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武侠 > 问仙几许 > 第一百九十四章 初入海州

问仙几许 第一百九十四章 初入海州

作者:紫月逸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3-12-27 14:54:02 来源:88小说

(新的篇章,小紫求下订阅和推荐票、月票,喜欢此书的朋友请不要忘了帮小紫推荐下。)

东海位于楚国东部,海域辽阔,光边界就与楚国、南国、北寒国等数个大小不等的国家相连。这还只是张一凡知道的,至于有没有其他国家或者陆地与东海相连,他并不清楚,但他猜测肯定有。

东海之大没有人知道,整个东海奇大无比,大到人们只把临近这几个国家的海域称作东海,至于东海之外的海域则称作无望海。

据典籍中记载,曾经有好事大能修士为了测得无望海到底有多大,带足了灵石,一直往东飞行,飞行了数月有余还是不见对岸,身上灵石已不够,无奈之下只好返回。

好在他的飞行法器极具隐身特效,所以能够逃避海中妖兽的追杀,最后有惊无险的回来了。据大能修士自己所述其至少飞行了百万里之距,但是仍然是一片大海。

所以无望海到底有多大,另外一边是何地,没人可以说的清楚,至少张一凡从众多典籍中就没有找到过答案。

他只知道光东海就很大,方圆数十万里,楚国地域与其相比不及其十一。

地域越辽阔就意味着资源越丰富。东海中的天材地宝数不胜数,海中的妖兽更是仿佛无穷无尽一般。这些优越的条件吸引着各国大量的修士来东海历练寻宝杀妖,每年修士从东海中获取的妖兽材料和天材地宝不计其数。

福祸相依,在享受丰富的资源同时,东海沿岸周边的国家也时常受到海中妖兽的侵袭。典籍上记载的因东海兽潮而灭国的国家有很多,而被妖兽屠城的就更多了,海州妖兽的残暴可见一斑。

但这其中被灭过国的却不包括楚国,原因在于一直镇守海州与琼州的青山寺。

不同于灵州只是面对一片由东海延伸出的内海,遭遇到的海中妖兽并不多。同时与灵州接壤的海州与琼州因为需要面对整个东海与内海,几乎每天都会有妖兽上陆地侵扰。

因此楚国这两州的沿海区域一般都不太平,但因为青山寺的存在让妖兽侵袭的事情基本上都是有惊无险,并没有被灭国屠城过。

说起青山寺,张一凡心中其实非常好奇。

青山寺是一个佛门宗门,已不知存在多少年了,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宗门,甚至比六大门派之首的真极门存在的时间都要久远的多。

青山寺据说已有近万年的历史,离元历初就已经存在了,一直屹立在楚国东部不倒,而楚国也只是存在数百年而已。张一凡只知道在六大门派存在之前青山寺就一直存在了,从来都没有灭门过。

虽然青山寺已是万年大宗,但是宗门实力却一直是个谜。

至于青山寺实力虽然被楚国修仙界的一些修士排在六大派的中游,比不上真极门与离火宗,但是却从没有被真正证实过。也没有人知道青山寺到底有多少修士,宗门内高阶修士有多少。

