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现言 > 红楼之公主画风不对 > 第44章

红楼之公主画风不对 第44章

作者:木兰竹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3-12-26 08:55:05 来源:免费小说

  所以商人是不会做亏本的事的。

  忠 勇亲王这一举一动,一直被水靖关注着,他不由感叹,忠勇亲王真是越来越没脑子了。就算要联姻,也得看人。那想要巴上来的人,只要递个枝头就会顺着杆子往上 爬;而邓孟明这种明显表面圆滑,内在很执拗,而且还与妻子岳家感情十分深厚的人,这样不是结亲,是结仇。再加上忠勇亲王又不是一手遮天,就算他想打压,总 有和忠勇亲王对着干的人帮助邓孟明。

  而且就算邓孟明是那种趋炎附势的小人,也不会眼瞎到去投靠一个明显站在皇帝对立面上,实权已经被撸的差不多的夺位失败者。嫌自己死得晚么?

  只 是忠勇亲王这挫折受多了,不但没有因此蛰伏,反而脾气越来越怪了。在看着正常途径已经不可能和邓孟明联姻之后,他本来对是否和邓孟明联姻并无执念——邓孟 明的寒门身份还是让他有些看不起,现在变成了十分的执念。忠勇亲王想着一个寒门学子也能给自己没脸,和自己作对,那么他偏偏不让邓孟明如愿以偿。

  邓孟明不是说和那妻子伉俪情深吗?如果他妻子死了,总没理由拒绝堂堂亲王的联姻要求了吧?于是,没料到忠勇亲王如此丧心病狂,不可理喻的邓孟明,得到了自己岳家被一把火烧的精光的消息。

  邓孟明的岳家是当地一家还算富裕的地主——典型的贫寒学子被当地富人慧眼识伯乐,许以女儿和资助的佳话。而那家大大小小几十口人,都葬身火海。当地官兵姗姗来迟的时候,那房屋已经烧成了焦炭,除了出来采买的人,无一生还。

  邓孟明的家是在江南,忠勇亲王残存的势力在江南还是很有几分权势的,至少还有一个十分嚣张的李家。所以小县里的小地主,害死就害死了,他们一点也不担忧。李家为了夺人家财,害死的人还算少吗?

  不 过由于李家在京城中并没有多少人脉,全靠忠勇亲王传递消息。而他们虽说知道有个出生江南的姓邓的榜眼,但因为向来自视甚高,看不起那些科举晋身的寒门学 子,所以也没去打听那个并不是高门大户的邓榜眼是哪里出来的,自然也不知道自己烧掉的事那榜眼的岳家。他们当得到忠勇亲王的要求的时候,只当这家人是不是 在什么小事上——比如有亲戚经商之类碍了忠勇亲王庄子上的生意。他们在害死那家人的时候,也派人稍稍打探了一下,得知那家人并未有人在朝做官,所以才如此 猖狂。

  虽说那家人和邓孟明有婚约,但毕竟还未成婚。所以为了自家女子的闺誉,自然是不可能把婚约的事宣扬的到处都是。而邓昌明已 经在外游学好几年,这年代的信息又并不畅通,乡中人就算知道那地主家的女儿有个未婚夫,也只知道那未婚夫似乎是个秀才,其他的一概不知了。地主家虽说早早 得了信,但想着邓孟明说等布置好住处,就敲锣打鼓的来迎接这家人进京,所以那地主想着先不要张扬,等邓孟明派人回来再说。

  谁知道一家人会死于非命。

  有 了柳子怡和丁鹏云这两位好友,邓孟明也不是假清高的人,一甲进士又都有皇帝赏赐的府邸,邓孟明的住处很快就要布置好了,那派去迎接的人也已经在路上。谁知 道人到了之后,得到的是几天前这里就被烧光了的消息,而那知县得了李家的贿赂,只说是失火,便草草结了案——显然知县也并不知道这家和当朝榜眼的消息。或 许知道了也不会多在意。烧都烧光了,没人证没物证,不过是个寒门进士,有亲王和李家撑腰,能奈他何?

