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古典架空 > 浪淘沙 > 第一百三十一章 毒计

浪淘沙 第一百三十一章 毒计

作者:青山荒冢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12-27 14:48:01 来源:88小说

一路向西,昼夜兼程,历经七日,即至宁州。

宁州位于西川与北疆交界,距离京师有数千里之遥,分割南北的凌绝山脉于此地横断而过,境内群峰耸立,山势陡峭,百姓难以耕作为生,青壮多受召为工,上山采石,入谷掘矿。

地崩发生在大白天,彼时正是矿工劳作之时,地震如雷,山体倾塌,当中人十不存一,幸者多为老弱妇孺,官府虽征调民夫开道抢险,却已捉襟见肘,是故李鸣珂一路走来,所见所闻尽是哀鸿。

过州城,入县乡,待到行至此处,他们距离云岭山只剩下不到百里的路程,李鸣珂看天色已晚,风雨又急,于是下令搭棚休整。

这一次奔赴赈济,镇远镖局大当家先已派人前往各分舵下达命令,李鸣珂沿途调取了诸多粮食医药,王鼎则动用聚义令紧急召集了百多名丐帮弟子护送随行,如此一支庞大队伍尽由武人组成,沿途绿林不敢轻易袭扰,这才能够尽快抵达宁州。

念及此,李鸣珂不由得在心中暗暗感激王鼎,若非得其倾力相助,恐怕等她赶到云岭山,已是来不及了。

风急雨大,众人择一处较为平坦的山地为营地,手脚麻利地搭起十数个窝棚,先将辎重送入其中,这才容人抱团挤入,队伍里女子人少,李鸣珂不愿做那独占之事,左右江湖儿女事急从权,她索性与王鼎同住。

王鼎练得一手好功夫,做起这些琐事却不利索,搭出来的窝棚又小又歪,看着便招人发笑,他原本不甚在意,没想到李鸣珂匆匆赶来,随手将湿透的蓑衣挂在门前挡风,转头对他笑道:“叨扰王少帮主,借你一隅宝地栖身,不知可好?”

“啊……李大小姐快请落座!”

王鼎险些在草堆上打挺而起,他连忙起身,用手迅速将干草压平整,又从包袱里翻出几件衣裳铺在上头,看得李鸣珂忍俊不禁,笑道:“我又不是千金娇花客,出门在外哪来恁多讲究?”

她丝毫不嫌弃床铺简陋,径自走过去坐下,王鼎平素是个爽快豪气的大老粗,最腻烦那些个繁文缛节,眼下却像是凭空长出了巧心柔肠,压根不敢挨近她,顺手捞起一根长木棍架好,翻身坐了上去。

两人都有满腹心事,偏偏各自顾虑,沉默了半晌过后,李鸣珂率先开口道:“自入了黑石县,沿途官道已被地崩破坏殆尽,官府为守住剑南江征调了大批民夫修筑河堤水坝,可仍有小股河流决堤,裹挟群山落石冲击道路……这般情况之下,官府即使想要赈灾也有心无力,除非先打开一条粮道,否则就算入了云岭山区,不过见一场人相食的惨剧。”

谈起正事,王鼎的心绪反而平静了下来,他顺着李鸣珂的话道:“宁州境内多山脉土石,民生本就不如别处繁盛,云岭一带更是地广人稀,地崩发生时青壮多折损山中,纵有幸存者亦被官府征调而去,毕竟与剑南江相比,云岭不值一提,你我到底出自江湖草莽,没那本事压着官老爷索要民夫尽快开道,为今之计唯有自行开道。”

虽无黄册查证,可云岭山那地方端的是穷山恶水,当中百姓至多不过千余数,而剑南江一旦有失,那便是泽祸无穷,少说数万百姓将要家破人亡,是故二人心中虽有郁气,却也知道轻重,只不过官府救灾,侠者救人,这便是他们这一行人跋涉而来的目的。

李鸣珂想了想,问道:“宁州附近可还有丐帮分舵?”

