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北宋大相公 > 第五百一十六章 熟悉的面孔

北宋大相公 第五百一十六章 熟悉的面孔

作者:思梦语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9 20:27:34 来源:88小说

汴梁,陆府。

陆垚回到府上之后,一直就在自己的书房之中,虽说他已经安排了下去,不过对于武馆的建立还有擂台赛是否能够成功举办,连陆垚自己都没有什么信心,毕竟这是和蹴鞠完全不同的两种东西。

能不能成,更多的就是要看张茂才的营销策略了,毕竟方庄、张牟他们,认识的人并不是那么多,本来人员就有限,更何况他们能找到的人现在是什么情况,又想不想参加这次的擂台赛这都说不定。

所以,最重要的,其实是张茂才和杨涛的营销策略。

宋代是我国古代商品经济大幅度发展的时期。一户人家种植万余株,此时的农户进行农业生产已不再是单单满足于自身的消费,而是以商业生产方式进行着大规模种植。由于采取了预定契约方式的商业生产,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为了保证数量,即便是生产者也不能随意食用。宋代农业和手工业的发达,为商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基本的物质条件,朝廷的惠商政策则是商品经济繁荣必不可少的。政策对经济走向具有导向作用,唐代之前重农抑商思想占主导地位,农民则专心务农,商业被列为低等职业,被世人所不屑。宋仁宗亦多次下减税之令。这一系列的惠商政策对宋代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税务

的固定已经适当的减少,甚至于一些小商贩可以不用交税,大大加强了市场的规范性,也使从商的益处体现出来,从而吸引了一些市民转而从商,缓解了农业的人口压力。宋代“坊市合一”政策和“宵禁”法令的废除,使其有着热闹非常的都市景象:它不仅反映出市场繁荣——横向上空间的动态,而一处渐渐歇业,而他处又复起开张的情形,同时也说明了纵向上时间的动态。夜间之“商”竟也与“日间无异”,

这种连续的商业活动,使得都市变成了????????????????一个“不夜天”。 不单“大内前外”是如此,其它地方亦有繁华之景象。

宋朝的商业经济在历朝中处于鼎盛,在社会的大环境下自然令许多人都投身于商业。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就展现了当时北宋都城汴京的繁华景象。在道路两旁,处处是鳞次栉比的商铺。

各式店铺林立于街头,诸如茶坊、脚店、酒肆等。汴河中往来商船络绎不绝,码头之上过往行人摩肩接踵。宋朝城市的热闹景象无疑是经济繁荣的真实写照。各行各业显然都想在这个稳步发展的商业环境中谋取自己的利益。这时如何吸引客源就成为了商铺的营业者们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最直观的一种宣传方式就是门前的招牌。每家店铺一定会在自家店铺旁悬挂一扇醒目的招牌。招牌上所题的大多是店中所售卖的最具特色之物,或是令人心生好奇之语。如汴京中售卖扇子的店铺便会在招牌上写上\"重金雅扇\"。除了让人知道店内售卖的是扇子之外,还让人提前了解到了扇子的品质。

又如杂货行,在店中悬挂了醒目的\"公平交易\"四字,首先就让顾客放下心来进行买卖。售卖参苓补膏的店铺左悬\"参苓补膏\",右悬\"各色细果\"招牌,让人一目了然。行走在汴京的大街小巷中,一眼望去便可知各家店铺之中所售何物。

另一类招牌虽不提店铺所售之物,实则更容易引起过往行人驻足。《水浒传》中武松途经的酒肆便立有\"三碗不过岗\"的招牌。这颇为自信的语气确实勾起了武松的好奇。许多顾客或许也会如武松一般,想要验证自己是否能与众不同,从而带动了店铺的客流。

汴京中有一家药铺,牌匾上题\"赵太丞家\"。显然店铺的主人是利用自己曾作为御医的名头来吸引客源,更具有说服力。不仅如此,店铺左右两侧分别有\"治酒所伤真方集香丸\"、\"太医出丸医肠胃病\"。

言简意赅地告诉行人,这家店铺是由一位善于医治肠胃的太医所开。况且北宋人大多嗜酒,长此以往对肠胃损伤较大。赵太丞将此招牌放置在显眼的位置,正好满足了许多好酒人士的需求,同时很多需要医治的人也会反复比较,最终因为店主是太医的身份慕名前往。

