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盛唐风流 > 第43章

盛唐风流 第43章

作者:凤鸣岐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04:33:46 来源:免费小说

  “殿下既言军制须变革,胡不上本……”狄仁杰自是听得出李显所言非虚,心惊之余,话便脱口而出,只是说到半截子便又停了下来,只因他已明白了李显无法上本明言此事的根由之所在——军制乃是帝王之禁忌,非臣下可以妄言,纵使李显贵为亲王,倘若没有足够的实力的话,上此等本章纯属找死。

  “孤何尝不想上本示警,奈何人微言轻,非不愿实不能耳。”李显苦笑了一下,随口解释了一句,而后又接着道:“军制变革虽难,却尚有缓冲之期,孤有信心在有生之年内解决此事,此暂可不言,另,我朝官制亦有弊端无数,亟需更易处实重矣,君不见朝堂仅六部,地方却有四百州,各州虽有上中下之分,却彼此无统属,名曰有‘道’为制约,然,各道不过是虚设也,朝堂之于各州管辖实松耶,自武德以来,州县反乱者始终不绝,为何?概因各州自主权过盛,朝堂之政令难达地方,此若不更易,久后必大乱无疑!”

  “诚然如此,殿下以为当如何变易方好?”狄仁杰对地方政务了若指掌,自是知晓如今各州的刺史权力过大的弊端,也深知光靠朝廷六部很难对各州进行有效的管理,这也是狄仁杰想要有所作为的一个要点,只是一来狄仁杰尚未想到妥善的解决之道,二来么,他此时也无能力去改变现状,故此,虽有所考虑,却尚未真正深入地去想过,此时见李显一派胸有成竹状,好奇心立马便起了,这便紧赶着追问了一句道。

  “此事说来不难,只须将十数州划为一省,省分三司,曰:巡抚,统管一省之军民;布政使,管一省之财政;按察使,管一省之司法、刑名;在配以各省监察院以监督诸官,以驻军协助各省之治安,大事几可定矣,只是此事一样属知易行难耳,孤虽有心,力却难及,惟待来日耳,狄公可愿助小王一臂之力否?”李显话说到这儿,终于抛出了今日一见的主题。

  “若属公事,下官自当尽力而为之。”

  狄仁杰如何会听不出李显话里如此明显的拉拢之意,只是其虽心折于李显的政治才干,但却并不想如此快地便投入李显麾下,这便巧妙地回答了一句道。

  嘿,还不上钩?得,那咱就下重药了!李显多精明的个人,怎会听不出狄仁杰话里的意思,可也不生气,只是呵呵一笑道:“能得狄公此诺,小王幸甚,社稷幸甚,只是些许政务,虽有难度,孤却是不惧,成事不过早晚罢了,何足道哉,然,却有一事,孤却颇为无力也,非狄公这等大贤不可助我。”

  “殿下,下官蒲柳之姿耳,实不敢称大贤,得蒙殿下错爱,却恐误殿下大事,惶恐,惶恐。”李显虽不曾明言是何为难之事,可狄仁杰却已是猜到了根底,脸色瞬间便是一白,赶忙出言逊谢了一句道。

  呵,好一个精明的狄公,果然盛名之下无虚士,居然已猜到了咱要说的话,了不起!嘿,不过么,事到如今,您老早已在咱的船上了,想下?门都没有!李显只一看狄仁杰的脸色,便已知晓其心中恐惧之所在,暗自感叹狄仁杰的心思之敏锐,但却并不打算放狄仁杰一马,这便面色突地一肃道:“今之朝局如何狄公该是知晓的,孤便不多言了,时至今日,孤也就只是勉力支撑耳,却难阻他人野心勃勃,若让那人得了手,我大唐社稷固然将倾,天下百姓也难免一场浩劫,孤死不足惜,却不能置天下百姓于不顾,狄公真不愿助孤以安社稷乎?”

