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盛唐风流 > 第11章

盛唐风流 第11章

作者:凤鸣岐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04:33:46 来源:免费小说

  ……

  那名队正话音刚落,一众周王府亲卫全都炸了起来,要知道众侍卫们可都是有官阶在身的,抡起品阶来,最差的也是七品之衔,至于典军萧衍更是正四品军职,比起那名队正来说,不知高了多少阶,往日里也都是骄横惯了的人物,哪能容得人随便侮辱了去,没等李显开口,一众侍卫们全都气吼吼地斥骂了开来,不少侍卫的手都已按在了刀柄上,大有一言不合,立马拔刀厮杀之状。

  “不得无礼,还不退下!”

  这一见大乱将起,李显可就急了,这要是闹出点事儿来,拜师之事要泡汤不说,更麻烦的是御史台那头的弹章势必纷纷而起,不管此事究竟谁对谁错,一个“聚众闹事”的罪名扣将下来,李显就得吃不了,兜着走,眼瞅着形势危机,李显气怒交加之下,这便不管不顾地大吼了一声,硬是将一众人等的气势强行压制了下去。

  “这位将军,小王管教无方,冲撞了将军,皆小王之过也,还请海涵则个。”李显强忍着心头的怒气,陪着笑脸对那名队正拱了拱手,满是歉意地说了一句道。

  “哼,请!”

  那名队正虽是奉了苏定方之命行事,可也一样担待不起冲突的后果,这一见李显低头认了错,自不敢再多废话,可也没就此放低姿态,只是冷哼了一声,板着脸,一摆手,比划了个“请”的手势,示意李显独自进辕门。

  “有劳了。”明知道对方这是在刁难自己,李显却也无可奈何,淡淡地回了一句之后,抬脚行进了辕门之中,方才进了校场,入眼便见校场的远端不知何时居然竖起了一座大帐篷,内里尚不知情形,光是外头排着的两列杀气腾腾之军士便已足够吓人了的,饶是李显胆气过人,乍一见此等架势,自也被生生吓了一大跳,心里头不禁犯起了叨咕来,脚步也不由地为之一缓。

  “殿下,请罢。”当先领路的那名队正虽不曾回头来,可显然感受到了李显的踌躇,这便一边脚步不停地向前走,一边用平板至极的语调提醒了一句,语音虽是平淡,可内里明显蕴藏着丝戏谑。

  我勒个去的,要考验咱?那就来好了,看您老能变出啥花样来!那名队正话语里的戏谑意味虽不明显,可李显却敏锐无比地察觉到了,心中一动,已然明白了苏老爷子摆出如此架势的用心何在,却也不放在心上,撇了撇嘴,也不回话,大步跟在那名队正的身后,向大帐所在地行了过去。

  “举刀!”

  果然不出李显所料,就在李显走到那两列兵丁附近之际,一名身着中军官服饰的将领突然大吼了一声,但听一阵“锵然”之声大作,旋即两列军士各自上前两步,彼此将刀锋架在了一起,形成了一道刀下的通道,阳光耀眼间,刀光寒,杀气骤然大起,令人很有种战栗的冲动。

  切,小样,跟咱来上这么一手,无聊,咱就不信尔等还真敢刺王杀驾了?李显一见诸军做作如此,心中冷笑不已,压根儿就没将刀阵放在眼中,可也没急着进帐,只是稳稳地站在离刀阵不到三尺处,神情漠然之至,似乎浑然没瞅见诸军的举动一般。

  “殿下,请!”那名陪着李显到了刀阵旁的队正见李显居然没被吓着,不由地便多看了李显几眼,沉吟了一下之后,一摆手,示意李显自行进帐。

  进便进,又能如何!李显哈哈一笑,毫不在意地便抬脚走向了刀阵,也不理会头顶上寒光闪闪的刀锋,昂首挺胸便行向了帐门,一派闲庭信步般的悠闲,反倒令摆足了架势的一众军士们浑身不自在了起来。

  “撤刀!”

