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科幻 > 民国三十年灵异档案 > 第74章

民国三十年灵异档案 第74章

作者:道门老九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3-12-26 04:35:14 来源:免费小说

  风吹过,杨开想哭,但哭不出来。

  “我不反驳,因为你说的全对。”华伯涛淡淡的说道。

  “为什么,华教授,你这样做,到底是为什么?”杨开哽咽道,华伯涛在心里的地位翻了一百八十度,让他很不是滋味。

  “为了让大家活着走出雪狼湖!”华伯涛深吸一口气,像是在闭目养神:“试问,如果当时我道出了真相,以陈老板的性格,会按照我说的去做吗?他恐怕宁愿自杀,也不会间接害死自己的伙伴。”

  “所以,杨开,请原谅我。这步棋,我只能这么下!”

  不知何时,杨开已经松开了华伯涛的衣领,行尸走肉般的点了点头:“我知道了,华教授。设身处地,如果站在你的立场,我也会毫不犹豫这样做的。”

  “很早以前,人类就失去了最初的真与善,而原本存放真与善的位置,被浓厚的自私所占据。你,我,还有大家,其实都是自私的人呀!”

  “因为这份自私,我们必须这样做,别无选择。”华伯涛说完,拍了拍杨开的肩膀:“还有,我避开大家,和你单独谈话的原因,想必此刻你也明白了。刚才我对你说的每一句话,都不要告诉陈老板,除非你想让他内疚一辈子。”

  “这算是个美丽的谎言吗?”杨开苦笑的摘下了护目镜。

  “算是吧!”华伯涛大踏着步伐前进,一句话丢在身后:“准确来说,这应该是个,美丽而又残忍的谎言。”

  雪,纷飞在白桦林,像是在跳着送葬的舞蹈。

  满身伤痕的狼王静静的躺在了老幺的墓前,它的身后,是一滩滩醒目的血迹。腹部,背部,还有脖子上那些不堪入目的伤口,无一不表明,这位曾经的故人,早已回天无术。

  小黑忽然觉得自己好困,眼皮像灌了铅。

  但最后一丝信念,还是让它强支起身体,将脑袋枕在了小皮帽上。

  那感觉,温馨,甜蜜,如同七年前陈天顶将他装进去一样温暖。

  在昏昏欲睡中,它看见了陈天顶又吹起了那首《兰花花》,将它搂在了怀里。它还看见了老幺,以及从未谋面的爸爸妈妈……

  漫天的雪片,如同白色的花朵般将小黑团团包裹,抚慰着它的孤独和疼痛。

  这不是幻觉。

  而是很多人类不配去拥有的东西,值得用生命去捍卫的东西。

  这是,永不凋谢的情义之花!

  第一二六章 不死传说(1)

  杨开是个有城府的人,他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

  所以一路上,狼王的事情他一直守口如瓶,甚至在和陈天顶聚在一起讨论路线时,都谈笑风生,不露出丝毫破绽。

  对于杨开的表现,华伯涛很是欣慰。

  有些事情,选择淡忘,无论对人对己,都是最好的处理方式。

  距离戈达拉林只有五百米左右的距离了。当陈天顶对了下指北针,宣布这个消息后,整个小组都沸腾了起来。

  和狼群斡旋了数个小时,又马不停蹄的赶了几十分钟的路,大家的体力已经所剩无几,要不是杨开一直催促,恐怕几个走不动路的,早就闹情绪了。

  杨开催促的话很简单,也很诱人。

  都饿了吧?饿了就快点走,到了戈达拉林,找守林人讨一顿好吃的。

  谁慢慢吞吞,就自己留下来喝西北风吧!

