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北宋大相公 > 第五百零六章 热闹非凡

北宋大相公 第五百零六章 热闹非凡

作者:思梦语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9 20:27:34 来源:88小说

汴梁,陆府。

今天的陆府可以说是格外的热闹。自从陆垚离开陆府之后,陆续有人来到陆府当中拜访。这其中,最主要的自然就是曹家和韩家两个亲家来的人了。因为今天赵祯要去到城墙上宣布成绩的原因,所以早朝是取消的。不过,因为这殿试考试的保密等级非常高,即便是曹国舅和韩永合也没有办法打听到陆垚最后考了一个什么样的成绩。

所以,今天一早,韩永合就带着韩文远,另一边曹国舅也是带着曹诱去到了陆府当中,陆盱自然也知道这几个人来到陆府是为了什么,其实他自己也是非常担心的。虽说他对于陆垚十分有信心,但是他也不敢保证,这陆垚到底最后能够在殿试当中取得一个什么成绩。

对于曹家和韩家来说,这陆垚的成绩,直接决定了他们之后的面子问题。作为曹家和韩家的女婿,如果陆垚能够考一个好成绩出来的话,那么作为陆垚的岳丈,他们两个也算是脸上有光。再者,虽然陆垚已经明确表示,他不会加入到任何一个派系当中去,但是不管怎么说,他也算是和曹家和韩家有了亲家的关系,之后进入朝堂,做事的时候也要考虑他们两家的感受。

其实在韩永合与曹国舅看来,陆垚通过殿试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只不过,他们其实更希望,陆垚能够进入到前三甲,这样一来跟其他人提起的时候自然也能多几分面子。但是他们也清楚,这一年参加科举的考生比上一届人数多出许多,其中也不乏苏轼、苏辙这样的大才子存在,想要从这些人当中跻身前三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过既然这殿试形式有所改变,说不定陆垚也能抓住这个机会成为前三名呢?

要说曹家和韩家人的到来,陆盱可以说是早有准备,而且也在情理之中。但是接下来来的人,可是让陆盱有些没有想到。那就是宰相晏殊,还有富弼。这二位在曹、韩两家人到达后不久,基本上是在唱榜的????????????????同时到达了陆府之中。

陆盱知道这二人来的目的是什么。晏殊作为宰相,自然是比较关心陆垚最后的成绩的。更何况,之前陆垚也曾经和晏殊推荐过王安石,最后也是得到了赵祯的肯定,在晏殊看来,儿女私情是要和朝政分开来看的,虽说自己和富弼之间有亲戚的关系,但是他打心里还是希望陆垚能够取得一个好成绩的。

不过富弼就不是这么想的了,虽说自己的儿子参加比武招亲大会也不是什么公平的事情,也是有所准备,不过最后,他和曹家已经定好的亲事,确确实实是被陆垚给搅黄了。富弼一方面惊讶于陆垚的武艺,一方面也想看看,这家伙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他今天表面上是陪着晏殊到场的,而实际上,富弼更多的是希望听到陆垚没有进入前三名,甚至说是没有上榜的消息传来。

“除了小陆大人,陆大人就没有派其他人去到那城墙楼下打听一下么?毕竟这小陆大人知道消息之后可能不会第一时间回到府里。”晏殊看向陆盱,说道。

陆盱摇摇头,说道:“犬子做事一向不喜欢有人跟着。再说,这成绩已经是定下来的事情了,不管他早说晚说,都不会发生改变,所以大家也不用着急了,我这边就是放宽心态,等他回来。”

几个人这么聊着,陆盱也已经感觉到了晏殊和富弼多少有些来者不善的意思。作为官场老油条的韩永合与曹国舅也看得出来。既然都是亲家,于是韩永合与曹国舅便一直在和晏殊与富弼聊一些其他的话题,以防他们一直针对陆垚。

而后,潘文、折克行也是到了陆府。今天赵祯去唱榜,对于新蹴鞠大赛和足彩方面的事情是肯定无暇顾及的。所以二人今日也不用进宫去和赵祯汇报工作,作为陆垚的好朋友,他们自然也关心陆垚这次殿试的成绩考的如何。不过,他们和这些官场上的大人们自然是没有什么交集的。在陆府已经成为管家的陈晨自然也是知道这件事情,所以,等到潘文和折克行到了之后,将他们带到了别院去。同时,跟来的还有曹诱,显然,曹诱也不想和那些大人们坐在一起。而根据曹诱所说,本来韩文远也是打算过来的,不过最后被韩永合给阻止了,只能在正厅待着。