虹桥旁的一所酒肆,在门口放置着\"天之\"、\"美禄\"两块招牌,又在一旁悬挂着\"十千脚店\",这块招牌同样是对酒的夸赞。这家店铺毫不吝啬地赞美着自己贩卖的美酒,倒让人更加好奇这酒有多么的独特。这些店铺的主人光是在招牌上就耗费了不少的心思,一个好的招牌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更具广告效应,更能吸引顾客的目光。

倘若只是在店铺的招牌上下功夫是远远不够的,店家为了吸引更多的客人,常常用到更多让人耳目一新的广告创意。两宋时流行在店铺外修建名为\"彩楼欢门\"的装饰物。此装饰由木质结构搭建而成,常有三角支撑或是绳索拉扯等形式。

彩楼欢门原先作为节庆时期的装饰物,但在宋朝已经融入到店铺装饰的日常当中。

在当时的汴京有许多座规模宏大的大楼,他们同样是通过装饰外表来吸引顾客。如樊楼,有五层楼高,在一众建筑中气派非凡,据说在樊楼之上还可以看见皇宫内的景象。

又如仙正楼,前有楼,后有台,这亭台楼阁的搭配引得一众文人墨客来此小酌。这些建筑在无形之中便成为了最有说服力的广告,豪华气派的建筑风格哪能不让人心生向往呢。

移动的广告宣传力度相比于豪华的建筑传播更为广泛。活字印刷术的出现对宋朝的商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很多店铺常常通过印刷广告来宣传自己。

《夷坚志》中一家药铺的广告记载:\"暑毒在脾,湿气连脚,不泄则痢,不痢则虐。独炼雄黄,蒸面和药。甘草作汤,服之安药。别作治疗, 医家大错。\"这则广告简练地阐述了病症的危害,还将自己家的药方详细说明,极易抓住顾客的心理。

宋朝的另一则广告中,印有\"万柳堂药铺\"几字,在字的下面还配有一幅生动的图画。一人是精力充沛,另一人是苟延残喘。这则广告是想向顾客展现其药到病除之的疗效。显然这样的广告更容易打动顾客。

南宋时一家经坊中.印刷了一则广告为:\"本铺将古本《莲经》, 一一点句, 请名师校正重刊。选拣道山场钞造细白上等纸札,志诚印造。见住杭州大街棚前南钞库相对沈二郎经坊新雕印行。望四远主顾,寻人本铺牌额,请赎。谨白。\"这则广告语气诚恳,悉数道出了其书本的质量精湛之处,同时详注了店铺所在,定让爱书之人欣然前往。

每逢节日庆典或是店铺有新品推出时,店家都会在门口搭建一个台子,邀请一些表演者同大家一起热闹热闹,有时还会组建表演队伍走街串巷的宣传自己的商品。

如:\"绍兴年间, 卖梅花酒之肆,以鼓乐吹《梅花引》曲破卖之。今之茶肆,列花架,安顿奇松异桧等物于其上,装饰店面,敲打响盏歌卖。\"这种大肆宣传的方式更直接,让过往的行人能够很快地了解到店铺的信息 ,并充分利用了人的好奇心增加客源。

宋朝在广告上的标新立异无疑是商业经济的推动。宋朝商业高度繁荣,在汴京就产生了三百多个商业行当,分工精细,充分满足了人们衣食住行中方方面面的需求。

因此庞大的商业市场,宋朝的商业税甚至超过了农业税,朝廷也因此在各地设置场务机构,用来征税。原本的坊市制度被改变,商业市场进入坊区后,随处可见热闹的店铺。不仅促进了经济发展,????????????????也方便了人们的日常需要。

早市、日市、晚市交替开放,城市里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大型活动,如集市、庙会等都充实着人们的生活。在这些活动中,随处可见商机。如茶、酒、盐等物品,虽然朝廷对此施行专卖政策,使私营经济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仍旧不会打消市场的供不应求。人们对此类物品的热衷令遍布在各处的茶坊、酒肆用五花八门的方法招揽顾客,因为其中有极其可观的利益驱使。

各个店铺使出浑身解数,无一不想在这庞大的利益之中占得一席之地。广告营销吸引人的地方始终在于新奇,如何能够使来往的人们对商品产生兴趣,是店铺主们一直在钻研的问题。

在装饰上独树一帜的店铺首先在众多店铺中就脱颖而出,因为人们往往对有格调的事物会产生更大的兴趣,从而引导顾客进入店铺中消费。但久而久之,品类繁多的店铺林立,之后仅仅靠外形难以维持稳定的客流,就需要更多有创意的想法来吸引顾客。

