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现言 > 红楼之公主画风不对 > 第38章

红楼之公主画风不对 第38章

作者:木兰竹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3-12-26 08:55:05 来源:免费小说

  而自己身边那知情不报的人,也该敲打敲打下了。不过这些事,都是李嬷嬷和其他大丫鬟干的事,若是连这点小事都要水珏亲力亲为,那她这公主当的也太憋屈了。

  所以这次自己亲自出手试探,很不高兴啊。水珏一不小心,就把太子最喜欢的拨浪鼓捏碎了。水珏很快将其毁尸灭迹,并吩咐下人重新做一只一模一样的给侄子。这侄子虽然平时不哭不闹,但是哭闹起来可真是魔音灌脑,让人招架不住。

  ..................................

  水珏试出来之后,就不管不顾了。这段时间,随行的少了许多人,又补了一些人,总的来说,似乎没什么变化。

  忠顺亲王吓出了一身冷汗,在水珏门口踌躇徘徊了许久,还是回去了。他想着,既然水珏没和他说,他还是装作不知道算了。毕竟关于太子的所有事和所有伺候的人,都是水珏做主,他只是带水珏和太子出来的幌子而已。事情知道太多,并不明智。

  少 了个不熟悉的奶嬷嬷,太子照样能吃能睡能玩。这日,水珏在看水靖的书信,而太子则坐在她腿上撕纸玩。水珏看着水靖书信中的暴怒,不由无奈一笑。还好那人是 甄太妃留在宫中的钉子之一,若是父皇的人,还真不知道怎么收场了。这样他们两人表面上的恭顺面具,一下子就被打破了——这么大的事,都未曾知会太上皇一 声,可见水靖和水珏绝对是防着太上皇的。

  这人是忠勇亲王的,虽然让水珏和太子危险许多,但后续处理起来,就要简单许多。陈凝安借 那安插奶嬷嬷的线条,拔掉了甄太妃许多暗藏的人手,甄太妃对皇宫的掌控又弱了许多。而那渎职的人倒没有被人收买,只是一时疏忽酿成大错,又怕责罚,抱着侥 幸心理掩盖罪责而已。毕竟若这只是普通的奶嬷嬷,说不准待回来时水珏都不会多加注意,到时候他就算瞒过去了。

  其实甄太妃也并不知 道太子被偷运出宫,只是听着水珏要出宫,就就着给忠顺亲王的儿子挑选奶嬷嬷一同上路的机会,安插了人手进去。她想查探的,其实是忠顺亲王的行踪。忠顺亲王 虽然表现的再无能,但是他是目前唯一被水靖委以重任的皇子。水靖登上皇帝的位置,就已经显现出其之前肯定是韬光养晦,而他的势力一定也不弱。忠顺亲王之前 也一样低调,这样朝中的人很容易就想着,忠顺亲王一定也是韬光养晦,而这两人早已结成同盟。

  水靖势力多在京城,但是京城之外也多 出了许多水靖的支持者,这部分人自然之前就是有人经营的,这人自然应该是忠顺亲王。兄弟扶持,在每一届帝王都很常见。天家之中最不信任的是兄弟,但是最信 任的也是兄弟。忠顺亲王,就应该是水靖的“辅佐王爷”了。所以这次忠顺亲王出京,虽然打着游山玩水的旗号,其实大家都知道,这是在替水靖摸底来了。

  事实上朝中的那些人精们猜测的都没错,忠顺亲王确实早就已经是水靖这一派,水靖也确实有一个十分信任并且掌握了极大权力的“辅佐之人”,这次出京也确实是为了摸底。只是那“辅佐之人”并不是王爷,而是公主。这一点,恐怕谁也不可能想得到。

  谁让水珏是位女子呢?所以不会有人想到她身上。忠顺亲王就成了水珏的挡箭牌,水珏所做的所有事,虽说不公开,但绝对有风声露出来的。而这“背后之人”,所有人都会认为是深藏不漏的忠顺亲王。

  对此,忠顺亲王表示自己功劳真的没那么大,对水靖也真没那么重要。

  可是就连忠顺亲王妃,都认为自己丈夫就是那“辅佐之人”——毕竟大部分女性只专注于后院,对爷们的事都不不管不问的,知道的事自然也少了。忠顺亲王身边人都这样认为,就更别说别人了。

