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盛唐风流 > 第83章

盛唐风流 第83章

作者:凤鸣岐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04:33:46 来源:免费小说

  “改日不如撞日,殿下还是留下来好了,总不能让唐皇说某家失礼罢,殿下,您说呢?”噶尔?钦陵显然是听懂了李显话里的意思,不过么,却丝毫都不因之而动怒,依旧是好言好语地劝说着,脸上还满是歉意的表情,似乎李显不留下来便是对不起其之盛情一般无二。

  呵,这老小子想作甚?不战而屈人之兵么?不对,其中有诈!李显突地想起了一事,心头立马便是一沉……

  第二百一十二章虚虚实实(上)

  虽说彼此只是第一次见面,可李显却敏锐地发现噶尔?钦陵与自己其实是同一类人,那便是断然不会浪费精力去做些无用功,很显然,噶尔?钦陵在明知道言语压根儿不可能动摇自己的情况下,还说了那么多的废话,就只意味着一件事——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至于伏兵么,也很好判断,十有**便是来自乌海城!

  “将军一路相送之情孤自会牢记在心,而今分别在即,小王确也颇有不舍,奈何聚散本是缘,他日再续前缘也不错,将军请回罢,孤谢过了。”

  想明白了噶尔?钦陵的埋伏之后,李显自不愿再与其多瞎扯,这便哈哈一笑,拱手应答了一声,一拧马首,作势便要回归本阵。

  “殿下且慢,某尚有一言相告。”

  一见李显要走,噶尔?钦陵立马便推断出李显怕是已猜到了乌海城之兵的动向,可也并不在意,这便笑呵呵地出言挽留了一句道。

  “哦,将军还有甚要交待的么?若是留客的话,那就不必再说了,孤去意已决,实难更易。”

  李显此番之所以下令全军下马列阵,并非真打算在此死守,如此行事的目的其实就只有一个,那便是摆出一副打算半渡而击的架势,以行积蓄马力之实,经前头这么番折腾下来,马力已是恢复了一些,可尚不足以支撑全军狂奔而去之用,再者,依李显算来,乌海城的兵马也不太可能那么快便能赶到,自是不怎么急着离去,这便笑呵呵地调侃了噶尔?钦陵一句道。

  “殿下果然豪气,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率性而为,呵呵,某佩服之至,只是某忝为主人,若是没甚表示,岂不令天下人寒了心,殿下还是留下来的好,若不然,乱军之中,某亦很难保证殿下之安全,殿下又何必让某为难呢?”噶尔?钦陵依旧笑得极为和蔼,只是话语却不再平和,而是威胁之锋芒毕露无遗。

  “哈哈哈……,将军果真是好客之人,不但亲自率如此多人前来为孤送行,还派了乌海之兵前来送礼,小王实在是感激不尽,笑纳了,笑纳了,告辞,告辞!”

  眼瞅着噶尔?钦陵已是图穷匕见,李显不由地便哈哈大笑了起来,索性打开天窗说亮话,直接点明了噶尔?钦陵的后着之所在。

  “好说,好说,殿下既知乌海军已过了河,那就该知晓贵部已是瓮中之鳖,又何必再垂死挣扎,多造杀孽又是何苦来哉,某深为将军所部不值。”噶尔?钦陵先前便已猜到李显识破了自己的埋伏,此时听得李显当众点破,却也不恼,只是以陈述事实的口气说了一番,只不过这番话说的声音显然响了些,传得极远,很显然,这话不止是说给李显听的,更多的则是说给列阵待命的唐军官兵们听的,其用意只有一个,那便是打击李显所部的士气,并顺便离间一下李显与手下将士们之间的关系。

  “呵呵,那就不劳将军费心了,本王去矣,将军若是嫌所送之礼太轻,不妨便全军过河来追好了,莫怪本王言之不预!”估摸着时间也该差不多了,李显自不想在原地等着吐蕃军两路夹击,这便呵呵一笑,丢下句高深莫测的话语之后,也不再给噶尔?钦陵出言的机会,纵马便奔回了本阵,一声令下,已休息了大半个时辰的唐军官兵纷纷翻身上了马背,向着昆仑垭口所在的方向纵马疾驰而去。