  眼瞅着吓阻不住李显,那名中军官的脸色立马就精彩了起来,一咬牙,再次断喝了一嗓子,霎那间,一片“锵然”之声再次暴响而起,无数的刀光划空闪烁,不少刀光就这么晃悠地从李显身旁掠过,带起的刀风刮面生疼,饶是如此,李显依旧面不改色,脚步也依旧沉稳如常,不管不顾地大步前行,直趋帐门,那等沉稳如山般的样子令诸军脸上都情不自禁地露出了惊异之色,看向李显的目光里很明显地闪烁着敬佩的光芒。

  不怕?那才怪了!纵使李显神经再粗大,面对着这等眼前刀锋翻飞不已的场景,也一样是心跳得简直快蹦出嗓子眼了,当然了,他倒不是担心诸军敢当场下杀手,怕的是这帮家伙里有谁失了手,真要是一个不小心就此被灭了,难道还真能重生一回不成?显然不太可能,至少李显本人不认为还有如此之好运,他之所以能面不改色,不过是仗着前生搏杀宦海时历练出来的演技而已,其实背心处的汗水早就冒得跟泉涌一般,只不过因着衣服厚且多,旁人看不出来罢了。

  好你个老苏头,你等着,咱要是不扳回个本来,这事就不算完!李显虽不是小肚鸡肠之辈,可也不是啥好好先生,被人接二连三地如此戏耍个没完,又岂能不恼火,暗自在心里赌咒了一把,脚下却并未稍停,径直行进了大帐之中,入眼便见一全身披挂整齐的老者高坐上首,只一看,李显便已认出了此人正是威风八面的苏定方、苏大将军。

  “苏老将军在上,小王李显有礼了!”

  李显用眼光的余角飞快地扫了一番帐篷里的情形,见两旁侍立着的数十名将校中李伯瑶这个正主儿赫然在列,心头立马稍微一松,并不敢多耽搁,几个大步行到帐中,躬身拱手为礼地招呼了一声。

  “嗯。”

  苏定方显然没想到李显竟能如此顺利地连过两关,对李显的沉稳气度不禁稍起了些好感,然则这么点好感尚不足以让其改变初衷——早在接到高宗明诏公告天下之际,苏定方便已上了本章,坚决反对李显拜师左骁卫,只因在其看来,左骁卫众将乃是社稷之将,并非北衙那等皇家私兵,主要责任乃是领兵作战,而不是陪一个年幼的亲王瞎胡闹,可惜高宗不肯纳谏,反倒好言好语地劝慰了苏定方一番,又是拜托,又是封赏补偿,闹得苏定方没了法子,只好默许了李显前来左骁卫的事情,但却暗中安排了种种手段,欲逼李显自行退缩,可惜前两桩安排都已落到了空处,此时见李显已然站在了帐中,苏定方纵使再不情愿,也只能面对了,这便不置可否地从鼻孔了哼出了一声,算是答了李显的礼。

  啧啧,架子真有够大的,得,咱就不信摆平您老!李显等了片刻,见苏定方除了吭了一声之外,再无别的反应,心头顿时一沉,但却不慌,眼珠子微微一转,心中已然有了定计,但见李显突地一击掌,仰天哈哈大笑了起来,良久不歇,直笑得满帐将领们全都傻了眼,面面相觑不已,愣是不晓得李显这究竟是哪根筋搭错了线来着……

  第三十二章考验(下)

  抛除李显头上那顶令人望而生畏的亲王帽子不论的话,他也不过就是个小屁孩而已,尽管其身材在十龄少年中算是高大的了,可在一帮子拳头上能站人、胳膊上能跑马的将领们面前,李显还是显得有些不够看,也就是个小豆丁罢了,值其进帐之际,甭管一众将领们脸上的神情是虚假的恭谨也好,无所谓的冷漠也罢,内心里其实对李显本人都重视不到哪去,甚至少有正眼相看的,可眼下被李显这么一闹,却全都被整糊涂了,一个个眼睛全瞪得跟铜铃似地,满腹的疑问却偏生都不敢贸然开口询问,不单是因李显顶着个亲王的名份,实容不得等闲之辈随意冒犯,更因着高坐上首的苏老爷子居然没有出言打断李显那放肆的大笑声。

  “嗯?”