  所以忠勇亲王把人安插在出京的人之中,自然是理所当然。如果能借此机会进入忠顺王府,呆在这个明显深受忠顺亲王喜爱的庶子身边,就能传出更多的消息了。

  得 知这个孩子居然是太子是意外之喜,只是虽然混了进来,但已经出京的奶嬷嬷也找不到机会把消息传出去,就算在金陵,她也没机会接触甄家的人——为了保护太 子,太子身边的人都是看管的很严厉的,她身边也没个得用的人帮忙传递消息。本来准备回到京城再把这件事传出去,如果能留在太子身边,那就更是大功劳。

  只是没想到的是,这人都是水珏和水靖亲自挑选的,她太正常再规矩不过的举动,反而让她暴露了,丢了一条性命。

  忠勇亲王和甄太妃也只会把仇记在忠顺亲王身上,在他们看来,自然是忠顺亲王发现了这件事,上报给水靖,才清理掉他们在宫中的人。

  忠顺亲王再次为水珏背了黑锅。

  好吧,这不是黑锅,是功劳。

  ..................................

  随手拔掉钉子之后,水珏也开始专注于公事上。她这次出京,除了打探新君即位之后江南官场的动静,也是为了亲自考察一下盐政的事。

  河 工和盐政,是和边疆一样,横在历代君王心中的刺。河工上管着的人是油盐不进的大清官大能臣,他的脾气气的太上皇曾经都忍不住用砚台砸过其的脑袋。不过即使 气成这样,太上皇还是让其一直管着河工,可见对其的信任。当然,他也管得很好。这几年黄河都没有再决堤过,可见其能耐。据说那人很小的时候就立志让黄河变 清,考上进士之后就辞官出海,在各国寻找治河的方法。十年之后才回国,进入工部。水珏对此人很感兴趣,等闲下来,也会去见一见。

  盐政因为在最富饶的江南,所以其牵扯的问题也就最复杂。太上皇安在盐政上的人也是同样的油盐不进,林如海虽说顽固迂腐,但这种人正适合盐政。他从不以自己的喜好和私情干预公事,只是有时候眼光差了点,不然不会举荐贾雨村。

  而因为江南最复杂,所以盐政只是没出岔子,但论成绩,可比河工差多了。但只要盐还有着暴利,这种事就不能避免。

  碰巧的是,水靖得了新的制盐法,若实施,则可以从根源上解决盐政的问题。只是那牵扯甚广,就让水珏来探探路。

  水珏为此闹腾了许久,江南的官场本就够复杂了,水靖还想着盐政的事,真觉得她有三头六臂吗?水靖哄了水珏许久,说只是探探路,又不做什么,才哄好水珏,让水珏嘟嘟囔囔的继续给他做白工。

  再次说明,水珏确实蛮可怜的,功劳这么大,都得不到个封赏,外人也永远不会知道她的功劳。不过这样,也让她永远不会功高盖主。

  水珏对此倒是挺满意的。又能满足自己的权力欲|望,又不会遭猜忌,有比这更两全其美的吗?这样看来,这个世界女子底下的地位,也是特别难忍受的。也是她有个好出生,好哥哥,才会如此觉得。

  盐政向来和官场勾结的紧。即使林如海在这里呆了两年,但对盐商有时候还是有心无力。盐政的官员历来是换的最快的。林如海之前,也有不少官员折戟或者被拖下水。有暴利,自然就有人铤而走险。水珏可以想象,当哥哥将刀戳到盐政根基的时候,会有多少盐商疯狂。

  只是疯狂也只是一时了,只要盐成为米面一样的商品,即使有利润,也不会成为盐商那么庞大的势力。厉害的粮商一直都有,但除非大灾大荒之年,粮商也不会有左右一地官场的能力。