  唐军这么一走,登时便给噶尔?钦陵出了个不大不小的难题——追还是不追?不追么,那就只能坐看李显就此逃之夭夭了,先不说心中一口恶气难出,就说万一明年唐军发动春季攻势的话,没有李显这张底牌在手,又该拿啥去抵挡唐军的强大攻势?追么,真要是李显所言的埋伏是确有其事的话,这么直接追将下去,万一有个闪失,那乐子可就大了去了——噶尔?钦陵早在六天前便已接到了安插在于阗的密探发回来的飞鹰传书,自是知晓尉迟伏阇雄已叛,到如今只怕整个于阗境内的吐蕃军已是全灭了的,很难担保唐军李谨行所部会不会连同于阗人一道悄然潜入昆仑垭口,打己方一个伏击。

  追,不能就这么平白放走了李显!噶尔?钦陵到底不是等闲之辈,心中虽有疑虑,却并不打算改变初衷,趁着策马赶回本阵的短短一分多钟的空档,噶尔?钦陵便已将各种可能性通盘考虑了一遍,末了还是下定了追击的决心,高声喝令全军渡河之余,也没忘派出传讯飞鹰,命令乌海军加速向昆仑山垭口冲去,务必在最短时间内追上李显所部,只是在这一系列的命令中,噶尔?钦陵却留了个心眼——他并没有率部与乌海方面的追兵会合,而是落后数里之地,吊在了乌海军的后头,摆出一副随时准备应付唐军可能冒出来的伏击之架势。

  乌海只是座小城,常住居民极少,可地理位置却极为重要,乃是唐蕃古道上一个重要关卡,也是吐蕃人控制吐谷浑的战略要地,其驻军规模自是不小,原本有守军足足近万人之多,只是年初被薛仁贵大军扫荡了一把之后,此城大半残破,守军人数也因此少了一半,如今只有五千之数,领军大将万户长平仁赤赞正是当初被薛仁贵打得大败的那位主儿,此人生性残暴而又多疑,与噶尔?钦陵并非出自一系,而是已故副相论查莫的堂弟,此番领命从布哈河上游渡河合围李显所部,可没等其率部赶到战场,半道上便接到了噶尔?钦陵传来的严令,说李显所部已仓皇向昆仑山垭口逃窜了去,命令其率部急赶直追,又言将自率大军尾随追击接应,平仁赤赞不得不率部改道向昆仑垭口冲去,一路急赶之下,终于在天将擦黑之际,追到了离李显所部不到三里之地的距离上。

  平仁赤赞与唐军先后交过两次手,皆以惨败而告终——先是在布哈河口野战时,被薛仁贵所部打得大败亏输,接着在乌海城守卫战中,再次不敌唐军的强攻,三天里连败了两回,所部兵马元气大伤,以致于后头的大非川之战都没能去参与,其人对唐军的战斗力一向忌惮得紧,这会儿眼瞅着天已将黑,生恐被唐军打埋伏之下,竟不顾噶尔?钦陵的死命令,擅自压下了追击的速度,只肯缓缓地吊在李显所部后头,亦步亦趋地追着,却不肯冲上去与李显所部玩命,两支骑军就这么很有默契地相距三里之遥地追逐着,一直到天彻底黑将下来,这才各自安营扎寨不提,噶尔?钦陵明知道平仁赤赞有着偷奸滑赖的嫌疑,却也拿其没办法,只能是领军屯在了数里之外,与平仁赤赞成掎角之势,遥遥将李显所部半围在其中。

  连夜赶路?不太现实,不说人受不了夜晚的严寒,就算人能撑得住,奔波了数日的马匹也扛不住了,这一点对双方来说都是一样的,至于趁夜袭营么,更是没啥指望,只因双方的统帅都知道对方乃是谨慎之辈,断不能出现太大的疏漏之处,万一要是偷鸡不成反蚀把米,那才是个大笑话来着,于是乎,谁也没去挑起事端,这一夜就这么平安无事地过去了。