  朝中没有势力的地方官员,是不会知道忠勇亲王在朝中已经没有地位了的,何况是忠勇亲王和李家、甄家盘踞许久的江南。

  ☆、第79章

  水珏在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也被震惊了。不过忠勇亲王虽说冲动了些,但也并不是没有脑子。这一把火一烧,确实什么罪证都没有了,若不是自己一直让人关注着李家的消息,得到了李家的动向,也不会相信这是忠勇亲王授意的。

  谁会想到邓孟明不过是委婉的拒绝了联姻,忠勇亲王就起了杀掉邓孟明岳家的心思?忠勇亲王又不是疯子。

  事实上邓孟明在得到消息的时候,也真的以为是失火,没把这个事和忠勇亲王联系起来。若不是后来得到消息,邓孟明虽说仍旧不会为忠勇亲王所用,但也不会视忠勇亲王为仇人。

  于是实际上只是最近太憋屈,找到个事情泄愤出口气的忠勇亲王在听到,邓孟明的岳家已经到达京城的事之后,眼前一黑,差点晕了过去。

  ..................................

  “贤弟的大恩大德,为兄没齿难忘。”邓孟明难得流了男儿泪,对着柳子怡深深作揖。

  “这是公主厚德,和子怡没有关系。等有机会,孟明兄亲自去跟公主道谢吧。”柳子怡脸上混合着自豪和欣喜的神情,看的满腔悲愤的邓孟明心中的怒火都不由灭了些。

  “我说子怡啊,你到底是怎么对公主一见钟情的啊?这样子可是情根深种呢。”在得知邓孟明的岳家没事之后,丁鹏云也轻松许多,知道打趣柳子怡了。

  柳子怡干咳一声:“胡说什么,别闲言闲语的扰了公主的闺誉。”

  “啧啧,不说就不说。”丁鹏云也只是开个玩笑,也知道常瑞公主的八卦不是能随便说的,“不过也真是太巧了,是不是你早料到了……咳咳,那一位会发疯,才早早派人护着孟明兄的家人?”

  “倒 也不是。”柳子怡给邓孟明倒了一杯茶,然后道,“忠顺亲王护着公主下江南的事你们也是知道的,皇上那时候就在整顿和收集江南的消息。甄家和李家分别是金陵 和江南的土霸王,特别是盐商李家,为了生意造下了许多血孽,只是碍于一些往事,再加上官商相互,找不到确切证据,忠顺亲王并未能直接处理李家。”

  “李家的事,我也早有耳闻。”祖籍江南的邓孟明自然是知道那些盐商的名声的,李家嚣张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以前他只是作为一个有良知的读书人对李家有着厌恶之情,现在对李家就是血海深仇了。

  丁鹏云点点头,即使他在鲁州,但是鲁州靠海,也是有盐商的,对李家也是早有耳闻:“看来忠顺亲王虽说暂时未能对李家怎样,但私底下一直有派人看着。”

  柳子怡点头:“而且……李家和那一位一直关系密切。”

  所以皇上一直注意着忠勇亲王和李家的联络吗?丁鹏云和邓孟明若有所思。这是不是说明,皇上其实已经掌握了忠勇亲王和李家联络的证据和内容,只是放长线钓大鱼而已?那么这又是不是说明,皇上一直在攒着证据,等着收拾忠勇亲王?

  他们心中闪过一个大不敬的念头,或许等某一位归天之际,就是皇商出手之时吧?

  “不过公主能出手并递出消息,还是托了子怡的关系吧?”丁鹏云挤眼睛,“不过也是皇上看重咱们邓榜眼,不然不会做出泄露他布置的事。”

  邓 孟明心中满怀着对当今圣上的感激之情,激动的点点头。是啊,其实既然圣上已经掌握了证据,那么大可以不派人提醒,等真的让李家害死了自己的岳家,造成了滔 天罪孽之后,再悄悄派人去故意泄露些证据给自己,到时候既能给李家和忠勇亲王难看,又不会暴露圣上已经对忠勇亲王和李家的联络了如指掌的事。

  而且所有人都不会认为当今圣上在其中担当了什么角色。

  现在自己岳家安然无恙,又是被和常瑞长公主关系十分密切的林家派人送上京,忠勇亲王肯定会怀疑。说不准以后就难缠一些。

  这时候的人从不认为皇帝不为他们做什么是不对的,而皇帝做出了常理之内的体恤之事,那些人就感激涕零,恨不得肝脑涂地。

  邓孟明也是如此想的。皇帝不救他岳家是正常,现在救了,就是天大的恩德,他已经做好了给忠勇亲王找碴一二三四五计划,即使先不能跟忠勇亲王对着干,李家他是死磕定了。

  救驾之功算什么?当时救驾的人那么多,只不过是李家先祖运气差死了而已。再说了,那救驾之功也是对太上皇,而不是当今皇上的。

  ..................................