  所幸,越靠近戈达拉林,气候的变化程度就越大。刮的人耳根子都快掉下来的山风,不知何时,已经偃旗息鼓。脚下的积雪也变浅了许多,原先可以埋到小腿的位置,现在只能埋到半只行军靴了。

  甚至于有些地方,稍微拨弄下,都能看见黑色的土壤。

  华伯涛说这里已经属于亚寒带的边界了,再往前一点,冻土层就会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富含诸多养分的土地。

  听着华伯涛的话,杨开确实感觉到周围的气温在回升,到底有多少度,他量不出来。但他知道,这里比之雪狼湖生长紫椴的那个特殊领域,还要稍稍温暖一些。

  这种温暖,让他颇为惬意。

  于是他解开衣领,做了个深呼吸。看到杨开的动作,几名老兵也纷纷效仿,俱个大笑起来。

  “指战员,你感觉到没,现在的空气,不憋了。”石头拖拽着行李箱,说道:“不像先前,吸一口气,胸口就憋住了,难受的要紧。”

  “那是气压问题。”走在旁边的华伯涛解释道:“气压通常与海拔相关,海拔越高,气压越低。但大兴安岭属于异类,它处于两三个气候条件的交叠范围,所以会出现高度相差无几的两个地方,一个气压高,一个气压低的现象。气压一低,人和动物的呼吸就会受到压迫,这时候,就会喘不过气来。往俗了讲,就是你口中的憋。”

  “教授就是教授,一个憋字,还能说出这么多的门门道道来!”杨开笑道。

  “服了。”石头翘起了大拇指。

  “那么华教授,现在的温度转暖,是否也只是暂时的?等过了戈达拉林,我们还会遭遇到深雪区那种窘态。”杨开沉吟片刻,道出了心里的疑惑。

  “哈哈,杨开,你这谨慎的性格还是一如既往呀!”华伯涛摘下了护目镜,现在没有了风雪,这东西已经毫无价值了。更何况,护目镜后的皮筋,勒的他后脑勺火辣辣的疼痛。

  “不过你这颗悬着的心,也该放下了。我很专业的告诉大家,小组已经承受住了大兴安岭最恶劣天气的考验,成功过关。今天的路,明天的路,乃至通往祥瑞镇的整个行程,都将是康庄大道,一往无前。温度也只会越来越高,不会再往下降了。”华伯涛自信满满的说道。

  “的确如此。”端详着地图的陈天顶附和道:“现在我们需要考虑的,不是寒冷和大雪的困扰。而是到达林场后,想抓些什么野味果腹的问题。要知道,那里可是小型走兽,以及野鸡,狍子的乐园呀!”

  “陈老板,你当真是半句离不开吃。”华伯涛调侃道。

  “这你就不懂了,像我们这些走南闯北,生死无期的人,吃乃人生第一乐趣。该享受的时候不享受,等到两腿一蹬,没的享受了,只能去地府做饿死鬼喽!”陈天顶说道。

  陈天顶的解释,未尝不是一种通达的人生观。

  毕竟,各有各的活法,条条大路通罗马。旁观者不好勉强,也没这个必要勉强。

  吃的,有了着落。后面的路,也少了风霜的侵蚀。杨开觉得,喜讯还真是接二连三,撞的人晕乎乎的,就像是在做梦。他突然发现,陈天顶说的岂止是对?简直就是太他妈对了,心力交瘁的大家,是该琢磨琢磨今天的晚餐了。

  如果有夜宵的话,他更不会拒绝。念头至此,杨开条件反射般的咽了口唾沫。

  再看看众人,也都如打了鸡血一般的振奋。赵勇德和独眼龙甚至主动走到后头,将背上的武器搁在行李箱上,帮着石头推了起来。这样的话,速度可以再快一点。

  华伯涛则不遗余力的在那里吟诵着古诗词。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

  “为报亲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他的声音成熟而嘶哑,就像杨开读书时,带头起句子的语文老师一样。豪迈之气,在辽阔的雪原里,随着诗词的进展,一点点的舒张开来。

  华伯涛的习惯,大家已是见怪不怪了。好这口的,就跟着听听,不好这口的,就和旁边的人聊着天。

  “陈老板,还有多久能到戈达拉林?”杨开赶了几步路,走到了最前面的陈天顶身边,问道。

  他的表情,有点儿迫不及待了。

  陈天顶停下脚步,看了眼附近,又张开了地图,末了对杨开伸出了一只手:“望远镜借我用用。”

  “好!”杨开点头,将望远镜递了过去。

  陈天顶拿到望远镜,也不多说,只是调了下焦距,将镜筒对向了远处参差不齐的轮廓。

  “最多不超过两百米,你瞧瞧,林场里一棵棵高耸入云的圆木,已经在向我们招手了。”

