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盛唐风流 > 第21章

盛唐风流 第21章

作者:凤鸣岐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04:33:46 来源:免费小说

  听话听音,林奇并非傻子,自是听得懂李显话里的潜台词,暗自叫苦不迭,待要再说,却又恐触怒了李显,不禁语塞不已。

  “尔等全都退下。”

  李显没管林奇心里是如何想的,淡淡地一挥手,将侍候在侧的一众仆人们全都屏退了开去,而后目视着扭捏不安的林奇道:“林御史可以说了罢?”

  “啊,是,下官已得到准确消息,陛下那头旨意已下,上官老大人的谥号定为‘穆直’,如今圣旨已在路上,明后日必到京师。”林奇见李显不肯接受自个儿的歉意,心中自是无奈得很,可也没辙,只能是收敛了下心神,紧赶着出言禀报道。

  穆直?我勒个去的,搞什么妖娥子!嘿,看样子这一准是武后的主意!李显一听这么个莫名其妙的谥号,不由地先是一愣,可很快便猜到了其中的蹊跷——自古以来,谥号以单字为贵,双字大多为贬,无论是‘穆’还是‘直’都是褒义,可合在一起,那就不对味了——‘穆’通‘木’,‘穆直’不过就是‘木直’之意罢了,说的便是上官仪既木讷又鲁直,这哪是啥好谥号,纯粹是糟蹋人来着,偏生朝臣们还真不好再提抗议,理由么,除了圣旨已下这一条之外,更因着‘穆’与‘直’二字皆是朝臣们所提,既然相争不下,那索性连在一起也算是折中了罢,当然了,‘穆直’也可以解释成堂堂正正而又刚直不屈之意,左右古文这玩意儿咋说都成理,就看从哪个角度去释义而已。

  “六哥处对此可有甚见教么?”李显心里头虽拐了无数的弯,可面上却依旧是淡然得很,也没急着表态,而是问起了李贤的算路来。

  “好叫殿下得知,璐王殿下有交代,一切听凭殿下处置,殿下如何说,下官等便如何去做。”一听李显如此问法,林奇赶忙将李贤的话转达了出来,同时也没忘了表白一下自个儿。

  事到如今,还有个屁的事情可做,早都干啥去了!李显一想到原本好端端的浑水摸鱼计划就这么被林奇的好大喜功给葬送个干净,心里头便不免有些子来了气——原本按李显的计划,不那么急着动本的话,太子这头一上本,武媚娘那头一准要反对,几个来回下来,或许朝局就有的乱了,到了那时,璐王这一头一本上去,既可以讨好一下武后,又能恶心一下太子,何其乐哉,可惜这大好的剧本生生被林奇给演砸了,到了这么个份上,木已成了舟,说啥都迟了,真要是再乱说乱动的话,只能是自讨没趣,这一条不止是李显心中有数,便是太子那头一准也清楚,一句话,这场戏到此为止了!

  “嗯,知道了,就先这样好了。”李显心里头虽有气,可也懒得向林奇这等货色去发,这便不置可否地吭了一声,话语里已带着明显的逐客之意了。

  “是,下官遵命,只是璐王殿下处……”

  林奇自是听得出李显话里的赶人之意思,然则此来的目的尚未达成,他却是不敢就这么走了的,只能是硬着头皮将李贤这面大旗扛了出来。

  “孤自会给六哥一个交代的。”

  躲在李贤背后乃是李显的既定之战略,自是不会轻易更改,此际见林奇忧心忡忡之状,心中暗自好笑不已,可脸上却满是淡漠之色,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声。

  “啊,是,下官告辞,殿下留步。”

  李显的话既已说到这个份上了,林奇自是不敢再多逗留,哪怕内心里再是不甘,也只能是站将起来,躬身告辞而去了。

  这帮家伙一个个消息都灵通得紧,不好玩,一点都不好玩!李显当然不会亲自去送林奇离开,只管自顾自地端坐着不动,可心思却是就此活络开了,思索着林奇带来的消息,再以联想到前番太子身在九重,居然也能闻知上官仪的确切死因,李显的心便不免有些子发沉——李显三世为人,哪会不清楚信息收集的重要性,奈何一来手头无人,二来也没太多的钱可耍,要想建立一套情报系统又谈何容易,尽管知晓此事急也急不来,可李显还是有些子不甘心。