  事 实正如这三人所想,忠勇亲王确实已经怀疑水靖是不是已经掌握他和李家联络的渠道了。虽说邓孟明那岳家脱困是因为邓孟明还是举人的时候拜见过林如海,求过林 如海在学问上的指点——林如海作为探花郎,学问自然是数一数二的,江南学子拜访他的也不少,林如海在得知江南出了个榜眼,还是和他曾经相谈甚欢的小辈之 后,就秉着照顾的心思,对邓昌明的岳家有了几分照顾,那天碰巧那家人举家去拜访林如海,才逃过了一劫。

  但,哪可能有那么凑巧的 事?李家在江南虽说现在算不上只手遮天,但也算耳聪目明,若是那家人真和林如海有过联系,李家哪可能嚣张的直接一把火就上去烧?好歹也会打探一二,只要打 探到那家人和当朝榜眼的关系,虽说李家不至于怕那榜眼,但也会用更不显眼的方式为忠勇亲王“出气”。

  而要伪造意外失火,李家肯定也会事先打探好一个那家所有人都在的时间,只要有人留下来,就很可能发现不对劲的事。李家再嚣张,也不会想留下一个有着血海深仇的仇人膈应自己。

  而 就算李家瞎了聋了,真的没发现那家人和林家有过往来——毕竟拜访林家的人也太多,李家的手又伸不到林家家宅子里去,不会知道哪家是巴结,哪家又是真的和林 如海有交情。但是那家人的举动也很奇怪。按理说得知自家被全烧掉了,肯定第一反应是意外或者遭了贼,然后急急忙忙的赶回去报官府才是。那家居然不吭不响的 任由官府报了他们全家死亡,甚至没有联络已经到江南区迎接他们的邓孟明的仆人,而是在林家的帮助下,悄悄简装上了京,连江南的万贯家财都不顾了。

  这明显是躲避仇杀的姿态,他们是知道有人想害他们的命,而仇人权势还很大,不然不会在害一次未成之后,还怕成这样。

  忠勇亲王是又恨又怕,最让他忐忑的是,这件事居然没有被追究,就这么过去了。连邓孟明在面对他的时候,还是一副恭恭敬敬的样子,对外也是宣称一切都是意外,而岳家本来就要举家进京,又受了惊,才求了林家将他们送进京,而碰巧错过邓孟明去迎接的人而已。

  江南的一把大火仍旧是意外结案,在京城更是没有荡起任何涟漪。只有当事人心中惴惴不安,那嚣张的气焰也熄灭了不少。而他们此时也不得不抱着侥幸心理,说不准这真的是意外呢?说不准真是不会追究呢?

  ..................................

  “唉……”太上皇叹了口气,“李郎若是泉下有知,不知是不是会含泪九泉。”

  “李 大人是个本分的人,他知道救驾乃是臣子应做之事,他只是有救驾之功的众人之一,所以才会不给父皇提让后人高官厚爵的请求。”水珏劝说道,“听闻李大人之子 也是很能干的,已经是举人之身,若不是意外身故,说不得早就在朝中为父皇效力。只可惜李家族人错把救驾之功当救驾之恩,一副挟恩图报的姿态,全忘了臣子的 本分。也是父皇心好,见他们只是敛些钱财,并未做过分的事,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许他们富贵罢了。”

  “谁知道他们就得寸进尺 了。”太上皇本来心中还有些难受。一个人为了自己死在自己面前,对太上皇的触动还是很大。实际上有救驾的功劳并且死了的人也不少,太上皇曾经在随军前往前 线,保护他而死的士兵难不成少了?只是没死在他面前,他看不到,也不会有什么感触了。只是再深的感触,也会随着时间消逝,而水珏的话也说到了他的心坎上。

  说白了,不过是救驾之功,是功劳,也是臣子的本分。自己奖赏是应该的,但是从此就自以为是,以为对天家有多大的恩情,一副天老大我老二的样子,以皇帝恩人自居,太上皇心中肯定不舒服的。

