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现言 > 红楼之公主画风不对 > 第35章

红楼之公主画风不对 第35章

作者:木兰竹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3-12-26 08:55:05 来源:免费小说

  因此官员女眷们对水珏越发热情,邀约的帖子不断,就想处好了关系,说不准还能给自己儿子捞个驸马当当。

  忠顺亲王也连带着被热情的年轻小伙子们包围了。这叫曲线救国,那些人希冀在忠勇亲王面前留个好印象,说不准忠顺亲王就回去跟海晏帝说了?就算忠顺亲王不上心,但忠顺亲王和常瑞公主住在一起的,说不准就能来个偶遇呢。

  这段时间,金陵的治安好了不少,街上的纨绔子弟几乎绝了迹。那些贵族公子哥们都包装的异常光鲜,跟个开了屏的花孔雀似的,就差在脸上写着“公主看我”四个字了。

  不过水珏出京的借口是调养身体,就以这个名义把所有的帖子都拒了,安心在家逗弄着小侄子,让想要攀附关系的人大感失望。

  现在就算是甄家,也不敢做出硬邀公主赴宴的事了。以前甄家仗着自己有个得宠的贵妃,和一个很有可能继位的得宠王爷撑腰,现在虽说忠勇亲王的架子还在那,但新君已经登基,他们虽然挣扎的厉害,但心里也是没底的。

  这让水珏耳根子边亲近了不少。

  不过水珏真的老老实实的留在院子里休养?天知道。

  ..................................

  忠顺亲王那样子就不像是做事的。海晏帝给他的命令是巡查河工和盐政,他飘到金陵后就天天在秦淮河上设宴喝酒看戏,宴请的人只要请的东西符合他的胃口,就来者不拒,而正事一概不谈。就算有人拐弯抹角提起正事,都会被忠顺亲王无视掉。他老人家实话说明白了,就是出来游山玩水的。

  忠顺亲王特别爱看戏,本身又有些好男风,所以那些个面貌姣好的男戏子们自然得他的喜爱,收了好几个戏子看得顺眼的当礼物不说。那些长相俊俏又能上台串戏的世家公子们,也特别得他照顾,那几乎是赏赐和夸奖不断。

  忠顺亲王自然是不会对那些世家公子哥露出淫邪垂涎之色的,他只是单纯赞赏而已,并且自己也会上台串戏,权当爱好。

  那得到奖赏最多的是一个叫柳湘莲的世家子弟。据说那柳湘莲原本家里也算显赫,但幼年父母双亡之后,家世就逐渐败落。不过柳湘莲为人豪爽大气,又善于交友,上到王孙公子,下到三教九流,都有他的朋友,日子也过得潇洒自在。这段时间他碰巧游历到金陵,因为他也爱好唱戏,并且还唱的不错,就被相熟的贵族子弟邀请来陪着忠顺亲王玩耍。

  柳湘莲果不其然得到了忠顺亲王的赏识,并且相邀其如果来到京城,一定要到忠顺王府下榻。

  柳湘莲心里是很激动的。别看柳湘莲浪荡天涯的样子,除了娶亲的钱财寄存在姑妈那,他身上从不留过夜财。柳湘莲花眠柳宿居无定所,柳姑妈催着他成亲,也借口要寻一绝色女子而退后。实际上,柳湘莲还是抱着光宗耀祖的思想的。只是他朋友虽多,但得用的却没几个。而柳湘莲不善于圣贤文章,武艺虽不错呢,但他心高气傲,不屑于从底层武官开始做起。这么多年,也算是报效朝廷无门,便就自我催眠,得过且过的过下去了。

  如今他得了忠顺亲王的赏识,心思又活络起来。他想着,忠顺亲王再无心政事,但好歹是个亲王,而且皇上还给了实权。如果交好了忠顺亲王,说不准能举荐他去当个什么位置可以的武官,哪怕是去边疆镀金也成。