  “殿下,邓管事来了。”

  就在李显浮想翩翩之际,高邈从厅外行了进来,凑到李显身边,低声地禀报了一句道。

  “哦?请他进来罢。”

  李显一听是邓诚来了,不由地便是一愣,搞不清楚其这等时分跑来做甚,眉头微微一皱,斟酌了一下之后,这才谨慎地吩咐了一句道。

  “是,奴婢遵命。”

  高邈应答了一声,紧赶着便退出了厅堂,不数刻,已领着邓诚从厅外行了进来。

  “参见殿下。”

  邓诚满头满脸的汗水,手中还提着个不小的箱子,这一见到李显高坐在上首,忙不迭地抢上前去,将箱子搁置于地,一躬身,大礼参见道。

  “免了罢,邓管事急着见孤,可有甚要事么?”

  李显早前曾有过吩咐,不让邓诚打着周王府的旗号经商,为的便是避嫌,自是不怎么愿意见到邓诚有事没事便往自家府上跑,然则一见到邓诚大汗淋漓的样子,李显也不好出言责备,只是语气不免就稍显得淡漠了些。

  “启禀殿下,属下幸不辱使命,折扇场子已按殿下所言建设妥当,第一批扇子已产出,请殿下过目。”邓诚显然正在兴头上,并没有注意到李显的口气问题,兴奋不已地回了一句话,而后一弯腰,将脚边的箱子打了开来,露出了内里排得整整齐齐的各式折扇。

  嘿,好家伙,这厮办事能力还真是了得!李显一见到箱子里排满了折扇,登时便乐了,要知道李显所设计的场子虽说是流水线生产,而折扇的工艺也不算复杂,可在李显看来,整个场子要想顺利运行,没有一个月的时间来进行磨合,压根儿就难以办到,可如今方才过去不过二十天的时间而已,成品居然已经出来了,这可是个意外的惊喜来着!

  “好,甚好,邓管事立大功了!”

  李显豁然而起,一个大步迈到了箱子边,手一抄,已从箱子中取出了柄中号的折扇,“啪”地一抖,甩了开来,来回地打量了一番,又试着扇动了几下,见这折扇与自己预想的一般无二,不由地便哈哈大笑了起来,笑声里满是爽快之意……

  第五十七章推销的艺术

  天是越来越热了,哪怕屋子里搁着两个不小的冰盆子,可李弘还是被热得个面红耳赤,饶是其背后两名宫女不停地轻挥着团扇,却依旧无法稍解一下李弘的闷热之感,偏生今日的奏折又多,一大早批到了将近午时,还有着厚厚的一大叠在等着李弘去审,直烦得李弘很有一种大发泄一场的冲动,当然了,想归想,做是不可能这么去做的,李弘也只能是耐着性子,一本本地翻阅着,批改着,只是心里的烦躁感却是就此愈发地堆积了起来,如同火山喷发前的酝酿。

  烦,真的很烦,这等烦不单因是奏折太多的缘由,甚或也不仅仅是因为上官仪请谥号一事无疾而终之故,更多的则是因月前发往洛阳的奏本批注竟有一大半被打了回票,很显然,那上头的朱笔字迹全都出自武后的手笔,这等牡鸡司晨的事儿令李弘十二万分地难耐,偏生又无可奈何,只能是将烦恼生生地憋在心中,又怎个郁闷了得。

  “太子殿下,周王殿下在宫外求见。”

  就在李弘埋头于奏本之际,王德全从殿外匆匆而入,凑到李弘身前,低声禀报道。

  “哦?”李弘从面前的奏本里抬起了头来,疑惑地看着王德全,显然有些子不太确定李显此来的用心何在。

  “殿下,周王殿下自言是送礼来了,奴婢见其随侍捧着几个礼盒,估摸着该是不假。”这一见李弘眼中满是探询之意,王德全赶忙解释了一番。

  “送礼?”