  当然,大灾大荒之年,朝廷还能从其他地方调粮。而产盐的却只有那寥寥无几的几个地方,这也是盐商嚣张的资本。

  成 为大盐商的王家不用说,就是王熠。王熠已经用上了新的制盐法子,自然盐的产量比其他盐商多而精。再加上水靖和水珏的支持,他以海商的身份进入江南,一来就 以雄厚的资金和宽广的人脉让江南的盐商们震惊了。因为制盐的地方是在海岸边,所以要保密非常容易。跟着王熠的人又都是瑞亲王府的老人,他们早就知道盐商迟 早必定会衰落,所以更不可能被盐商的小恩小惠所收买,吐露新式制盐法的秘密。

  王熠已经在江南经营了好几年,在水珏第一次到江南的时候,王熠已经在盐商中小有名气,现在已经成为盐商商会中的副会长之一,被称为盐商中的三巨头。

  有了王熠这个内应,水珏早就收集了不少盐商的资料。之所以让忠顺亲王再查探一番,不过是印证一番罢了。水珏也想看看,这些盐商在面对新君的人之时,有何种反应。

  果不其然,最让水珏看不透的,仍旧是刘家的人。

  不过李家是更明显的靶子,水珏当然会先从李家着手。至于刘家,就要看之后的表现了。

  只是,李家敢在忠勇亲王夺位失败之后还明目张胆的站在忠勇亲王身边,自然是有依仗的。李家先祖中曾经有一位对太上皇有救驾之恩,那李家先祖在弥留之际,拒绝了太上皇对其的封赏,说自家子孙没有读的书当的官的人,只希望太上皇能对其家族多加照拂一二。

  因此太上皇对李家很是宽容。而李家和甄家世代都有联姻,算是新崛起的大家族之一。

  水 珏蛮佩服李家先祖的睿智。虽然商人比许多官员都有钱,但商人都更愿意当大官,这是身份地位的不同。但李家先祖拒绝了让子孙入朝为官的恩赐,可谓是有大毅 力。李家先祖清醒的知道,子孙不争气,即使凭借这救驾之恩勉强当上了大官,但必定比不上朝中其他官油子,并且以并非自身之功劳入朝为官,出生上自然比不过 自己有功劳和科举晋升的官员,晋升也十分困难,这一点连显赫勋贵都难免,必须将子孙送入边疆镀金才能继续有更高的职位,更何况没根没底的李家?

  而李家先祖得了太上皇照拂的承诺,只要在太上皇在位期间,李家能有人科举入朝为官,那一定会被特殊关照,在朝中颜面也光鲜许多。而有了太上皇的金字招牌,李家在江南也没人敢招惹,一些世家也会看中太上皇的承诺,与李家结亲。

  李家后人就算没有科举的料子,只要和权贵结亲,那就是半只脚踏入权贵的圈子。而后李家后人也可以去“镀金”——安插人在军队,只有势力十分庞大的累世勋贵有能力做到,李家后人凭借妻族的能力镀金之后,也能堂而皇之的进入官场,照旧会被太上皇重用。

  李家的人凭借这个策略,已经和甄家牢牢的绑在了一起,并且族中已经有许多人已经做官。虽说还没有进入京城的圈子,但在江南,已经是一方势力。至于官员不得经商这一个限制,更是好绕过——李家族中的人,经商的不当官,当官的不经商就成了。

  林 如海被李家也是烦的不行。不过好歹他是贾家的女驯,贾家又和甄家十分要好,所以他倒没在明面上得到多少刁难。连贾母和贾敏撕破脸之后,也未曾泄露给甄家, 让李家彻底对林如海发难——毕竟林如海是贾家有关系的人中唯一有实权的高官,而贾敏毕竟是贾家的人,就算对贾家再不满,也不会对贾家视而不见。娘家不好 了,贾敏也得不了好。所以贾家也不可能真对贾敏下狠手。贾敏倒了,林如海倒了,贾家的姻亲中还当官的就只有王家了。而媳妇比起女儿,终究是外人。翻脸不认 人的亲家,难道还少吗?

  林如海作为贾家女婿的身份也是太上皇选择他的原因之一。只是林如海也只是少了明枪,暗箭还是接二连三的射了过来,若不是水珏上次离京无意为之,林如海估计已经绝后,他自己也活不长了。

  官场的人,向来心狠手辣,只好涉及了利益,绝不会因为“世交”就放过对方。林如海在性格上是真君子,他躲的过真小人,却是绝对躲不过伪君子的。

  不过,现在无论是甄家还是李家,都要防备着水靖,对林如海等江南官员,要放松许多了。

  ..................................

