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盛唐风流 > 第18章

盛唐风流 第18章

作者:凤鸣岐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04:33:46 来源:免费小说

  “是,属下遵命,殿下请!”

  邓诚并不清楚李显此来的用意何在,也不明白李显所谓进庄走走是何用心,尽自心中存疑,但却并不出言询问,只是恭恭敬敬地后退了小半步,略一侧身,躬着身子,比了个“请”的手势。

  “嗯。”

  李显并没有再多废话,笑着点了点头,抬脚便向前行了去,一路走一路看,不时地提问上几句,宛若对啥都好奇无比一般,也亏得邓诚熟知庄中事务,应答如流而又得体,往往几句话便能将缘由解说得分明透彻。

  正所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不看不知道,这一看之下,还真令李显有种捡到了宝的惊喜感——别看李显一派养尊处优惯了的样子,其实对农业却并不陌生,后世混迹官场那会儿,李显可是从乡镇干上来的,一开始管的便是农业,没少往田间地里穷转悠,虽不敢说是农业专家,可绝对不是外行,遥想当年,西安周边“生态农庄”的兴起可是李显的一大政绩来着,而眼前所见的居然正是当年李显所倡导的那一套,纵使微有区别,总体上来看,却几无二致——果园、菜地、稻田、养猪场、养禽场依次围绕鱼塘排开,以烂菜叶、秸秆作饲料,经过家畜、家禽肚子,转成粪便,而粪便又成肥料,再还田,其中鱼塘除作为浇灌的水源之外,还能养鱼、养鸭、种莲藕,更为关键的是——家畜粪便还田还能做到田地肥力充足,无须轮更,如此一来,收益比同等面积的其余庄园高出了老大的一截也就不足为奇了的。

  “生态农庄”咋一看起来似乎无甚出奇之处,可妙就妙在循环利用上,这等概念可不是寻常之辈能琢磨得出来的,就算是能想得到,做起来也没那么容易,任一个环节处理不好,整条链子就得彻底崩溃,这一点李显可是有过体验的,自是知晓其中的不易,然则这一切对于邓诚来说,似乎并不难,整个“饼儿庄”在其打理下,显得井井有条,庄中各家佃户各有职责,分工明确,却又不凡彼此协作,完全符合后世的管理学之经典。

  神了,着实是神了,这厮该不会也是穿越来的罢?李显在庄子里转悠了一整圈下来,心情舒爽之余,不禁也起了一丝的疑心,要知道这时代的农家就只懂得往地里可着劲地刨食,完全没有循环利用这么个概念,说实话,别说这时代的农民了,便是后世工业极为发达的年代,绝大多数的农民依旧是不开化的居多,能想到“生态循环”这么个概念的,那可都绝对属于精英级别的人物了,而今,似这般先进的理念居然出现在了自家庄子里,这令李显又如何能不起疑心?只不过李显城府深,并没有急着去究根问底,而是揣着疑问接着逛园子,直到转回了庄园的主院,屏退了手下诸人,独独只留下邓诚之际,这才动起了考究的念头。

  “邓管事庄子办得不错,甚合孤意,辛苦了。”

  李显前世混官场时,没少跟手下“谈心”,对于套底该如何个套法,自是拿手得很,并不急于刨根问底,而是摆出一副叙闲话的姿态,笑呵呵地夸奖了邓诚几句,当然了,李显此番话倒也不是虚言,实际上,就“饼儿庄”如今这般模样而论,若是换了李显自个儿来整,最多也就是多上一个沼气利用罢了,至于其余的么,实难有甚改进之处的。

  “殿下谬奖了,此属下应为之事耳。”

  邓诚自不相信李显此来就仅仅只是来察看农庄的,只是李显既然不说,他也不敢瞎问,此际见李显出言夸奖,忙一躬身,逊谢了一句道。

  “嗯,话虽如此,然,办事得力自是该赏,孤非吝啬之辈,尔既能实心为孤任事,孤断不能亏了尔,孤这就传下令去,赏钱三十贯,月俸加倍,邓管事可满意否?”李显显然对邓诚的态度极为满意,这便笑着点了点头,大肆封赏了起来。

  “这……,属下当不得,还请殿下收回成命,属下……”

  李显开出的赏格不可谓不重,然则邓诚不单没有欣喜若狂,反倒是诚惶诚恐地推辞了起来。

  “邓管事不必推辞,孤说过的话向不收回,此事就这么定了!”