  这既不逢年又过节的,送的哪门子礼来着?李弘纳闷地呢喃了一声,愣是搞不懂李显到底想作甚,可人都已到了,总不能说不见罢,再说了,李弘还存着将李显拉进自个儿阵营的心,自不可能将其向外推罢,也就只能是道了声“宣”。

  “臣弟见过太子哥哥。”

  王德全去后不久,李显便溜达着转了进来,这一见李弘兀自挥汗如雨地忙活着,心中不禁泛起一阵酸意,只不过李显城府深,却也没带到脸上来,而是笑嘻嘻地走上前去,躬身行礼问安道。

  “七弟来了,免礼,免礼,来人,给周王殿下看座。”李弘自是早就听到了李显到来的脚步声,不过却并没有急着抬头,直到李显出言问了安,这才像是刚醒过神来一般,抬起了头来,笑呵呵地一抬手,吩咐了一句,自有侍候在殿中的小宦官们抬来了锦墩,请李显就座。

  “太子哥哥忙于国事,劳心劳力,实我辈之楷模也,只是事情总是做不完的,太子哥哥还须多多保重身体才是。”李显一撩王袍的下摆,端坐了下来,抖了抖宽大的袖子,拱手奉承了一句道。

  “七弟有心了,孤既奉旨监国,该做的自是少不了,孤就是个劳碌命罢,呵呵,不说这个了,七弟来找孤,可是有事么?”李弘自是听得出李显的话里还是有着几分真情意的,心中倒也受用得很,只不过他并不想就此话题多瞎扯,这便自嘲地笑了笑,直接转入了正题。

  “太子哥哥问得好,臣弟还真有事寻哥哥,嘿,臣弟这是给哥哥送礼来了。”李显笑着从站在其身后的高邈手中接过一个盒子,当着李弘的面打开,从内里取出了一把玉骨扇,笑呵呵地一抖腕子,“刷”地将扇子弹开,挥动了一下,手指一搓,“啪”地又合在了一起,而后站起了身来,紧走数步,双手捧着递到了李弘的面前。

  “咦,这扇子倒是精巧得很,孤还真不曾见过,不错,不错。”李显先前那一连串的动作潇洒得紧,看得李弘好生羡慕不已,这一见李显将折扇递了过来,自是毫不迟疑地拿了起来,学着李显的架势将折扇弹了开来,来回打量了一番,又试着扇了几下,颇觉舒爽,不由地便出言赞了一句道。

  “好叫太子哥哥得知,这叫折扇,臣弟前些日子上街闲逛,见有一作坊在卖这等事物,见猎心喜之下,特意定制了些玉骨扇,臣弟用着觉得不错,不敢独享,特备了些来献于哥哥,哥哥若是觉得好,那便是臣弟的福气了。”这一见李弘对折扇爱不释手,李显可是得意坏了,笑呵呵地解释了一番。

  “七弟有心了,孤还真是缺了这东西,好,甚好,不单能把玩,带着也便利,孤可就不跟七弟客气了。”李弘把玩着手中的折扇,不时地开合几下,用得顺手至极,倒是没跟李显客气,直接笑纳了。

  “太子哥哥,这折扇还有个用场,您瞧,那扇两面可都是空着的,若是有名家在上头题些诗词字画的,纳凉之余,也颇得其风雅,如今天已热,太子哥哥若以之赏赐大臣,倒也相合得紧,臣弟特意多备了百余把,就放在臣弟的马车上,回头让下人们给哥哥搬进来即可。”礼自然不能白送,李显笑咪咪地扯了一通之后,露出了底牌,敢情就是来拉李弘当模特兼开路先锋的。

  “哦?这个建议好,只是如许多的扇子怕是价值不菲罢,孤却是不好平白都收了,七弟可让下人们报个账,孤让詹事府会了钞便是了。”李弘觉得李显这个主意不错,可却不想平白占了李显的便宜,这便沉吟地回了一句道。

  “太子哥哥说哪的话,臣弟岂能收了哥哥的钱物,那不是打臣弟的脸么。”李显虽缺钱,却并不差这百把贯,加之本就有心讨好一下李弘,这便假作不开心状地说道。

  “也罢,那哥哥就生受七弟的了。”

  李弘也有心要跟李显套关系,自是不愿勉强李显,这便笑着拱手谢了一句道。

  “该当的,该当的,太子哥哥日夜操劳国事辛苦万分,臣弟无能,不能为哥哥分忧,能帮哥哥做些事,臣弟这心也就安了不少。”李显奉承人的本领高得很,拍起马屁来,那可是一套接着一套,直拍得李弘心里头暖乎乎地受用不已。