便于传播的广告传单和沿街的叫卖是最直接的方法,在广告中融入自己的特色,再广泛地传播出去,是一种最快速且有效的宣传模式。招揽顾客无外乎是让更多人知道自己的品牌,但如何在这个过程中将品牌打造成独特的存在,正是经营者们不断思考的问题。

宋朝的经营者们在这些广告中投入的奇思妙想促进了商业越发繁荣,这些创意与技巧也推动着宋朝的经济发展直至巅峰。

宋代市场经济的繁荣加快了商业化的脚步,宋人是善于经商的,不仅会巧妙的售卖物品,也善于展示自己,进行自我推销。前面提到的服务市场中小贩们的广告形式即是自我推销。这种方式不再是坐以待毙,而是积极主动的去寻求顾客,为自身做广告。与前代不同,宋代的广告注入了较多的商业信息,多种多样的广告形式充斥市场之中,借此使得自家商品与众不同,从而引起消费者的青睐。从前文可以看出,宋代的商品虽然同时采用多种广告形式,但大多会有一个主题较为突出,并且其它同类的商品宣传并未使用过的,用强大的吸引力和打动力,在顾客心目中建立一种独特的印象,使其对商品自觉认知。对这则广告形式的运用就是“独特销售主张理论”的应用。

在店铺内张挂名人字画,借以宣传店铺的高雅定位;还如卖卦者 “时运来时,买庄田,娶老婆”的唱词也是为了表达自己的与众不同;又如进贤县简坊市酒肆的店主王翁在店外挂的“平生所未见”的大蕈,并特意说出意图:“将挂于店外以诱客”,可以看出店主是用这一独特的宣传方式为店铺做广告;以及前文提到的苏东坡为卖扇人的扇子题诗、为卖饼老妇作诗,甚至商人借苏东坡的名声卖墨等等,这些广告行为将苏东坡的名气作为独特之处,表达了广告商品的独特性,并且将这个独特之处作为卖点进行宣传,像消费者传达了一个独特的消费主张。而这都是为了使得商品在同类商品中脱颖而出,达到一枝独秀的效果,从而吸引消费者的眼球。更为显着的还有张元、吴昊二人在酒店墙上题字,因为除了名人还未曾有人在墙上随便题字,而此二人又非名人,正是这一独特的行为引起了别人的注意,为推销自己做了一个独特且成功的广告。

通过对商品的宣传进而对人们的消费行为进行引导,宋代多数商人们将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奉做行为准则,并且以此规范本身的经营活动。以店名为例,在店名的选取中蕴含儒家文化,成为了大多数商家的首要选择,如在其字号招牌中写上“仁”、“德”等字。选取店名是有诀窍的,肆意夸大的店名并不会随“字”之意而使生意持久不衰。传统文化对商家的影响没有从文字中表达出来,但其所取店的名实事求是是值得称赞的。如只能提供酒食的小店,门口只挂一个酒葫芦或酒旗,决不乱挂幌子肆意夸张来欺蒙消费者。不仅如此,为了赢得消费者好感,商铺还会在店堂内标明 “诚信为本”等句,从而极大的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而这一做法被多数商贩所采纳,连游街行走的小商小贩也会在售卖过程中不时的喊上两句“童叟无欺”。这一口号简短朴实,对自家信誉度有保证,在无形中为顾客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道德准则。

不知道,张茂才最后会用什么样的营销手段呢。陆垚带着这个疑问,睡去了。

一夜过后。

第二天,陆垚起的比较晚,可能是因为昨天的事情比较多的原因,再加上,事务都已经安排下去,陆垚也不需要自己亲自去看。

【目前用下来,听书声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语音合成引擎,超100种音色,更是支持离线朗读的换源神器,huanyuanapp 换源app】