  咸亨元年十月二十二日卯时三刻,天边刚露出了一丝的鱼肚白,被噶尔?钦陵严厉责骂了一通的平仁赤赞一改昨日的谨慎,不顾天色尚黑,挥兵向李显所部的小营地掩杀了过去,其势之猛,竟令唐军来不及收拾营地,甚至连帐篷都顾不得收拾,便即落荒而逃,其势之狼狈令平仁赤赞彻底放下了心来,再无顾忌之下,奋力驱兵衔尾狂追不止,仅仅不到半个时辰左右的追击,便将与唐军之间的距离逐步由三里缩小到了不过里许。

  “追上去,活捉李显!”

  卯时七刻,天已渐亮,率部掩杀的平仁赤赞终于看清了前方亡命逃窜的唐军阵容,惊异地发现李显所部不知何时已溃散得只剩下千余人还紧跟在李显的旌旗之下,自是大喜过望,呼喝着便驱赶手下诸军发动了狂野的冲锋,依仗着马力上的优势,如怒涛卷地一般地向逃窜中的唐军掩杀了过去,双方之间的距离急剧地缩小着,很快便已将将追得个首尾相连。

  “呜呜呜……”

  没等平仁赤赞的兴奋劲过去,就听一阵凄厉的号角声突然在不远处的一片树林中暴然响起,紧接着便见一支唐军骑兵呼啸着杀出了树林,拦腰向平仁赤赞所部冲杀了过来,其势之猛登时便令平仁赤赞吓得脸都变了色。

  “撤,快撤!”

  平仁赤赞可是被唐军打怕了的,先前之所以壮着胆子狂追李显所部,除了是被噶尔?钦陵的将令压着之故外,却也不乏欺李显所部兵少而疲的想头,其本心是没有跟唐军玩命的勇气的,这一见唐军伏兵大起,哪有丝毫的战心可言,呼喝了一声,率部便拐了个弧形,斜刺里逃了开去,惶惶如丧家之犬,哪还有一丝先前挥兵掩杀的豪气……

  第二百一十三章虚虚实实(下)

  俗话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这话半点都不假,身为统兵大将的平仁赤赞自己都逃了,又岂能指望手下将士会拼死作战,于是乎,原本正追杀得欢快的乌海军瞬间便陷入了亡命溃逃的情形之中,五千余将士跑得漫山遍野都是,其情之狼狈,实是令人难以看过眼去,不说旁人,便是李显这个设计者,也没想到乌海军会如此的不堪一击,这还没等李显所部调头回杀呢,乌海军居然就已经跑得散了架,生生令李显很有种哭笑不得之感——李显忙乎了大半夜,好生布置了回战术,本想打只雁,却没想到来的居然是只兔子,还是最胆小的那等,偏生跑得还贼快,真让李显不知说啥才好了。

  “吹号,收兵!”

  李显率部调头,与从小树林里冲出来的李贺所部分进合击之下,仅仅只抓住了乌海军的一小撮尾巴,一场砍杀下来,战果实在是少得可怜,拢共也就只斩杀了百余名腿慢的倒霉小兵,眼瞅着乌海军已溃,李显实在是没了趁胜追击的兴趣,悻悻然地勒住了战马,下达了收兵之令,须臾,号角声大作间,正紧追溃军不放的唐军各营纷纷策马回赶,飞快地整顿好队形之后,一溜烟地向远方冲了去。

  “副相,非是末将不用心,实是中了埋伏之故,末将……”

  平仁赤赞逃得倒是很快,可再快也快不过噶尔?钦陵的命令,没等其收拢好溃散的乱兵,便被噶尔?钦陵派来的卫队当场拿下,五花大绑地被押送到了随后赶至战场的噶尔?钦陵面前,为自家小命着想,平仁赤赞一见到噶尔?钦陵的面,便迫不及待地喊起了冤来。

  “哼,平仁赤赞,尔可知罪!”