  “七弟这张嘴还真是的,莫非真要孤脸红不成?罢了,罢了,休要再说这些好听的,时候不早了,七弟便陪为兄用个午膳可好?”李弘心中受用,可口中却是笑骂了一句。

  “故所愿,不敢请耳。”

  有人要请吃饭,李显又怎会不乐意,笑呵呵地掉下书袋子,哈哈大笑了起来,李弘见状,用扇子指点了一下李显,也跟着放声大笑了起来……

  东宫的膳食虽与皇宫不是一个膳房,可大体上却是类似,皆是些温火膳,看着好看,吃起来却没啥味道,别说跟李显后世那会儿的豪华盛宴相比了,便是比之李显自家王府里所烹饪出来的菜色都差了不老少,再说了,李弘嗜素,整治出来的菜肴基本都是素菜为多,就一句话,味同嚼蜡一般,似李显这般嘴刁之人,吃这等宴席着实跟受罪也差不到哪去,也就是吃个气氛罢了,好在李弘有午休的习惯,用膳的时间却也不长,好不容易熬到了席罢,李显也没多逗留,告辞了一声,便领着高邈溜达着向宫外行了去,正走着间,冷不丁一只手突然从后头伸出拍在了李显的肩头上,登时便令李显好生吓了一大跳。

  李显本正盘算着此番折扇能赚上多少,被这么一折腾,满心眼里窜动着的铜板立马就不翼而飞了,大怒之下,回头一看,入眼便见贺兰敏之那张俊美得妖孽一般的脸庞,骂人的话都已到了嘴边了,却不得不硬生生地咽了回去。

  “小七,想啥呢,该不会是思春了罢,哈哈哈……”

  贺兰敏之本就是个无行之辈,从来不讲上下尊卑之分,这见李显被自己吓着了,登时便得意得哈哈大笑了起来。

  我勒个去的,这厮咋冒出来了?李显一向不怎么待见贺兰敏之,自打上回贺兰敏之被李显打发到了东宫之后,都已近半年没见到这货了,此时冷不丁地被其打搅了一番,心中不由地暗骂了一句,可脸上却是温和地笑着,一拱手道:“表哥不是去了洛阳了么?怎地转了回来?”

  “嘿嘿,洛阳哪有京师好,哥哥我懒得呆,请了个差使便回了。”贺兰敏之大大咧咧地挥手说着,眼光突然瞄到李显提在手中的折扇,不由分说地一伸手,几乎是用抢一般地从李显手中取过扇子,拿在手中翻来覆去地看着,口中还念念叨叨个不停:“咦,此为何物?哥哥怎地没见过,咋玩的?”

  差使?这混球能有甚差使可做,尽瞎扯!李显心中恶狠狠地鄙夷了贺兰敏之一把,可口中却是温言答道:“此为折扇,纳凉之用,且让小弟使与表哥看罢。”

  “成。”贺兰敏之颠来倒去地掂量了良久,实是瞧不出用场,这一听李显如此说法,倒是干脆得很,伸手便将折扇交了回去。

  李显也不出言解释,只是“啪”地一声甩开折扇,摇晃了几下,又“刷”地收将起来,动作娴熟而又潇洒,直看得贺兰敏之大乐不已,伸手便要再去抢夺,只可惜这回李显有了准备,饶是其手伸得快,却连扇子的边都没能捞着。

  “啊哈,得,小七不会这么小家子气罢,不就一扇子么,回头哥哥也整几把去。”贺兰敏之没想到李显反应如此之快,一捞之下没摸着边,却也并不生气,笑呵呵地说了一句道。

  “嘿,瞧表哥说的,得,小弟给还不成么?啊,对了,表哥先前所言的差使是……”李显虽讨厌贺兰敏之,但却不想与其结仇,这便哈哈一笑,将折扇递到了贺兰敏之的手中,而后一派随意状地探问道。

  “没啥,不就是陛下要封禅泰山,哥哥就讨了个打前站的差使,回京到各部传个文也就是了,没啥大不了的。”贺兰敏之不疑有他,一边把玩着折扇,一边笑呵呵地解说道。

  嗯?封禅泰山?哈,这一出大戏果然要来了么?说着无意,听着却是有心,李显脸上虽尚在笑着,可眼神里却飞快地闪过了一丝的精光……

  第五十八章亚献之议(上)

  时光荏苒,一转眼已近了中秋,京师里一派佳节即将来临前的忙碌,李显同样很忙,不过不是忙着习武,那事儿早已习惯成自然了,每日里不练习上半天,总是觉得浑身不得劲儿,李显忙的就一件事——数钱数到手抽筋!