  苏定方何等样人,那可是久经沙场之辈,啥样的阴谋算计没见识过,要想蒙骗于其,又谈何容易,这不,李显方才一发笑,他便已看穿了李显这是招“反客为主”的伎俩——但消苏定方开了口,无论是喝斥还是询问,主动权必然要落到李显的手中,以苏定方之老辣,自不可能会上这么个当,这便任由李显表演个够,直到李显笑不下去了,方才不动声色地轻吭了一声,脸色却是漠然依旧。

  “苏老将军海涵,小王失礼了,呵呵,实是因想起了李淳风、李太史临别留言之所致,惭愧,惭愧。”李显旁的或许不行,可脸皮的厚度却是经历后世官场千锤百炼出来的,眼瞅着“反客为主”之计被识破,李显却一点都不慌乱,呵呵一笑,随手又抖出了个包袱来。

  “哦?此言怎讲?”旁人的话苏定方可以不在意,哪怕是圣旨,苏定方认为不妥时,也敢当面驳回,可对于李淳风这么个半仙似的人之言,苏定方却不敢掉以轻心,这便眉头一皱,有些个不情愿地开口问了一句道。

  嘿,开口了,哈哈,表演时刻到了!这一见苏定方总算不再保持沉默,李显心里头的得意可就是没得说的了,然则并没敢带到脸上来,只是笑眯眯地一拱手道:“好叫老将军得知,李太史曾谓小王曰:兴我大唐者,必是左骁卫,小王早先并不敢全信,今日得见苏老将军精神抖擞,诸位将军英武非凡,实信矣,一念及小王将有幸拜师于此,欣喜若狂之下,竟至失态,勿怪,勿怪。”

  正所谓千穿万穿马屁不穿,李显这么番吹捧之言下来,一众将领们自是全都喜笑颜开,哪怕明知道李显这话不实的成分居多,可又有谁是不想听好话来者,纵使是苏老爷子这么个耿直的人物,也一样听得有些忍俊不住。

  “殿下过誉了,老朽可当不得如此之言,殿下有心向武,怕不是好的,只是习武艰辛,殿下能持否?”苏定方脸色虽是稍霁,可显然没打算轻易让李显过得关去,这便微微一笑,似有所指地说道。

  艰辛?这话听起来咋那么怪来着,晕,看样子此番要吃苦头了!李显心思机敏得很,只一听便明了了苏老爷子话里的潜台词,心里头立马暗暗叫起苦来,可事情都已到了这个份上,退缩显然是不可能之事,万般无奈之余,也只好强笑着回道:“老将军说的是,小王既存了向武之心,自是不敢有懈怠之情,这一条小王是敢担保的,还望老将军念在小王一派诚心的份上,多多成全,小王感激不尽。”

  “好说,既然殿下都已开了口,苏某又岂敢不从,只是……”苏老爷子沉吟地点了点头,一派慨然应允之状,可到了末了却又冒出个根小尾巴来。

  只是?该死的只是,得了,您老就别只是了,开出价码来罢!李显一听此言,额头上立马黑线狂冒,明知道苏老爷子这话不安好心,可也没辙,只能是一派激昂状地回答道:“苏老将军有何顾虑但讲无妨,但凡小王能力所及,自不敢不为。”

  “好,殿下此言大善,既如此,那就请恕老朽放肆了。”一见李显如此表态,苏老爷子一双老眼中掠过一丝狡诘的笑意,霍然而起,一竖大拇指道:“我辈习武者,当以毅力为先,不下苦者,必一无所成,今殿下向武之心既坚,自是能吃苦之辈,老朽也不为难殿下,南校场不大,殿下就先去跑个二十圈好了,老朽自当令人为殿下擂鼓助威!”

