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科幻 > 民国三十年灵异档案 > 第27章

民国三十年灵异档案 第27章

作者:道门老九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3-12-26 04:35:14 来源:免费小说

  看到气氛终于缓和了下来,曾养甫不禁松了一口气:“大家都挺厉害的,看得我眼花缭乱,在一旁瞎担心呀,不打不相识,不打不相识。”

  曾养甫接着说道:“呵呵,杨开,如果你对枪支方面有所疑问,尽管问王伯伯,他要是给你讲不明白,那我就跟着他,姓他的姓!哈哈哈!”

  “好,以后还请王伯多多指教!”杨开点了点头。

  中年男人这回倒是不好意思的说道:“哎呦!养甫,你看你。格老子的,平白无故给我认了个侄子,这不是明摆着让我请喝酒嘛?哈哈!”

  “杨开,你可不知道,王伯可是军统出了名了‘请不动’。作为资深的枪械专家,多少人想请他分析弹道、碎片,想请他吃饭,就是请不动他。义父的饭局他都敢推,今天居然要请你小子喝酒?”

  中年男人却连连摆手:“得了吧,养甫。你又不是不知道,在家我媳妇管得严,轻易出不来。什么戴笠的饭局我都敢推,别瞎扯,总往我脸上贴金。”

  “不知道王伯的全名叫什么,我想,如此厉害,应该不是无名之辈吧?”杨开问道。

  “小子,你真想知道?”中年男人似笑非笑,一副神秘莫测的样子。

  杨开看看曾养甫,发现对方正笑吟吟的看着自己,当即点了点头。

  “是的,我是个好奇心很重的人,所以我非常想知道。”

  “那我告诉你,我叫王亚樵。”中年男人说道。

  他这话一出口,杨开眯着的眼睛立马就远了:“王亚樵,王亚樵,难道是那个王亚樵?”

  “那个被誉为‘枪王之王’的王亚樵?”

  “贱名不足挂齿。”中年男人谦虚的说了句,算是默认了。

  听他亲口承认了,杨开的脸立刻抽动了一下,一阵剧烈的震动通过全身。他之所以会反应如此强烈,的确是因为,眼前这个其貌不扬的男人,名头太响了。

  民国时期,时局动荡,各地武术家辈出,其中不乏孙禄堂,陈子正,霍元甲这些名人,但要数影响最大的,却是两个用枪的人。

  这第一个用枪的,叫做‘枪王’李书文,跟据《沧县志》记载:李书文长得‘短小瘠瘦,而精悍逼人。’一**五年,袁世凯在天津南郊小站练兵,他利用各种手段和关系笼络武艺高强之士,并重金聘用日本空手道高手和德**事教官来训练他的精锐部队。李书文的师傅黄士海收到袁世凯的聘书,因年事已高,特推荐弟子李书文去任教。

  李书文到兵营后,士兵领他到演武大厅见袁世凯。袁世凯及众教官见他貌不惊人、瘦小枯干,扛着一杆大枪,误认为是大枪黄士海的仆人或家童。当问明情况,知道这个小家伙是替自己师傅来任教官时,所有人都是哈哈大笑,就连袁世凯都有些恼火,这不是羞辱自己吗?

  袁世凯的卫队武道教官伊藤太郎,当即蔑视地对李书文说:“大大的东亚病夫!”并用小手指向下连续指点。刹那间,李书文以闪电般的速度,施枪刺壁蝇之绝技惩罚了他。众人惊愕,伊藤大怒,挥起日本长刀以泰山压顶之势朝李书文头顶猛力劈下。李书文大枪一抖,将刀崩飞,再顺势一枪“泥鳅翻花”,刺穿伊藤的咽喉,又大枪一挑,将死尸甩出演武大厅外。他这一下子,可真是俊得出奇。剩下三名日本教官秋野、井上、野田见同伴被李书文刺死,齐挥刀恶狠狠地朝李书文扑来。只见李书文进出如脱兔,退守如矢箭,大枪一抖如蛟龙出水,左刺右挑,顿时血肉横飞。顷刻间,三位日本武道高手的尸体都被甩出演武大厅之外。众人惊愕之时,李书文大枪一摆,刺向厅柱之蝇,蝇落而厅柱无痕,厅内立刻爆出雷鸣般的掌声。袁世凯连呼:“枪王!枪王!真乃枪王也!”从此,“枪王李书文”名冠天下。