  两个半月,说长不算长,眼一眨便溜过去了,可就是这么短短的几十天里,光是折扇一项李显就足足赚了近万贯——自打宫中开始流行折扇之后,权贵之家自也都跟着有样学样,仅仅十数日间,小巧的折扇便成了京师最流行的小玩意儿,上至权贵,下至屠夫走卒,几乎人手一柄,所差的不过就是折扇的档次罢了,有钱的玩金玉,没钱的就白扇子也能将就,李显所搞的那个折扇场子接连扩建了几回,产量依旧是供不应求,不止是京师地面的商贾扛着现钱在登货,便是洛阳乃至江都等地的客商都蜂拥而至,每日里收回来的铜钱之多,只能用牛车来拉,可把李显给乐得嘴都合不拢了。

  第一炮顺利打响,财源可谓是滚滚而来,然则李显却并没被折扇的畅销冲昏了头脑,只因他很清楚折扇这玩意儿工艺简单,仿制极易,现如今市面上都已出现了“山寨”货,只是因着水货的规模尚小,质量也逊得很,这才让李显赚得个盆满钵溢,到了明年,那可就甭想有今年的光景了,毕竟“山寨”这玩意儿可是国人的看家本事,源远流长得很,没啥东西是国人仿制不出来的,不过么,李显也不在意,毕竟折扇只是李显用来挖第一桶金的工具罢了,就算放弃了也没啥大不了的,等明年旁人一拥而上玩折扇,李显这头可就准备上香皂了,只要有新东西源源不断地整出来,自是不怕没钱赚。

  钱可是好东西来着,李显自是不会嫌钱多,实际上,就这么一万贯的钱财李显还嫌少呢,不说别的,光是林虎那头暗中在京师各处开酒楼茶肆的花销就去了近半,再算上高邈那头跟宫中大小宦官们通关节、收买人心的费用,一万贯就已剩不下多少了,至于邓诚那头么,商号的扩大运营也需要银子的支持,就这么着,但见钱如流水般地进来,又如流水般地出去,闹得李显的府上像似开银行搞存贷一般,真落到李显口袋中的还真没多少,不过么,话又说回来,钱赚来就是为了花的,只要能花在正道上,哪怕再多李显也绝不会心疼。

  罗马不是一天能建成的,同样的,李显所想要的情报体系乃至基本班底的建设也不是旦夕便能看到规模的,急自然是急不来,只能是一步一个脚印地去走,李显有十足的理由相信,只要时间充裕,一切皆有可能,当然了,那些都是远景,暂时只能想得到,却摸不着,李显自不会坐在那儿空想连篇,乐呵归乐呵,李显却始终没忘了关注朝局,尤其是高宗封禅泰山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李显记得很清楚,前一世时,高宗同样是在明年正月初一封禅泰山,也同样是出自武后的鼓动,期间发生的变故无数,每一桩都具有着深远的影响,这其中的头一个变故便是武后怂恿高宗让其担当亚献,理由是“皇帝乃是天子,祭祀上天属家事,岂能由外人担当献祭,妾乃媳妇,当自为之”,高宗居然同意了这么个荒谬的理由,下诏由武后为亚献,燕王妃为终献,生生将一场好端端的封禅仪式搞成了千古之笑柄。

  封禅乃是大典,自古以来皆有定例,首献自然是皇帝,而亚献则由礼部尚书担纲,至于终献么,一般情况下则是由朝中最德高望重者担任,被武后这么一乱改,隆重的仪式立马成了小丑剧,说是遗臭万年也绝不为过,当然了,武后之所以会如此胡搞,自然有着其不可告人的目的在——前一世封禅时,武后已经临朝,与高宗合称二圣,只是地位尚不稳固,担当亚献一来可彰显身份,二来也可趁此封赏群臣的良机收买一下朝臣们的心,三来么,也是故意如此张狂行事,看看有没有哪位不识趣的敢站出来做仗马之鸣,结果呢,满朝文武连个屁都不敢放,武后的地位遂稳,再无人敢稍有违逆。