今天的陆府可以说是非常热闹,在房间中的韩韫玉和曹菡自然也知道这件事情,只不过,除了自己的父亲之外,今天到场的还有其他人,所以韩韫玉和曹菡也都不方便露面。她们也知道,这些来到陆府的人,都是为了得到陆垚最后获得的成绩而来的,其实她们两个也和这些人一样,不过,她们对陆垚更加有信心一些。

而后,府门外传来了马车的声音,陆盱瞬间从座位上站起身来,让福伯去看看来的人是谁。

【鉴于大环境如此,本站可能随时关闭,请大家尽快移步至永久运营的换源app,huanyuanapp 】

没想到,福伯直接将那位给带了进来。

不是别人,却是唐龙亲自到访。即便是晏殊都没有想到,不过唐龙的到来,可以说是给众人吃了一颗定心丸,那就是,陆垚这次考试的成绩相当不错,而且皇上非常重视陆垚,所以才会派唐龙来一趟。

唐龙进到正厅,他也没想到,这么多位高权重的人此时都在这陆府正厅当中等待,不用说,这些人一定都是在等着陆垚的殿试成绩。

唐龙也不想卖关子,他直接让手下将东西交给陆盱。

陆盱接过来一看,是官服。

宋朝也有其独特的官服制度,从颜色来看,宋代官服共分为四种颜色。分别为紫色、绯色、绿色和青色,那这四种颜色的官服,彼此之间有何区别?

官服制度源于数千年前的原始部落,由于当时文明发展程度不高,但又滋生出萌芽状态的等级制度。

部族中只有首领一级的统治阶层,才能享有更大的特权。穿衣服时,阶层高的人其服装样式,以及原材料更加精细,颜色上也与其他人有所区别。

三皇五帝时期,尧、舜、皇帝的着装样式和颜色上,就与其他人有诸多不同之处。

《周易》:“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

正是因为等级高的人才能身穿华服,便由此形成了中国独特的官服制度。

隋唐之前,官服的颜色还没有那么细致划分。

隋文帝杨坚统一全国,也逐渐形成了隶属于唐、宋、明,这三朝独特的官服制度。

杜甫《徒步归行》:“青袍朝士最困者,白头抬遗徒步归。”

大家都知道,宋朝的建立是于公元960年,由太祖赵匡胤取代后周而建立北宋。

北宋建国初期各项制度,均是承袭唐朝以及五代十国,官服制度同样也不例外。

元丰改制之前,赵匡胤规定,青色官服适用于九品以上官员,绿色官服则是七品以上官员,绯色官服则代表五品以上,紫色官服则是三品以上的朝中大员。

元丰改制之后,青色官服被摈弃不用,七品包括七品以下的官员,只能身穿绿色官服。六品以上的官员,则是身穿绯色官服。四品以上的官员,其官服颜色还是紫色。

《宋史·职官九》:“已上文武三品已上服紫,五品已上服绯,九品已上服绿。”

南宋时期,也沿用了宋神宗赵顼的这一安排。唐文宗大和六年(832年),青色官服基本被弃之不用。

因为不太好区分青色和绿色这两种颜色,导致唐朝一些七品以下的官员,常常僭越身份等级,身穿绿色官服。

后来这种现象太过普遍,唐文宗便顺水推舟,直接不许官员穿青色官服。北宋建国之后,赵匡胤全面继承了唐朝的官服制度,又将被弃之不用的青色官服拿了出来。北宋翰林学士李昉:“准诏,定车服制度。礼部式,三品已上服紫,五品已上服朱,????????????????七品以上服绿,九品以上服青,流外官及庶人并衣黄。此外,宋朝的官员品级以及职能也有很大不同。为了弱化武将权力,宋朝不断增添各种无用的文官机构。

比如赵匡胤设置的“枢密院”,还有赵光义时期的“中书门下”。这一系列举措,导致两宋一朝的“冗官”问题非常突出。

还有一个坏处则是,政府职能部门变多之后,原本1个人的任务量,却需要3-4个人来完成。

且各个部门之间没有细致的职能划分,反而拖沓行政效率,这也体现在了宋朝官品与职能太过混杂的现状上。

比如文臣之间还分为“正官”、“散官”。所谓“正官”,就是该官员隶属于不同部门,有着非常严格的上下级归属。“散官”则是北宋皇帝们,刻意为了分化武将权力,而开设的虚职或者无用官职。