  李显哈哈一笑,一挥手打断了邓诚的话头,豪气十足地下了定论。

  “属下,属下谢殿下恩赏!”

  一听李显如此说法,邓诚再也无法自持了,满脸子激动之色地行了个大礼,语气里不由地便带着丝颤音。

  “这就对了,平身罢,在孤面前无须拘束,孤向不喜虚礼。”李显笑着虚抬了下手,示意邓诚起身,而后笑吟吟地打量了邓诚一番,一派随意状地问道:“听闻邓管事乃是太原人氏,不知家中尚有何人么?”

  “回殿下的话,家父早亡,家中尚有老母在堂,如今与贱内及三子皆在庄中。”一听李显问起了家事,邓诚忙收敛了下激动的心情,恭敬地回答道。

  “哦,如此甚好,一家人能在一起过活,实是不错。”李显笑着点评了一句之后,再次将话题转到了“生态农庄”上:“孤看尔将这庄子打理得甚佳,实非常人所能为,却不知邓管事是从何习得这番本事,孤好奇得紧。”

  “殿下明鉴,此皆《齐民要术》里所载,非是属下之独创,属下进学不成,杂书却看了不少,此为幼时所记,后见庄中情形似有可实行处,属下遂妄自行了去,侥幸成功耳,实不敢居功。”见李显问起了庄子的事,邓诚倒也没有隐瞒,谦逊地回答道。

  “《齐民要术》?”

  李显自然是知道这本书乃是北魏农学家贾思勰所撰写的名著,也曾经浏览过,只是并不曾去认真研读,对书中所记载之内容的印象并不深刻,此时听邓诚如此说法,登时便为之一愣。

  “属下实不敢欺瞒殿下,此等耕作之法在文中多有提及,只是并未曾单独开篇,若不细细研读,极易错过,属下不过是据经文略作归纳,并不敢掠前人之美。”见李显对自个儿所言有所疑惑,邓诚忙紧赶着便出言解释了一番。

  “原来如此,倒是小王孤陋寡闻了,邓管事能见微知著,孤不及也。”李显见邓诚不像是在说谎的样子,倒也就此信了几分,只是心中的疑团依旧不曾完全释怀,这便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假作沉吟一番之后,一派自言自语状地开口道:“唔,若是能将沼气也利用上,那就更完美了些。”

  “沼气?”

  这回可就轮到邓诚傻眼了,愣是搞不懂李显所言的沼气究竟是何事物,呆愣愣地呢喃了一声,皱着眉头思索了起来。

  “哦?哈哈哈……”

  眼瞅着邓诚在那儿苦思不已,李显突然放声大笑了起来,笑得邓诚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所措地看着狂笑不已的李显,吧咂着嘴唇,一副想问又不敢之状,登时逗得李显的笑声更大了几分。

  “殿下,属下,属下……”

  邓诚彻底被李显笑糊涂了,惶恐不安地强自开了口,却又不知该如何问将下去,窘迫得面色都已憋得通红如血一般……

  第五十章大计划之启动(四)

  “没事,没事,邓管事不必紧张,孤只是想到了些趣事罢了。”

