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江山风雨情之雍正与年妃 > 第2861章 墨宝

江山风雨情之雍正与年妃 第2861章 墨宝

作者:我向苍天借明月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26 18:45:51 来源:书海阁

随着皇太后百日孝期即将届满,按照皇家丧仪的规矩,紫禁城立即拉开了梓宫入葬遵化景陵的序幕。

按照大清惯例,先皇陵寝的地址由其本人确定,但是陵寝的名称则需要交由嗣皇帝定夺。早在二月十七日的时候,面对诸王大臣呈送上的九个名字,皇上用针刺破手指,将“景陵”二字圈定,从此,康熙皇帝的陵寝名称正式确定为“景陵”。

由于附葬的皇太后(德妃)、皇太贵妃(敏妃)均已过世,先皇的梓宫此时也安奉在景陵的享殿,只是尚未正式下葬地宫而已,因此此次恭送皇太后前往遵化下葬的同时,还将举行先皇和皇太后梓宫正式下葬仪式。

皇上对于自己皇阿玛的丧仪尽心尽力、亲力亲为,事无大小、巨细,全都考虑得格外周道,特别是对于景陵的碑匾,由于碑匾是整个陵寝的门面和招牌,因此他更是万分重视,极为用心。

景陵的碑匾出于何人之手,皇上一直在犹豫,毕竟他自己的书法造诣极高,因此是由自己亲自操刀还是交由当朝极负盛名的文人墨客代笔,困扰了他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不过由于皇上对自己的书法造诣历来都非常自负,而且他的书法也确实具有相当高的水平,具备自负的资本,于是暗地里已经悄悄地写了不下上百个“景陵”二字。然而像他那样自负至极之人竟然也有了不自信的时候,反反复复写了很多遍,前后历时长达近一个月的时间,或许是写得太多了,引发了视觉疲劳,又或许面对的是他最为敬重的皇阿玛,有一股莫名的情绪在作怪,以至如此自负之人突然间找不到了自信心。

由于是为先皇的陵寝书写牌匾,原本就是追求尽善尽美的他,在此时更是陷入了无以复加的极为苛刻的境地。无论怎么写,他不是认为这个提笔不够遒劲,就是认为那个落笔绵软没有气势。为了防止自己心浮气燥,他甚至改变了以住见针插针的方式,而是在繁忙的政务之余,特意安排夜深人静无人打扰的这段时间,先是焚香、沐浴、更衣,再静读一会儿禅经,这才来到书案前面凝神静气,提笔落字,然而即使如此静心,即使写了有上百遍,他仍是挑不出一幅令自己满意的墨宝,懊恼至及的他将笔一扔,索性生起闷气来。

生闷气绝对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思来想去,他终于还是决定对这件事情采取广纳贤士的策略,于是一声轻唤,就见高无庸立即应声进了屋来。

“回万岁爷,奴才在。”

“传朕的口谕,令诚亲王、淳亲王恭写景陵碑匾,令翰林院中所有善书的翰林们,一并恭写,此事需尽快,限三日内完成。”

诚亲王不必多说,世人称其为三阿哥,作为一名学识渊博的学者,无论是着书立传还是书法水平,均有突出表现,特别是书法,京城好多皇家建筑及园林都留有他的墨迹,因此被皇上点名根本不出任何人的意料之外。

淳亲王,世人称其为七阿哥,于今年四月份刚刚被皇上晋封为和硕淳亲王。七阿哥自幼既身有残疾,因此从他刚一出生的时刻就注定了与储君无缘的命运,也正是如此,他才能够躲开了既血腥又残酷的夺嫡之争,也能够将自己所有的心思和注意力放在学业上,从而成就了另一位出身皇家的书法高手。对于自己七弟的书法水平,皇上当然是了如指掌,正所谓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皇上自己本就是善书之人,能被他点名前来书写先皇碑文、牌匾,可见这两位亲王书法水平在所有的皇子阿哥之中堪称翘楚。加上皇上本人,已经有三位顶级书法高手参与到了景陵碑匾的书写之中,然而皇上还是放心不下,又特意命供职于翰林院的官员们,无论官级大小、职位高低,只要是能书善墨之人,都要为先皇的碑匾贡献墨宝。皇上如此礼贤下士、求贤若渴之举,一改从前刚愎自用、一家之言的作风,颇有廉亲王广纳贤士的风范,可见他这片诚孝之心,日月可鉴。

八月初十日,这一天是皇上限定的交稿时间,所有墨宝收集齐全,呈上御览。皇上见到这些形式不一、风格迥异的作品,一时也是挑花了眼,拿不定主意。思前想后,还是决定听一听各位王公大臣的意见。