  啥?二十圈,我勒个去的,这不是要人命么,靠了,不带这么玩人的!苏老爷子此言一出,李显的眼睛立马瞪得跟铜铃似地,嘴巴也因此张得老大——南校场是不大,可一圈下来的距离可不小,算成公制,那可是六百米开外,二十圈就是一万两千米还多,可怜李显向来就不是此中高手,别说今生前世了,便是后世那会儿读书时也没跑过如此长的距离——当初还在学校里混日子时,李显最怵的便是长跑了,每一回一千五百米跑将下来,都是累得跟死狗一般,非得猛歇上三两日,方能消解,这会儿要他跑二十圈,还不得要了他的小命。

  “殿下若是有难处,那便算了,还是回府歇息罢。”这一见李显傻了眼,苏老爷子嘴角边立马挂起了一丝戏谑的笑容,笑吟吟地出言激了李显一句。

  想让咱退缩?门都没有!李显虽不是真心要习武,可这当口上却绝不肯弱了气势,这便一咬牙,气鼓鼓地横了苏老爷子一眼,咬着牙道:“老将军既然出了考题,小王又岂敢不应,然,小王却有一要求,若是小王能跑完这一遭,还望苏老将军能成全小王拜师习武之事。”

  “好,若是殿下真能成此事,老朽乐见其成!”

  二十圈可不是小数字,别说李显这么个未经风雨的小屁孩了,便是军伍之人跑将下来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在苏定方看来,李显这不过是嘴硬罢了,自不怎么放在心上,顺水推舟地便应承了下来。

  豁出去了,是死是活鸟朝上!李显恨恨地瞪了苏老爷子一眼,一扯腰带,顺势将身上的王服解开,只剩下一件贴身的袄子,随手将王服往地上一丢,豪气十足地大步向帐外行了去,一众将领们见状,先是面面相觑地呆站着,而后,七嘴八舌地瞎议论了起来,一时间大帐里竟乱得跟菜市场有得一比了。

  “来人,擂鼓为周王殿下助威!”苏定方还真没想到李显居然说跑就真的去跑了,不由地也为之一愣,再一看帐中诸将皆乱议不止,不禁有些子烦躁了起来,一拍几子,断喝了一声,而后也没管诸将是如何个反应,大步便走出了大帐,诸将见状,自是全都蜂拥地跟在了后头。

  诸将这才一出大帐,入眼便见李显正在帐外又是搓手揉脚,又是弓步,又是旋身地忙活着,一众人等皆不曾见识过这等热身法,不由地又是一通子胡乱议论开了,虽无甚明显的讥讽之语,可戏谑的俏皮话却是不老少,然则李显却置若罔闻,只顾着埋头操练,一张稚嫩的小脸上满是坚毅之色。

  “咚,咚,咚咚咚……”

  不数刻,李显热身已毕,也不多言,对着苏老爷子拱手示意了一下,便站到了场边,旋即,鼓声便隆隆地响了起来,李显小小的身子先是一顿,而后便匀速地沿着场边跑将开来。

  一圈,出了汗;两圈,气已喘;三圈,腿脚麻;待得到了第四圈,李显的脸色已是煞白一片,腿脚发软之下,步伐拖沓不已,到了第五圈,李显已是气喘如牛一般,脚下跌跌撞撞,随时可能一头栽倒在地,然则李显却依旧不肯放弃,铁青着脸继续向前跑着,脑海里只有一个信念,跑,接着跑,坚持,再坚持!

  八圈,九圈,十圈,随着时间的推移,李显那跌跌撞撞的小身子已整整挨过了十圈,整个人已是摇摇欲坠,直看得一众将领们眼都直了,原本嘻嘻哈哈的议论声就此消停了下去,诸将皆默然而无语,然则看向李显的目光里却都闪烁着欣赏之意。

  “大将军,这样下去怕要出事,您看……”眼瞅着李显已精疲力竭,左骁卫将军独孤谋看不下去了,凑到苏定方的身边,小声地嘀咕了一句道。

  “嗯,不忙,再看看。”苏定方也没想到李显这么个温室里的花朵居然能跑了如此长的距离,心中倒也起了丝恻隐之情,可还是不情愿让李显在左骁卫里搅事,略一沉吟之后,摆了摆手,拒绝了独孤谋的提议。

  独孤谋乃是将军,算起来是苏定方的副手,他出言都被驳回,一众将领们自是不敢再去凑趣,只能是眼巴巴地看向了场中正跑得艰辛无比的李显,实难说清心里头究竟是希望李显能坚持到底,还是就此倒下。

  麻木了,不单是双脚重如灌铅,便是大脑也彻底地空白一片,十二圈跑将下来,李显已完全失去了自我,只剩下机械地向前迈步之意识,就这么跑着、跑着,李显突觉脚下一软,人已一头向地上栽了下去……

  第三十三章死缠滥打(上)

  “快,救人!”