  “殿下言重了,下官,下官……”

  李显此言一出,狄仁杰便已是被逼到了墙角上,内心里天人交战不已,一时间竟不知该如何作答方好了……

  第一百二十二章收服与被收服

  什么叫乱拳打死老师傅,瞧瞧李显所为便知根底了,这不,饶是狄仁杰生性沉稳过人,可被李显这一通乱拳轰将下来,心里头早已是乱得不成样子了,若是换了个寻常人来,只怕早就被绕得晕头转向地拜服于地了的,然则狄仁杰毕竟不是等闲之辈,片刻的失神之后,很快便警醒了过来,深深地看了李显一眼,不动声色地躬了下身子道:“殿下厚爱,下官感激在心,只是兹体事大,下官实难遂决,可否容下官先行告退,他日再来向殿下请益。”

  呵呵,老狄啊,老狄,到了此事才想起要玩缓兵之计?迟了!李显生就的七窍玲珑心,哪会看不透狄仁杰的心思何在,心中一乐,嘴角一挑,露出了丝玩味的笑容道:“狄公,请恕小王直言,您若是在未进这府门前如此说法,小王自也不好相强,而今么,瓜田李下之典故想来狄公是知晓的,实无须小王多加解释了罢。”

  李显此言一出,狄仁杰不由地便苦笑了起来,将整件事从头到尾过了一番之后,他已明白自己算是坠入了李显的彀中,事到如今,任凭他狄仁杰再如何做,也断难摆脱身上所贴着的周王党之标签,对于李显这等强拉人上车的做法,狄仁杰除了几分的恼火,几分的不甘之外,却也不凡几分的受宠若惊之感,然则更多的则是不解,他实在是想不明白李显为何要花如此大的力气来拉拢自己,毕竟双方原本从无交集,且狄仁杰自忖自己的名声并不显,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说,都不足以令李显如此之重视法。

  “狄某不过区区一介微末小吏耳,何德何能,竟令殿下如此大费心机,不嫌过乎?”狄仁杰苦笑着摇了摇头,大为不解地问了一句,言语间颇有些怨咎之意。

  “不然,孤说过了,狄公乃砥柱之才,孤若是放过了,那才是彻心之憾事也,户部阎尚书曾言公乃“河曲之明珠,东南之遗宝”,孤对此深信不疑,若能得狄公相助,孤有子房焉!”李显笑着解说了一句,话音里满是自信之豪情。

  “殿下过誉了,下官实当不起。”

  面对着李显咄咄逼人的强势,狄仁杰心中有着万般的无奈——点头应承么,心中颇有不甘,毕竟他一向以来的志向是治国安邦,并不想成为他人之私臣,心中大义这道坎首先就过不去,可待要拒绝么,却又无法宣之于口,概因如今他其实已在船上了,尽管是无意中踏上去的,可要想下来就不是那么容易了的,也就只能是面无表情地含糊应答道。

  “小王是思贤若渴,若有得罪处,还请狄公海涵则个。”李显自是清楚狄仁杰内心里的矛盾所在,这便一脸诚恳状地拱手道了声歉。

  “殿下言重了,下官担待不起。”李显尽自歉意真诚,奈何狄仁杰心中的块垒却大,回答的话自也就说不上动听,语气淡得如同白开水一般。

  “狄公,小王可与您约法三章,其一,凡事狄公若是不愿为,小王断不勉强;其二,狄公若是有谏,小王必从善如流;其三,狄公若不愿,小王定不插手狄公之事,此三条者,小王可对天盟誓,断无有违之处,狄公肯信否?”李显一点都不介意狄仁杰的冷淡,笑着摆出了招揽的条件。

  李显的约法三章一出,狄仁杰的脸上不由地便浮现出了惊疑不定之色,默默了半晌之后,这才长出了口大气道:“殿下厚爱,狄某感激不尽,若能利国者,狄某自不敢辞也。”

  “好,哈哈哈……,孤能得狄公相助,实平生快事也,今当与狄公一醉方休!”李显哈哈大笑地说到此处,突地提高声调断喝了一嗓子道:“来人!”

  “奴婢在!”

  高邈早已候在堂外,此时听得李显招呼,赶忙领着数名下人跑上了堂去,躬身应答道。

  “摆宴!”