  水 珏这些日子梳理着江南官员和盐商的资料,未踏出院子一步。在外人看来,水珏是真的来江南休养的一样,而每天都要出去游玩的忠顺亲王才是主导的人。外界对忠 顺亲王更增添了高深莫测的评价,因为他们无论怎么打探,都打探出忠顺亲王确实是在玩乐,一点正事都没做。不过忠顺亲王出京不可能没有差事,所以探子们自然 就把其归为忠顺亲王手段太高,瞒过了他们所有人。

  对此,忠顺亲王表示,你们想多了。

  水珏在江南一闭门不 出,就是整一个月。在这一个月中,水靖又干了一件让忠勇亲王气的暴跳如雷的大事。他下旨追封“暴毙”的先太子为义忠亲王,意外去世的皇太孙也封了亲王,并 将一直在宫中抚养的两位庶子都封了爵位,最年长庶子降一等继承郡王爵位,另一庶子也封了国公的爵位。

  水靖这么做,相当于是帮太子 平反了。太子毕竟当了那么多年的正统储君,在清流和脑袋较为迂腐的官员中,还是有一定声望的,并且太子妃的家族还在。虽说太子妃唯一的儿子已经去世,但既 然已经和太子联姻,那身上就打下了永恒的烙印。现在太子平反,对他们而言,自然好处是很大的。

  只是追封了两个亲王爵位,再给了两个闲散爵位,水靖的声望就空前提高。而忠勇亲王虽然心里气愤,却不敢跳出来阻止。因为水靖这么做,明显是得了太上皇的首肯。那么太上皇是不是本就不相信太子篡位?太上皇对太子逼宫的事又了解多少?

  忠勇亲王虽然做了许多大胆的事,但胆子也没有大的无所顾忌的程度。在心慌心虚之下,他难得没有跳出来反对。这让其他官员心里有了计较。

  逼死太子,忠勇亲王是跳的最欢快的。现在太子平反,忠勇亲王肯定是不乐意的。但是他们一脉居然一言不发,可见其中猫腻了。

  于是一些警觉又对当年之事稍有了解的人家,细思之后起了一身冷汗,再不敢和忠勇亲王一脉多来往。

  水 珏看着水靖信中的惆怅和感慨,也是感同身受。她对太子并无多少恶感。虽说太子在那个位置,就注定是他们的敌人。但他们毕竟没有和太子直接敌对,太子之前对 他们也有所照顾。太子若是活着,估计他们终究会敌对厮杀,但是太子在正式敌对之前死了,那就不是敌人,而是曾经照顾过他们的亲人了。

  水 珏曾经设想过太子多种落败的局面,但是这种被逼自杀的窝囊死法,却是从来没想过的。太子在性格和人情往来上多有欠缺——这都是太上皇宠出来的,但是在能力 上却是太上皇一手教出来,绝对不差。他办理的差事,若不论私心作祟的几次,那也是很漂亮的。太子骄傲且他的出生和能力足够他骄傲,最终却落得如此下场,只 能说皇位争夺,实在是残酷至极。

  水珏嗤笑一声。不过她这种惋惜惆怅,也不过是猫哭耗子假慈悲罢了。哥哥因为曾经和太子一同长大,估计是真的有几丝真情在里面,但她是绝对没有的。

  她认同的亲人,只有哥哥一人罢了。

  “常瑞,你也闷在屋里太久了,真不出去玩玩?”忠顺亲王等水珏看完信之后,才开口道,“皇兄可是在信中对我咆哮了好几页纸,说的好像是我在虐待你似的。”

  “事情梳理的差不多了,劳烦五哥帮我下帖子,邀人聚聚吧。”水珏想起水靖在信中的埋怨,也不由笑了,“我从金陵水土不服,一直病到江南,养了一个月了,也该好了。”