  李书文一生挟技游天下,较技近四十年未逢敌手,伤其拳锋枪技者无算。因此,他警惕性极高,走南闯北来去无踪,一生教了多少徒弟,谁也搞不清。李书文收徒传艺不论贫富贵贱、地位高低,而喜其德才。他不是白天打工、晚上设场,编套路拖延时间挣小钱之辈,也不是从村东到村西无敌,创编八十个套路炫耀的拳师,更不是挖空心思争夺正宗、掌门的“武术大师”,而是胸怀壮志,一生探求中华武术精技纯功的一代宗师。

  其实,这李书文算是够厉害的一个狠角色了,但却还有一个使枪的比他技高一筹,那就是被称之为‘枪王之王’的王亚樵,枪王之中的王,听名字就够霸气的。王亚樵用的也是枪,但却不是冷兵器里的枪,而是热兵器里的枪,真正的枪!

  说起王亚樵,镜头所及之处无不血光点点,弹片横飞。政协委员,原国民党骨干沈醉曾经风趣地说道:“世人都怕魔鬼,可魔鬼却怕王亚樵。”蒋介石一提这个人,假牙就发酸。日本人若是听说这个人又露面了,第一个反应就是检查门窗是否关好。而汪精卫的肋骨硬是被王亚樵的子弹打断了一根。连上海滩超级恶霸黄金荣、杜月笙一类流氓泰斗遇上王亚樵,也得赶紧绕着道儿走。

  据说,这个神秘的人物行踪飘忽、神出鬼没,屡屡出手不凡。精通世界各国知名兵工厂出产的枪械组装,拆卸,改造。并对弹道学,空气动力学等了若指掌。往小了说,左轮枪,勃朗宁手枪,盒子枪,97式手枪等等,他样样精通。往大了说,自动步枪,半自动步枪,轻重机枪,狙击枪他无所不会。曾经一个人一把枪,当街拦住了汉奸徐传宁,瞬息之间,就将他和他的六名下属全部毙命,当时围观的群众描述道,这些汉奸连腰上的枪都还没来的及拔出来,就一窝蜂的倒了。这也从另一方面证明的王亚樵的枪法之快,何止是快?简直就是玩枪的祖宗!封建余孽他杀,党政要人他杀,日本鬼子他杀,贪官污吏他杀,汉奸特务更是他的下酒小菜。他挥刀举枪马不停蹄,一路畅通杀得好不潇洒,从合肥杀到上海,从上海杀到南京,从南京杀到武汉、福州、香港、南宁。一言以蔽之,天上飞的地下走的。上至达官贵人下到爪牙爬虫,没有他不敢杀的。

  只可惜一年前,王亚樵就金盆洗手了。只留下那些昔日的事迹还在民间广为传颂,他到底去了哪里,始终都是一个迷。有人说他被日本人杀害了,也有人说他逃到了外国,还有人说他和一家三口去了乡下,隐姓埋名,准备当一辈子农夫。

  但令杨开抓破脑袋都想不到的是,这个只在传说中出现的‘枪王之王’,竟然会呆在军统里做一个小小的弹药库主任,过着这般暗无天日的生活。

  当真是应了一句话:世事难料,天道无常!

  “前辈,你以前的做的事儿,我也略有耳闻。虽然手段上有点不光明磊落,但却都是为国家,为民族惩恶扬善,锄杀败类的好事儿。为什么,忽然而然的,就……”说到这,杨开欲言又止。

  “唉!你是问我为什么不干了对吧?”

  王亚樵叹了口气:“小子,你年轻,有些东西还不懂,我也就不便明说了。可能是我姓王的走到今天,走累了吧!所以我想坐下来,好好地休息一会,回头看看前面的路,走的对不对,值不值。”