  这一见邓诚窘得不成样子,李显收住了笑声,和蔼可亲地安抚了一句,只不过理由着实是牵强了些,至于真实的理由么,说起来也简单,那便是李显通过一番观言察色,已可完全断定面前这位是实实在在的古人,而不是穿越而来的西贝货——先前在庄子里转悠的时候,李显便已发现这个“生态农庄”缺少了沼气池这么个要素,如今再一试探之下,见邓诚压根儿就不曾听说过沼气这么个玩意儿,自然也就能下定论了——沼气的发现者乃是十八世纪末意大利物理学家沃尔塔,而第一个实用形的沼气池则是在十九世纪由法国人发明,至于传入中国则已是二十世纪初的事情了,真正在国内普及起来,那还得追溯到“红旗飘扬”的年代,古人自然是不会知晓沼气这么个名词的,再者,在真正的“生态农庄”体系中,沼气池可是个关键中的关键,唯有将沼气池建设起来,整个农庄的功效才能放到最大,很显然,这一点邓诚并不知晓,如此一来,答案也就呼之欲出了的。

  “殿下,那沼,沼气是甚事物?”

  邓诚显然是个好钻研之人,好奇心大得很,这一见李显态度和蔼,也就壮起胆子追问了起来。

  “这个么,邓管事可曾发现你囤粪肥的池子时常冒出气泡,味略臭,若投之以火,必能燃之,此气便是沼气。”

  沼气的组份复杂,解释起来实是不易,况且李显也不好将现代化学那一套搬将出来,只能是浅显地提了一下。

  “啊,竟是此物,属下倒是知晓,前些年有庄上孩童在粪池边玩火,竟险酿大祸,属下当时就觉奇怪,只是不明所以,如今听殿下这么一说,倒是明白了些,只是此气弥散,如何能引以为用?”李显这么一说,邓诚登时恍然大悟,可旋即又皱起了眉头,茫然不知该如何利用沼气方好。

  “此事孤在前人手札里曾见过,却不曾见过实物,时日已久,孤也有些记不清了,待孤回头查查再说好了。”沼气池的原理及设计都不难,李显在后世为乡官时就曾亲自督造过,自是倍儿清楚,哪怕此际没有钢管、阀门等物,李显也能整出一套替代方案来,可真要解释个清楚的话,却不是三言两语能办得到的,李显自不想去费那个口舌,再说了,沼气池虽是好东西,可比起李显此来的图谋来说,压根儿就不值一提,自不愿在这等小事上纠缠不清,这便随意地找了个借口推脱了开去,而后,也不待邓诚有所反应,便将话题转了开去:“孤听闻邓管事曾行商天下,于商一道想必是精熟的,孤有一事不明,还请邓管事代为解惑。”

  “不敢,殿下有事尽管吩咐,属下自当尽力。”

  邓诚本正在琢磨着利用沼气之法门,突地见李显转移了话题,先是一愣,而后紧赶着躬身应答道。

  “唔,孤若是给你一笔款子,以为行商之用,年利能得几何?”李显一扬眉头,沉吟着问道。

  “回殿下的话,此需看本金大小,大有大的用法,小有小的去处,实难有定论。”

  一听李显提出了这么个问题,邓诚眼神一亮,隐隐已猜出了李显来“饼儿庄”的真实用意,精神顿时为之一振,不假思索地便朗声回答道。

  “呵,也对,若是四十贯如何行去?”

  李显笑着点了下头,给出了个限制。

  “若依此数,南北贩货,一年来回,或可得利两倍,若是光景好,五倍亦有可能,再要多,那就须得运气使然,倘若判断有失,血本无归亦不算稀奇。”邓诚想了想之后,语气平缓地回答道。

  “哦?若是四百贯又当如何?”李显不置可否地笑了笑,将金额一下子扩大了十倍。

  “若有此数,选择余地便大了数倍,稳妥一些可开店,属下曾经营过丝绸,以此数额开一绸缎庄倒是勉强够了,若经营得法,一年到头或许能有利三倍余,若以之与人合组商队,行走西域,一来一回需得两年余,得利可有十倍,只是道路艰险,路途不平,成败殊难逆料,至于其它营生,诸如饭庄、酒楼之类,或能得安稳,却无横利可言。”

  四百贯不是个小数目,可也不算太惊人,以之为商的话,只能算是中等偏小的规模,而这等规模的商号最是难以经营,做大生意很难,做小生意又嫌浪费,纵使邓诚擅商,却也不敢轻易作答,而是默思了片刻,这才慎重地开了口。

  “嗯,若是四万贯又当如何?”