因为青山寺从不喜欢争强好胜,所以名声一直不显,出来历练的大多只是炼气期筑基期的佛修,这并不能代表一个宗门的真正实力。

而且因为青山寺非常低调,很神秘,所以张一凡得到的消息不多,只从一些典籍中大致了解了些青山寺的信息。

青山寺分为南寺和北寺。北寺位于海州,是数千年前由南寺在海州建立。

北寺的佛修讲究入世,经常入世渡人、降妖、伏魔,甚至是帮寻常百姓做法事平灾难,积累功德,发展信徒。

所以海州的民众大多信佛,佛信徒众多。海州凡世间大大小小的寺庙林立,和尚的地位很高,这在以道教为国教的楚国并不多见,此盛景也只有海州一州。

而南寺位于琼州,讲究出尘,与世隔绝,在民间并不显圣,所以名声不显。但南寺的地位却丝毫不比北寺小,独自默默抵抗着侵扰整个琼州的海妖。

世人所说的青山寺一般指的就是北寺,知道南寺的寥寥无几。但对于修仙界来说,南寺威名远胜北寺,因为南寺才是青山寺核心修士修行之地,大部分高阶佛修都是出自南寺。

但两寺即是一家,并无二致。北寺作为青山寺弟子入世修行之地,南寺作为青山寺弟子出世修行之地。佛家一入一出即可得佛果,二入二出便证得佛婴,成就金身。

所以一南一北相得益彰,而且为了镇压海妖,青山寺采取了两种完全不同甚至相反的方法。

在海州,青山寺广邀各种修士及散修在此建立据点坊市,一起对付东海海妖,而且青山寺的弟子入世修行都是在海州进行。

而在琼州,青山寺选择则独自抵挡海妖侵扰,他们并不欢迎其他宗门的修士来此打扰他们静修。好在琼州地域较小,靠西南的两面都临着死灵深渊这一天然屏障,只有东面很短的一段地段面对东海,所以压力并不算大。

两州虽然都是青山寺的势力范围,但差别算是蛮大的,海州算得上是楚国最富裕的那几州之一,而琼州则是最穷的那几州之一。

无论是对于凡俗世界还是修仙界来说,海州都非常富裕。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每年海州都给楚国及周围各国提供海量的鱼类及盐,而修仙界从海州这边得到的妖兽材料及海中的灵材灵石更是数不胜数。

而琼州则因为天气与地理因素,导致人口并不多,资源也相对来说没有多少,所以此州很是贫穷,是一处苦修之地。

张一凡这次准备去的是海州那边的东海。

虽然一直有听过海州,但张一凡从来没有去过海州,对于海州并不熟悉。

所以进入海州地界后,张一凡并不着急赶路,而是有如游人一般慢悠悠的欣赏游历海州的风土人情。

海州的美食相比于其他州大不一样,大部分都偏海物,而且讲究食物本身的鲜味,并没用多少调料,这让从小在鱼米之乡长大的张一凡实在是吃不惯海州的实物,心中有些遗憾。不过此州的瓜果倒是颇为甘甜,吃起来倒是别有一番风味。

海州的风景别有一番情,佛家风气浓厚,到处可见庙宇佛山,人人心善向佛,让张一凡啧啧称赞,一路上见识了不少佛家文华,对于佛家又有了一番新的认识。

根据之前的计划,张一凡准备先到海州的州府青山城。

青山城是青山寺为了抵抗海妖而建,是海州最大的城市,在整个楚国也算了不得的大城,方圆两三百里的规模只比楚国京城略逊一筹。

青山北寺也坐落在青山城中,寺内有一座近三百丈高的青山大佛,雄伟之极,直面东海,震慑海中妖兽不敢轻举妄动。

张一凡远在城外就看到那雄壮巍峨的青山大佛,越看越玄妙,感到一些别样,心生敬畏,凡人之伟力,让人钦佩。

从典籍中他知道这座大佛是数千年前凡人用凡躯铸就。此佛用时百年,耗费无数石料与凡人血汗才建造出来的,最终降下神迹,吸引青山寺在此开寺,镇守海州这一方水土。

经历过几千年的风雨,大佛依旧如心,散发出来的静谧气息让人心生宁静。

张一凡对着大佛遥望良久,识海中的三朵妙华莲花缓缓转动,散发着皎白光芒,渐渐的让他浸沉在一种玄妙的状态中。

莫名的张一凡开始念诵起九妙莲华经来。

自从他领悟完第三妙后开始领悟第四妙完全没有一丝进展,九妙莲华第四妙经意非常晦涩难懂,张一凡完全不知道其意思。而且他越是念诵心中越是烦燥,心生一种厌恶感,始终不得其法。所以张一凡已经好久没有念诵九妙莲华经。

此刻他不自觉的开始念诵九妙莲华经,对于经中的妙义开始逐步的明白,不是那么晦涩难懂了。

仿佛是与张一凡遥相呼应一般,青山大佛开始缓缓散发出金色的佛光,佛光很淡,但是很祥和,让人如沐春风般舒服。青山城中一些佛徒心生感应之下,大喜过望,开始念诵佛经起来。

而一些佛修更是侧目,不知为何这青山大佛突然展现出神迹,知道机不可失,也急忙打坐入定。

青山寺堂头,三位佛修脸有异色,在交流着什么。

“主持师兄,这大佛突降神迹,我已请示了空智师伯。”

“慧通师弟,师伯可有指示?”