  噶尔?钦陵派平仁赤赞去打先锋,本就没安甚好心,除了利用其去趟地雷之外,还有一个极其隐蔽的打算,那便是借刀杀人——噶尔家族在吐蕃国中势力极大,几乎到了一手遮天的地步,可也就是几乎而已,并不能百分百地掌控整个吐蕃朝廷,其中还有着不少的反对派存在,平仁赤赞所属的势力便是反对派里实力最强者之一,之所以让平仁赤赞把守乌海这个进出吐蕃腹地的要隘,其根本的用意便是为了制衡噶尔?钦陵在吐谷浑的势力,这一点噶尔?钦陵心中早就有数,也早就想要借机拔掉平仁赤赞这颗眼中钉了的,此时机会已现,噶尔?钦陵又岂肯轻易放过,哪耐烦去听平仁赤赞的喊冤,这便冷哼了一声,一扬手,呵斥了一句道。

  “末将冤枉啊,副相,您不能杀末将啊,末将冤啊……”

  平仁赤赞并不傻,这一听噶尔?钦陵语气显然不善,登时便慌了神,顾不得许多,一头跪倒在地,狂嚎了起来。

  “好个冤枉,前番尔河口战败,又丢了乌海重镇,自言寡不敌众,本相都信了,今日尔率两倍于敌之兵追杀残寇,竟不战而逃,屡犯军规,本相如何能容,来啊,将这厮斩首示众。”噶尔?钦陵杀心既起了,自是不可能放平仁赤赞一条生路,不待其将话说完,已铁青着脸,呵斥着下了死命,自有数名亲兵冲上前去,将平仁赤赞摁倒在地,但见刀光一闪之后,平仁赤赞已是身首异处地惨死当场。

  “诸军听令,再有敢临阵脱逃者,以此为榜样!全军出击,活捉李显!”

  对于平仁赤赞的死,噶尔?钦陵连眉头都不曾皱上一下,环视了身边诸将一眼,咬着牙关下了将令。

  “二哥且慢,而今我大军衔尾直追,那小贼竟不急于亡命,尚有心思打埋伏,其中必然有诈,而今于阗既失,难保唐贼不乘虚潜过昆仑垭口,万一有伏,则我军恐有危殆,还请二哥三思。”

  噶尔?钦陵既已下了将令,诸将自是不敢不从,各自高声应诺不迭,唯有噶尔?赞婆却是头脑清醒得很,忙不迭地从旁出言劝谏道。

  “四弟不必多言,吾意已决,不拿下李显小儿,断不回军!”

  噶尔?钦陵乃足智多谋之辈,自是不会想不到噶尔?赞婆的顾忌之处,奈何他却有着不得不为的理由,问题是这理由还不能当众说将出来,若不然,军心士气只怕就得因之丧失殆尽了的,没奈何,也只能是一瞪眼,丝毫不给其弟脸面地呵斥了一句道。

  “二哥,小弟自请率本部兵马为先锋,二哥且督军继后而进,当可保得无碍。”

  噶尔?赞婆见其兄如此说法,自不敢再提退兵之说,转而自请了起来。

  “如此甚好,就拜托四弟了。”

  噶尔?钦陵其实也在怀疑李显这虚虚实实的背后可能真有图谋,自是不会反对有人先去探探虚实,加之他素知噶尔?赞婆为人谨慎,倒也没啥不放心的,这便点头应承了下来。

  “诺!”

  噶尔?赞婆没再多废话,高声应了诺之后,便即点齐了本部一万兵马,气势汹汹地向着李显所部逃窜的方向掩杀而去,速度极快,转瞬间便已冲出了十数里远,遥遥地望见了正不紧不慢地奔行着的李显所部。

  “报,殿下,蕃狗又追上来了,看旗号是领军大将是噶尔?钦陵之弟噶尔?赞婆,兵力约一万之众,请殿下明示。”噶尔?赞婆所部追击的动静极大,散在周边的大唐游骑几乎是第一时间便已发现了吐蕃军的到来,自不敢怠慢,飞快地将军情禀报到了位于中军的李显处。

  呵呵,还不死心,真嫌自家兄弟太多了是么?也好,那孤就帮你再收拾掉一个好了!李显对于噶尔?钦陵锲而不舍的举措自是早就心中有数,然则有数归有数,心里头自不免还是极为的不爽,道理很简单,毕竟没谁乐意让人当兔子来撵不是?