  “这段日子我可知道有不少唱的好的戏班子,正好给你热闹热闹。”忠顺亲王笑起来的时候,眉眼间和水靖有几分相似,让水珏想起京中亲人,不由有了几分思念。

  等会儿回去再玩一会儿侄子吧。思亲的水珏如是想着。

  ☆、第70章

  常瑞公主要设宴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整个江南官场,因着忠顺亲王和常瑞公主住在一起,因此有些人家把女儿打扮的花枝招展希望能被忠顺亲王看中--之 前忠顺亲王设宴自然不可能让女眷来,而一些官员觉得,自家庶女嫁给亲王当个侧妃庶妃也是不错的。现在到处都在传,忠顺亲王是皇上最信任的兄弟,若是自家女 儿得了宠,肯定能帮扶到家里。

  不过显然水珏和忠顺亲王不会让那些官员的小算盘得逞,在水珏设宴的同时,忠顺亲王照旧出去玩乐,和 水珏根本不在一个地方,那些起了心思的人家也只能作罢。不过聪明人想了想,也觉得之前的妄想只是妄想罢了。忠顺亲王就算再荒唐,也不可能在自己妹妹的宴会 上和陌生女子眉来眼去。特别是常瑞公主还如此得宠,忠顺亲王不可能拂她的面子。

  虽说勾引忠顺亲王的目的不可能得逞了,但女眷们的热情照旧不减。别说交好如今最得宠的长公主的好处,就单单只是参加宴会,就是身份的象征。在未婚的女子中,长公主的地位可谓是当朝最高,谁不想在其面前露个脸?在闺房中有这么一笔履历,以后找人家,腰板都直一些。

  只可惜水珏设宴邀请客人是发了帖子的,没有帖子的人家不可能不请自来。不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每个前来的人都可以带些亲戚家的女眷来,所以想来的人,只要稍稍有些能力的,都还是能来的。

  水珏的帖子发的广,只要是江南官场上官品和爵位相对较高的人家,都得了帖子。林家估计是唯一没有得到帖子的江南高官,因为水珏只是派人传了口谕,让林黛玉回来帮忙张罗宴会,并邀请贾敏协助。

  所以家中有个公主伴读的林家,立刻变成女眷们最羡慕的人家。

  得了水珏的口谕,林家母女自然早早的就来到水珏所居住的行宫别院。贾敏负责拟定宴请宾客的名单并拿给水珏审核,并请来江南著名的戏班子和厨师来为宴会增色--水珏自然随身带了御厨,但做那么多人的饭菜点心,还是需要人打下手的。林黛玉则是负责宴会流程和布置。

  被 邀请的女眷多带人来,也是有讲究的,并且必须提前将能到的名单知会一声。有些女眷可能因为意外或者身体原因不能前来,这些都是要提前说的。不只是水珏的宴 会,其他人设宴也是一样,这是最基本的礼仪,便于主人安排位次和接待的人。不然无论是宴会空着位置还是位置不够,都是一件十分尴尬的事。待要去的名单知会 主人家之后,客人们也不会再添人,最多替换人选。

  待来客名单和人数确定之后,林黛玉就在贾敏的指导下安排位次和接待的人。这些事 林黛玉在京城的时候就已经做过,不过她对江南的人不熟,不知道谁与谁不合,谁与谁交好,同级的命妇中,谁是填房,谁的娘家地位又高一些。虽说不会有人对水 珏的安排不满,但林黛玉绝不能让水珏的名声受损。

  水珏也是有派人看着的,她对林黛玉和贾敏都挺满意,也就不再另派人张罗了。既然收了林黛玉当徒弟,她还是会给林黛玉安排各种练手的机会的。不然林黛玉太蠢,岂不是说她教的不好?

  可怜林黛玉如今也不过七八岁,平常人家的女儿也不过是学学识字和女红的时候。水珏使唤起来,真是一点也不心软。

  ..................................

