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古典架空 > 浪淘沙 > 第一百六十四章 掀棋

浪淘沙 第一百六十四章 掀棋

作者:青山荒冢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12-27 14:48:01 来源:88小说

六月初四,阴云垂,大风天。

距云岭山南麓崩塌已过去了近两日,为了尽快接应冯墨生,萧正风从黑石县强征了数百民夫日夜挖掘,再有刘一手代武林盟出面调解,李鸣珂与朱长老也就顺坡下驴,率领众人去河堤帮忙,既是扶危救急,也是暂避风头。

如此一来,原本剑拔弩张的气氛总算缓和下来。

殷令仪果真住进了萧正风的行辕里,她带来的四个护卫负责把守寝房,其他事宜皆听萧正风安排,后者自然不会错过这等大好机会,明目张胆地将县衙人手全都换成了听雨阁暗卫,哪怕一个端茶送水的女婢,那也是身手不凡的。

住在这样的地方,莫说殷令仪拖着病体,她就算有再大本事,也是插翅难飞。

换了旁人在此,恐怕早已寝食难安,可殷令仪不仅安之若素,还有闲心煮茶抚琴。

平南王女殷令仪有着清和郡主的封号,其人如其名,她不仅有秀美姿容,还有一身清净平和的气质,犹如亭亭玉立的水莲,一颦一笑皆浅淡,素手弄弦,曲声清冽,再浮躁的心绪都会慢慢平静下来。

萧正风平生好美酒也好美人,奈何妻子虽是吏部尚书的嫡孙女,相貌只能勉强算得中上,他看在岳家的面子上与她相敬如宾,在外总免不了沾花惹草,尤其殷令仪实在是个极有趣的女子,有趣到哪怕萧正风明知她不是简单人物,也乐于离她更近一些。

殷令仪沏得一手好茶,也不吝于为萧正风准备一盏,她仿佛能掐会算,每每萧正风前来拜访,总能喝上温凉适度的香茗。两人在袅袅茶香中相对而坐,萧正风有意旁敲侧击,可这诸般试探都被殷令仪自然而然地挡下,她实在是博学,上至天文地理下至四书五经,哪怕是最平常琐碎的市井民生,但凡萧正风提到,殷令仪都能毫无障碍地接话详聊,到最后竟是萧正风词穷,可不等他尴尬,她又恰到好处地转了话锋,半点不见当日咄咄逼人的姿态,温柔如三月间的桃花春风。

萧正风不由得想道,倘若平南王府没有反心,我合该娶这样的女子为妻。

卿本佳人,奈何从贼。

再如何惋惜,萧正风终究不是色令智昏之辈,他按捺住那点轻浮心思,索性与殷令仪谈起云岭山之事,故意道:“冯先生一行人被困山中已有两日,当下情势瞬息万变,也不知这两日之间又平添了多少变数。”

殷令仪放下茶盏,道:“以萧楼主之见,这伙贼匪应是什么来路?”

萧正风道:“线索太少,尚且不明,先前那位昭少侠认为此间贼人恐与乌勒奸细有关,但他口说无凭,如今又随冯先生进了云岭山,恐怕要等他们出来才能见分晓。”

“昭少侠?”殷令仪美目一抬,“可是那寒山的小山主?”

“正是此人,郡主莫非认识他?”

“武林大会落幕之后,白道七秀的名声传遍江湖,我在沿途已听闻过不少有关他的事情,都说步山主名师出高徒,寒山后继有人,岂能不记在心上?”说话间,殷令仪露出些许遗憾之色,“可惜我来晚一步,未能与他见面。”

萧正风凝视着她的脸庞,道:“倒也不晚,郡主好生在此歇着,待到通道掘开,自当让你见到他。”

南麓整面山壁都塌了,在不能动用火雷的前提下,要想在两三日间掘开通道,所费人力物力皆非小数目,尤其土石俱已松动,挖掘的人稍不留意就要被落石砸中,短短两天内,已有数人被砸伤压死,只是这些哀声注定传不出百步远,提刀在侧的听雨阁暗卫更是无动于衷。

殷令仪人在县衙,对这些事也能猜得**不离十,她没有点破,只是抿嘴轻笑道:“若能如此,便是极好了。”

萧正风却不肯就此放过,追问道:“郡主千金之躯,为何如此看中一个江湖草莽?”