譬如,朝奉郎,奉直郎等等都是光有品级,却没有明确归属的官品,同时还细分为在京官员与地方官员。

武官与文官一样,也有这样的“正官”和“散官”制。

元丰改制之前,“正官”与“散官”的官服颜色混杂不堪。到了元丰改制之后,宋神宗又详细区分了。如开封府仪同三司、金紫光禄大夫等较为严格的官员品阶,此时官服的颜色,还有细节上,相较于之前有了一些不同之处。

北宋杨亿:“故事,加散官至五品必以上闻。今朝散、银青犹关命服。

“散官”光有品级,实际只是虚职。而有些官员虽品级不高,但是手握实权。

出于个人地位、身份不同。元丰改制之后,宋朝皇帝会给这些立过大功的官员特赐“鱼袋”。

“鱼袋”便是佩戴于腰上的小荷包,共分为金、银两种不同颜色。

一般来说,五品以上的官员可以身穿官服,佩戴银色鱼袋。四品以上的官员,则是可以佩戴金色鱼袋。

因此,到了宋神宗一朝,又额外加了“鱼袋”,用来彰显官员的身份。

宋代官服制度源于隋唐二朝,元丰改制之后,宋朝官服对应的颜色,又有了更加细微区分。

大体上,宋朝在于通过衣冠服饰严格的等级制度,继续巩固“君尊臣卑”的等级观念,宣扬皇权至高无上的封建糟粕思想。

不过从皇上到各级官员服饰不同,也对当时的社会与政治制度起到很大的影响。

人们可以通过官服图案,花纹与颜色,详细分辨出官员品级制度。

陆盱接过官服一看,瞬间目瞪口呆,甚至连谢恩都忘了。

一旁的韩永合、韩文远、晏殊、富弼、曹国舅,纷纷凑上前来一瞧,居然是正二品的官服。

随后,唐龙拿出圣旨开始宣读,接着就是正常的流程。

等到宣读完毕后,唐龙看向陆盱,说道:“小陆大人是第三名探花,皇上能给到这正二品枢密副使的官职,足以见得皇上对小陆大人的重视,各位大人也可以放心了吧。”

听唐龙这么一说,几人面部表情各不相同,最开心的自然是陆盱了,自己的儿子的仕途.asxs.比自己不知道要高出多少。而韩永合与曹国舅这边虽说也已经知道,陆垚如果考的比较好,官职是会比较大的,但是不曾想,这一上来就是一个正二品的官职,不过不管怎么说,这陆家和韩家还有曹家都是亲家的关系,自己的女婿获得如此的荣誉,也是可喜可贺的一件事情。

最后就是晏殊和富弼了。晏殊这边倒还好,毕竟他已经是宰相,而富弼这边就不一样了,本来是打算今天到场来看陆垚的笑话的,没想到,自己反倒是成了最大的笑话。

唐龙宣布完旨意之后就离开了陆府,陆盱亲自将他送了出去,而后回来,就看到富弼和晏殊准备离开陆府。陆盱何等精明,他自然知道富弼今天来府上是为了什么,现在既然人家想走,陆盱自然也是没有拦着。

“这下二位放心了吧。”陆盱转过头来看着韩家和曹家的人,随后叫来了在府上的陈晨,让陈晨将圣旨和官服放到书房当中。

接着,陆盱叫来了福伯,表示在府上空出一个房间来,收拾整齐,置办一些东西进去,以后就当作陆垚的书房。

这自己的儿子摇身一变成了正二品的枢密副使了,如果再让其他人知道,这陆垚现在还跟自己的父亲用一个书房,传出去岂不是让人笑掉大牙,陆盱自然是不能怠慢接下来陆垚的生活。

韩永合于曹国舅听陆盱这么说,立刻喜笑颜开,曹国舅说道:“我早就知道,陆垚这孩子肯定没问题,只是没想到,居然能获得前三甲,虽说是探花,但是也不错了,你说是不是,韩大人。”

韩永合的心思自然是要比曹国舅深远的多。这自己的女婿摇身一变成了正二品的官员,这之后肯定是不会受自己控制了。到时候,韩韫玉会不会受委屈呢?而且,自己之前总用官威还有一副高高在上的语气说话,等一会儿见了陆垚,自己要怎么转变态度呢?而且之前陆垚也命却表示过不会跟自己一派,这自己今后在朝堂上会不会多了一个敌人?