  水 珏宴请的那天碰巧是艳阳高照,论天气自然是不错的,只是稍稍有些炎热。室内早就已经摆上了降温的冰盆,室外也搭上了凉棚,撒上了降温的水。再加上郁郁葱葱 的树木,和贯穿整个别院的小桥流水,女眷们一丛马车下来,走进别院,就感觉一丝凉意。一些身体稍差的女眷,还披上了薄丝的披肩。

  “这可真漂亮。”有些稍活泼一点的女眷小声在友人耳边道。

  “也 不看这是什么地方?”友人眼中也满是惊艳和羡慕。这行宫别院本就是皇帝出巡时,随行的皇宫贵族住的地方。可能一年都没有一天是有人居住的。但是却时时刻刻 有人打扫修缮。从这里就可以看出,那些皇族们的生活有多令人羡慕了。只可惜忠顺亲王不和公主一起,不然若是被其看中,能跟随皇上最信任的王爷,那不知道能 有多大的富贵。

  这个年纪的少女都有些怀春的心思,有些人希望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有些人希望得到王爷甚至皇帝的垂帘,不过都是少女梦罢了。

  “咳。” 为首的盛装妇人干咳一声,眼神严厉的扫过两人,那两人立刻闭嘴低下头。那盛装妇人收回眼神,心中很是不喜。这两人也不看看这是什么地方?是她们可以窃窃私 语随意交谈的地方吗?都没看见周围人的眼神都透着轻视吗?真是上不得台面的人,若不是老爷的要求,她才不会带这两个一点教养也没有的丫头来参加公主的宴 会。一想想这两个丫头居然把自己亲生女儿的位置给顶了,那盛装妇人心中就更是窝火。

  旁边带路的丫鬟悄悄的注意着这小插曲,将人引到目的地之后就飞快的把这反常之处告诉了嬷嬷。在公主的宴会上,一点小差错都不能出。这种看似平凡的吵闹不满,都可能是宴会上的变数,一定要事先将情况把握在手中。

  “那有帖子的妇人是苏州同知李大人的夫人李吴氏。”李嬷嬷想了想,道,“本来李吴氏是准备带女儿来参加的,临近几天姐妹两双双感染了风寒,就带了堂族的侄女来。”

  “堂族?”水珏慵懒的看着紫云小心翼翼的给她涂指甲,“那个李家?”

  “是的,正是盐商李家的两位嫡女。”李嬷嬷笑道。

  水珏嗤笑:“五哥又不在,带两个盐商的女儿来,又有什么用?”

  李嬷嬷道:“或许是想讨好公主您?”

  “李家?讨好本宫?”水珏想听到什么有意思的话似的,笑的眉毛都弯了起来,“那就看看她们怎么讨好本宫吧。紫云的手艺越发好了。”

  “谢公主。”紫云收齐染指甲的小物件,对着水珏的指甲吹了吹气,让涂料快一点干掉,“这颜色公主可喜欢?”

  “不错。”水珏把手举在眼前仔细看了看。

  李嬷嬷忙笑道:“紫云现在是越发能干了,红云她们也终于能把事情交出来了。”

  “说的是。”水珏点了点头,对这个意外收的丫头还算是满意,可比上一个紫云好太多了,现在也算是慢慢能接手女管家的位置。她的大丫头,可不是那么好当的。

  水珏看着紫云长开后越发精致灵秀的面容,道:“紫云,你的母亲的眼睛可好些了?”

  紫云眉间带着喜色道:“谢公主的恩德,让御医大人给母亲看眼睛。母亲的眼睛已经好很多了,能看到模模糊糊的影子。御医大人说好好休养,再用个半年的药,就能看的清了。”

  “那 就好。你们母女团聚也不容易,缺什么跟本宫说声就好。”水珏点点头。虽说找到了母亲,也同意了紫云脱离奴籍,不过紫云母女毫不犹豫的要求留下来继续伺候水 珏,报答水珏的大恩大德。如今紫云的母亲甄封氏住在外院,有粗使丫头和婆子照顾着。以紫云大丫头的例钱和身份,甄封氏过得自然不错。

  水珏见着甄封氏有过良好的教育,无论是教养还是女红都是顶尖的,便捉摸着若是甄封氏眼睛好了,让她在内院当个嬷嬷管管针线的丫头们,也是不错的。这样也能让甄封氏和紫云住在一起。

  李嬷嬷也和甄封氏一见如故,两人以姐妹相称。等甄封氏进了内院,李嬷嬷也有个好说话的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