  至于邂逅常瑞公主成为驸马什么的,柳湘莲虽然也肖想过,不也也只限于肖想了。他很明白,自己虽然出生不错,但是无论地位还是能力,都不可能入皇上的法眼。皇上宠爱常瑞公主众人皆知,怎么可能不给常瑞公主选一个德才兼备出身高贵的驸马?虽说常瑞公主身体弱,若是普通人家出生,恐怕勋贵不愿意娶这样的正妻。但常瑞公主可不是普通人,就凭着她的地位和圣宠,哪怕她病的快死了,丑的也快死了,照样让人趋之若鹜。

  而常瑞公主自然不可能长相丑陋。她可是皇上一母同胞的妹妹,太上皇亲口所称赞的德容贤才兼备的天之骄女。

  柳湘莲也看不上其他那些把算盘打到常瑞公主身上的纨绔子弟。当皇上是傻的吗?这些人平时的作风那么嚣张,皇上一查就知道了。那些个天天被酒色掏空了身体、文不成武不就的草包,怎么可能换身人摸狗样的衣服再配些甜言蜜语,就奢望能得到公主垂青。

  他这个喜欢上台串戏的,都还没被戏曲里的故事洗脑呢。这些人完全当自己是戏曲里的主人翁了吧?

  若让柳湘莲评价这些人当中,被皇上看中的可能性最大的,就只有柳理了。虽然柳理目前还没有官职,但他已经是一家之主,把家里的产业打理的蒸蒸日上。柳理身上三品的爵位虽然低了些,但他还是举人出身,才学在金陵公认第一,一年后铁定在科举上崭露头角。比起金陵里其他那些浑浑噩噩除了靠着家里权势渔霸乡里的同龄人,柳理算是十分不错的了。

  并且,柳理还算是他同宗的远方堂兄弟。

  想到这,柳湘莲也有些些许。比起柳理,自己实在是太落魄了些。

  柳理作为这一辈贵族公子哥中的佼佼者,以及金陵地头蛇中最年轻的一人,即使没有实权官职,但也是常伴忠顺亲王身边的。

  虽说是同宗,但柳湘莲和柳理原本并无交往。这次在忠顺亲王这相遇,才渐渐熟悉了。柳理和柳湘莲互相之间的观感还不错,关系也热乎了起来。柳理在得知柳湘莲有意入朝为官之后,就大加赞赏。他的建议是找些关系先去边关当个武官。虽然艰苦了些危险了些,但再找关系回朝中之后,资历也说得上话。

  柳理很赞同柳湘莲希望得到忠顺亲王的赏识,从而被忠顺亲王举荐的路线。他也承诺了,若忠顺亲王这条路线走不通,待明年他科举成功入朝为官之后,也会想办法帮扶一二。

  柳湘莲是感动的涕泗横流,觉得自己光宗耀祖的希望终于看见一点光亮了。

  柳理承诺扶持柳湘莲,也是有自己的打算的。虽说现在他的朋友也不少,但亲人凋零,可以相互扶持的人脉也太少了,这在入朝为官之后,就更显单薄。柳湘莲好歹是同宗的人,而且看性格城府也都不错——不是所有落魄的世家子弟都能交好家中正鼎盛着的勋贵,并且任由柳湘莲嬉笑打骂都不生气的。若是柳湘莲在武将中站稳了脚跟,他和柳湘莲一文一武,在朝中勉强也能相互支撑一二。

  要入朝为官,家族这一条线绝对不能凋零。朝中的朋友都只是你得势时候的朋友,一荣皆荣一损皆损的,肯定还是家族。

  柳理为了水珏的那个承诺,也算是拼了命了。不但读书越发刻苦,还分出心思打理产业,扩展人脉,就等着科举成功入朝为官后不说一飞冲天,但也要站的稳稳实实。柳理知道水珏不是专注于内院的人,他以后是准备帮忙水珏打理内院,外面处理公主府的产业赚钱养家的。而朝中那些事,就可以给水珏处理,自己当个表面上的应声虫就好。这样一来,为了水珏舒心,他也要获得较大的实权才是。

  这样看来,柳理是非常了解水珏的。只是他没想到的是,水靖已经给了水珏挺大的实权了。水珏就相当于一个没品级的钦差大臣,这次出京的正事,都是水珏在处理。忠顺亲王在外面花天酒地,而水珏就稳坐院内处理她哥要求的正事,查探金陵官场关系,监督河工,都是水珏在做。