王鼎会意,摇头道:“宁州地势特殊,虽有许多流民乞丐,却非丐帮弟子,如今天灾之下众生畏惧,想要将他们招来开道只怕是难上加难。”

李鸣珂叹气道:“那若是以我们带来的人手……”

“凭这二百多人的力量,要想打开一条可供车马出入的粮道,少说也要四日时间,自地崩至今已近半月,当中灾民纵有些许余粮果腹,想来也该断粮了,再耽搁下去只怕生出**。”

“事不宜迟!”李鸣珂眉头紧皱,神色冷峻果决,“道必须要开,我们有车马粮食,又是习武之人,再难都远胜灾民不知多少,今晚休整一夜,明天让大家全力挖开山石,势必要尽快清出一条粮道来,此事就交托于少帮主与诸位丐帮兄弟了!”

王鼎目光微凝:“你欲如何?”

李鸣珂道:“我自率领轻功上等的镖师,背负一些粮药先行入山探路,能多救得一个是一个。”

“此举不妥!”王鼎惊得站起身来,“前路难测,情况未明,你只带这点人手进去过于危险,还是留下来与我们一起开道,我一定……”

李鸣珂抬头看着他面上压抑不住的担忧,提起的心反而往下放了放,她柔声道:“我知少帮主是一番好意,也知你一定会事事当先领着众位兄弟不眠不休地开路,可赈济救人不比厮杀打斗,灾民被困山中多日,谁都不知里面是何情形,若是穷尽众人之力打开粮道却无余力镇压情势,后果更不堪设想!少帮主,正因有你守在身后,我才敢举步向前。”

王鼎浑身一颤,整个人僵在了原地。

李鸣珂说完最后一句话,自己也觉得耳根发热,她低声道了一句“得罪”,披上罩衣侧身入睡,面朝棚壁却是双目清明。

王鼎听她呼吸声未变,心知她在装睡,千言万语都涌在心头,偏生一句也说不出口,伸手想要虚握什么,却看到自己只有四根指头的怪异左手,如凭空被谁砸了一锤,闷闷不做声,兀自回到木棍上,静坐阖目,心绪翻涌如潮。

这一夜,两人皆无眠。

翌日风歇雨停,天色尚未大亮,李鸣珂已经起身走出窝棚,果真点了十二名常年在外奔波行走的老道镖师,弃了骡马板车,各自背负起干粮药材,施展轻功踏上乱石土堆,向下方众人遥遥一礼,纵身入山了。

诚如李鸣珂所料,好不容易踏过这片淤阻地,甫一进入云岭山区,她便发现此处惨状远远超过先前途经的几处乡镇村落。

云岭山内没有大江大河,却有溪流湖泊,如今都已被土石冲垮,汇聚成污浊不堪的泥流席卷漫溢,山脚下的村子和田地俱已被淹没,污水里漂着几具肿胀溃烂的浮尸,道路边偶有四肢干瘦却肚腹肿大的饿殍,纵然是刀口舔血的江湖人,见到这一幕也不忍多看。

他们只有十三人,无力收殓这些尸身,只能削了木头做成标记插在旁侧,而后闷头往前走,越是靠近大山,道路越是难行,甚至有数道宽逾半丈的沟壑分裂地面,李鸣珂便带人劈石伐木,勉强搭起小桥,以便后面的车马通过。

临近黄昏时,他们终于见到了幸存的活人。

道路毁坏,山崩地裂,此处环境在短短半月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聚集在这里的灾民约有百十来数,他们熬过了最初那场地崩和后来的七日余震,却被困在这里进退维谷,粮食是最先吃完的,然后是来不及逃走的蛇虫鼠蚁,到最后不得不吞咽草根树皮,伤口早已溃烂,皮肉腐坏得不知疼,神情也已麻木,哪怕见着了李鸣珂一行人,也没有多大反应。

李鸣珂没有贸然靠近他们,她将十二名镖师分成两组,其中六人去分干粮,量不多,只能勉强让这些人吃上两口不至饿死,剩下六人却是提着刀剑在周遭来回逡巡,有些见了粮食蠢蠢欲动的人被刀光一照,霎时又畏畏缩缩地坐了回去,捧着得来不易的蒸饼狼吞虎咽。

等到每个灾民手里都有了干粮,李鸣珂这才向他们走了过去,她也疲累极了,手里的半块蒸饼和着凉水吃了一半,剩下半块被她塞给了一个小孩,那小孩儿吃着吃着,竟然嚎啕大哭起来。

李鸣珂给他倒了点水,问道:“好孩子,你哭什么?”