  “前辈,你的本领如此高超,为什么不能为这次任务,尽一份力呢?”杨开劝说道,他觉得,如果王亚樵可以加入小组,这次行动的成功率,绝对可以增加十多个百分点。

  “怎么着,你也给戴笠做说客来了?”王亚樵反问道。

  “我不是……”杨开感觉到王亚樵会错自己的意思了,于是连忙辩解起来。看来,此前戴笠可没少给这位胖爷做思想工作。

  “我明白。”王亚樵挥挥手。

  “我王亚樵以前再怎么风生水起,那都是以前了。现在的王亚樵,就只是一个普通人,一个管枪的胖老头而已。”他不知所谓的说道:“要是不信,你瞧瞧我这身段,一年来发福了多少?格老子的,走路都喘了,还杀个鸟人,做个鸟任务。”

  “那您就一直埋没在这里了?”杨开为这位风云人物的自暴自弃,感觉到一丝惋惜和不甘。

  “什么叫埋没?”王亚樵冷笑道:“相反,我还觉得现在的生活,才是我想要的生活。在家被老婆骂骂,被孩子捏捏脸,说爹你又胖了。在办公室里擦擦枪,看看《金瓶梅》,《品花宝鉴》,《武则天艳史》之类的社会人文类书籍,积累下文化修养。你不觉得这种生活很惬意吗?”

  不得不说,王亚樵的话很动人,而且很诙谐。就连艳情小说都被冠之以人文类书籍,还能积累文化修养,杨开也算是长了见识了。

  “嗯,你是幸福的。”沉吟片刻,杨开点了点头。

  第四十五章 整装待发(1)

  此刻,王亚樵已经和张鹤生这个道士谈了起来,看起来还挺投机。不知道是因为惺惺相惜,还是彼此间的默契。

  杨开掏出烟来要给大家上烟,然后好像突然间想到了什么,举着烟盒不动了,大呼失策:“差点忘了,弹药库可是严禁烟火的。这要是让我点着了,还不把军统给炸上天!”说着就要把烟盒往兜里塞。

  看到杨开这幅样子,屋子的人都乐了。王亚樵笑着说:“怎么着?还不给我们烟抽了?哈哈!”

  杨开此时非常的尴尬,在那一个劲的苦笑。

  王亚樵继续笑着说:“傻小子,上厕所抽去呀!走!”说着便招呼几个烟瘾犯了的爷们进了男厕所,看的刘雨薇直跺脚。

  这会儿杨开才明白,急忙发了一圈烟,又给大家点上。大伙一边抽,一边闲侃。

  王亚樵叼着烟说道:“杨开,你小子真行啊!把军统炸上天这样的话,你都能说的出来?哈哈哈!”

  看着手里的香烟盒商标,王亚樵若有所思的问道:“杨开,你怎么喜欢抽哈德门这种大众烟?”

  杨开吐了口烟圈,说道:“还能为什么,便宜,而且味道够重,有男人味,是男人喜欢的那种。”

  听了他的话,王亚樵笑眯眯的从裤兜里掏出一个褶褶巴巴的烟盒,杨开一看居然也是哈德门。顿时和王亚樵叫唤了一下眼神,俩人哈哈大笑起来。王亚樵说道:“没想到我也抽哈德门吧?就冲这烟,晚上我请你喝酒,养甫坐陪!”

  曾养甫摇了摇头:“王伯请客是好事,但喝酒就不必了,大家今晚还要上飞机。虽然你只让我作陪吧,我说什么也要去呀!还要带着全家人一起去!”说完大家哄堂大笑,一个个调侃起王亚樵这个吝啬鬼来。

  抽完烟,王亚樵带着众人来到了弹药库,弹药库的大门是用多种物质叠加而成的,据他所说,就是一层钢,一层木棉,再一层钢,一层隔离材料。这种门可以抵抗上千公斤黄色炸药的冲击,和上千度高温的烘烤。当王亚樵打开这种类似于保险柜的大门,进入库房时,杨开和几个老兵都傻眼了。这里的枪支弹药,不光种类繁多,就是在数量上,估计也能装备一个威力加强板的美械师。

  看到杨开膛目结舌的样子,王亚樵打了个响指:“哈哈!看看吧,咱军统这些年的全部家当可都在这儿了。根据内部管理规定,军统职员平时执行任务,每人可配备手枪、长枪各一支。紧急情况可以再增加火力。你们不同,各种枪支可以随意挑选,只要能拿得动就拿去。”

  “行了,我也不多说了,自己去体验一下手感吧!提醒一句,别上子弹,不然可能会走火,我的上一任可就是被某个愣头青走火弄死的,我可不想重蹈覆辙。”