  李显后世混官场时倒是跟商业有过接触,但也就只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罢了,当然了,经商的理念却是足够的先进,至少不能算是门外汉,哪怕对这个时代的商业并不熟悉,可基本的判断能力还是不缺的,只一听便知邓诚所言并非妄言,然则李显却并没有任何的表示,而是不动声色地将金额一下子拔高到了个天文数字。

  “四万贯?”

  一听到这么个惊人的数目字,邓诚的身子明显地抖了一下,难以置信地看着李显,迟疑地呢喃了一声。

  “不错,若是有四万贯,邓管事将如何用之?”李显微微一笑,肯定地回答道。

  “这……”邓诚愣了愣,脸色变幻了几番之后,苦笑着摇了摇头道:“殿下海涵,属下从不曾算计过如此多本金之事,实无一丝的把握为之。”

  “哦?哈哈哈……”李显一听此言,不由地便放声大笑了起来。

  “殿下恕罪,属下,属下……”

  见李显笑得畅快,邓诚不免有些子尴尬,苦着脸,不知道说啥才好了。

  “无妨,邓管事还真是个实诚人,好,甚好。”

  本金这东西并不是越多越好的,尤其是在尚未具备操控如此多资金的能力之际,往往不是造成资本积压浪费,便是因铺张过甚而导致全盘皆输,这个道理李显自然是清楚得很,自不会因邓诚实话实说而生失望之心,反倒对其之能力更欣赏了几分,这便笑着夸奖了一句。

  “殿下谬奖了,属下惭愧。”一听李显如此说法,邓诚忙不迭地便出言逊谢了一番,只是眼神里却闪烁着期颐与憧憬的光芒,内里还夹杂着几分的紧张之感。

  “邓管事不必紧张,孤可没有四万贯本金可供尔耍弄,嗯,就两百贯,孤一年却要收回五千贯,邓管事可办得到么?”邓诚的脸色变幻李显自是全都看在了眼中,心中一乐,戏谑地笑了起来,打趣一般地问道。

  “啊,五千贯?这……”

  邓诚倒是精明,猜到了李显此来是要其去经商,本正期待满怀,却万万没想到李显居然提出了这么个荒谬至极的要求,一时间便傻了眼,目瞪口呆地看着李显,闹不明白自家这个小主子是否在拿自己寻开心。

  “五千贯只是第一年,打第二年起,这数目字若是不能翻番,那便算是失败,邓管事可都听明白了?”不等邓诚反应过来,李显嘿嘿一笑,紧接着又提出了个更离谱的要求。

  “啊……”

  傻眼了,邓诚是真的傻眼了,嘴巴张大得简直能塞进个鸭梨,满头满脸的汗水狂涌得跟瀑布一般,呆愣了半晌之后,这才抬起手,用袖子擦了擦汗,苦着脸道:“殿下恕罪,属下、属下无能,实是不敢应承,还请殿下海涵则个。”

  得,不逗你玩了!一见邓诚窘迫如此,李显不由地便哈哈大笑了起来,笑得邓诚更是惶恐无地,好一阵狂笑之后,李显这才面色一肃道:“孤并非妄人,敢说这话,自是有孤的道理,邓管事只须实心任事,断无不成之理,孤这里有些小玩意儿,尔只管照着去做即可。”李显一边说着,一边从怀中取出一个信函,在手中掂量了一下,而后伸向了邓诚。

  “这,这是……”