  “全军听令,全速赶往望月山!”

  不爽归不爽,李显可没打算凭着手下这帮残兵去硬挑噶尔?赞婆的精锐之师,自也不可能留在原地坐等敌军掩杀而来,这便紧赶着下了将令,霎那间,原本不紧不慢地奔行着的唐军开始了加速,向着远处的昆仑山支脉奔行了去。

  “追,活捉李显!”

  噶尔?赞婆号称吐蕃智将,自非浪得虚名之辈,他比其余诸将都更清楚李显的重要性之所在,此时一见唐军已起了速,自是不敢稍有怠慢,高呼了一声,挥军奋起直追,两支骑兵军就这么一前一后地在柴达木盆地的旷野上展开了一场生死时速的追逐战。

  望月山,昆仑山脉北麓一条斜深进柴达木盆地的小支脉中的一座山峰,并不算高,海拔也就是三千米不到,扣除地势的关系,其实真正的高度不过两百米左右而已,与其说是座山,倒不如说是个大土包罢了,山不高,也不险峻,普通至极,毫无特色可言,然则却是昆仑山垭口进出吐谷浑的必经之地,山中多狼,往年常见狼于山巅望月而嚎,故得名望月山,早年间吐谷浑人曾在此依山建有山城一座,后因周边水草逐渐稀疏,不利放牧之故,已遭废弃,空留一座低矮的残破古城于山脚下,周边人迹罕至,一片荒凉之景象,浑然一处死寂之地,可对于亡命狂奔了大半天的李显所部来说,这个死寂之地却是生命保障之地!

  “快,加快速度,进城!”

  后世时李显曾随驴友们来过望月山,对此地的地形地貌自是颇为熟悉,大老远望见望月山那平平的山顶,李显登时便情不自禁地激动了起来,不顾喘息正急,拼力呼喝了起来,率部拼尽最后一丝余力,全速向残破的古城冲了过去。

  “全军突击,活捉李显!”

  已率部追到了离唐军队尾不过四百余步距离上的噶尔?赞婆见唐军没有绕城而走,而是直扑连大门都已朽坏了的城池,心中不由地便起了一丝的疑虑,可到了末了,还是活捉李显的念头占据了上风,这便不管不顾地下达了突击之令,此令一下,但听号角狰狞中,本已精疲力竭的吐蕃骑军纷纷精神为之一振,各自出刀猛刺马臀,靠着放血的刺激,生生将马速催到了巅峰,只数息间便已拉近了双方的距离,与唐军追得个首尾相连,不少善射的吐蕃士兵纷纷取下了弓箭,开始靠骑射攻击落后的唐军官兵,但听弓弦声响处,十数名体力不支的唐军后卫便已应声跌落马下,此情此景一出,登时便刺激得吐蕃士兵嗷嗷直叫,冲锋的速度陡然间便更加快了几分,唐军危矣!

  “呜,呜呜……”

  面对着即将到手的胜利,吐蕃军从上到下都是一派兴奋的呼喝,只可惜这等兴奋显然来得太早了一些,就在吐蕃骑军大肆以骑射攻击唐军后卫之际,却听一阵凄厉的号角声骤然在山林里炸响,瞬息间,原本死寂的山林沸腾了起来,无数骑兵呼啸着从山林中狂奔而出,一面写着个斗大的“李”字的火红大旗迎风招展,唐军伏兵终于露出了狰狞的獠牙……

  第二百一十四章和平的代价

  “突击,突击,杀进城去!”

  一见到大举从山林间冲将出来的唐军骑兵,噶尔?赞婆便已知大事不妙,心中虽慌,但却并不乱,在他看来,此时己方长途奔袭之后,人马俱疲,骤然遇袭之下,既无力与唐军伏兵正面相抗,也极难从唐军伏兵手中全身而退,此时若是就此转身而逃,不但难以逃出唐军的趁势掩杀,更可能因此而冲乱了随后将至的己方大军,势必将导致全军溃败无地之下场,而今,唯一扭转败局的机会便是尾追着李显所部冲进城中,趁这部唐军残部未能站稳脚跟之际,一举击溃之,并将李显拿在手中,以作为威胁之人质,有鉴于此,噶尔?赞婆不单不就此撤兵,反倒挥舞着弯刀,下达了突击之令。

  “放箭!”

