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古典架空 > 魂坠太平 > 三百一十九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魂坠太平 三百一十九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作者:安乐难乐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12-27 18:08:44 来源:88小说

杨秀清一副不容置驳的口气,道:“她们有何不愿?你现在是孩子的嫡母,照纲常规矩,他们自然要喊你做阿妈。”顿了一顿,将手指着那一大沓大仿,又道:“让他们跟着你,也可早早学习识字文章。”

“原来是要把人做保姆兼先生使用。”赵杉又是冷冷一笑,“只是小女子才学疏浅,脾性又不甚柔和,倘或教导不善,误了世子们的前程,实在担当不起啊。”

杨秀清将脸一板,道:“他们的饮食起居自有人照理,只是叫你闲暇时教习些文字功课,用你担当什么!不过是忙着军务,没陪你吃饭,就阴一阵阳一阵耍摆起来了。”

“我是耍摆,跟猴似的,做戏给人看,讨人欢心!”赵杉胸中积聚了一整日的忧悒懊悔恰如泄洪之水,由心窝喷灌全身。

她伸了胳膊一把将碟子里的龙眼肉抓了,塞进嘴里,嚼了两口,又呸的一口吐在地上,直勾勾瞅着杨秀清,道:“便是再会耍摆,只要看的人觉着不新鲜了,也终究是这下场不是?”

杨秀清阴沉着脸,吁了口气,道:“夜里寒气重,你困了就自去睡,也未必非要等我。”说完,站起身,抬脚便走。

眼见得那“空闺独守”的谶言成真,赵杉心里的忧悔却反登时消减了大半,只像入定般,呆怔怔坐着。

一旁立着的秦嬷嬷到底是过来人,晓得各人的心思。见她坐着不动,却就嚯地上前,拦住杨秀清,道:“殿下要走时,也请照习俗,吃了暖房酒再走。”

杨秀清回头看看赵杉,问:“暖房酒?有这习俗?”

秦嬷嬷笑吟吟道:“是吴中流传了好些年的老习俗呢,婚后第二天,小夫妻两个要回女方家吃回门宴,若是女子远嫁,不方便回门的,便由送嫁的亲友整治酒席送去婚房里给小两口,就叫暖房了。小的见娘娘一整日都是闷闷的,必是思念家人,就自作主张备治了些酒菜,也并非是敢攀亲充大,只想为娘娘添趣解闷,也恳望殿下赏个薄面。”

赵杉在椅上坐着,听着秦嬷嬷的言语,心中酸涩交织:她在自己身边一整日,只字未提吃暖房酒的话,现在忽然挺身作色向杨秀清去说,全是为了帮她留住他。

她自己又比哪个不想让他留下呢。便借着秦嬷嬷的话头,站起身,轻声道:“既然是治备下了,就吃些吧。”

杨秀清听了秦嬷嬷的讲说,并未立即表态,显然也是等赵杉的言语,见她开口留他,将手一摆,对秦嬷嬷道:“便吃几杯,去都端了来吧。”

除了四个果碟六个凉菜,其他菜撰都是间隔些工夫,才陆续端了来的,不消说,都是厨工们赶着现做的。酒倒像是早预备下的,除了两小壶精酿白酒,还有黄酒女儿红并杨梅、葡萄两味果酒。

杨秀清也不用人把盏,自持壶斟饮。赵杉吃了一杯女儿红,觉着有些上头,便只喝果酒。

杨秀清边吃着酒菜,便问秦嬷嬷问些吴中的风物民情,秦嬷嬷俱是娓娓而道。

杨秀清听得耳顺,对赵杉道:“俗语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偏我与你跟前从前都没有这样的人,如今得了,便要好好使用。”敛容正色看着秦嬷嬷,道:“我今便封你做本殿的内贵使。”

秦嬷嬷在赵杉身边已有月余,对天国的人事官制都已大体明了,知道这“东殿内贵使”是职同检点的最高阶女官,听了杨秀清封她,惊惧跪地道:“小的今年已经六十有三,又是新来乍到的,实在是不敢当…当不得。”

杨秀清倒了盅酒,一口喝干,道:“我用人从不在意出身年岁,只看他骨子里是块什么材料。若是块金子,就绝不会当木头塞炉填灶。要你做这内贵使,也不只是为让你在王娘跟前说话解闷,还要你照管看护两个世子…”

赵杉听他说用人,本甚觉如新合意,但听他话锋一转,又说到那两个小孩子身上,像是铁了心要她收认养育他们,却就烦将起来,把筷子啪的往桌上一搁,对秦嬷嬷与左右女使们道:“殿下和我都困了,都下去吧。”

杨秀清跟着挥手:“走走走。”语调沉重,显然是有几分醉了。

赵杉如何看不出来,上前要下他手里酒壶,道:“吃得不少了,早些歇了吧。”伸手拉他起来,进帐就寝。

赵杉未免着一觉醒来木已成舟,便计议在睡前将态度摆明把话说透,边解脱着衣裳边道:

“便是一定要让他们认我叫我,总也要等彼此相处得久了,有了些感情,他们自心里愿意了才好。”

“随你随你。”杨秀清应得很是爽快。他眯着眼睛直直瞅着她颈上系的绿玉扳指,那扳指贴在胸衣上,翠碧与朱红相映,散发出魔性的光。那光与杨秀清的目光聚合混融到一处,如火一般炽烈。

赵杉赶在那火她引燃前,道出了心声:“我其实想做痴人。”

杨秀清听了,只是笑,笑罢,便郎朗地道:“昨晚连带前几日空了的,今夜都与你补上。”

这话与赵杉头前说的分明毫不搭边,她却竟笑着点头。

“‘树欲静而风不止’,便是天下人人都做得这‘痴人’,你我此生也做不得。”

在离苏返京的人事经历中,她先前的见解已充分验证过了,而她在遇挫丧气时,竟再度垂望起那镜中花水中月,也实在是再痴傻不过。

又过了两日,那二姬又相约来拜,且各献上了一副凤穿牡丹的彩绣。

赵杉晓得她们的用意,含笑收了。在二人走后,却也拿起针线,绣了两幅稚子嬉戏图,以作回赠。

久不做这刺绣功夫,构图针法都生疏得很了,但她每一针一线都是亲力亲为,全神贯注诚意拳拳,只为表情达意。因她在杨秀清面前的多番请辞,二姬才得将孩子留在身边,做那牡丹彩绣给她,在表达对她尊崇之意之外,也含着感激。

而她绣这稚子嬉戏图,在表示希冀两个小孩子康健成长外,也有更深一层的用意:她期盼以此绣来安这两对母子的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