  邓诚满脸子疑惑地接过了信函,拆开一看,内里是厚厚的十数页纸,上头不单有图样,还有文字说明,只是邓诚却浑然认不出那些东西到底是何物,皱着眉头思索了良久,还是不得其要,不得不将目光投向了李显,嘶嘶哎哎地探问着。

  “这里头的东西有四样,一为折扇,配以诗词字画,便是文士显风流之佳具;其二为蒸馏塔,可将清淡之米酒提纯,制成美酒;其三为香皂,洗漱最是合用;其四为为火药,可制爆竹、礼花,为佳节喜庆之用,有此四样在,何愁商路不开,今天已渐热,就先以折扇为开局罢,孤给尔一个月时间,务必先将折扇造将出来,至于销路么,孤自有主张,邓管事能办得到否?”李显随口将四样东西解释了一番,而后提出了个要求来。

  “若有四百贯为用,属下勉强可以一试。”

  眼瞅着李显已将话说到了这个份上,邓诚自是不敢怠慢,细细地盘算了一番之后,咬着牙应承了下来。

  “嗯,那就好,孤……”

  见邓诚如此谨慎,李显自是欣赏得很,刚要开口再多安抚几句,突地见到高邈从房门外匆匆而入,其脸色似乎不好相看,不由地便是一愣,话说到半截便停了下来,狐疑地皱起了眉头……

  第五十一章必要的教训(一)

  “殿下。”

  高邈一见到李显的眼光扫了过来,忙疾步走到近前,躬身唤了一句,但却没有接着往下说,而是有意无意地瞥了邓诚一眼。

  “嗯。”

  李显一看高邈那动作,便知事情怕是不小,自是不会当着邓诚的面详细询问,这便不置可否地吭了一声,一摆手,示意高邈先退到一旁,而后将目光再次投向了邓诚,略一沉吟道:“孤非刻薄寡恩之辈,相处久了,邓管事自能知晓,这样罢,孤给尔两成的份子,若是经营得好,另有重赏,邓管事可愿为孤任事否?”

  “属下愿效犬马之劳,只是份子属下却是万万不敢生受,还请殿下收回成命。”

  邓诚显然是个实诚人,一听李显如此说法,感激之情立马溢于言表,但对李显送出的大礼却是坚决推辞不受。

  李显面色肃然地一挥手,止住了邓诚推辞的话语,语气平淡地吩咐道:“孤意已决,邓管事就不必再推辞,此事就这么定了,可有几条交代还请邓管事牢记在心,其一,此商号乃是邓管事自行设立,与本王并无瓜葛;其二,场面上的忙孤或许能帮,也或许不能,一切还得靠邓管事自行筹谋;其三,孤将派林虎与邓管事配合,但凡有处理不了之事,不必直接找孤,交由林虎出面即可,此三条尔可都记住了?”

  “是,属下遵命,定当牢记在心,不敢或忘。”

  邓诚人虽实诚,可并不傻,恰恰相反,其人内心精明得很,只一听李显的交代,便已知晓李显的用心所在,心神立马为之一凛,只是事到如今,也容不得其说个“不”字了,只能是一咬牙应承了下来。

  “嗯,记住便好,下去准备罢,一切从速,孤等着尔的好消息。”

  李显记挂着高邈所带来的消息,自是无心再与邓诚多啰嗦,此时见邓诚已表了态,这便叮咛了一句,话语里已带着明显的逐客之意。

  “殿下放心,属下自当竭力而为之!”邓诚自知不够格参与周王府的机密事,又怎敢再多逗留,忙不迭地躬身应答了一句,乖觉地退出了房门。

  “殿下,刚得到的消息,林御史以及工部侍郎杨武等十余大臣联名上了本章,言及上官老大人虽久在朝中任事,算是薄有功劳,然,毕竟是流配之人,请谥曰‘穆’,实难相配,曰之‘直’或相宜,此本一上,礼部诸博士纷争立起,莫衷一是,难有定论了。”一见到邓诚退出了房去,高邈自知事关重大,哪敢怠慢,紧赶着凑到李显身边,低声地将所得到的消息一一道将出来。

