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侯门纪事 > 第六百八十九章 元皓行好令

侯门纪事 第六百八十九章 元皓行好令

作者:淼仔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27 14:37:39 来源:书海阁

房里只管评论萧战,梁山老王欣然喜悦。m.lwxs520. 乐文移动网这种话要放在京里对着他说,老王爷指不定恼成什么模样,一定会说怎么能把他的宝贝孙子当成店家小二?

但自从海边元皓请过客,萧战就时常的给祖父当跑堂。梁山老王对着这样的话就不但不恼,反而呵呵的对亲家老王举杯:“来来,你我有这样的好孙子,你我应该吃一杯。”

“唉……。”赵先生叹上一声。

镇南老王知道这位夫子不是无礼的人,就问他:“怎么我们喜欢孙子,你却叹上气?”

赵先生愈发沮丧:“看到战哥小爷这样的好,我想到我的外孙。在泰山他和我商议,让我把他带上。我怕耽误行程,又有英明说靖远老侯和侯爷只怕不许,我就没敢说出来。如今看看这外面,看看您二位的喜欢,唉……”把个面庞又低一层。

两根手指到他面前,一个是镇南老王,一个是梁山老王。二老王齐声道:“你后悔吧,你呀,你办错这事情。”

张大学士失笑:“人家在难过,难道不应该劝一劝,怎么倒幸灾乐祸上来?”

二老王心有灵犀地往窗外瞄瞄自家的好孩子,再对着表露出形单影只的赵先生,又齐声是一句:“难过吧,谁叫你不带孩子出来,可见你不疼。”

这两个全是依着孙子而出京,和赵先生一比,顿觉得自己有骄傲的本钱。

大家上路这么久,知道这是开玩笑。赵先生扑哧一声让逗乐,捧起酒壶道:“我不痛快呢,您二位还打趣我,也罢,应该是怪我没有敬酒,我好好敬一壶。”

冤有头债有主,赵先生先给二老王倒上,再从二殿下开始满上,最后是自己。大家举起杯来,夜风一阵子恰好这个时候到来,打得竹帘轻动,荷香星月一起入帘栊,这就身子也轻起来,神思也明起来,人人笑容加深,齐王更是拍案脱口:“妙,两腋习习清风生矣。”

这是一句唐诗,却不是品酒。梁山老王哈哈一笑:“大小爷,我们这吃的不是茶。”

这是老王畅快而出来的一声,发自肺腑起于由衷。要是放在战场上可以声震敌军,在这里也出了门窗,把院子里小客人们吓了一跳。

正吃的痛快说得痛快的孩子们停下各自的说笑,不安的对着笑声来源处看上一看。

元皓、韩正经对老王的人熟悉,对他的笑不以为然。见到各桌的小客人们忽然不吃,这两个很是纳闷。韩正经还以为自己劝的不殷勤,亲手“抓起”菜——那是一盘子河蟹,已经不烫手,上手不但方便自己,也方便不会用筷子的小客人放开了用手。

“给给,吃这个。”

小客人们还是犹豫着啜着手指头。一个小姑娘是称心的客人,称心如意是下午忙活,晚上也来当主人。小姑娘眉头微促,轻声地道:“是不是,你家大人不喜欢?”

萧战是最早反应过来的人,这一句低低的只有本桌才能听到的话战哥没听到,但不影响萧战解释。他和小姑娘的话一起出来,萧战是粗嗓子大嗓门儿:“哈哈,这是我家祖父,他说你们吃的好,说你们应该再大口吃。哈哈,这是笑,哈哈哈哈……”

月色下,萧战仰面朝天,来上一个开怀大笑。那黑面庞粗笑声,如果不是他刚才一路送菜上来,可以把别人再吓一回。但都见到他是个送菜的,小客人哈哈也笑了起来。

沈沐麟和褚大路送完菜刚回到厨房,不耽误外面的话听得一个字不少,见萧战又摆这一出子,“哈哈哈哈……”两个人抱着厨房门笑得浑身打颤儿,手中有个木托盘呢,把木门打得“咣当”几声。