  此刻的弹药库里,只有王亚樵一个人在那儿唾沫横飞,几乎没有人去理他。因为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墙壁上,柜台上,那些琳琅满目摆放着的枪支所吸引。

  看到眼前的一切,杨开忽然在想自己是不是在做梦?这哪里是什么弹药库,分明就是枪的世界,枪的海洋。

  杨开感觉到,这里的每一把枪,都有着鲜活的生命,在那里静静的待着,躺着,等待着他命中的宿主,拭去他满身的蒙尘,赋予他新的生命。

  “太壮观了!”杨开由衷的感叹。

  在他的身后,赵勇德,九筒,石头这几个百战老兵,已经急不可耐的窜到了柜台前,捧起各自看上眼的武器,不停地拉动枪栓,拆卸弹夹,然后又放了回去,焦急的去换下一把,恨不得整个房间的东西全是自己的。

  就连独眼龙这个沉默的家伙,也是止不住心潮的汹涌澎湃,在狙击枪的专柜前流连忘返,逐一抚摸。

  杨开向来是一个处变不惊的人,但他现在却在这里失魂落魄。完全是因为,这个地方,的确就如他形容的那般:枪的海洋。

  靠在墙角处的,是一排来自世界各国的轻重机枪。其中包括**大批装备的马克沁重机枪。还有英国皇家骑士团的布伦轻机枪,美国空降师的勃朗宁1918轻机枪,美国陆机械化步兵师的a6式重机枪,美国海军陆战队的hb50口径重机枪。苏联红军的郭留诺夫重机枪,捷格加重机枪以及德国纳粹的mg42铁拳重机枪。

  所谓机枪,是指可连续射击的枪支,分为轻机枪和重机枪两种。轻机枪装有两脚架,重量较轻,携行方便。重机枪装有稳固的枪架,射击精度较好,能长时间连续射击。全枪较重,可分解搬运。历史学家认为,两次世界大战以及之后的战争大多残酷无情,除了其他各种因素,机枪的作用同样不容小觑。有了这种机器,每名士兵每分钟可以射出几百发弹头,短短几个回合就能消灭一个排。为了抵挡这种弹幕射击,军队甚至不得不研制出坦克之类的重型作战装备。仅这一种武器就对人类发动战争的方式造成了深远影响。

  机枪阵的旁边,堆满了一人多高的弹药箱。木质的弹药箱层层叠放,还由上自下挂着一排排粗长的单链,远远看去,就像是浅绿色的瀑布,蔚为壮观。

  机枪过后,就是步枪的世界了,相比之机枪而言,步枪的使用人群更为广泛,因为他几乎是目前世界各个国家,每个士兵最基础的制式装备之一。也正因为其战略价值,各个国家的兵工厂相继研发出了五花八门的步枪来,按其特性和射击精度,供需求者选择。弹药库的玻璃专柜上,所陈列最多的,是毛瑟98式步枪,主要特征是固定式双排弹仓和旋转后拉式枪机。大量装备于德国纳粹士兵,毛瑟式枪机以安全、简单、坚固和可靠著名,国民政府的中正式步枪,其实就是根据这种枪仿制的山寨品。

  除了毛瑟系列步枪,还有苏联的莫辛纳甘步枪,相比前者,莫辛纳甘可就逊色多了,它的设计粗糙而且过时,整体的操作也较为笨拙,估计是为苏联人的体型特别设计的。此外,还有日本的三八大盖,美军的m1加兰德步枪,m1卡宾枪等等。

  “怎么样,小子。眼花缭乱了吧?”王亚樵藏在牛仔帽下的胖脸似笑非笑的说道:“人之常情,爱枪的人都这样。说吧,想要什么类型的武器,我给你带路!”