  水珏可是好多天没休息好了。

  水珏本来还准备闲下来去找机会给柳理来个偶遇,说几句话的。如果可以的话,水珏还准备调戏一二,亲亲小嘴坐不了,摸摸小手总成。只可惜连这机会都没有。

  想她前世的时候,这种年纪,已经有面容姣好身材婀娜的少年教导人事了,现在她连小嘴都没亲过,实在是憋闷。

  不过这话水珏也只能在心里说说,要是让水靖知道了,一国之尊真龙天子一把鼻涕一把泪的,也真是不好看。

  水珏这么忙碌,而忠顺亲王这么潇洒,水珏心里也是不舒服的。虽说这是出京前定下的策略,但是任谁忙死忙活的时候,看着有人逍遥自在,都不会舒服。于是水珏就拖着忠顺亲王,去校场切磋了。

  忠顺亲王早就知道水珏不但身体不弱,而且武艺高强。但他并不清楚武艺高强是高强到什么地步。当水珏一方天画戟挥下去,劈开了面前铁皮包裹的木头靶子的时候,忠顺亲王觉得腿有些软了。

  ☆、第67章

  忠顺亲王虽然荒唐样子有部分是装出来的,但比起其他几位皇子,确实是文不成武不就——为了低调,他不认真上课不认真办差,现在即使想弥补,已经晚 了。何况他觉得自己现在这样子挺好的,也没准备改变。所以在面对水珏的强大武力的时候,忠顺亲王毫无还手之力。水珏憋闷之下,只得放弃武力打击报复的想 法。

  毕竟又不是真的生气,切磋的对手太弱,确实没意思。

  于是忠顺亲王继续传播着他闲王的荒唐名声,而水珏则继续给她哥打工,还是功劳会被人吞了的那种。想想她不加官不封爵,这么努力的给她哥打白工,也是蛮可怜的。

  虽说如今新君已立,忠勇亲王登上皇位的希望越发的渺茫,但甄家在金陵经营多年,又和当初的金陵四大家族同气连枝,如今金陵官场,仍旧是忠勇亲王的地盘。

  就算当了皇帝,有些事也是没辙的。水靖又不能直接下旨把忠勇亲王砍了,也不可能直接把金陵官场的人全换了。

  不过水靖之前看似不作为,却也不是真的不作为。在金陵,他也埋了足够多的钉子,现在正是让水珏来验收的时候。待明年春闱之后,就有一番大的人事变动了。

  水珏如今出京,就是替水靖巡视一番,看看谁是忠勇亲王真的死忠,谁又是可以拉拢的墙头草;就算有了可以替换的人,也不能直接就把人换了。毕竟治理一个地方,又不是读书人做文章,纸上谈兵就成的。人总是要慢慢换,一些人还是得留下来继续做事。

  水珏感觉到,在金陵的活动,除了她本身埋下的暗线之外,还有其他人在帮助她。只略微思考了一会儿,水珏就知道是谁了,不由暗自笑那人真是傻,自己不过是空口许下一个诺言,就傻乎乎的凑了上来。他不知道,负心的女人很多吗?

  不过水珏觉得自己的品性还是不错的,所以他也不算托付错人。

  本来水珏的行程其实挺紧凑的,但为了安那人的心,水珏在离开金陵之前,还是决定见他一面。水珏还想着什么时候“病愈”,好加入忠顺亲王的宴请中,顺带找机会见他一见。毕竟她来到这个社会,在这个社会的众人面前,不能太离经叛道,私相授受什么的,当然是不成的。

  只是她还没想好具体的措施,那时机就自己撞上来了。水珏也不由感叹,她与柳理,实在是有缘。

  ..................................