“此人可不是一般的江湖草莽,萧楼主何必明知故问?”殷令仪斜睨过来,眼角如带香风,虽无妩媚之气,却勾得萧正风心猿意马,“他是白道七秀之首,四大门派未来的顶梁柱都与他交好,甚至承他救命之恩,武林盟将来必有他一席之地,更何况他有天下第一人为师,寒山虽未复归大靖,却为北疆镇守天门十八年,对稳定边陲有莫大助益,以周总兵为首的边关守将都与步寒英相交,多年来同寒山守望相助……这样一个人,难道不值得我们在意?”

这一番话字字在理,也与萧正风的心思不谋而合,正因为他看到了昭衍的价值,才在谢青棠死后为其向周绛云说项,否则以那魔头睚眦必报的性子,昭衍敢当众杀了他的左膀右臂,周绛云只会让他死得更难看,就算明着不行,暗地里能做的手脚才令人防不胜防。

可惜的是,萧正风对武林大会的谋划功败垂成,被发配到这偏远之地干苦差事,自己先前铺设好的一切都让后续接手的姑射仙捡了便宜,因此当萧正风乍见昭衍出现在这里,他是又惊又喜,惊的是这不速之客来意莫测,喜的是姑射仙想必没来得及招揽此人,自己的一番苦心不算为他人作嫁衣。

只不过,听殷令仪言下之意,恐怕她也是这样想的。

心里盘旋着诸多念头,萧正风顺势问道:“你认为他所言是真?”

殷令仪一笑,眼神却冷了下来:“太多的巧合堆砌到一处,那就不是巧合了。”

“怎么说?”

“眼下冯楼主尚且被困山中,萧楼主却有闲心在这儿喝上两日清茶,难道不也是认为我来得太巧吗?”

这一句轻飘飘的话入耳,萧正风持杯的手微微一紧,他无须细看,这只杯子已经裂了。

气氛霎时冷凝,殷令仪恍若未觉地给自己添了一盏热茶,道:“所谓赈济救人,平南王府大可派出一两个管事来此,他们能做的定然比我更多,偏偏我来到了这里,还是在这风声鹤唳之时,萧楼主心里一定在想,我定然是另有所图。”

萧正风扯了下嘴角:“郡主何出此言?”

“我确实是另有所图。”殷令仪呷了口茶水,眉头微皱,“不过,在住进县衙之后,目的已经算是达成了。”

这下子,萧正风是真正坐不住了,他仔细回想殷令仪这两天的所作所为,只觉得无一有异,除了一些私密活儿,其他都是在自己和暗卫们的眼皮子底下,她哪来机会搞小动作?

除非,殷令仪所指的是她住进县衙这件事本身。

“你……在躲避谁?”

多年来的明流暗涌,朝廷与平南王府早成对峙局面,许多事情虽不能摊开来说,各自却是心照不宣,殷令仪显然知道黑石县已落入听雨阁的掌控,可她选择了直奔萧正风而来,甚至主动迁入这座行辕,每日形同软禁一般,足见在她看来,听雨阁已不是当下最大的危机。

萧正风这一问出口,殷令仪默然片刻,忽地站起身来,背对着他拉下半截衣衫,露出整个右肩,再将泼墨长发捞起,冷声道:“萧楼主,你且上来看看。”

猝不及防见到这一幕,萧正风几乎被那片凝脂白玉晃花了眼,他定了定神,目光落在殷令仪的右肩上,很快被一片红点吸引住。

“这是——”

他拿起桌上的灯盏疾步上前,用烛火细细一照,总算看清这一片巴掌大的红点竟然是密密麻麻的针眼,少说有几十根细针曾扎入其中,血痂结成不久,看得人头皮发麻。

萧正风浑身一震,殷令仪已将衣领拉拢,从袖袋内取出一只锦囊丢到他手里,道:“你可认得此物?”

锦囊里是一把钢针,细如牛毛,遍体扭成螺纹状,极易打进肉里,若无精于暗器之道的人谨慎挑动,贸然将其拔出,势必牵皮带肉。

如此阴毒又精致的暗器在江湖上并不多见,萧正风恰好再熟悉不过,只因这针名叫“魂牵梦萦”,是冯墨生研制出来的独门暗器,伤人刑讯皆可用之,忽雷楼的下属都有随身配备。

萧正风的脸色阴沉下来:“这是怎么回事?”