那小孩儿呜咽着道:“我爹……我娘……没了,他们都没了……”

这哭声一起,那些神情麻木的灾民方才如梦初醒,哭嚎声此起彼伏地响了起来,嘈杂刺耳,却比刚才的死气沉沉更让人心安。

只有活人才会哭。

李鸣珂搂着那小孩哄了几句,跟匆匆赶来的小吏打听消息,得知他们几个原本是黑石县的差役,地崩发生后,知县吓得魂不附体,师爷带人抢救谷仓,而县丞领着他们几十号人赶来救人,发现云岭山下的四个村庄都被埋在了乱石堆下,侥幸活下来的人不到两百,他们本欲带着灾民逃出去,没想到余震来了,跑在前面的人大半被石头砸死或掉进地缝,剩下的人眼睁睁看着道路被阻断,他们都被困在了这里,为争抢所剩无几的口粮发生过好几次乱斗,后来又是连续七日的余震和大雨……如今,幸存者只有寥寥几十个人了。

“山下的村子尚且如此,山里可有人逃出来呢?”

小吏道:“云岭山这地方穷得很,山里头人家多是石匠猎户,倒是听说有山贼盘踞于此,地崩使得前后道路俱断,倒是不见贼人踪迹。”

李鸣珂心里一突,她转身望向后方那座大山,此时残阳映照下来,乍看如被血洗过一样。

她定了定神,道:“我要进山一探,可否寻个人带路?”

小吏闻言大惊失色,连饼也顾不上吃了,慌忙劝道:“活菩萨,都说了那山里只有贼,千万去不得啊!”

李鸣珂问道:“你可知贼人聚众多少?”

“这……”小吏摇头,“只是听说,委实不知。”

“云岭山地势险峻,来往商旅军伍宁可绕路也不愿从中取道,周遭又无富庶城镇,纵有山贼在此聚众,为数必不能多,倒是山里那些人家……”李鸣珂深吸一口气,“况且,粮道尚需四五日方能打通,我们带来的这点粮食顶多维持两三天,中途若生变故,只怕救人不成反酿祸端,必须将前后山路都打开。”

顿了顿,李鸣珂沉声道:“此时进山着实有不小风险,我不强迫于人,烦请通知下去,谁愿为我引路,我管他吃饱肚子,若能活过此劫,送其五亩田地以安生计。”

小吏瞠目结舌,转头将消息说了出去,灾民们方才吃了干粮,日趋绝望的心又开始死灰复燃,众人窃窃私语了许久,最终有两个胆大的人越众而出。

此二人皆是年过不惑的男子,一个高瘦黢黑,另一个五短身材,俱都衣衫褴褛好不狼狈,李鸣珂扫了眼他们的双手,没发觉异常之处,遂开口问道:“两位如何称呼?”

那矮小男子忙道:“当、当不得,小人王五,这是我妹婿石大,恩人随意称呼便是。”

李鸣珂一挑眉:“你们是一家的,做什么生计?”

王五苦道:“是,都一个村子的,小人娶了他阿姊,他娶了小人的妹妹,都是做木匠活的,两家搭伙过日子,这一次山崩,我俩的妻儿都没了……”

说着说着,他不禁落下泪来,那石大也涕泗横流,李鸣珂这才注意到对方的哭声格外低哑难听,原来是个哑巴。

这两个人都很干瘦,但是掌中有老茧,手脚上有木石刻刀磨出来的疤,一名镖师借着送水的机会抓了把二人腕脉,暗自朝李鸣珂点了点头。

见状,李鸣珂眉头舒展,让他们吃饱喝足,道:“带路吧。”

这一次,她只带走了八名镖师,剩下四个都留在了这里,负责看守灾民和等待接应后头的王鼎一行人。

疾行一日,饶是铁打的汉子也有些吃不消了,见灾民们的情绪缓和下来,四名镖师抱刀守着粮袋坐地休憩,其中有个会些医术的镖师强打精神,找了块平整的石板当桌案,连夜开始为灾民看伤。

活人之法,唯食与药。

受伤的灾民们开始向这边聚拢,其余人都在旁边看着,没有多少言语,偶尔能听见人低声啜泣,好在今夜的风变得温柔了许多,不再那样寒冷刺骨。

李鸣珂等人的到来就像是一缕刺破黑夜的阳光,垂死挣扎的人们争先恐后地向那阳光跑去,自然……没有人会在这时看向身后。

先前与李鸣珂说过话的那名小吏,趁着所有人都无暇分神的时候,悄然隐入了后方树林里,等到退得足够远,立刻拔足狂奔,直至跑到了一处阴沟前。

那阴沟里,横七竖八地堆了好几具尸身,个个皮肤溃烂面目全非,有人用布巾遮住口鼻,一股脑往里面倒着石灰,旁边还堆了高高的泥土,只等着挥铲掩埋。

“人进去了?”