  有句话叫“天高皇帝远”,有个词叫“父母官”,这些描述,当然不是凭空来的。实际上,皇帝对地方细节方面的掌控,确实不强。这也是许多皇帝明知道朝中谁忠谁奸,甚至已经拿捏好了证据,却仍旧不敢轻举妄动的原因。

  这 个时代信息传递极为落后,皇帝高居皇宫之中,就算是自己眼皮子底下的京城中的消息,在有人有意欺瞒下,也处于盲聋的状态,更别说外地的消息。外地的官员考 核,所看的一是几年一次进京的自我述职——这个一般皇帝是不会认真听的;二是当地的税收;三是密探的消息以及当地是否平稳;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则是上司或 者京城官员的推荐。这一条条的,看着就知道有很大水分。就算是皇帝对朝中掌控能力再强,掌控的也不过是国家大事政策的颁布,以及军权。若是一些重要且繁华 的地方的治理状况,皇帝可能还派有探子查探一二,其余大部分地方,皇帝是根本不知道治理情况如何的。

  而派遣外地的官员也想升官、 也想在皇帝面前弄个好印象,就算不能当个京官,好歹去个底子好的地方,又轻松又有油水。所以外地的官员大多都是和京城中的官员有联系的,即使清官好官也不 会例外,只是圈子不同而已。皇帝所能做的,就是把握源头。只要源头的京城大官掌握在自己手心,外地的官员再怎么,也出不了大乱子。

  而若是皇帝自己把握不住那源头,那源头下的地方,就等于基本上失去了控制权。

  就 像如今水靖虽然已经登记,但是忠勇亲王在金陵经营多年,甚至将手脚伸到了江南一代,整个王朝的粮仓之中。水靖虽然看着忧心,却也有心无力。他很明白,即使 找到那些地方官的把柄,将人换下来,但换上去的人选是否忠心且先不说,就算是自己的人,也难以在金陵呆下去——强龙压不过地头蛇,不过如此。

  因此水靖还真不能拿忠勇亲王怎么样。不但不能处置他,还得在明面上捧着他,安他的心。不然这人要是心里一横,不顾国家安稳,做出一些鱼死网破的事,水靖也会很头疼的。

  不 过虽说控制不住源头,下面会乱,反过来,处理好下面,摘掉所有根系,上面的大树就可以轻而易举搬动了。水靖在未登基之前,已经潜移默化的在地方培养自己的 势力,而水珏上一次出京,也沿路埋下了许多种子。现在条件成熟,她再次出京,给种子浇水施肥,督促它们发芽长大。等种子开花结果,这金陵也就不受忠勇亲王 的掌控了。

  水珏保守估计了一下,最多三四年的时间,甄家和金陵四大家族对金陵的控制,就会被瓦解掉。到时候,忠勇亲王就是砧板上的鱼,任人处置了。

  只 是令水珏没想到的是,她看中的男人比她想象中的还要厉害,居然已经控制住金陵大半商业往来,并且笼络不少中立勋贵与根基不稳的新贵。因着柳理年纪小,并未 参与到夺嫡的漩涡,等他显山露水,忠勇亲王注意到他,想要拉拢的时候,海晏帝又已经登基。因此他不属于任何皇子的势力,自然也不会被甄家忌惮——毕竟甄家 本来就以官场为主,金陵的商业本就是其他商人瓜分,现今不过是整合了而已。而官场中人,向来看不起商场中人。若不是柳理有勋爵在身,又有举人的功名,恐怕 忠勇亲王还不会注意到他。

  但水珏可不是这种迂腐的人。在她原来的国家,商业可是立国的命脉之一。为了获得更多财富,水珏连连征 战,打开附近国家的大门,让自己国家的商品能够倾销出去。婧国的国力比水珏这一世的国家要强大许多,也已经摸索出一套自己的治国理念,以稳固统治。其中之 一就是重视商业。婧国先祖本来就是大商人发家,自然不可能歧视商人。而她多年的从商经验发现,越是商业来往紧密的地方,就越统一。比如甲乙两地,若是两地 都产吃穿,那么有人有分裂之一,便可分割甲地和乙地,在其中之一占地为王。但若甲乙两地商业来往紧密,导致甲地擅产粮便只种粮,乙地擅织布便只织布,各自 用最便宜的东西交换相对而言不怎么便宜的东西,若有人想要占地为王,就只能占领两地,不然就缺吃或者缺穿。