  再说了,这李家和忠勇也嚣张的太过分了。那邓榜眼一没招他二没惹他,不过是因为感念岳家恩情,不辜负未婚妻,甚至没有正面拒绝过忠勇亲王,他们就一副要灭了人家满门的架势,实在是疯狂的令人匪夷所思。

  太上皇曾经没想过让忠勇登基,是因为他太过骄傲和有勇无谋。后来对他厌弃,则是他对兄弟姊妹一系列丧心病狂狼心狗肺的行径。现在看来,他果然是个狼心狗肺的残暴之人。

  太上皇又想起了那引颈自戮的太子,他最疼爱的儿子,指甲不由深深陷进了掌心。

  ☆、第80章

  这暗地里的风暴已经悄悄开始挂起,但在表面上却平静下来。忠勇亲王似乎也有些担忧了,所以他的那一派的人也终于没有上蹿下跳的给水靖捣乱,水靖一些细微的改革前的准备终于可以按部就班的进行。

  比如创建一支更加强大的水上军队,可以在海上打仗的那种。水靖可是对倭寇不胜其烦,甚至比已经打残了的边关牧民国家还要烦躁。

  但 是以前海路上的管理是太子和忠勇亲王各占一半。太子还算好,知道海域的重要性,忠勇亲王受到的又不是治国的教育,又被勋贵洗脑的比较多,一副我朝已经天下 第一,海外都是蛮夷不足为惧的态度,连海外探索的钱都敢扣下。在他手中,朝中拨给船队扮作商人,周游周边国家,顺带收集其他国家信息的的钱全部被吞了,已 经有十几年未曾获得海外的信息。

  还是水珏上次给他上了眼药,拿了海外的精美琉璃制品给太上皇,这官方跟海外的交流才重新开始。

  不过水靖从有了资本之后,就没有断过这条线。他直到目前为止,最赚钱的产业就是海事上赚的。

  由 于对海外很了解,所以水靖对海外广阔的土地和财富都很垂涎。每一个盛世继位有些才干的君王,都有一颗名垂千古的心。好大喜功几乎是所有明君贤君的通病。在 陆地边境已经胶着,经过前几辈人的实践证明,要扩展的代价和困难很大,而且收获却不能弥补付出之后,水靖看着自己在海事上赚的银子,对海外开疆扩土很抱有 几分希望。

  这当务之急就是扩大支持海上贸易,然后朝廷就能以保护商人为名义,朝着外面“和平”派兵了。

  当商人在外面有了什么“不公平”待遇之后,朝廷也能冠冕堂皇的出兵了。

  这出兵,也是要站在正义的制高点,才能获得民众和大臣支持,并且进而名垂千古,流芳百世。

  这就是当皇帝的人最高的目标。

  不然当一个明君,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吃得比猪差,干得比驴多,图什么啊。

  图的不就是活着的时候享受至高无上的权力,死了之后名垂千古流芳百世吗?

  水靖也不例外。

  只是虽说水靖已经当了皇帝,也不能马上把人都换掉,而朝中总有些认为建设军队是劳民伤财的这种迂腐的人存在。再加上忠勇亲王的人上蹿下跳,水靖又要在太上皇面前装孝子装不懂事,只能暗中操作,导致举步维艰。

  现在水靖终于借由李家不再受太上皇信任为契机,将忠勇亲王和李家在海事上的人慢慢换成自己的,再鼓励海上贸易,也算踏出了第一步。

  水靖觉得自己很不容易,于是拉着水珏喝了几杯,第二天差点起不来去早朝,被太上皇好一顿骂。

  所以当合格的皇帝也是蛮可怜的,连贪杯都做不到。

  ..................................