“师伯说有佛家高人在领悟佛法与大佛相互呼应,所以才有神迹降下,叫我等不用惊慌,此是福不是祸之象。”

“不知是哪位高人竟能引起大佛神迹,小僧真想见识一番,莫非是南寺来此做二世修行的前辈吗?”

“慧见师弟说的有可能,不过做二世修行的前辈一般都不喜被打扰,我等还是不要叨扰吧。万一耽前辈修行了,反而不是件妙事。”

“是,主持师兄。”

“不过,要是前辈要是来我北寺做客的话,我等一定不能怠慢了。一般做二世修行的前辈都是金丹期大圆满的修为,只要再近一步便可修出随身佛光,凝结佛婴,成为元婴期的大能。到时只要前辈稍微指点一下,我等受用无穷的。”

“师兄所言极是,我等自不会怠慢。”

......

青山大佛顶端,一位满脸白须的老僧正在入定,身上散发的光芒与大佛融入一体。

约莫过了三天三夜,大佛佛光散去,老僧从入定中睁开眼来。

“终于结束了,不知是哪位高僧在此悟佛,竟然引得大佛持续三天显神,想必佛法领悟高深莫测,真想拜见下啊。”老僧喃喃自语道。

接着其口微微作响,百里范围内佛法修习到一定境界的佛修耳中都听到了一道声音:“贫僧空问,欢迎高僧做客我青山城,可否来鄙寺一叙,讨教佛法,欢迎之至。”

这是空问领悟的一种佛门言神通的皮毛,却可以在百里内传递声音,非常神奇。

但是等了良久没有得到回应,空问叹了口气,对方似乎不愿意被打扰,遂作罢。

其实这是空问误会了,张一凡完全不知道其传音,所以自然不可能过来。因为张一凡此时在青山城外,距离青山大佛更是有一百多里远,自然是听不到其传音。不过就算是张一凡听到了也不会过去,他根本不是什么高僧,更谈不上什么讨教佛法了。

经过顿悟的张一凡对于九妙莲华经第四妙有了很深的领悟,虽然没有生出妙华莲花来,但是他感觉也差不太远了,剩下的只是时间问题了。

此时的他内心相当平静,心中那种因为同元化魔而起的噬杀之感变得更加淡薄,与此同时,他看伏魔锏时也没有那种让他蠢蠢欲动的冲动,变得很平淡。

张一凡知道这是九妙莲华经目前对于隐藏在自己体内的同元化魔的压制。至少目前他不用担心同元化魔突然爆发了。

收拾收拾心情,张一凡变换了下容貌,进入青山城中。

青山城很大,大到张一凡以凡人身份在城中逛了数天都没逛完。在逛青山城时,张一凡仿佛又找到了当初逛都江城的感觉。凡人之中鱼龙混杂,张一凡伪装成毫无法力的凡人混在其中。

这些凡人中有武林高手,有强盗小偷,甚至有的还有一些炼气期的年老修士,估计是觉得修仙无望所以隐匿凡间落得逍遥自在。

只是这些人比张一凡修为低得多,所以自然没有也是修仙者伪装的他。

这些天,张一凡化身张神捕,对于预见的不平事都插手管上一管,导致青山城江湖风云四起。江湖中人以为六扇门的四象神捕又出动了,一时间江湖上风声鹤唳。

张一凡过足了神捕瘾,以他目前的身法和化繁为简的锏法,对付那些凡间的一流高手如探囊取物般容易。

几天后张一凡消停下来,这几天他释放天性之后收获很大,整个人开朗了许多,气息也越发沉稳,不像之前总是怀有很多心事,心中越发的豁达。

张一凡开始思考接下来的计划。

张一凡在青山寺并没有相识之人,所以也只是在青山城中逛了逛,并没有进寺中游览,再说此时他的身份也不宜暴露。

早在进城之前他就打听清楚了,这青山城有一个海州最大的坊市,是青山寺所有,面相所有修士,里面东西品类众多,他准备进去看看,看看能不能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宝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