  独孤谋不单是左骁卫的将军,还有着一重驸马的身份——其妻安康公主乃是高宗的姐姐,算起来可是李显的姑父,他自然是不敢坐视李显在左骁卫出了事的,否则的话,苏定方或许能没事,他独孤谋一准得成替罪羊了,故此,一见到李显摔倒,独孤谋顾不得请示一下苏定方,急吼吼地便嚷了一嗓子,一众看傻了眼的左骁卫官兵们这才全都回过了神来,乱纷纷地冲进了场中。

  疼!真他娘的疼!李显原本已是意识全无,可这一摔之下,人倒是清醒了过来,可手脚却是疼得厉害了,手胡乱地摸了摸,发现没见血,心中方才稍安,可气却是喘得更急了不少,浑身上下酸软不已,强自挣扎了几下,竟是怎都站不起来,无奈之余,也只好趴在地上直喘大气。

  “殿下,您没事罢?”

  “殿下,您怎样了?”

  “殿下……”

  ……

  左骁卫将领们一个个跑得飞快,不过片刻工夫而已,便已穿过大半个校场,乱纷纷地围在李显的身边,一见李显瘫软如泥,诸将欲扶又不敢轻动,只是一味地乱嚷嚷着,吵得李显头都大了几分。

  鬼叫个啥,没看小爷我连说话的力气都没了么,一群笨蛋!被一众将领们吵得心烦的李显气得想骂娘,问题是他这会儿气都喘不过来,骂人的话也就只能在肚子里转悠着罢了,不过呢,能趁机喘息一下,却也是好的,也就随那帮将领们胡乱扯去了。

  “怎样,没事罢?”就在众人喧哗不已之际,苏定方领着几名亲卫从后头排众而出,弯腰看了看兀自喘息不已的李显,语气平淡至极地问道。

  没事?要不您老来上一把试试?李显这会儿正浑身不得劲呢,一听苏老爷子着明显带着消遣之意的话语,登时便有些个气不打一处来,偏生骂又不敢,只好抽搐了几下嘴角,以示不满。

  “嗯,还能喘气,该是没啥大问题,殿下这是要继续呢,还是让老朽派人送你回府?”苏老爷子打量了李显好一阵子,而后直起了腰来,一本正经地问道。

  回府?扯,那老子这十几圈岂不是白跑了,没那回事!李显原本是打算就此赖着不动了的,可一听苏老爷子如此说法,立马跟被针扎肋屁股一般跳了起来,气喘吁吁地怒视了苏老爷子一眼,双手一伸,试图拨开围观的诸将,却不料手脚无力之下,不单没能拨开旁人,倒令自己一个趔趄,险些再次摔一个跟头,好在边上的将领手疾眼快,伸手拽了一把,这才算是勉强站稳了脚跟。

  “好小子,还真要跑啊,有趣,有趣,哈哈哈……”苏定方一见李显那副不认输的倔强样,顿时便哈哈大笑了起来,诸将们自也都被逗得哄堂大笑不已,一时间满校场上都是将领们的粗豪笑声在回荡。

  “小王多谢苏老将军成全!”

  李显这会儿身体是疲软如泥,可心思却依旧灵动得很,一甩手,挣脱开旁人的护持,对着苏定方便是一躬,满脸子兴奋之色地谢了一句道。

  “嗯,好,像先帝的种,说罢,你打算拜何人为师?”