  李显没有多废话,挥手便下了令,高邈一听之下,自是不敢怠慢,忙不迭地应了诺,领着一众下人自去忙活开了……

  卯时正牌,天尚黑着,唯有一丝的鱼肚白在天边透出淡淡的白光,凉风习习,正是盛夏里最好睡的时辰,然则李显却是一早便起了,绕着小校场跑了几圈,活动开筋骨之后,便即操练了起来,弓马枪术一一耍过,大汗淋漓之余,兴致却是高得很,浑然不见半点的疲惫之色,练得兴起处,操刀便与凌重较量开了,但见双方刀法使开处,招来招往,刀光漫天,引得一众旁观的亲卫将领们叫好不迭,喝彩声不绝于耳,可就在此时,却突闻一声懒洋洋的呵欠响了起来,声音似乎不大,穿透力却极强,无论是欢呼着的众将们还是正在交手中的李、凌二人都听得个分明无比,就宛若这声呵欠就在耳旁响起一般。

  “何人?”

  一听这呵欠声响得古怪,李显立马收刀后撤,不悦地断喝了一声。

  “殿下,您这是在练甚刀法?切菜么?”

  李显的喝声刚听,一个懒洋洋的声音便再次响了起来,瞬间便将众人的目光全都吸引了过去,立马就见一身道袍的玉矶子不知何时已坐在了校场边的墙头上,正肆无忌惮地翘着脚,一脸不以为然状地摇着脑袋。

  “放肆!”

  “混帐,滚下来受死!”

  “大胆!”

  ……

  玉矶子昨日刚到王府,一众亲卫将领们泰半没见过其面目,此时见玉矶子如此放肆地评价李显的刀法,登时全都怒了,纷纷破口喝骂了起来。

  我勒个去的,切菜?这厮还真是狂妄!一听自己最引以为豪的刀法居然被玉矶子评价为切菜,饶是李显心胸宽广,也不免有些子火大了,然则却又不好当场发作,这便恨恨地瞪了玉矶子一眼,手一挥,止住了众将们的怒斥,沉着脸抱拳行了个礼道:“原来是玉矶子道长,小王的刀法自是难入您这等高人的法眼,若方便,可否赐教一、二?”

  “无量天尊,贫道便指点一下殿下好了。”

  李显也就是客气地那么一说,玉矶子却是毫不客气地回了一句,身形一闪,人已如风中落叶一般地飘下了墙头,众人但觉眼睛一花,玉矶子已站到了李显的身前,这等高妙到了极致的轻身功法一出,正自愤愤不平的诸将们立马全都看傻了眼,一时间满场一片死寂。

  “道长,请!”

  李显早就知晓玉矶子武功极高,然则却丝毫不惧,手中的横刀一抖,舞出了个刀花,斜指向地,行了个武士礼,无惧无畏地望着一派懒散状的玉矶子。

  “嗯,不错,有点样子了,也罢,贫道便空手与殿下过几招好了。”玉矶子年岁不大,可口气却一点都不小,老气横秋地点评了一句,手一招,一派随意状地示意李显只管攻来便是了。

  狂妄至极!这一见玉矶子如此懒散,李显心中的火“噌”地便涌了起来,冷哼了一声,手中的横刀一引,断喝了一声“杀”,一刀如虹般直劈了过去。

  “霸刀七绝”乃是一代军神的看家本领之一,李显习练有年,尽管限于力量,尚无法达至大成,可却已颇得刀法之精髓,这一刀出手,直来直去,霸气惊天,刀速极快,刀方出,一闪之间便已劈到了离玉矶子胸口不过三寸的距离上,可也就仅此而已了,无论李显再如何进击,三寸的距离始终无法缩减丝毫。

  “再杀!”

  一刀无功,李显立马变招,有直劈变斜掠,刀光一闪间,斜斜地撩向玉矶子的小腹,这一变招不可谓不巧妙,本已快到毫巅的横刀瞬间便更快了三分,顷刻间便已突破了那看似永远跨不过去的三寸之距,已将将要贴到了玉矶子的道袍。

  “嘿,杀不得哦。”

  任凭李显如何变招,玉矶子脸上戏谑的笑容始终不变,一边调侃了李显一句,一边一扭腰,整个人只一侧,便已轻巧无比地让过了刀尖,右手两指一并,如剑般轻轻一点,已在李显的手腕上敲了一下。

  “呛然!”