  “真的?”杨开心头一喜,拿起望远镜。果然,目之所及,群岭连绵起伏,林海莽莽,哪里都是绿的。再把距离拉近一些,他甚至能看见,树林里成批飞过的不知名鸟类。

  “大家再加一把火,戈达拉林快要到了。”杨开挥手喊道。

  “据说这里的村民,都是很热情好客的,有客人来,他们会取出最好的土特产来招待。如果这个守林人是本地人,我们就有口福了。”陈天顶砸了砸嘴。

  “呵呵,陈老板,就算不是,也饿不着你。”杨开笑道:“为了以防万一,我兜里还揣了些银元纸钞,咱们跟守林人买点就是了。”

  “还是你有远见。”陈天顶扬了扬眉毛。

  “你俩就别扯了,快走吧!”赵勇德的头从行李箱后伸了出来:“我这肚子饿的,前胸贴后背了。”

  “好,走,走!”杨开知道大家的需要,也不多说,只是指着戈达拉林的方向,给小组引了路。

  第一二七章 不死传说(2)

  戈达拉林的前缀名:戈达拉,在契丹语中,是茂盛的意思。

  两百米的距离并不算很长,再加上路面平坦,没有泥泞,也没有齐膝的积雪,所以十分钟不到,众人就拉着行李箱,一并儿来到了林场的下方。

  这个林场处在一个凸起的小山岭上,远远看去,就像是一座孤悬在海洋上的岛屿。因为通往山岭的路上有一段斜坡,所以杨开便叫华伯涛,陈天顶等人先上去,自己将望远镜挂在脖子上,叫来几个老兵,在行李箱上缠绕了几道绳索,大家各自拽着其中一条,使劲拉上了山。

  林场的空气很好,也很新鲜,吸在嘴里有一种甜甜的感觉。岭上山岭,全是绿叶茂密的树木,靠外边的较为细长,枝枝杈杈,挂着一层厚厚的雪花,阳光映照下,像一束束白色的珊瑚,玉洁冰清,玲珑剔透。而靠里面的则颇为粗壮,无数粗壮的落叶松伸展着苍劲的枝干,撑起的绿荫大伞上,有数以百计的鸟类在吱吱鸣叫,各种颜色都有,瞧得人眼花缭乱。

  华伯涛说,大兴安岭中有许多优质的木材。如落叶松、白桦、山杨等。由于林场的树木十分稠密,只有拼命地向上长,才能最大限度地接受到阳光,因此,这里的树木一般都很直、很高,是上等的工程材料。所以林场也是大兴安岭与外界联系的唯一纽带,每到春分时节,当地政府都会派专人,甚至军队前来伐木,将大批大批的圆木运走,投入生产。一般来说,大的森林,都会发生火灾,所以为了避免火灾的发生,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才会出现守林人这种特殊职务。

  守林人这活儿,可不是谁都能干的。一方面要胆大,试想,这大兴安岭什么东西最多?野兽。想要来这做守林人,第一个就要面对野兽的考验。其次是心细,戈达拉林还是挺大的,从起点到终点绕一圈的话,需要走上一个钟头,或者更多的时间。而作为守林人,为了严防火灾,每天的早中晚都要出门在林子里巡视一次。再者就是甘于寂寞,这种职务通常都是终身制的,只要你答应了,到死都没做下去,没有什么退休,换工作的说法。因此选择了守林人,就等于选择了山顶洞人的生活,一个人在与世隔绝的过一辈子,老死不相往来。

  平日里,守林人的工作便是巡视,到了春分时节,当地政府来伐木了,派来的队伍就会给守林人带上家书,粮食,还有一些生活必需品。守林人则告诉他们哪一片树木可以砍伐,哪一片树木没过生长期,不能砍伐。砍伐完树木,队伍便将锯好的圆木放入西河,这样子,不需要运输,这些木头就能顺着水流漂到山下了。既然放了木头在河里,下游自然有人接应,装入火车卡车,运往其他省份,这也是大兴安岭特有的运输线。

