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科幻 > 民国三十年灵异档案 > 第158章

民国三十年灵异档案 第158章

作者:道门老九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3-12-26 04:35:14 来源:免费小说

  “华教授,黄麻是什么?”杨开第一次听说这个名词。

  第二五七章 血腥大坝(5)

  “华教授,黄麻是什么?”杨开第一次听说这个名词。

  “黄麻并不是稀罕的东西,只是一种编织材料,名字生僻,所以很少有人知道罢了。我们经常用的编织袋,麻袋,就是这东西做的。”华伯涛解释道。

  “哦,原来是这样。”杨开明白了:“那就是说,死者生前和麻袋接触过?”

  听了杨开的话,华伯涛好像想起了什么。

  半晌,他开口说:“杨开,经你这么一说,我想起了戴笠在介绍日本基地的时候,说过的一段话。大致内容是,鬼子在建造这座基地时,先是用军队开道,随即征用了大批东北民夫,为他们搬运所需的材料,设备。”

  “是说过。”杨开点头表示肯定。

  “我现在怀疑,这个死者,可能就是当年死难的民夫之一。因为和麻袋接触最多的,就属民工这个职业了。只是因为某种原因,他死在了半路,尸体被日本人遗弃,多年以后,被这只鳇鱼吃掉。”华伯涛一个时间段一个时间段的推演着。

  “这个结论比之前者要站得住脚。”杨开说完,叹了口气:“但也意味着,明天的路上,可能有很多我们不想看到的东西出现。”

  他的话很弯弯绕绕,但片刻,就有几个人首先知道了其中真意。

  其实,杨开想表达的很简单。

  自古以来,民夫都是最苦最累,而且死亡率和灭口率最高的职业。七三一基地属于日本人的机密,暂且不提能不能活着运送完那些材料和设备,即便当事者命大,挺过了这一切,也绝不可能看到第二天的太阳。

  他们的结局只有两种,第一种是被当做细菌实验的**,第二种则是被弃尸荒野。

  因此,很有可能前面的路上,会出现大批量的中国民夫尸体……

  “算了,为了一颗人头,我们想的也太深远了。”沉吟了片刻,杨开苦笑着摇了摇头,然后招呼九筒,两人一起用破冰镐在冰面上刨了个小坑,把人头给埋了。

  虽说尘归尘,土归土,万物归黄土。但对方好歹是个中国人,直接把头颅丢掉的话,于情于理不太好说。若是放在原地,看着也渗得慌。干脆做个顺水人情,帮这个可怜人一把,将他草草埋了吧。

  “指战员,帐篷搭好了。”等杨开做完了这一切,独眼龙走来说道。

  “嗯,把行李箱搬进去吧!”杨开挥了挥手。

  “指战员,我那火也烧好了……”独眼龙汇报完,九筒面色尴尬的说道。

  “火……”听到这个词,杨开不禁想起了先前陈天顶眉飞色舞,夸夸其谈的俄罗斯烧烤派。

  不得不说,陈天顶无论是阅历,还是烹饪食物的水平,都是首屈一指的。

  起初,杨开也对所谓的异域风情有所期待。但现在从鳇鱼的肚子里弄出个人头来,怕是再没人敢对它打歪主意了。

  念头至此,杨开不由的苦笑三声。

  难为了大伙儿的一番努力,更难为了陈天顶又是褪鱼鳞,又是开膛破肚的辛苦。

  最倒霉的莫过于赵勇德,鱼没吃到,还光荣负了伤,差一点更被那大东西拽进江水里淹死了……

  估计这黑汉子此刻的心情一定很复杂。

  唉!看着冰面上直挺挺躺着的大鳇鱼,杨开恋恋不舍的收回了全部思绪。

  “指战员,晚上吃什么?”九筒小声的问道。

  “大马哈鱼罐头。”杨开刚说完便连连摇头:“算了,罐头也别做了,一人发一包压缩饼干,再烧一锅开水。”

  “好!”一脸苦瓜相的九筒摘下头盔,洗了洗,悻悻的烧水去了。

  经历了人头的事儿,陈天顶只是搓着手在篝火边烘烤,绝口不提鳇鱼的事情。赵勇德则没精打采的蹲在那里,一边端详着自己手掌上的伤口,一边瞧着九筒烧开水,嘴撅的可以挂两个油瓶。

  待水烧开了,杨开便戴上手套,拿着头盔给众人的小碗里倒上了一杯热气腾腾的温水,然后将一把小包装的压缩饼干丢在身边,谁要吃自己去拿。

  反正在他看来,今晚的大家是没有多少食欲的。

  “陈老板,来,吃块饼干。”杨开将手中拆开的压缩饼干递过去说道。

  所谓压缩饼干,是用白糖,面粉,水,食盐,奶油,还有膨化粉烘烤而成。烘烤完毕后还要采用特殊的机器进行压缩,因此这种饼干质地非常的坚硬,具有不吸水变软的特点。压缩饼干适合充饥和长期储存,并和罐头一样,成为战争时期炙手可热的必需品之一。