  噶尔?赞婆不愧是智将,其之算盘打得可谓是极其顺溜,倘若一切真按其计划而行,或许真有着一举扭转败局之可能,奈何现实却给了噶尔?赞婆重重的一击——就在吐蕃军拼死向洞开的城门发动突击之际,一声断喝突然如雷般响了起来,霎那间,看似无人的城头上突然出现了一排排手持弓弩的于阗士兵。

  完了!冲刺在大军中段的噶尔?赞婆一看到城头上站起来的于阗弓弩手人数众多,心猛然便沉到了谷底,可惜于阗官兵显然没空去体恤噶尔?赞婆那绝望欲死的心情,但听阵阵弓弦声暴然而响中,无数的钢箭、雕羽箭如同瓢泼大雨一般地落入了冲锋中的吐蕃大军阵列里,霎那间便激起了阵阵的惨嚎之声,无数的吐蕃骑兵连怎么回事都没搞清楚便成了箭下之亡魂,原本就稍显散乱的冲锋队形彻底陷入了一片的混乱之中。

  “撤,快撤!”

  眼瞅着前军已溃乱不堪,噶尔?赞婆自是知晓败局已无可挽回了,哪还顾得上要活捉李显的使命,大吼了一声,不管不顾地一拧马首,领着一众亲卫,于混乱一片的战场上绕了个弧线,沿着来路调头狂奔了去,他这么一带头逃跑,其手下本已乱成一团的官兵又哪还有丝毫作战之勇气,全都哗啦啦地溃散了开去,试图逃离必死之命运。

  “儿郎们,杀啊,杀光贼子,杀,杀,杀!”

  自接到李显的飞鹰传信之后,右领军大将军李谨行已率三千精锐骑兵在这山林里猫了两天的时间,早就憋坏了,这一见吐蕃军要逃,哪里肯依,挥舞着独脚铜人,嘶吼连连地便率部杀进了乱军丛中,所过之处,人仰马翻,并无一合之敌,生生杀得吐蕃官兵心胆俱丧。

  杀出山林的唐军骑兵人数并不多,就三千骑兵而已,看起来只有吐蕃军的三分之一都不到,可唐军乃是以逸待劳之师,又岂是师老兵疲的吐蕃军能比拟得了的,这一通狂杀之下,可怜吐蕃官兵就跟待宰的羔羊一般,连个还手之力都没有,被唐军一个冲锋便已是死伤累累,足足有两千余人就此成了地狱之亡魂,战场上人马尸体横陈遍野,血流成河,其状可谓是惨不忍睹到了极点。

  “吹号,收兵!”

  李显此番并没有再亲自上阵,而是站在了残破的城墙上,面色淡然地看着李谨行所部砍杀吐蕃乱兵,直到见着远处烟尘滚滚而来之际,这才不紧不慢地下了将令,此言一出,自有传令兵吹响了收兵的号角,不数刻,正杀得欢快无比的唐军精骑纷纷勒住了狂奔的战马,缓缓地撤回到了城墙之下,就地列阵,摆出的竟不是防御阵,而是三角突击阵,浑然没将滚滚而来的数万吐蕃大军放在眼中。

  吐蕃大军来得很快,但并没有一到便发动急攻,而是在离城三里开外便压住了速度,不紧不慢地排好了阵型,而后步、骑联动,缓缓地向废城压了过去,速度虽不快,可气势却是不小,摆出的竟是不惜一切代价也要跟唐军死战到底之架势,大军行进间,一股子悲壮之气息愈聚愈浓,到了末了,竟有如实质一般,令人有种喘不过气来的窒息感。

  好家伙,到了此时还玩心理战,啧啧,厉害,厉害!望着缓步前压的吐蕃大军,李显脸色虽平静依旧,可心里头却是起了些微澜,只因他已猜出了噶尔?钦陵的用意之所在——吐蕃大军摆出这副不惜死战的架势不是为了战,而是为了和,说穿了便是以战逼和!