在传旨之前,他特意命高无庸将这此书法作品的顺序打乱,不按官职高低来排列,而是胡乱地随意摆放,同时还隐去了署名每一幅字的题字和款识,为的就是他想要听到最真实的评价和意见。待一切准备就绪,当包括诚亲王、淳亲王在内的众王公大臣一并到齐后,他开门见山地对众人就此事的原委进行了一番详细的解释。

“景陵碑匾是一件重大的事情,朕事先已令诚亲王、淳亲王,还有翰林院善书之人予以恭写。朕自幼蒙皇考训戒,仿学皇考御书,经常获得嘉奖,因此朕也恭写一份,并不是为了炫耀朕的长处,而是如果不亲自书写,委实是于心不安。现在这些书写好的纸页都在这里,请各位大人一起细看、品评、推荐,不一定要用朕所书,只要将书写得最好的那一份选出来,朕就安心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一番长篇大论说下来,众人这才明白,原来今天这么急急地被召见过来,只是为了选定景陵碑匾题字之书。因为在座之人都是久居官场,其中的门道早就看得极其透彻,因此这件表面上看似轻松简单的事情,每一个人都认为实则是太不容易。

首先书法作为琴棋书画四大才艺之一,其本身不过就是艺术的一种形式罢了,就像诗词歌赋那样,可谓仁者见仁、智才见智,或谓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本身就是一件没有标准,难以评判何为“最”好的事情。

其次皇上已经开诚布公地讲明了,他也书写了一幅,也位列其中,就算他已经提前表明了很高的姿态“不一定要用朕所书”,但是有皇上的墨宝珠玉在前,谁还敢说别人的作品更好?那不就是等同于在说,皇上的作品不好吗?就算大家都知道他并不喜欢溜须拍马之人,但是若要当着皇上的面说出来圣上技不如人,包括怡亲王在内也没有这么大的胆量。

再者,由于皇上钦点的文人墨客都是顶尖高手,从翰林院选拔出来的墨宝也是世间少有的珍品,包括皇上在内的所有作品都是齐鼓相当、难分伯仲,不但皇上挑花了眼,就是在座之人也是难以立见高低。

最后,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从客观上来讲,皇上的书法已经非常好了,既然皇上的书法已经非常好了,各幅墨宝又都是各有千秋,何不就此做一个顺水人情,既保全了皇上的面子,又让皇上尽了孝心,又不会得罪其它人,完全就是举手之劳,何乐而不为?

众人的这番大大小小的心思实际上也是张廷玉的意思。张廷玉是皇上非常信任的一位心腹大臣,更重要的也是极为得天独厚的优势在于他不是皇亲国戚,因经在众多墨宝皆出自于皇族之手的情况下,由他出面率先领个头,既显公平,又显份量,就算万一被皇上责骂也无伤大雅。

此时朝堂之上当即是形成了人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局面,众人的目光仿佛是商量好了似的,直直地朝张大人频频投来,张延玉眼见自己成了“众矢之的”,虽然他不想当那个出头鸟,只想当个缩头乌龟躲在角落里,无视众人的目光装作毫不知情的样子。无奈事所愿违,突然间他发现无数道投在他身上的咄咄目光之中,有一道来自于高高在上的正前方,作为每日都要见上三四遍的主子,张廷玉即使不抬头都能够分外清醒地感受到那凛冽的王者气息,既然躲也躲不过,他只好硬着头皮起身行礼。

“启禀万岁爷,微臣自不量力,斗胆进献一言。”

“噢?是张大人,快快请讲。”

若不是比试墨宝,而是比试腹黑,那就根本不用评判,皇上是当仁不让、众望所归的第一名。刚才分明是他在用凌厉的目光逼迫张廷玉率先表态,现在张大人不得不奉命行事,他反倒来了一个状似惊讶之语的“噢?”张廷玉当然是被皇上的明知故问气得够呛,不过谁让人家是主子他是奴才呢,唯有认命罢了。

“启禀万岁爷,微臣虽然才疏学浅,不过唯对书法之艺略有研究,纵观在列的各幅墨宝,虽然都各有所长,然而依微臣来看,甚是独爱这一幅。”

皇上装傻,他更要装傻,不过张廷玉这个装傻可是学问极大。首先谦称自己才疏学浅,表明自己不是一个狂妄自大之人,其次再自夸他本人唯对书法之艺略有研究,充分表明他不是在溜须拍马,选中皇上的墨宝完全是单独从技艺的角度出发。因此张大人一边自说自话,一边将手指向其中的一幅字。

喜欢江山风雨情之雍正与年妃请大家收藏:(wuxia.one)江山风雨情之雍正与年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