  什么?好个林奇,竟敢擅做主张,混账行子!李显一听林奇已动了本,登时便是一阵大怒,脸色瞬间便铁青了起来——这几日里太子那头动作频频,没少私下约见礼部官吏,为的便是要为上官仪请个响亮的谥号,其目的自然是打算凭此反击武后的篡政之企图,这么个心思虽算得上隐蔽,却甚难瞒得过朝中的精明之辈,故此,哪怕李弘私底下已做了不少的工作,可谥号之事却始终悬而未决,朝中争议颇多,当然了,倾向于太子者还是大多数,事情虽有曲折,却差不多已将可定下,然则林奇等人一上本,事情立马就将起变化,而李显事先安排好的计划也就将此面临着破局的危险,这令李显又如何能不生气。

  本章不是不可以上,也确实该跟李弘唱一唱反调,但是此际却不是该上本的时机——按李显原定的计划,林奇等璐王一系的官吏应先保持沉默,任由太子与武后就谥号一事展开争斗,待得双方缠斗难分之际,再上本章,到了那时,事情都已经闹大发了,无论是武后还是李弘都已不可能置身事外,两虎相争之下,两败俱伤的可能性极高,双方的令名都将受损不轻,到了末了,武后为了制约李弘,势必会设法将李贤调回京师,如此一来,李显的挡箭牌也就有了,可如今倒好,谥号在朝中都无法定论,又谈何发往洛阳高宗处,时日一久,事泄矣,武后那头不用多做,只消拽着高宗抢先下诏,事情也就只能是到此画上一个句号了,很显然,被林奇这么一瞎搅合,李显的图谋十有**会落到空处。

  贪功的废物,该死的狗东西!李显气恼地在心里头咒骂了一声,愤然而起,在房中来回地踱了几步,突地心中一动,意识到事情怕是另有蹊跷——林奇虽是个浮夸之辈,却未必敢在这等大事上胡乱作为,再说了,就算林奇敢干,若是没有李贤的默许的话,他也不可能将璐王一系的大臣们全都调动起来,换句话说,这事情极有可能是李贤的主张,究其用心么,还是打算以此行为来示好武后,以图谋回京之可能。

  幼稚,实在是幼稚到家了!一想到李贤那偏冲动的性子,李显便有些子气不打一处来——此际武后与李弘之间争执尚未激烈化,彼此都有着充足的回旋余地,暂时休战也不是不可能之事,真要是这样的话,武后也没必要让她一向不喜欢的李贤回京来牵制李弘,如此一来,李贤枉自做了小人不说,还没能捞到半点的好处,连带着李显闹不好也得跟着吃挂落,别的不说,腾出了手来的李弘如何肯放不肯就范于己的李显一马,一准是小鞋一双接着一双,李显纵使不惧,却也有烦不胜烦之苦恼,这等结果自然是李显百般不愿看见的,只是此局难解,纵使李显政争经验丰富无比,可一时半会也难以想出个两全其美的补救方案来。

  你既不仁,那就休怪老子不义了!李显沉思了半晌,心里头已有了主张,恨恨地一跺脚,暗骂了一声之后,一挥手,高声下令道:“备车,孤要即刻进宫!”

  “是,奴婢遵命。”这一见李显气色不对,高邈自是不敢怠慢,紧赶着应了诺,急冲冲地跑出了房门,自去安排相关事宜不提,须臾,一阵鸡飞狗跳的慌乱之后,周王府的大队人马离开了“饼儿庄”,急匆匆地向东宫赶了去……

  午时末牌,早已过了用午膳的时辰了,可李弘却依旧半点食欲全无,木讷讷地呆坐在几子后头,脸上满是掩饰不住的疲惫之色,若不是双眼偶尔还转动上一下,简直就跟泥塑木雕一般无二了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