  李显没想到玉矶子这一点来得如此之快,待要躲闪,已是不及,只觉手腕一麻,虎口已松,手中的刀自是再也握不住了,就此掉到了地上。

  “道长高明,小王输了!”

  苦笑,还是苦笑,李显虽早就知晓玉矶子是高手中的高手,可万万没想到自己与对方的差距竟有如此之大,居然连一个照面都没能撑过,呆立了片刻之后,苦笑地摇了摇头,对着笑嘻嘻的玉矶子一抱拳,干脆地认了输。

  “不是贫道高明,实是殿下太弱了些,须知练刀不练功,到老一场空,纵有好刀法亦是枉然。”玉矶子摇了摇头,毫不客气地指出了李显的缺憾之所在。

  废话不是?这道理谁不懂,可咱找谁习功法去?嗯,不对,这小牛鼻子不就是个现成的人选么?李显心中一动,已然有所悟,这便紧赶着一躬身道:“请道长教小王功法。”

  “哈哈哈……”

  玉矶子仰头哈哈大笑了起来,也不开口答话,只是自顾自地缓步向府中行了去,李显见状,先是一愣,而后恍然大悟地便追了上去……

  第一百二十三章宫中起变故

  两仪殿中,高宗与武后并排而坐,彼此间虽低声交谈着,可两人的眼神却时不时地瞟向殿门处,似有所期待一般,二人的脸上皆满是笑容,所不同的是高宗显然是发自心底里的喜悦,而武后的笑容里则多少有些微微的不自然。

  “启禀陛下、皇后娘娘,司卫少卿杨思俭父女已到殿外。”

  就在高宗夫妇窃窃私语之际,司礼宦官高和胜疾步从殿外行到了前墀下,一躬身,紧赶着禀报道。

  “好,来了好,快,快宣。”

  高宗闻言大乐,一迭声地出言催促着,颇有些子迫不及待之状。

  “是,奴婢遵旨。”

  眼瞅着龙颜大悦,高和胜自是不敢怠慢,恭敬地应答了一声,一路小跑地便出了大殿,须臾,陪着一对父女从殿门外行了进来,那中年男子身材魁梧壮硕,一身的四品武官朝服崭新锃亮,显得精神极为抖擞,女子则低着头,看不清面目,可身形却极为的高挑却又不失丰满,一身的淡青皱裙,再配上两条长长的水袖,于行走间,莲步轻移,格外的婀娜而又多姿。

  “微臣司卫少卿杨思俭叩见陛下,叩见皇后娘娘。”

  杨思俭身为司卫少卿,一向负责宫廷禁卫,时常伴驾左右,算是高宗身边相当得宠的爱将之一,于觐见之礼自是熟稔得很,一见到高宗夫妇正端坐在龙床上,自是不敢怠慢,忙不迭地抢上前去,中气十足地大礼参拜了起来,其女杨灵玉一见自家父亲已拜倒在地,微微一慌,忙不迭地跟着便是深深一福,低头而不语。

  “杨爱卿不必多礼,来,平身罢。”

  这一见杨家父女持礼甚恭,高宗高兴地一击掌,而后虚虚一抬手,煞是温和地吩咐了一句道。

  “微臣谢陛下隆恩。”

  杨思俭显然很是激动,一张黝黑的脸庞竟生生地涨得通红,中气十足地谢了恩,却没敢站直身子,躬着腰,恭敬地站在了殿中。

  “嗯,杨爱卿,这便是朕那未过门的儿媳罢?”