  苏定方见李显不单韧性十足,灵性也是绝佳,心中爱才之意大起,捋了捋胸前的长须,赞许地夸耀道。

  嘿嘿,成了!眼瞅着一番辛苦总算是有了回报,李显心里头跟吃了蜜一般爽,嘴一张,刚想着将李伯瑶的名讳道将出来,可话到了嘴边又觉得不妥,这便假作思索状地沉吟了一下道:“苏老将军明鉴,早前李太史只言小王之师在左骁卫,却不曾言明小王之师为何人,是故,小王实无法定夺,还请苏老将军行个方便。”

  “唔,殿下欲老夫何为?”苏定方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沉吟了片刻之后,这才略带一丝疑惑地出言问了一句道。

  “小王早前曾与父皇有约,只拜校尉一级之将军为师,今既蒙苏老将军恩准,可否让诸位将军演武一番,也好让小王有个定夺。”李显心中虽早有定数,可却并没有表现出来,而是满脸子热切地看着苏定方,言辞恳切地请求道。

  “那好,就这么定了。”苏定方这回倒是干脆得很,大手一挥,高声下令道:“诸将听令,各演武艺,拿出尔等看家本事,莫教殿下看轻了去!”

  “诺!”

  苏定方乃是左骁卫主将,他既开了口,诸将自无不应之理,轰然应诺之后,纷纷散了开去,各自跃马横枪,就在场中演练了开来,但见使枪的纵马如飞,枪舞成了花;善射的则纵马奔驰,挽弓攒射;擅刀的则舞刀劈砍,刀光霍霍,杀气腾腾,直瞧得李显目不暇接,心中大呼畅快不已。

  “殿下可看准了,哪位方是殿下中意之人?”苏定方并没有去看手下将士的操演,而是饶有兴致地观察着李显的一举一动,待得见李显已看得入迷,苏定方不禁为之莞尔,微微地摇了摇头,捋了捋长须,语气和蔼地点了一句道。

  看倒是看了,可却是看花了眼,李显痴迷之余,浑然忘了要去专门关注一下李伯瑶的神采,直到被苏定方一提点,方才醒过了神来,眼珠子四下转悠了一阵,好不容易才找到了李伯瑶的所在,只一看,眼睛登时就直了,不是激动,而是气恼——李伯瑶倒是骑在了马上,也纵马来回奔驰着,可李显看来看去,愣是没见这厮挥动一下长枪,那副悠闲的样子简直就是在滥竽充数。

  我勒个去的,李老儿推荐的就是这么个人物,整一个南郭先生不是?不管了,先找老苏头探探口风再说!李显暗自咒骂了几句,而后侧身仰头看着苏定方道:“苏老将军,那位持枪拖地者是何许人也?”

  “嗯?”苏定方顺着李显的手指望了过去,一见李伯瑶在那儿瞎转悠,不由地便笑了起来道:“殿下倒是好眼光,昆宗(李伯瑶的字)乃是卫公之孙,一身所学着实非凡,可惜啊,李家有家规,不得介入天家中事,殿下若是选了昆宗,怕是要失望喽。”

  家规?搞啥啊,敢情李太史是逗着咱玩的么,该死!李显一听苏定方如此说法,心头立马便是一沉,很有种气不打一处来的感觉,偏生还发作不得,郁闷得小脸蛋都不由地有些子发青了起来,气恼地咬了咬唇,脑筋急速地运转了起来。

  “苏老将军,小王选定了,就李将军便好,还请老将军成全。”李显琢磨来琢磨去,到了末了还是选择相信李淳风,毕竟能让英雄盖世的苏定方都交口称赞的人绝非等闲之辈,既然习武已是逃不过去的责任,那要选便选一个最好的师傅得了,说不准将来还能有所成就。

  “殿下莫要为难老朽了,此事老朽实无能为力,不瞒殿下,老朽当初曾受卫公大恩,算是其半个弟子,卫公的家规老朽可不敢破。”一听李显死活咬定了要李伯瑶,苏定方的头便有些子疼了起来,苦笑着摇了摇头,拒绝了李显的请求。

  “小王实不敢为难苏老将军,然则小王主意已定,断无更改处,既是苏老将军有难处,不若请苏老将军为小王引见一番,一切尽由小王来说可成?”李显见苏定方语气坚决,心头不由地便是一沉,细细地想了想,还是不甘心就此作罢,这便改口提出了引见的请求。

  “罢了,老朽就作一回恶人好了。”苏定方看了看李显那张满是期颐的小脸,无奈地摇头叹息了一声,一招手,将身边的一名亲卫叫了过来,吩咐其去将李伯瑶唤到了近前。

  “末将参见殿下,参见大将军。”李伯瑶显然已经猜到了苏定方传唤自己前来的用意,脸色自是有些不好相看,可却不敢有所失礼,奔驰到近前,翻身下了马背,恭敬地给李显见了个礼。