见小吏连滚带爬地赶来,冯墨生侧目问道:“几个人?”

那小吏心跳如擂鼓,结结巴巴地道:“回、回禀大人,总共十三个人,九个进去了,领头的是个年轻女子,自称姓李。”

一旁的萧正风目光微闪,对冯墨生道:“若我所料不错,应是那镇远镖局的李鸣珂。”

昨夜接到探子来报,萧正风本欲赶去一探究竟,却被冯墨生拦了下来,这老狐狸非但没有靠近那支队伍,反而主动收缩了包围圈,不仅将大半人手安插在山麓附近,还让一些机灵的探子伪装成灾民,顺利混入其中。

“二百余人,只进来了这么几个,其余人想必都在外面试图挖掘粮道……”冯墨生眯起眼睛,“看来,他们确实是为赈济灾民而来的。”

萧正风道:“他们若能将道挖开,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待到粮道一通,可让河堤那边的官差赶来与之会合,就可轻而易举地将这些人调离此地。”

冯墨生摇了摇头,道:“赈灾是真,可这位李大小姐怕不只是为此而来,我让人故意放出山中有贼的消息,她听罢非但不惧,反而执意要带这点人手即刻入山,说明此女对云岭山里的情况并非一无所知,且有把握保住自身安全。”

萧正风目光一冷:“冯先生认为,她是我们要钓的那条鱼?”

“她只是一条探路的小鱼,大鱼还在后面呢。”冯墨生摩挲着自己那只铁钩手,“传令下去,莫要轻举妄动,也不必跟得太紧,静观其变。”

闻言,萧正风不禁皱眉:“李鸣珂成名已久,并非寻常武林小辈,她若当真别有企图,这云岭山内又地势复杂,一旦跟丢了她……”

“不妨事。”冯墨生慢吞吞地笑了,“即便跟丢了,只要她能找到那窝贼人的老巢,好戏就算开始了。”

萧正风深恶这老狐狸爱卖关子的作态,却又不得不追问道:“冯先生可是有所准备?”

冯墨生示意他看那阴沟里的尸体,道:“地崩数日又逢大雨,许多尸体来不及处理干净,这里又是道路阻断,已有个别灾民染上了疫病……”

萧正风点了点头,他虽不为赈灾而来,却也知道大灾之后若生大疫的厉害,于是昨晚匆匆赶来此处后,即刻命人混入灾民之中打探情况,果真发现了好几个皮肉溃烂发青的人,于是趁着月黑风高,将染病之人拖出来杀了埋掉,以免疫病蔓延。

冯墨生道:“那带路入山的两人,亦身染疫病,只是病症尚轻,我安排人给他们喝过病尸水,想来很快就能催化病灶发作起来了。”

萧正风脸色大变:“你——”

“山里那些个贼子至今不曾出来,要么是死得十不存一,要么是储存颇多尚未粮绝。”冯墨生笑得愈发和蔼可亲,“镇远镖局的总舵就在西川,若平南王在此私造军械的消息是真,李鸣珂八成是替王府前来接应他们的人,想要以赈灾为幌子,用大批人手和灾民掩人耳目……既然如此,我借李鸣珂之手将他们逼上绝路,让她带去死难而非生机,你说那些贼子会有什么反应呢?”

杀人不过头点地,何如诛心断念情?

听雨阁四天王之中,冯墨生的武功不算最高,城府不算最深,却有一样远胜其他三人,那便是阴险狠毒,最擅浑水摸鱼和借刀杀人。

萧正风背后不禁升起一股悚然寒意,继而又有难以抑制的兴奋感翻涌而起。

迟则生变,他们已经在这鬼地方踏步太久了。

他正待说些什么,突然听到不远处的树丛中传来一声轻响,似是枯枝被踩断的声音。

“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