“韩大人,你不必想那么多。”陆盱十分了解韩永合的为人,瞬间看出了他的担心。“虽说陆垚成了正二品的枢密副使,不过这官职具体负责什么咱们大家都清楚,而且现在外面局势这么紧张,我看陆垚到时候恐怕用不了多久就要去到边关和大夏的使者们和谈,如果谈不拢,搞不好还要开战,我想他应该是不会有太多时间在汴梁城中的。”

其实,陆盱这话说的不错,从刚才宣布完任命后,其实在场的人都知道,皇帝赵祯此举的用意是什么,显然,陛下是想要用陆垚去到边关的,所以,陆盱此番言论一说出来????????????????,也算是让韩永合安心了一些。

随后,韩永合也就识相的岔开了话题,说道:“只是,这前三甲,刚才听唐大人说还有苏轼和曾巩,那二位好像没有被封很高的官职,不知道陛下的这个举动,会不会弄出个群情激愤来。”

韩文远一直坐在椅子上,没有说话,听到韩永合说的这番话,立刻开口说道:“陆垚做出来的功绩大家都看得清清楚楚,远的不说,就这个新蹴鞠大赛就弄得风风火火,我觉得这个赛事举办的成功,已经能够让那些大臣们闭嘴了。”

众人都没想到,韩文远竟然能说出这番话来,不过仔细一想,他说的也十分有道理,韩永合也就点点头,不再言语。

“这陆垚怎么还没回来,一会儿应该给他弄点好吃的,庆祝一下。”母亲言氏说道。

陆盱摆摆手,说道:“这不着急,今天早些时候,陆垚是跟着苏轼他们一同去城墙那里的,说不定他们几个已经约好了要去吃饭庆祝,既然结果已经出来了,咱们也都安心了,不如咱们先准备着,如果他不回来,咱们就在我府上庆祝一番,如何。”

大家都没有异议,毕竟这成为了探花,是值得高兴的事情。随后,陆盱便让陈晨将这个消息告诉给潘文、折克行,还有曹菡与韩韫玉。

潘文知道这件事情后,应该说是最开心的,他直接表示亲自去到樊楼让厨师做一桌好菜送过来,随后也拉上了折克行一同离开了陆府。

而曹诱这里呢,他也就帮着陈晨,将这个消息告诉给了自己的妹妹曹菡。

虽说曹菡性格大大咧咧,对于科举考试的事情,其实了解的也并不是很多,但是状元、榜眼、探花这前三甲的事情曹菡还是知道的。在曹菡看来,陆垚进入到前三甲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她也很为陆垚感到开心。不过她更关心这陆垚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今天是个好机会,对于曹诱来说,在自己的妹妹嫁到陆府之后,他其实一直没有找机会和曹菡说上几句话。虽说陆垚对于自己妹妹的心意曹诱是非常清楚的,这一点从之前的婚礼和比武招亲大会当中就能看出来。不过,韩韫玉和曹菡之间的关系,曹诱还是想了解一下。曹菡平日里和曹诱关系最好,自然是知无不言的情况了。她将自己嫁到陆府之后的事情都跟曹诱说了一遍,包括中间韩韫玉来找自己商量事情,后来陆垚过来,三人一起吃火锅的情况。

曹诱这也就明白了,为何新蹴鞠大赛总决赛的时候,陆垚只是看了半场比赛就离开了观赛区。那个时候其实曹诱就觉得,陆垚的这次离开和韩韫玉还有曹菡之间有关系。只不过当时曹诱需要更多的将注意力集中在最后的新蹴鞠大赛决赛当中,但是他一直将这件事情放在心上,今天找到机会才能问问曹菡。

得到的答复自然是让曹诱满意的。而韩韫玉这边,陈晨将消息告诉给了她的侍女,再由侍女告诉给韩韫玉。韩韫玉对于陆垚获得前三名倒是没有丝毫的意外,相反,她倒是打听了一下状元和榜眼都是谁,在听到苏轼和曾巩的名字后,韩韫玉也觉得,陆垚没有成为状元也是合情合理,毕竟苏轼和曾巩的才气都不输给陆垚。

这一系列的事情,包括送官服再到后面的事情,都是在陆垚去到城墙下面听唱榜同时发生的。而在潘文离开陆府后不久,陆垚这边也是和棠溪一同回到了陆府。陆盱和言氏在听到马车声音,确认了是陆垚回来之后,也是直接去到门口庆祝迎接。

于是就有了之前的一幕。陆垚听到这些声音,知道一定是宫里的人已经来过了,发布了旨意公布了结果,不然府上的人不可能会这么热闹。

陆垚也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不高兴,从马车上走下来,和父亲陆盱对视一眼。

“这次考的着实不错。”陆盱说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