  更重要的是,两地商业来往紧密之后,人员也会来往紧密,社会风俗就渐渐趋同,形成认同感,渐渐会认为是一个地方的人。许多村落扩展成大城镇,就是这么来的。

  因着这个发现,婧国才会越来越稳固,疆域越来越广,却辖内少有叛乱,连收复的异族之地也会很快融为一体。

  水 珏将此举和水靖讨论后,水靖眼前一亮,十分赞同。想当皇帝的人,大部分都想当一个名垂千古的皇帝。而这种人,往往是不怎么“守前人规矩”的。况且本朝虽说 有过重农抑商的举措,但对商人并无太大歧视,在法令上也并没有特殊歧视的待遇,比起前朝商人不得为官等法令,显得宽和许多。那金陵四大家族之一的薛家,就 是被封了爵授了官的皇商。而本朝开国皇帝也看到了海外贸易带来的巨大财富,海外贸易一直持以鼓励态度。

  太上皇也非常重视这一块,也是水珏“无意间”带来的忠勇亲王一脉私吞鼓励海外贸易的资金,隶属朝廷的皇商多年未曾真正出海,导致太上皇一直对海外信息的了解为虚假这件事,让太上皇下定了将忠勇亲王排除在皇位继承之外的决心。

  若是忠勇亲王知道自己这么早就被排除在外,一定会气得呕血。

  不 过太上皇的心思也好理解。作为皇帝,多疑或者寡义,甚至小事情上暴虐,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国家大事上要看得准、拿得稳。海外贸易不仅是国库重要来源之 一,对海外诸国的警惕也是立国的根本。要知道,前朝的时候有个邻国曾经是横跨广袤地区的超级帝国,若不是后方内乱,估计都打到这边的土地了。而那帝国虽说 在本朝开国时渐渐衰弱,但“海外有强国”这种理念,已经深深的植入了当朝统治者的心中。要知道本国也曾经是弱国,后来渐渐崛起。那么现在看着虚弱的海外诸 国,会不会也崛起到威胁到本国统治的程度?

  若到了那种时候,就不是改朝换代,而是国破家亡,甚至民族灭绝的危机了。

  当统治者的,心要够宽够广,目光要长远。忠顺亲王只专注于眼前的利益,却缺乏长远的目光,让太上皇很是失望。

  你 吞河道的银子、吞盐政的银子、去贪污受贿,大不了是为害一方百姓,若要补救,其实也挺简单。甚至河道年年泛滥,沿岸百姓更多的也是骂老天爷——堤岸挡不住 洪水,不是常有的事?但是海上的银子却不一样。要探听海外的消息本就难,而海外的消息又非常重要。断了这条路,就相当于闭关锁国,若到了夜郎自大的程度, 那就离灭国不远了。

  若是本朝子孙不争气导致改朝换代,史书上最多记一笔朝代的兴衰;若是国家亡在本朝子孙手中,那么这一个姓氏的人都会被钉在耻辱柱上。

  前朝之所以灭亡的那么快,不就是被邻国威胁,差点灭国吗?

  被那肤色发色瞳色完全不同的异族人统治,就算是山村野夫,也知道是民族危机了。

  本朝既然看着这个教训建立起来,自然不会走同样的歧路。

  不过这些事都是后话,是在水靖完全掌握皇帝的权力之后,才会着手做的事。现在最重要的是怎么把忠勇亲王的钉子全部拔起来。

  前面说到柳理在商业上的天赋十分出色,几乎已经掌控了金陵大半商业往来。在水珏看来,只要上面有人支持柳理不倒,那么金陵落入自己手中,也不远了。君不见江南权力最大的其实是盐商,若不取得盐商支持,那江南的大小官员根本坐不稳吗?

  当然,盐商是水珏之后会解决的人了。江南这一块宝地,肯定得牢牢把握在手心才是。

  说实话,柳理这种天赋和这么高调的举措,若他没有事先和水珏有往来,又立刻和水靖联系效忠,恐怕就算之后投靠新君,新君也用的不安稳。当君主的,只能说能压抑自己的疑心,但绝对都有疑心的。

  不过水靖已经深深了解了柳理是个怎样的人,所以无奈就大于怀疑了。对于水靖而言,柳理既然一门心思想要娶(嫁)自己妹妹,那么就相当于是自家人,犯不上怀疑了。

  所以说,柳理确实是个厉害的人,显然这个他也算准了的,不然也不会在柳家尚且无一人有实职的背景下,揽这么大的饼子在怀里了。

  不然就像如今,柳府占据的利益已经得到一些人的主意,那些抢夺的或者是拉拢的,就接二连三的来了。若是柳理真的朝中无人,那么也就只能被逼无奈的割让利益,甚至站在别人的船上以保全自己了。