  李显并不反对和平,实际上,这些年来大唐对外征战不断,国库已是有些空虚了,再加上今年的大规模旱灾,强大无比的大唐其实已无再度发起大规模战争的能力,倘若强行要战,那绝对是穷兵黩武了的,非得伤了国本不可,再说了,安西尚未完全安定下来,大唐也需要一段相对较长的时间来整顿内部以及积蓄实力,能有个阶段性的和平的话,实是吻合大唐之实际需要的,当然了,话又说回来了,这等和平自不可能是祈求来的,而是要用铁与血去打出来的,这也正是李显此番冒死率部杀进吐谷浑的根由之所在。

  李显需要和平,噶尔?钦陵同样也需要和平,不仅仅是收拾被李显砸得稀巴烂的吐谷浑之需要,同时也是其整顿吐蕃内部分歧的需要,就算没有李显此番出击,噶尔?钦陵也不可能在短时间里再对大唐发起攻势,而眼下么,这个时间恐怕就得被延后再延后了,然则不管怎么说,双方既都已打不下去了,那便有了和谈的基础,至于谁能占到便宜,那就看谁的谈判技巧更高上一些了。

  “某,噶尔?钦陵在此,有请周王殿下阵前一会!”

  果然不出李显所料,吐蕃大军推进到离废城一里之际,便即停了下来,紧接着便见噶尔?钦陵空着双手、单人匹马地来到了城下,对着城头一拱手,语气诚恳地发出了邀请,声线虽平和,可话语却传遍了整个战场,足显其内力之深厚。

  “殿下,您不能去,小心有诈!”

  “殿下,蕃狗诡诈,您不可轻动啊。”

  “殿下,且容末将代您前去!”

  ……

  一听噶尔?钦陵发出如此邀请,聚集在李显身后的李贺等诸将生恐李显有闪失,纷纷出言进谏道。

  “无妨,天下虽大,能伤得孤的却无几人,诸公在此严加戒备,孤去去便回。”

  李显虽猜到了噶尔?钦陵出言邀请的用心,但却没打算就此说破,而是哈哈大笑着摆了摆手,吩咐了一句之后,大步行下了城头,策马奔向了噶尔?钦陵,径直来到离其不过一丈之地,这才勒住了胯下的战马,也不做声,只是面带微笑地看着对方。

  “殿下少年英雄,某不得不服啊。”

  望着李显那张年轻英挺的脸庞,噶尔?钦陵苦笑着摇了摇头,满是感慨地叹了口气道。

  “将军过誉了,有甚话便直说好了,孤向来不喜绕弯子。”

  李显丝毫不因噶尔?钦陵的感慨而动色,语气平淡而又不容置疑地说了一句道。

  “也好,那某便直说罢,贵我两国本是兄弟之邦……”

  噶尔?钦陵听出了李显话里的意思,眉头不由地便是微微一皱,可也没反对,点了点头,张口便欲先定下调子。

  “且慢,将军所言,孤实不敢苟同,贵国前赞普松赞干布于我大唐向来是称臣,彼此乃宗主之关系,何来兄弟之言论,此话休得再提!”

  李显可没打算跟吐蕃人称兄道弟的,哪怕是虚假的,也一样不成,这便强势无比地出言打断了噶尔?钦陵的话语。

  “诚然如是,只是此一时彼一时,贵我两国如今已是并立之势,此总归不假罢?倘若战火连绵不息,怕也不是殿下所乐见之事罢,若能得和平相处,胡不为之?”噶尔?钦陵被李显的强势话语生生噎了一下,可毕竟城府深,倒也没就此发作,只是平心静气地接着说道。

  “将军此言有理,孤亦是这般想法,若能彼此化干戈为玉帛,那倒是好事一件,可有一条还请将军先办了,再谈和平不迟。”李显本就是谈判之高手,加之此时有是主动权在握,更是不容噶尔?钦陵分说,强硬无比地回了一句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