  “枪支弹药待会再说。”杨开摇了摇头,回绝了王亚樵的好意:“这次任务非比寻常。作为组长,我要未雨绸缪,考虑到每一个细节。现在,全队人需要从最基础的地方开始配备,第一项,也是最实效的武器,匕首,军刺。”

  听了他的话,王亚樵的眼角闪过一丝讶色:“小家伙,不愧为威廉的得意门生,有其师必有其徒。”

  “好吧,所有人跟我来,那边第四个专柜,先挑冷兵器。”说完,他招了招手,哼着十八摸,从一杆杆钢枪中穿过。

  第四十六章 整装待发(2)

  王亚樵口中的第四个专柜并不大,整个玻璃架子上,像晾衣服一样的挂满了林林种种的匕首。

  有锥形的,有扁平的,有长的,有短的,杨开粗一看,就知道这几乎囊括了整个世界的匕首家族。

  “够不够?不够自己动手,下面还有些未拆封的,一整箱。”王亚樵靠在柜子旁,懒懒的说道。

  “足够了。”杨开说着从中摘下了一把大约有二十多厘米长的匕首,转在手中把玩。这把刀的刀身呈棱型,三面血槽。刀身呈灰白色,寒光泛肤。

  “这是意大利的新货。中文译名叫:海鲨。”王亚樵瞥了一眼,说道。就好像整个弹药库,没有他不认识的。

  “大海中的鲨鱼?”杨开微微一笑。

  “是的,我用过。”王亚樵说道:“几毫米厚的钢制暖气管,一刀捅穿。”

  “有缺点吗?”杨开问道。

  “有!”王亚樵直言不讳:“这把刀没经过热处理,所以没有韧性。你需要什么样地匕首,告诉我,我给你找。”

  杨开想了想,说道:“一把好刀,一般只要足够锋利就行。但作为一把战刀,这还远远不够。首先它的刃口在足够锋利的同时,还要具有足够的硬度,而刀身也要有合适的强度和韧性。剃刀很锋利,但由于硬度不足,切割稍硬一些的东西就会变钝。有些匕首虽然平时还算锋利,也比较耐磨,但受到撞击和扭曲的时候很容易断裂。所以,我需要兼顾以上优点,却能规避以上缺点的匕首。”

  “很挑剔呀!”王亚樵往嘴里塞了根牙签,剔了剔牙缝里的碎肉。

  “这是军人的特性。”杨开笑吟吟的看着他。

  “为了军人的特性,也为了你这个可爱的小兔崽子,我就辛苦一回吧!”王亚樵无奈的耸耸肩,蹲下身,开始在一堆堆乱七八糟的物品箱里翻腾起来,杨开要的东西似乎藏得很深,以至于到最后,王亚樵的整个身子都钻进了柜子底下,只露出了一个肥大的屁股,左扭右扭。

  在此期间,王亚樵那骂骂咧咧的声音,一直没断过。

  半晌,他才灰头土脸的爬了出来,此刻,他的手中多了一柄乌黑色的四棱刺。

  “拿稳了。”王亚樵手一抛,丢给了杨开。

  “这是我年轻的时候,在上海滩杀人的时候用的。上等的钨钢,虽然锋利,但不反光,王胖子手工磨制,全世界仅此一把。金盆洗手以后,因为不想睹物思人,回忆起过往的峥嵘岁月。所以就当旧货塞进柜子底下了,唉!本想永远的遗忘掉,没料到,这个老伙计还有重见天日的那一天!”王亚樵大笑。

  “我听见了它的声音,那是淡淡的嘶吼。”杨开闭上眼,将四棱刺放在了耳朵,食指轻轻地弹了一下,顿时,响起了嗡嗡的鸣叫。

  “这吼声,是你心里的不甘吗?”杨开喃喃自语,像是对这把军刺说,又像是对王亚樵说。

  “你想知道它的名字吗?”王亚樵说道。

  “你给他取了?”杨开的眉毛挑了挑。

  “我是最爱给东西取名字的,要知道,我可给我们家女儿取了二十个小名,换着用。”王亚樵大笑。

  “那它,叫什么?”杨开右手握紧军刺,四指扣紧,旁若无人的做着以前在德国学习的各类杀人术。

  “黑风。”王亚樵一字一句。

  “黑风?”杨开挥舞着军刺:“刺杀的瞬间,带过一道黑色的劲风?”

  “你的理解能力很强,差不多是这个意思。”王亚樵点头。

  “好名字,我喜欢。”杨开笑了。

  “那就送给你了,好好地珍惜吧!说不定以后你拔出它的时候,还能想到我这个一面之缘的朋友。”

  “谢谢,我会记住你的。”杨开重重的点了点头,我忽然感觉到手中的军刺变的重了,这或许就是,上一代对下一代,梦想的延续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