安帖原本是三帖在一张纸上,我这《平安帖》只有一帖,纸张不仅经过裁剪,还略有残缺,但幸好文字保存完善。”

“哦?比米芾的《平安帖》还好?谁临摹的?颜真卿还是柳公权?哪怕颜柳的的行书也未必超过米芾,颜柳两位是楷书大家。苏东坡?苏轼的历史地位比米芾高,书法也不逊于的米芾,只不过东坡更似颜柳,而米芾则更近王羲之。”

我不想当众说出书圣真迹就在自己手里,这绝对是轰动书法界和收藏界的盛事,太招摇了。

我笑着说:“还没请名家鉴赏,不过我特别喜欢那幅《平安帖》。”

“连米芾的摹本都不换?”

“不换!”

众人顿时来了兴趣,现在他们都知道我在鉴赏和书法方面的水平,他这话的意思很明显,他手中的《平安帖》比宋代书法四大家之一的米芾摹本更好!

喜欢好运来了请大家收藏:(wuxia.one)好运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