厨房里的人也没忍住笑,又有执瑜执璞送菜回来,嚷道:“母亲快看,战哥又可笑了。”宝珠也狠笑上一回。

房里大人们见到,更是都对梁山老王又笑了一个各自形态。袁训抓住机会赶紧取笑亲家:“等咱们到了山西,这一着的威风,大笑震幼童,怎么着也得请王爷知道知道。”

左手树起大拇指:“昔年大笑震三军。”右手树起大拇指:“今日大笑震孩童。”最后一句:“威风不减。”

“吭吭吭……”怕把外面的孩子再次惊动,袁训低头好似要笑到桌子底下。同桌子的人又笑起来,只有梁山老王悻悻然。

外面已恢复平静,继续孩子们的欢宴。因为是在外面吃饭,尽管月色明亮,也每桌都点着烛火。旁边有家人照管,跟在海边一样,怕小些的孩子上手抓新上来的菜。

称心如意就从房里取来一件东西,让同桌的小姑娘们就着烛火观赏。是个水青色绣花帕子,花样十分的繁琐。月色和烛光相掩映下,花式栩栩如生。

小姑娘们能让称心如意愿意交往,是她们几个都学了针指好几年,做活有独到之处。但见到这个帕子后啧啧称赞,爱不释手的传看着,见是半旧的,知道是人用过的,惋惜地道:“这样的帕子也舍得平时用吗?应该放起来。就是你家帕子多,也到年节的时候拜客再用上一回,别人见到都会说好的。用后就收起来,这样好的东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称心如意轻轻地笑:“不是最好的,这不过是我婆婆日常用的,是她自己绣的。”

小姑娘们吐一吐舌头,有让吓住的神色。把帕子还给称心的时候,请她指点下谁是她的婆婆。称心就往厨房里指指,厨房为天太热,为烧菜的人凉快些,四面窗户平时就拿下来。风过堂风似的过去,也能让小姑娘们这会儿看到宝珠。

她们见到一个眉目如画男装的人,聚精会神的烧着菜。只看她专注的神态,心里就陡然一颤的明白了,她的针指不会差,因为她一定花许多的心思在上面,跟这会儿做菜的用心一模一样。

小姑娘们一面羡慕,一面岔开心思。见菜的热气使得她容貌更加姣好,有一个回想下午见到的“那公公”,悄声道:“难怪你婆婆生得这么好,倒也配得上你公公。”

称心如意是不大得意的人,是她们平时没机会跟萧战元皓一样得意。这会儿可算找到机会,两个人笑眯眯:“可不是?我公公是人人说好的美男子,都说三国周郎不过如此。见过我婆婆的人,也没有一个不说只有我婆婆才配得上我公公。”

“三国周郎是谁?”小姑娘们茫然。

称心如意恍然大悟:“是了,你们平时也听不到说书的,听我们告诉给你们,”捡最扼要的说上几句:“生得好,能文能武,什么都好。”

得意的时候太少,用得不能把握,一不小心就说走了嘴:“我家公婆房里还没有别人,这是最难得的。”

有一个最机敏的小姑娘顺着猜一猜:“那你家是大家子?只有大家子才讲究房里有人。”

称心如意微微一笑,请她们吃菜没有再说。

菜式很好,不管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子都吃得很满意。热菜在桌上摆满时,送菜的在厨房开始吃饭。

沈沐麟边吃边道:“我难得在厨房里吃饭,”萧战取笑他:“这是二女婿的待遇,我教给你别忘记。以后这厨房就是你的地儿,来人见客的,别再往桌子上跑。”

禇大路素来在萧战手底下吃瘪,来个沈沐麟是岳父走一步带一步,禇大路大快心怀,一定要跟沈沐麟好。闻言,揭短道:“也不知道在京里谁最爱占住厨房抢头锅菜。”

胖兄弟也是沐麟的好帮手,执瑜笑道:“原来二女婿到了,三女婿就要让地儿,战哥,认得你这么多年,一直白认得,原来你也有守礼的时候。”

执璞乐不可支:“可见我们以前冤枉他,都以为他最爱抢上风。却原来他守着长幼,谦虚礼让呢。”

“哼!”萧战鼻子里出气,从舅哥筷子底下抢出一块鸡肉。这硬生生的抢,外面还请着客呢,让沈沐麟瞠目结舌,还没有说话,外面走来元皓的奶妈:“要果子露呢,哪位小爷给送送。”

奶妈不是不能送,而是送菜的专职有人,战哥现在当这个是体面活计,奶妈丫头一概退后。

“我去!”萧战一蹿出了座位,风风火火的端上送出去。等他出去,沈沐麟问舅哥们和禇大路:“他怎么总是针对我?就不能跟我有好的时候?”