  水珏因为不能出宫,每天几乎无所事事,连习武都不敢动静太大,以免被太上皇发现。

  水靖也知道水珏的性子,明白她为了帮自己稳固后宫,融洽与太上皇和太皇太后关系,所做出的隐忍。现在忠勇亲王稍稍消停点了,水靖就让水珏去别院园林小住一段时间。碰巧现在天气日渐炎热,就当是避暑了。

  太上皇知道水珏体弱,而如今事情多,也没法举家去山上皇家别院避暑,皇宫虽然大气,但树木确实稀少。虽说水珏肯定不缺冰块用,但她身体那么弱,也不能太贪凉,还是有着树荫碧草之类的天然阴凉的地方更适合她。所以太上皇也很同意让水珏先出宫。

  京城郊外的山上也有皇家的园林别院,连着一个很大的猎场。秋季的时候皇家也会在这里狩猎,以彰显皇帝也不是软脚虾,也是文武双全的。

  本来这个地方是皇帝到的时候才会开放,从未有过给公主居住的先例。但是先例都是被打破的,水靖早就选好了这个地方,人也都是最亲近的人,就算水珏天天去打猎,都不会传到太上皇耳朵中。

  而水靖同意了,太上皇也就默许了。反正他宠起人来,也是不管不顾礼教为何故的,不然不会为了宠甄贵妃,先后气死了两任皇后。

  现在他最宠的是这个完全不会和他有任何权力争夺关系的女儿,自然会给她最好的。皇家的猎场算什么,若是水珏想要骑马散心,送她一个也成。

  就是这么霸气。

  水靖在得知太上皇的想法之后,深深的郁卒了,他感觉他被太上皇比下去了,因为他只送了水珏一个马场,虽说那山林也可以狩猎,但只是山林中本身的动物,根本不能算作猎场。

  所以他是不是应该在妹妹陪嫁单子上再添上一个猎场之类的?

  于是水珏在完全不知道的情况下,水靖又准备给她添了许多莫名其妙的东西做嫁妆。

  对此,负责核对嫁妆单子的皇后说道,皇上说得对,小姑就爱骑马打猎这一个小爱好,是我疏忽了。不过城郊猎场不好找,塞外的又太远,要不直接给小姑随时使用皇家猎场的权力好了。

  水靖觉得皇后说的对,因为皇帝一年最多去猎场一次,所以那猎场几乎都是水珏在玩乐。这也相当于把猎场送给水珏了。毕竟水珏又不靠猎场赚钱,就只是找个打猎游玩的地方而已。

  这对夫妻私下做的打算自然是瞒着太上皇的。太上皇本来是说给水珏添个带山林的庄子,比如水靖曾经给水珏的那种,只是再大一些。反正小女儿家家,也就是图个新鲜,锻炼一下身体。他是绝对想不到,水靖夫妻直接把皇家猎场的使用权给水珏敞开了。

  事实上若不是太上皇还活着,水珏估计早就可以随意使用了。呸呸,我可不是说在诅咒太上皇死,水靖夫妻以及水珏还是很尊敬爱戴他们的父皇的。

  ..................................

  水 珏终于可以出宫喘口气,连带着她周围的人面色也轻松不少。连李嬷嬷都觉得,跟着公主自由了那么久,咋一下回到宫中那处处规矩压抑的地方,居然有些不适应 了。她甚至觉得,看着公主拿刀劈开木头人什么的,都比看着那些妃嫔们轮番偶遇,想要跟公主打好关系,要来的舒服。

  对此,李嬷嬷唾弃自己,终于由最后一个正常人,堕落了。

  这也是习惯成自然吧。李嬷嬷所不知道的是,还有让她更需要习惯的事在后面,不过这都是年后的事了,咱以后再说。

  “感觉好久没骑过马了。”林黛玉换了一身骑马装,摸了摸身下那小小的枣红马的头,“可为什么我的绯炎还没长大?”

  “因为离你上次见到绯炎,才过了四个月而已,而这种马本来就长的慢。”水珏白了林黛玉一眼。这枣红马是新到的品种,就活了这么一匹,据说很是温顺。

  温顺的马要来做什么?水珏自然是不喜这种马,本准备随意送人,但林黛玉却见了很欢喜,对水珏给她挑选的乌云踏雪膘肥体健的千里马一点也不感兴趣,就喜欢这小小乖乖,颜色漂亮,脾气又好的小马驹。

  水珏不由叹息,她教的这徒弟一点也不像自己,真没趣。

  水 珏也不想想,现在她们挑选的马也就是骑着玩玩而已,又不是行军打仗,要那千里马战马干什么用?何况她挑选的骏马和她与林黛玉的体型太不相配了。水珏靠着气 势,倒也能把那娇小的人儿骑在高头大马上的违和点去掉些。但林黛玉那模样那年纪,配上高头大马那真是引人发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