  “昆宗,殿下欲拜你为师,你之意如何?”苏定方瞟了李显一眼,而后面带歉意地看着李伯瑶,斟酌了下语气,缓缓地开口问道。

  “这……”李伯瑶很明显地犹豫了一下,还是咬着牙回答道:“禀大将军,末将能得殿下厚重,着实感激在心,然,末将才疏学浅,实不敢为殿下师,若是误了殿下前程,末将罪莫大焉。”

  “李将军,小王蒲柳之姿,本非战阵之才,然,决意习武之心甚坚,不敢言成才成器,却定会努力向学,断不会负了将军先祖之盛名,且小王此番习武不独为自身,更是为天下作一强武之榜样,期颐天下百姓能有向武之心,还望李将军能成全一、二。”李显并不因李伯瑶当面拒绝而变色,依旧是笑容满脸地说着。

  “这……”李伯瑶一看就不是个能言善辩的主儿,被李显如此这般地一说,一时间不禁为之语塞,呐呐了良久之后,这才皱着眉头回道:“殿下所言实令末将受宠若惊,,本该就此应承下来才是,然则此事实非末将可以擅自定夺,可否容末将回府与家父协商一、二?”

  “当然,当然,李将军所言常理也,小王岂有不允之理,今日天时已晚,明日一早小王自当登门拜访。”这等众目睽睽的场合下,李显自无法逼李伯瑶太甚,这便满口子应承了其之所请,然则心里头却已另有了计较……

  第三十四章死缠滥打(中)

  十二圈,足足七千多米的距离跑将下来着实不易,至少对于李显本人而言,可谓是从所未有的壮举,累是毋庸置疑之事,可就这么着,还没能拜上师,在旁人看来,是有够令人闹心的,然则李显本人却一点都不在意,不单不在意,反倒有着隐隐的兴奋在,只因李显从苏老爷子口中探听到了一个重要的隐秘——李伯瑶乃是李氏家族中唯一得了李靖兵法传承之人。

  李靖,大唐一代军神,被高宗誉为古往今来十大名将之一,将其与孙武、白起等古之名将并重,其一身所学自是非寻常可比,初唐名将中受其点拨者不在少数,其中佼佼者,除了苏定方这半个弟子之外,尚有因谋逆而被诛的侯君集、薛万彻等名将,但皆未能得李靖之真传,至于李靖的两个儿子李德骞、李德将么,别说得传武略了,压根儿就弃武从文了,足可见李靖在武略传承上的慎重——李靖祖辈皆信佛,唯其本身信道,而道家有云:三代为将乃是大忌,兵法不可不传于世,却忌乱传,唯待有缘人。

  很显然,李伯瑶便是那个有缘人,从这个意义来说,若是能拜李伯瑶为师,那就有希望得传《卫公兵法》,那等风光光是想想就足够李显流口水的了,心情振奋自是不消说了的,再累也值,当然了,话是这么说,可累却是实打实的,可怜李显这一辈子还从没这么折腾过,小身子骨都快散了架,一回府就歇了,从天不黑一直睡到了日上三杆尚不肯起,任凭嫣红等丫鬟们如何唤,李显就是赖着不出被窝,浑然忘了临睡前他自个儿要求早起的交待,眼瞅着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急红了眼的嫣红等人终于祭出了大杀器。

  “哼哼,哈哈,嘿……”

  李显睡得正值迷糊之际,一股子不对劲感猛然袭来,依稀感到鼻孔发痒,脸蛋生疼,耳边还传来一阵莫名其妙的声响,不由地便有些子恼了,愤怒地睁开了眼,刚要发作,入眼便见一双如同黑葡萄一般的大眼睛正好奇地望着自己,心里头的怒气登时便消了泰半,没说的,敢如此消遣李显的,除了上官婉儿这丫头外,更有何人,李显无奈之余,也只能苦笑了一声,从被窝里伸出了手来,试图将小丫头抱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