执瑜执璞说不要理他,禇大路一针见血:“谁叫你是女婿?京里柳云若他也不待见,全家老小上柳家闹来着。”

沈沐麟倒吸一口凉气,却见执瑜执璞跟禇大路使眼色。梁山老王夫妻带着孙子去柳家是争加福,执瑜执璞觉得家里的事情慢慢跟沈沐麟说比较好。

禇大路就想想,自己只顾抹黑萧战,不一小心话多了。就不提柳云若,只说沈沐麟一个人:“从你来了,姨丈天天带的是你,把他丢下来好些。要不是有个胖孩子也缠住姨丈他没机会说话,不然,你抢了他的光儿,他能客气才怪。”

“我好几年不在岳父身边不是吗?我来了,应该多疼我的。这个人,平时对我说岳父对他怎么怎么好,一天见不到他都不行,气我还不算,还要争。”沈沐麟嘀咕着。

禇大路和胖兄弟嘿嘿:“他是这样说的?是他一天不到家里来就不行。”

沈沐麟对着外面的萧战一个鬼脸儿,这是新近跟加寿香姐儿学出来的。嘴里道:“我就知道他是骗我的,幸好我不信他。”

“孩子们,谁来送这份儿菜。”宝珠叫着。沈沐麟正和萧战过不去呢,争风似的出来:“我去,都别跟我抢。”执瑜执璞和禇大路一起让他,沈沐麟端着新炒出来的藕片出来。

萧战回来,他出去,两个不是迎面对上,也在一条路上遇见。萧战把个托盘在手上左一扭右一歪,一个人走路占住三个人的份儿。

褚大路在厨房里嚷:“你又胡闹了,看我告诉姨丈去。”沈沐麟已经躲开,回身对着萧战撇嘴:“我防着你呢,我今儿一定比你送的多,还要比你送的好。”

“多懂事体!”萧战这种油盐不进的人立即反嘲笑:“这就明白以后进家里,这就是你一生的活计。以后我上桌子,你记得好好干。”

沈沐麟嗤之以鼻,先把菜一一送去。一盘子先送到房里给长辈,袁训给他抹了抹汗水。大人全在房里,包括家人。关安这几天不在这里,不知道去了哪里。万大同带着家人也在这个屋子里用饭,沈沐麟顺手也送去,家人们含笑道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这是袁训的话,出来行走家人只会比主人辛苦。吃喝上主仆一样,不然把家人累到了,或是病倒一个,不但不能侍候差使,反过来还要照顾他。

而把他们饮食照顾到,洗衣喂马等粗活上更做得好。到今天为止,吃的东西上面每顿都差不多。除非很稀少的东西例外。给孩子们的细巧果子,也时常分给家人。

沈沐麟出去,万大同招呼大家吃现炒的,文章老侯的家人陪笑最多:“哎哎,真是好哎,从不亏待咱们。”大学士出来一个家人也点头哈腰,瞄瞄主人桌上有的鱼虾鸡鸭他们也有,感叹道:“这要是还不好好侍候,还想怎么样呢?可没有什么能容得下了。”

万大同也由衷的点头,从辞别老国公跟着对他来说是表公子的侯爷以后,不管是侯爷也好,还是侯夫人也好,都没有亏待过他。

特别是他的女儿最占便宜,居然是个姑娘小姐。这在万大同没有成亲的时候根本不敢想。如果他娶的不是侯夫人的陪嫁红花,生下孩子来也是从小教他当个好家人。

想到,就往外面看女儿。刚才看过好几回,每一回都看得心满意足。这一次再看,见小红正热情的招呼人吃菜,用公用的筷子给大家布菜。小客人对她自然笑嘻嘻,一看就大受欢迎。万大同应该是笑的,却不知不觉的湿了眼睛。