  高宗满眼笑意地打量了兀自福着的杨灵玉,一捋胸前的长须,笑呵呵地问了一句道。

  “正是小女,玉儿,还不赶紧给陛下、皇后娘娘请安。”

  杨思俭躬身应答了一句,而后假意地责备了杨灵玉一句道。

  “小女子杨灵玉给陛下、皇后娘娘见礼了。”

  杨灵玉低着头,将腰身往下略略一沉,怯生生地见了礼,声音虽不大,却极为的悦耳动听。

  “好,好,来,抬起头来。”

  高宗笑呵呵地摆了摆手,示意杨灵玉起身抬头。

  “小女子谨遵圣谕。”

  杨灵玉恭敬万分地谢了一句,款款地起了身,羞答答地抬起了头来,露出一张满是红晕的俏丽脸庞——淡淡的柳月眉下是一双晶莹乌黑的大眼睛,挺直的鼻梁下樱桃小口鲜嫩欲滴,白玉般的瓜子脸上找不到一丝的瑕疵,再配上高挑丰满的身材,当真不愧天下绝色之称。

  “好,好啊,这才是我家弘儿的绝配,杨爱卿生得好女儿,朕可得好生谢谢爱卿了。”高宗显然对杨灵玉的姿容举止极为的满意,哈哈大笑着夸奖了杨思俭一番。

  “陛下隆恩,微臣感佩在心,小女能嫁入天家,乃是她的福气,微臣幸甚。”能得高宗如此欢心,杨思俭自是兴奋异常,忙不迭地逊谢了一番,言语间满是掩饰不住的喜色。

  “杨爱卿,今日请爱卿父女前来,只为一事,钦天监林太史算了个黄道吉日,就在下月初一,弘儿也不小了,本宫与陛下皆以为此事还是早些办了为好,不知杨爱卿意下如何?”杨思俭话音刚落,一直含笑不语的武后突地展颜一笑,从旁插了一句道。

  “微臣别无异议,一切听凭陛下、皇后娘娘做主。”

  尽管这桩婚事是早就已下了定的,可一日不行完大礼,便有可能出现变故,说实话,这些日子以来,杨思俭可是没少为此事犯愁,怕的便是婚事出意外,此时一听武后如此说法,哪有不情愿的道理,紧赶着便跪了下来,高声应了诺。

  “嗯,那便好,今日便将详细事宜议定了罢。”武后微笑地点了点头,似乎对杨思俭的态度极为满意,紧接着,轻轻一击掌道:“来人,请杨姑娘到后宫暂歇。”

  “奴婢遵旨。”

  武后既开了口,随侍在侧的几名宫女们自是不敢怠慢,各自躬身应了诺,领着羞答答的杨灵玉便向后殿转了去……

  皇宫乃是满天下最富丽堂皇的地儿,哪怕仅仅只是一间简单的起居室,也一样处处透着富贵劲儿,饶是杨灵玉也算是出自富贵之家了的,可自打进了宫起,便被皇宫的堂皇被震慑得晕乎乎地,纵使已被安置在凤仪殿的起居室中,心依旧跳得厉害,紧张、兴奋、担忧、还有着微微的恐惧,如此这般的种种思绪混杂之下,除了低头呆坐之外,竟连稍动上一下都不敢,满心眼里乱纷纷地没个头绪,直到一阵鼓掌声响起,这才将杨灵玉从纷杂的思绪中惊醒了过来,台头一看,入眼便见起居室中不知何时已站着个俊美青年,心一惊,忙慌乱地站了起来,满脸疑惑地看着对方,一时间也不知该不该开口问讯一番。

  “奴婢等见过小公爷。”

  还没等杨灵玉弄明白是怎么回事,却见侍候在房中的一种宫女们齐刷刷地躬身行礼问了安,杨灵玉这才知晓来者竟是长安城中有名的第一美男子贺兰敏之,不由地便有些个好奇心起,大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对方。

  “退下,尔等全都退下!”

  贺兰敏之压根儿就没理会一众宫女们的请安,极之不耐地挥了下手,喝斥着要众宫女们全都退出房去。

  “是,奴婢遵命。”

  贺兰敏之在皇宫里一向骄横惯了,从来无人敢惹,一众宫女们虽明知此举不妥,却无人敢说一个“不”字,各自应诺而去。

  “小娘子,别走啊。”

  杨灵玉见众宫女全走了,心一慌,忙扭身也想要走,却不料她才刚走上一步,便已被贺兰敏之拦住了去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