殷令仪道:“五月廿四,我在中州披霞县遭遇了一伙黑衣人的截杀,护卫奋力抵抗以至死伤大半,我也身中暗器,险些不活。”

五月廿四。

萧正风心里一突,他对这个时间十分敏感,不仅是永安帝在这一日下了罪己诏,更因那桩骇人听闻的冤鬼路血案同样发生在这天,此事先由昭衍提及,后由刘一手详说,两边说法出入不大,可见是真。

冤鬼路血案的内幕,纵然萧正风身在黑石县也能猜出个七七八八,原以为是方怀远为了掩护殷令仪痛下狠手,殷令仪却道自己那时身在披霞县,须知那披霞县离冤鬼路有二百里之遥,就算是快马加鞭,一天也难以抵达。

他半信半疑地问道:“郡主去披霞县做什么?”

“我原本是要去栖凰山一观武林大会的盛况。”殷令仪毫不避讳地道,“然而,在我抵达中州之后,意外得知怪医殷无济在披霞县一带出没的消息……想来萧楼主也知道,我患有痼疾,这一两年来发作频发,西川境内名医皆束手无策,只怕会病入膏肓,于是在得知消息后,我临时改变了行程,北上披霞县寻医问药。”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平南王女患病难医之事对听雨阁而言不算秘密,萧正风不知她到底患了什么毛病,却也知道棘手非常,而那怪医殷无济自打退出了补天宗,便在江湖上销声匿迹,偶有几次现身都是神出鬼没。

武林大会虽然重要,但也比不得自己的性命。

萧正风点了点头:“那可曾找到?”

“没有,我一路风尘仆仆地赶到披霞县,派人四处打听,得知前不久确有一名游方郎中路径此地,只是此人医术平常,不过能医些跌打损伤的毛病,委实算不得神医。”说到此处,殷令仪冷笑一声,温柔的面庞上陡生杀意,“得知此事后,我立刻让身边护卫杀了那报信之人。”

萧正风目光一寒:“有人故意作饵,引你入陷阱?”

殷令仪道:“我将那人杀死之后,即刻准备撤离,没想到杀手胆大包天,竟是当街动手。”

当街杀人……萧正风双眉紧皱,他本是心下存疑,可殷令仪说得笃定,而当街杀人之事必定惊动当地官府,目击者也有不少,只要回头查证一番就可辨别真伪,殷令仪不会说这样拙劣的谎话才对。

想到这里,他下意识看了眼铜针:“你以为……是我们动的手?”

殷令仪只是浅笑,继续道:“披霞县临北,我已知有杀手盯上了自己,身边护卫只剩寥寥几人,倘若急于南下,恐怕不等进入西川,我就要落入贼手,于是不得不反其道而行之,思及云岭地崩一事,故向此而来。”

她说得隐晦,萧正风却是明白了过来,殷令仪的确怀疑过杀手是听雨阁所派,奈何形势所逼,她只能铤而走险,先施善举聚拢人心,再故意现身于众人面前,南北对峙毕竟还在暗地里,一切转明之前,萧正风与冯墨生都不能拿她怎样,倘若事情真是他们所为,堂堂王女在听雨阁的地盘里出了事,平南王府就算出师有名,可若是栽赃嫁祸,听雨阁不仅不能动她,还得保护她。

难怪自己这两天诸般试探,她都稳坐不动,只因她在光明正大地住进县衙之后,已经位于不败之地。

心下明悟,再面对这个柔弱清丽的女子,萧正风背后竟生出了几分寒意,那点小心思都如烟散去,他将这些散碎的线索串联起来,眉头几乎皱成了疙瘩,道:“郡主,旁的不必多说,我敢对天发誓,披霞县那场刺杀与听雨阁绝无干系。”

殷令仪不置可否,道:“我这一路行来,虽没有遭遇第二次截杀,但能感觉到危险如影随形。”

事关重大,萧正风也不敢轻忽,当即承诺道:“郡主放心,我一定下令诸人严加防守,绝不放一只苍蝇入内。”

殷令仪没跟他客套,颔首道:“多谢萧楼主。”