  前一世的李显只是个懦弱无能的少年亲王,尽管明知武后此举大为不妥,但却没那个胆子明说,也没想得太深远,但是今生么,李显可就不想再旁观了,为了避免悲惨的将来再度重演,李显别无选择,只能奋起而抗争,哪怕冒上些风险,也在所不惜,问题是前世与今生的政治生态已因着李显的横插一腿而有了些微的区别,至少武后临朝这一条并没有出现,李显也不敢肯定武后是否还会提出亚献的要求,故此,他只能等,等待着洛阳方面消息的传来——在李显的记忆中,这份封禅诏书出炉的时间是中秋前的一天,夹杂在封赏群臣的诏令中公告天下,此际已是八月十二,算来也就是后日便可见分晓,只是李显没想到的是这个分晓来得比预计的还快——李显方才刚习完武,甚至还没来得及梳洗,东宫便来了人,请李显即刻进宫议事。

  “臣弟参见太子哥哥。”

  太子有召,李显自是不敢怠慢,简单地梳洗了一番,便急赶着进了宫,方才一进显德殿的书房,入眼便见太子李弘正面色凝重地端坐在几子后头,李显忙抢上前去,恭敬地行礼问安道。

  “免了,七弟来,坐下罢。”

  李弘的精神似乎极为疲惫,这一见李显到了,强自笑了笑,手指着几子的对面,示意李显入座。

  “谢太子哥哥厚爱,臣弟站着便好,请太子哥哥训示。”

  太子乃半君,其对面的位置可不是那么好坐的,那可是有跟太子分庭抗礼的意味在内,李显可不想如此冒失行事,这便忙不迭地逊谢了一句道。

  “七弟无须如此,此处并无外人在,你我兄弟何须分得如此见外,坐下罢。”

  一见李显如此谨慎小心,李弘不由地便笑了起来,摆了下手,有些嗔怪地说道。

  “是,臣弟遵命。”

  一听李弘如此说法,李显自是不好在矜持,犹豫了一下之后,还是依言入了坐。

  “为兄听闻七弟近来习武勤勉,甚是欣慰,以七弟之才干,将来必能大成。”李弘并没有一上来便切入正题,而是笑着夸奖了李显一番。

  “太子哥哥谬奖了,臣弟蒲柳之姿耳,只是奢望能以勤补拙罢,实非成材之辈。”在闹不明白李弘此番召见的用心何在的情况下,李显自是处处小心谨慎,言语谦逊无比。

  “嗯,勤能补拙,这话说得好,但凡有大毅力者,事竟成也,古人诚不我欺,七弟能谨守此条,来日之成就必不可限量,实我社稷之福也。”李弘似乎特意要捧李显一把,有些不依不饶地赞赏着,可听在李显的耳朵里,却有些子不对味了——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这厮想作甚来着?架咱上火炉么?李显乃灵醒之辈,自不可能因着李弘的几句好话便晕了头,肚子里直犯叨咕,可脸上却满是感激之色地回道:“太子哥哥教训得是,臣弟自当牢记在心,当依太子哥哥之言行事,不敢或忘焉。”

  “嗯,那便好。”李弘显然很满意李显的表态,笑着点了点头,而后面色突地一肃,语气沉重地开口道:“父皇将封禅泰山,着我等九月底动身前往,这一条七弟该是都已知晓了罢?”

  “回太子哥哥的话,臣弟已有所耳闻,只是尚未接到父皇之召令,不知太子哥哥对此可有何见教么?”一听李弘提到了封禅泰山一事,李显的心立马便是一个抽紧,隐隐有着种不太妙的预感在涌动,好在李显城府深,却也没露出甚破绽,只是恭谦地回了一句道。

  “见教?七弟一向高才,该是为兄向七弟求教才是。”李弘自嘲地笑了笑,一摆手,止住了李显的辩解之言,从宽大的衣袖中取出了份黄娟蒙面的诏书,双手捧着递给了李显,语带苦涩地开口道:“父皇有诏书在此,七弟且看看罢。”

  来了,戏肉来了!李显心中滚过一阵惊悸,可脸上却是一副诚惶诚恐之状地推辞道:“太子哥哥见谅,臣弟实不敢无礼非法。”

  “不必担心,七弟只管看便是了。”李弘坚持着将诏书往李显面前又递进了几分,不容置疑地说道。

  “是,臣弟逾越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