  但这种食物的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吃了很容易口干。

  所以杨开等人只能先咬上一口饼干,然后喝一口水,利用温水将嘴里的饼干融化,这才咀嚼着吞咽下去。

  “谢谢。”陈天顶接过饼干,表情有些心不在焉。

  “好好地一只大鱼,好好烤烤,能够咱们享用三天的,可惜了,唉,可惜了……”片刻,陈天顶气恼的说道:“结果到头来,咱还得吃这个!”

  说完,他狠狠地咬了口手中的饼干。

  咯吱一声,像是要把满腔的郁闷发泄在这无辜的饼干上。

  看到这一幕,杨开劝慰道:“陈老板,既然事情都这样了,也放开点,就当没遇到过这条鱼吧!”

  “吃完东西,咱们先进帐篷谈一下关于明天路程的安排。毕竟,这个才是此行的关键所在。”

  第二五八章 血腥大坝(6)

  “嗯,我知道轻重。”陈天顶点点头说道。

  “放心吧,杨开,整张地图全在我的肚子里,后面的路绝不会出岔子。”

  苏联人的燃油提炼过程看样子并不是很精练,中间裹挟了不少杂质。因此篝火烧的久了,窟窿周围的冰面全部被熏成了棕黑色,火苗也是一会儿大一会儿小,左右乱窜,时而发出‘咔’的一声炸响,就像是往火堆里搁了几根竹子似的。

  篝火中散发出的焦味,让人不禁眯起了眼睛。

  “陈老板,你的意思我懂。”听了陈天顶的话,杨开说道:“我也相信你和华教授的能力,但邱先生在将地图交付给我们时的那番嘱托,还是要铭记呀!”

  邱老实曾说,这张地图是手绘的,参照于美国侦察机的航空拍摄,所以在准确性上令人堪忧。毕竟,没几个人真正去过北纬三十七度区。

  这之中,就包括绘图人邱老实自己。

  “杨开,你的担心是多余的。”陈天顶笑了笑,解释道:“其实早在祥瑞镇,我就曾通宵研究过这张地图,哪里是对的,哪里是错的,哪里需要去试探,当时肚子里已经有了腹稿。但我深知,计划赶不上变化,所以你发现了没,每过一段时间,我都会重新翻看地图,那时候,就是我再一次完善计划的时候。大兴安岭的时候,我也是这么过来的。就像有的左撇子一辈子惯用左手一样,几十年来的谨慎习惯,丢不掉。”

  “不过……”说到这,陈天顶的声音顿了一顿:“我现在还真纠结在一个问题上,拔不出来。”

  “什么问题?”杨开疑惑的问道。

  “到底前面的内河尽头,有没有水坝的存在。”陈天顶眉头紧锁。

  “水坝?”杨开想起来了,先前华伯涛是曾因为江水逆流,而做出源头可能建造了一个大型水利工程的言论。

  但这个言论,杨开并不看好。凡事都要讲得通才行,日本人并不傻,相反还极其聪明狡猾。要让他们好好地放着正事儿不干,耗费如此人力物力,去建造一座毫无用处的水坝,除非吃饱了撑的,或者日本天皇的脑袋瓜子被门挤了。

  “应该不会有。”半晌,杨开自言自语的说道。

  “我也猜测水坝是子虚乌有的。”陈天顶说道:“可是……可是华教授的那番话,也不无道理呀!”

  “科学也有失误的时候。”杨开闻言,笑了笑说道。

  在他看来,陈天顶和华伯涛人都不错,只是两个人都有各自的优点,但他们的优点,有时候也会转化为致命性的缺点。

  华伯涛太笃信于科学,想当然的认为,科学是万能的,一旦遇到科学解释不了的事情,就会方寸大乱。陈天顶则太过小心谨慎,凡事都三思而后行。在小的变故下,能因为细节问题让众人转危为安。可遇到大的变故,反而会变得优柔寡断,患得患失,从而失去了最佳的机会。

  “杨开……”这时,沉默不语的华伯涛开了口:“现在不是科学的立场,而是前面有水坝的几率,真的很大。”

  华伯涛还在坚执己见。

  “这样吧!”杨开沉吟片刻,取了个折中的法子:“陈老板,我们索性商议出两套方案来,第一套针对于有水坝,第二套针对于没有水坝。”

  “嗯,也好。”陈天顶颌首说道。

  “只不过,两套方案会耗费相当长的时间。”