时间过了一上午,到了下午快傍晚的时候,陆垚叫来了棠溪,询问他擂台的搭建情况还有张茂才那边的宣传情况。

棠溪给到陆垚的答案,其实是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

除了艾弗方庄他们找的人之外,张茂才这边先是利用了客栈还有一些饭馆的人来对住店还有吃饭的人进行宣传,而大街小巷,也都是安排了自己的人,来为明天的擂台赛造势。不仅如此,张茂才还联系了印刷厂的工人,做出传单来去给百姓们发放,让他们加深对武功的了解,当然,这其中金台和方庄也是说了一些关于武功还有举办武馆的目的的,陆垚看到宣传文稿后,也是会心一笑。要说在功夫的专业程度上,自己肯定是不如金台和方庄的,他们两个商量过后做出来的这个文稿,是十分有说服力的。

看来,交给张茂才去宣传这件事情,这个决定没有做错。

“有统计么,大概明天能够来的人有多少。”陆垚看向棠溪,说道。

棠????????????????溪想了想,说道:“报名的还真是不少,不过最后我们经过筛选,那些没有功夫基础的人,就还是让他们在武馆开业之后再来学习吧,所以明天的参赛者都是有功夫底子的人。人数我们也控制好了,和公子你当时去参加比武招亲时候一样,也是五十个人。只不过,这次我们挑选的这些人,当时明确告诉他们,这次的比赛是不允许以队伍的形式出现的。”

陆垚心想,不用多说,这个规则也是曹诱帮忙制定的,毕竟曹诱和方庄都是亲身经历了之前比武招亲大赛的人,那时候的目的不一样,而且一开始就有以队伍形式参赛的人,所以陆垚最后也就是以五人小队的形式参加了擂台赛。但是这次不一样,主要比拼的就是功夫,还有,就是一个人在面对这么多人的争斗场面下,如何能够留存到最后的一种判断力,所以,这个擂台赛如果还是有团体存在的话就不太好了。

“五十个人,最后选出五个人,十分之一的机会,嗯,设计的很合理。”

棠溪听陆垚说完,接着说道:“这是参赛选手的人数,但是,围观的百姓人数不止这么多了。”

陆垚说道:“嗯,这个我自然知道,不过咱们这次的擂台赛,和之前我参加的比武招亲不一样,那个时候,曹家看时候差不多了就直接将院落给封闭了起来。我觉得我们这里大可不必这样,本来这次擂台赛就有一个目的,是为了能够让大家对这个武术和武功产生兴趣,如果还是关门的话就不太合适了。所以,无所谓围观人数有多少,都给他们放进来就是了。”

陆垚此举,就是为了造成一个声势浩大的状况,让所有汴梁城中的百姓都知道,他陆垚要弄武馆,而学武术的好处在哪,也要通过明天的擂台赛来体现。

“只是公子,我觉得,咱们是不是或多或少还是请几个官员来到场看看,不然的话,只靠百姓们撑场面不太够吧。”棠溪说道。

陆垚一听这话,立刻看向棠溪,随后倒是微微一笑,说道:“这话,是张茂才让你跟我说的吧。”

棠溪尴尬的笑了笑,的确,以棠溪的能力肯定是不会想到这一层的,就算是他想到了,他也知道陆垚做事情向来是说一不二,他也不会提出来这个想法的。

陆垚接着说道:“这个武馆和其他的行业不一样,不太需要文官来撑场面,而且不管怎么说,曹诱和我不是明天都会到场么,怎么说我现在也是枢密副使,只是没有走马上任,而且我还是这次科举考试的探花,就这个身份,也能吸引不少人来,这件事情就不用说了。”

棠溪点头,随后,陆垚也是了解了一下,擂台那边已经搭建完毕了,听棠溪转达方庄的话,大概上和之前他们参加比武招亲擂台大赛用的是同样大小的擂台,而武馆的装修工作,也在陆垚昨天晚些时候给出图纸后已经开始提上了日程,一切都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对了,方庄他们有没有跟你说,他们都找了谁来参加这次的比武擂台,有没有咱们熟悉的人?”陆垚想起参赛者,说道。

棠溪想了想,说道:“据说之前参加比武招亲大会的,有一个名叫黎成的,方庄说他带着那些人都会来参加这次的擂台赛。”

黎成,之前在比武招亲大会上表现也算是亮眼,虽说当时是收了钱帮着富弼和曹国舅做事的,不过拿钱办事,本来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陆垚从来没有因为这件事情怪罪过黎成。

听到他能够带着手下的人参加这次的擂台,陆垚还是十分开心的。现在陆垚还能想起,之前在擂台赛上黎成和方庄交手时候的情景,那可真是非常精彩,或许,这次比赛,等黎成获得了最后的名额之后,还能看到他们两个人的对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