  不 过甄家的拉拢还算是比较缓和,毕竟现在不同以往,新君已经继位,那忠勇亲王只要不造反,就永远最多是个亲王,所以处事上,也就低调许多。这次拉拢柳理,甄 家就想以联姻的形势。在甄家看来,柳理有爵位有钱财有功名,就差朝中的实权。而忠勇亲王虽然如今闲散在家,但在朝中经营那么多年,其党羽中握有实权的大官 数不胜数,就单单在金陵,那些官员也几乎全听甄家和四大家族的,这门亲事实在是天造地设,柳理没理由不答应。

  不过柳理也有充足的 理由,他父亲才死了一年多,这守孝三年虽然有人不遵守,但有人要遵守,你总不能说不让别人遵守?柳理还不是什么无能的纨绔子弟,人家是正儿八经饱读圣贤书 的举人老爷,将来是准备科举入朝为官的,怎么可能给人留下把柄?这守孝期间不议亲,就算是皇帝,都得让道,更别说甄家了。

  柳理虽 说已经没了近亲,但远方的亲戚长辈也是有的。虽说这些亲戚长辈都被柳理整治的不敢向柳府伸手,甚至连端着长辈的架子的资格都不够,但帮忙说亲总是可以的。 但柳理把孝期这事抬出来,他们也哑口无言。蹦跶的最厉害的人,还被柳理扔了出去,那罪名就是柳理还在孝期,这人就牵了媒婆来说要给柳理说亲。这说的人家还 没出口,就被柳理打了出去,那媒婆还被绑了送官。

  这在孝期的时候上门说亲,那媒婆也是触犯了条例,是会挨板子的。且不说挨板子,那媒婆一家的名声都臭了,甚至她说过的人家都面上无关,心底都恨死她了。

  甄 家这计谋还只是试探一下柳理的口风,自己还没露出风声,就被掐灭了。不过甄家倒是不生气,反而挺欣赏柳理的。他们也确实是贵人多忘事,都忘记柳府那个死了 的老爷了——毕竟那时候柳家他们完全看不上,连丧礼都没派人上门送个礼什么的。现在被提醒后才想起来,觉得柳理确实是孝顺,那圣贤书不是白读的。

  就 算是利益联姻,甄家也希望找个能干有才华又有品德的女婿不是?所以甄家就更中意柳理了。恰巧甄家宗族中又有适龄的女子,虽说父母身份低了些,既没有爵位也 没有官职,就白身一个,但站在甄家的大船上,代表的又是甄家的联姻,那女子本身又是嫡女,在甄家看来,也是般配的。

  于是正面上走 不通,甄家就想着在暗地里定下。在甄家看来,柳理对柳家老爷不可能有多深的感情,所谓守孝,也不过是礼仪和孝道上所必须的。所以虽说不可明面上议亲,但私 下定下来也是可以的。在其他人家中,这也是常见的事。孝期中不议亲不成亲是理所当然,但好的媳妇或者女婿总是需要精挑细选的,在孝期中,他们也是会相看 的。只是说看中之后,会在孝期之后举行议亲和成亲的仪式罢了。

  甄家瞧着柳家似乎没有一个可以为柳理做主的人,便琢磨着直接从柳理 入手,把这事透露给他,然后私下把这事定下来,最好交换个什么信物之类。至于这件事会对甄家女子名誉有损什么的,甄家是不在意的。在他们看来,自家肯定是 会和柳理结亲,而柳理又不可能拿出去乱说,自然是无碍的。就算柳理反悔,他们也可以拿出信物逼迫,说是柳家老爷还在世的时候定下来的。金陵是忠勇亲王的天 下,这件事,还不是甄家说了算。

  只是柳理滑不溜秋的,以准备科举为借口,拒了所有的邀请帖子。唯一出门的事就是忠顺亲王的邀请,而忠顺亲王明摆着是和新君一道的,甄家还是有些顾忌,所以一直没找到机会和柳理私下交谈。