  “华教授,按你这么说,守林人的吃喝,是每隔一年才供应一次?”杨开端详着四周的精致,问道。

  “是的,每年春天,不早不晚。”华伯涛一边给刘雨薇介绍落叶松上那几只火红色的云雀,一边说道。

  “华教授,华教授,那个白色的鸟,最大的那只,是什么呀!”刘雨薇抓着华伯涛的胳膊,焦急的问道。

  “哪个?”华伯涛推了推老花镜,露出一丝苦笑。

  “就是那个,羽毛是白的,脑袋是黑的。”刘雨薇欣喜的说道,她从小到大,最喜欢的便是鸟了,但接触的到了,便只有家里的一只虎皮鹦鹉了。毕竟她的义父戴笠身为军统首脑,虽然慈爱,却也严格,几乎将刘雨薇每一天的生活都规划好了,不是军校,就是医学院,两点一线的奔走。刘雨薇感激戴笠当年在大雪中相救之恩,所以从未埋怨过。但不管怎么说,她都是一个天性单纯的女孩子,她也有自己所喜欢的东西,所向往的生活。这次来到林场,倒是间接让这个关在笼子里的‘乡巴佬’饱了一通眼福。

  “哦,看到了……”华伯涛眯着眼,辨认道:“这似乎是黑头蜡嘴雀,嗯,没错,我年轻的时候还抓过,可惜养不活。”

  “为什么叫黑头蜡嘴雀呀?”刘雨薇纠缠般的撒娇道。

  “为什么?”华伯涛一时间也被问愣住了:“让我想想,为什么,到底是为什么……”

  看到这一幕,杨开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同时也为华伯涛捏了把汗。刘雨薇这丫头的求知欲太强,看到不认识的鸟,就连声惊呼的指着去问。大兴安岭的鸟类品种,起码有两百多样,还不算雀类和野鸡的纲目,这要是一直乐此不疲,刨根问底,恐怕连华伯涛这个博物馆,也得说到词穷了。

  “杨开,你怎么笑了,是不是想到开心的事情了?”杨开的笑声,引起了刘雨薇的关注,说实话,她一直对这个相貌堂堂,而且成熟的男人留有好感。

  每个女孩子的心里,都留有那一小块私人场所。

  “呵呵。”杨开摇摇头,收起了微翘的嘴角:“我只是头一次看到华教授的窘态,所以……有些小小的忍不住。”

  “华教授?”刘雨薇眨了眨大眼睛,当局者迷。

  “好啦,我承认,刚才对刘小姐是有些难以招架了。”华伯涛也跟着笑了起来:“我虽然是古生物学教授,但也并非万能的。看到什么都问我,我不范窘才怪。就比如刚才的黑头蜡嘴雀,它名字的由来,我还真不甚了解。”

  “这个简单,我都会。”杨开在一旁打趣道:“脑袋瓜子是黑色的,嘴巴上涂了蜡,长得像个雀子,所以叫黑头蜡嘴雀。”

  听了杨开的话,华伯涛先是一皱眉,随即击掌而笑:“你这解释,该打,该打。要是我们科学院上上下下几百号人都是你杨开博士,那可就真乱套了。”

  “要讽刺我就直说,没必要拐弯抹角。”看到捂住嘴的刘雨薇,杨开无奈的耸了耸肩,将犀利的目光投向了九筒。那意思仿佛在说,怎么片刻的功夫,治学严谨的华教授也会挤兑人了,肯定是你小子教的。

  发现杨开正不怀好意的瞪着自己,九筒条件反射般的打了个寒战,只觉一股冰凉之气爬上了脊梁骨。

  哎呦,惨了。难道指战员又怀疑到我头上的?这回可冤枉了,比窦娥还冤。都怪这张惹祸的嘴,呸,呸。

  “华教授,咱们接着上面的问题。”杨开并不想在无意义的话题上纠缠上去,开玩笑适合而止就好。

  “守林人的补给一年一次,够吗?”杨开问道,在他的印象中,军队里的补给都是一个礼拜一次,有的甚至是以天做单位的,跨了这么长的年度,恐怕除了大米和小麦,其他的食物都得发霉生蛆了。

  而餐餐只吃一种食物,是完全跟不上营养的,即使,偶尔这个守林人扮演猎户的身份,打几只野味调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