萧正风拿起锦囊就要出门,忽听殷令仪的声音从背后传来:“萧楼主亦是皇亲国戚出身,我殷氏也好,你萧氏也罢,皆与大靖江山共荣辱,或有利害相冲之处,归根结底还是一条船上的人,故有些话虽然冒犯,但是不吐不快。”

脚步微顿,萧正风回头看去,只见殷令仪仍坐在原位,正拔下簪子拨弄灯芯,那火苗在金簪上一跳一跳,一如萧正风此刻惴惴的心。

他压下翻涌的心绪,慎重道:“郡主请说。”

“今日之大靖,已非高祖与先帝在时之大靖。”殷令仪一字一顿地道,“北有乌勒蠢蠢欲动,南有土人作乱为祸,东海之外更有强敌侵扰不休,当今天下……经不起第二次三王之乱了。”

手指一动,金簪犹如利刃般割断了灯芯,火苗掉落下来,只燃烧了片刻璀璨,旋即黯然。

火光熄灭的刹那,萧正风心口如被无形的力量擂了一拳。

这两日来,他与殷令仪打了无数机锋,既是为了云岭山之事,也是想要知道她对南北方一日紧张过一日的局势如何看待。

现在,殷令仪终于给了他答案。

萧正风无数次怀疑过她,可他没来由的相信殷令仪是发自肺腑地说出了这句话。

一时间,他心里五味杂陈,最终只能道:“郡主早些安寝,后半夜我会赶回来。”

殷令仪定定地看了他一会儿,端茶送客。

萧正风心乱如麻地出了县衙,天色已经昏黑下来,他纵马直奔云岭山而去,随行暗卫不敢怠慢,连忙紧跟在后。

他们赶到南麓时,夜幕彻底黑沉,好在四下灯火通明如白昼,民夫们还在继续挖掘,幸好此处只是一面山壁,这么多的人力物力砸下来,原本堆积如山的落石已被搬开了大半,勉强清理出了长达百步的道路,最迟等到明日晌午,山道就能彻底打通了。

萧正风心里一松,招来个暗卫问道:“那些江湖人,今日可有什么异动?”

那暗卫道:“回禀楼主,丐帮的朱长老率领众弟子整日修筑河堤,李鸣珂则带着手下镖师在河岸边支起棚子,负责为他们造饭治伤,有不少民夫和灾民聚集过去,混迹其中的探子没有发现可疑之人。”

李鸣珂等人这样安分,反而让萧正风心焦起来,可是殷令仪的话犹在耳畔,当下局面堪称云谲波诡,要想重演那晚河堤之事已是不可为了。

他正要再吩咐几句,突然听到前面传来一阵喧哗声,当即眉头一凝,道:“去看看怎么回事。”

暗卫连忙朝事发地赶去,不多时就疾奔而回,面上满是惊喜之色:“楼主,民夫们听到乱石之后隐约传出了人声,属下上前一问,应是癸七无误!”

癸七正是跟随冯墨生进去的人之一,他既还活着,想来冯墨生也平安无事,萧正风心里一松,道:“赶紧些,天亮之前务必要将道路打开!”

“是!”

暗卫领命而去,萧正风喜不自胜,可当他无意识碰到那装满钢针的锦囊,脸上的笑意不由得淡去许多。

无论殷令仪所说是真是假,这一把魂牵梦萦是忽雷楼的独门暗器总不会有错,就算有人栽赃嫁祸,一旦事情得逞,不仅冯墨生脱不了干系,听雨阁也休想置身事外。

此事,须得尽快与冯墨生合计一番才好。

萧正风心里笼罩上一层阴霾,他本是过来看一眼,现在却想要等到冯墨生出来,有了这尊煞神坐镇,上至暗卫下至民夫都不敢懈怠,拖着疲惫的身躯加紧清理道路。

就在将近五更天的时候,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忽然从官道传来,有些困倦的萧正风立刻睁开眼睛,周遭暗卫迅速上前将快马拦截下来。

“楼主,出事了!”

深夜来此的人赫然是萧正风留在县衙的暗卫之一,看清此人面目后,萧正风心头一凛,厉声道:“出了什么事?”

“有、有刺客潜入县衙,杀伤数人,掳走了清和郡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