  甄 家是霸道惯了,这么一来二往的也觉得烦了。他们想着,柳理只是个有些钱的落魄勋贵世家,本就不需要他们多在意,若不是看中柳理的才干,才不会屈尊将甄家女 子嫁给柳理。所以甄家就想着,也不用事先知会了,他们直接动手得了。比如直接拿了柳理的贴身物事,在柳理寻找的时候表明是甄家的小姐意外得了,然后顺理成 章的让两人认识,成就一段好事。

  甄家想来想去,觉得这办法实在是不错。首先柳理的东西是“自己丢了”,而甄家小姐是“从别人手中 买的”,算不上甄家小姐品德不端,只能说是机缘巧合,姻缘注定。但甄家小姐拿了陌生男人的东西,即使是无意间,那也是对闺名有些影响的,甄家顺理成章的显 露出结亲的意思,就再自然不过了。

  看,甄家也是被逼的啊。他们也是为甄家女子的名声着想啊。所以柳理就算没看上那甄家小姐,为了 不得罪甄家,也只得咬了牙把这门亲事应了。谁让他就马马虎虎的把贴身的东西丢了,又被人卖给了人家清清白白的官家小姐呢?你不娶人家,岂不是白白结下仇 怨?柳理可是要走科举入朝为官振兴柳家的人,怎么会得罪朝中权贵?

  看,说的这么冠冕堂皇,其实也不过是以权压人罢了。至于甄家小 姐被强塞给柳理之后过得好不好,甄家当然是不管的。在他们看来,甄家在,那么甄家小姐的日子明面上看着肯定是风光的。至于丈夫喜不喜欢那不重要。哪个官宦 子弟没几个喜欢的通房丫头?大不了到时候跟柳理说一声,成亲前几年不扶姨娘就成。甄家这么有权有势,这个面子,柳理肯定是会买的。

  打 定了这个主意,甄家自然就去收买人去了。柳家的下人是肯定要收买的——这不难,柳理毕竟掌家没多久,年纪又不大对,家中又没有女主人,对家中内务总是有欠 缺的。而忠顺亲王伺候的那一堆人中,也是要收买几个的。反正他们算计的不是忠顺亲王,又只是让那些人行个方便,连目的都没说。那些粗使下人们油水本就少, 有些油水可赚,肯定是愿意的。

  甄家的主意打的好,却不知道水珏和柳理对下人的管理,远比他们想象中的严格多了。柳理何种手段水珏 不知,但她自己对下人们下的命令是,只要有人塞钱想要办事,钱一律收走,然后将事情禀报,水珏自会安排人“把事办妥当”。因此塞钱的人会发现,他们要求那 些下人们所做的事样样都做到了,但是没有一件事达到他们预期目的的。比如一公子塞了重金想要一睹常瑞公主芳容。经过多次推脱,终于有人在重金之下被打动, 告诉了那公子常瑞公主常去的地方,让那公子早早前去等待。只是那公子翘首以盼,终于窥见那公主侍女的衣袂,就被人发现了,被客客气气的请了出去,从此之后 再也没能陪伴忠顺亲王游玩。

  当然,那些塞钱的人都知道下人能做到的事并不多,其他的都靠自己的运气。所以要求被达成,目的没被达成,也只是感叹这宫里出来的人规矩严格,连点可钻的空子都没有罢了。他们绝对想不到,那得到钱的下人,一掉头就把事告诉了常瑞公主。

  所 以水珏很快就知道了甄家塞钱的消息。她刚得知的时候还纳闷了一下。那甄家也狡猾,只是让伺候的人在某一时刻略过某处地方而已。水珏本以为那甄家又要算计自 己,但那地方是前院,自己不会前去。而前院是忠顺亲王宴请的地方,中途也会给陪伴的公子哥们小憩。水珏猜测,可能是甄家想算计某位公子?

  水 珏自不会让这种算计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发生,不然出了事,忠顺亲王也要背些名声,说不准还会有人借此编排她哥,毕竟忠顺亲王是她哥派下来“巡视”的。所以水 珏让下人收了银子应了要求后,后另外派了人监视那一处地方。果不其然,就有人不胜酒力睡在了那厢房客房之中,那人正是柳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