  “反正这是我们来到黑龙江腹地的第一个夜晚,就当是秉烛夜谈吧!”杨开笑着说道。

  “秉烛夜谈?”陈天顶一愣,随即也跟着笑道:“这个词用得好。”

  “走,各位,天色已经黑了,外面很凉,我们进帐篷谈。”杨开扑打了一下手套上的雪屑说道,天空不知何时已经纷纷扬扬的下起了一场小雪。

  夜空似藏青色的帷幕,点缀着闪闪繁星,让人不由深深地沉醉,在这片寂静中,原本就带着一层面纱的黑龙江腹地,显得愈发神秘了。

  行李箱,破冰镐,包裹等物品已经被搬进了帐篷。为了方便讨论,第一个帐篷里住着杨开,陈天顶,华伯涛,独眼龙,刘雨薇五个人,其余人则住在了第二个帐篷。

  风雪嗖嗖的刮着帐篷表面,杨开打开美式电筒,挂在了帐篷顶端的铁钩上,在这个黑暗的空间里撬开了一丝光明。

  “你们看!”陈天顶开门见山的将地图铺了开来,然后用手指着地图左下角的一个点说道。

  “我们现在的位置,大概就在这里。”

  话一说完,他的手指再次缓慢上移,停在了一个蓝色的小叉上:“不出意外,明天中午的时候,我们就会赶到这里,也就是内河的尽头。之所以说这地方是内河的尽头,是因为黑龙江的水源到了此处就断了。当然,在它的附近,还有两处支流,一个是途经蒙古的额尔古纳河,一个就是划分中苏边界的乌苏里江。”

  陈天顶的话很有条理,而且能从字里行间看得出,这个貌不惊人的盗墓贼,拥有着丰富的地理阅历。

  “到达内河尽头之后,我们前面的路,会比较难走。”陈天顶用一种严肃的语气说道:“你们可以从地图上发现,中间很大的一块区域,都布满了深红色的图标。深红色在地图中代表的是高度危险的意思,这之中有流动冰川,雪坑,峡谷等等,其他的就不多说了,说多了,你们会嫌老头子啰嗦,如果遇到了我再跟你们详细解释。”

  “那陈老板,我们应该怎么过去呢?”杨开皱眉道。

  他能看出,未来的路,布满了艰难曲折。

  “我们无法抗拒自然之力,唯一能做的,只有一一避开。”说到这,陈天顶问也不问的就伸出手,拔出了杨开的钢笔,呼啦一下以内河尽头为起点,北纬三十七度区为终点,画了一条直线。

  这条直线横亘于诸多危险符号之间,特立独行,就仿佛是一条安全的桥梁。

  “沿着这条线,慢慢走。”陈天顶说道:“我会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新的方向和路线。”

  “因为在史前地带,有的冰川并不是固定的,而是随时流动的。谁他妈知道这些红色的图标今天在这,明天会不会漂到那。”

  “好了,到此为止,这就是假设内河尽头没有大坝,我们所采用的方案。”陈天顶喘了口气,将钢笔还给了杨开。

  “很详细,也很直白。”杨开佩服的说道。

  换做他的话,是决计想不出的。

  “可万一内河尽头真有一座大坝的话,刚才的方案就废了。”陈天顶苦笑着说道:“第一,因为大坝的存在,周围的地貌肯定有所改变,究竟改变成什么样,只有亲眼看见了才知道。第二,既然有大坝,肯定有工作人员,还有驻防的士兵,如此一来,我们需要制定的就不仅仅是路线图了,还得再添加一套作战计划才行。”

  “而且水坝既然建在这里,肯定有通讯设施,人员往来。我们必须切好一个时间点,突然袭击,用最短的时间同时肃清掉各个机房的敌人,才能保证计划的顺利施行。”杨开顿了顿,补充着说道。

  “另外就是,决计不能打草惊蛇。”

  商议完毕之后,手表的指针已经拨到了半夜十二点,杨开简单的嘱咐了几句之后,便让众人钻进了睡袋里。自己则端着m1卡宾枪,和独眼龙按照两小时的间隔换防。

  白天经历了太多的事情,大家都有些身心疲惫了。

  片刻,两个帐篷里就传来了均匀的鼾声。

  杨开微微一笑,掀开帐篷门帘,抬起头望着天空中的月亮,陷入了沉沉的思考。

  翌日,众人早早的起了床,一个个拿着陈天顶送的小碗,用烧开的温水洗漱了一番。

  杨开瞧了瞧,天气还不错,太阳高挂。

  昨晚那阵惹人讨厌的小雪已经停了,万里冰川,一排银装素裹。

  等大家都洗漱完毕后,便一人发了块撇开的压缩饼干,抓在手里,一边啃,一边赶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