直到叫他:“万掌柜的,来喝一杯。”梁山老王酒吃到半酣,执意叫他过去。万大同一笑,一滴子泪出了来,把他吓了一跳,在老王的诧异眼神里抹去泪水:“这菜太好吃了,这不,我都吃哭了。”

梁山老王嘿嘿:“这是你太捧孩子的场,你现吃的那一盘,正是你女儿点的菜。”

万大同一看,是盘子带鱼。他们带的海味早就没有,小红说这里水产没有带鱼,让买的干货来烧。确实是小红所点。这扯个谎无意中也圆到今天的主角孩子们身上,万大同忍不住一乐。陪梁山老王吃一杯,又敬主人们一杯,又回到桌前和家人们吃一杯。

守夜的小子们不用酒,早早用过饭在屋前后和山洞那里守着。头一个天豹是二老王费尽心思也没能灌进一滴酒的人,蒋德是第二个,喝酒只湿唇,跟没喝一样。早让二老王“不满”。在这里用饭的家人就可以用酒,万大同看着他们并不肆意狂饮,也一样的欢乐。

主要的关注点,还在院子里。钟南提醒道:“玩起来了,哈哈,好。”

“咕咕咕咕咕,咕咕咕咕咕,”一个孩子站起来学着鸟叫。

“叽叽喳喳,叽叽喳喳,”又一个孩子也在学。获得一片喝彩声。

这一片的房子是树木自成院落,孩子们的家人不放心,有的在自家门外,有的走到这附近,间隙中能看得清楚。

见到玩的好,桌子上菜大盘子小碟子堆的满满的,三三两两都在谈论:“这是大善人家,才肯请这么好的菜。”

“看看那鸡肥的,那么大个儿一只,这是买老钱家的,给的钱比集市多。”

“他们不知道明年来不来?肯多住几天就好了。”

村长和老婆也是不放心自家孩子,怕他们不会做客走到这里。听过话后,道:“放心吧,我和万掌柜的问好了,明后年他还来收东西。他不亲自到,也打发人来。”

这话也收了一片喝彩似的眼神,村长喜欢的浑身痒痒的,又去看自家的小子坐席面。

“看他,哈哈,他个儿小,他知道站起来拿。哈哈,随我不笨。”

他妻子笑道:“那是人家好,你看大姑娘给他擦手,对他照顾的多好。这一桌子菜,比你进城吃谁家的喜酒都好吧。”

“好多了去,吃衙门里黄班头嫁女儿那酒,哪有这么多菜。”村长压低嗓音:“孩子他娘,你馋不馋?”他口水快要出来。

村长妻子笑着让他回去:“免得你在这里看得眼睛里出火。”

念姐儿和龙书慧分别又给另一个孩子擦了手,又布了菜。她们俩个温柔可亲,和气周到,同桌的小客人们很快就跟她们亲近,说很多的话给她们听。

念姐儿倒没有什么,她进京的时候年纪也小,也是个太后怀里的乖宝贝。龙书慧幼年经过父亲死的难堪的磨难,看着这些身份悬殊的本村孩子,好似看到幼年的自己。

在山西的时候,虽然是住自己家里,却成了跟姐妹们身份悬殊的那个。初进京的时候,也担心寄人篱下,但在九叔夫妻和姑祖母、老太太的关怀下,把那层阴影走出来。

表面上看她关切眼前的孩子们,其实她把稚气的孩子们看成幼年的自己。当时无依无靠,好似前程无着。就像这些孩子们跟元皓他们相比一样,元皓是无悬念的前程似锦,这些孩子们却是什么路还不知道。

种田打鱼,都不算是前程似锦。

“哎哟,你们平时跟胖孩子学的字,可以好好的认下去,就是他走了,也想法子一直的念,会有大出息的。”龙书慧指点着,心里还是有当年的影子,当成指点当年的自己,巴不得这些孩子们也能走出一条康庄大道,就好似她进京后的日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会念呢,我叫张学。”

“我的名字梁康,小爷让我身子好。”

“我叫赵全,小爷让我事事周全。”

七嘴八舌的话里,元皓多出来一个主意。结束的时候自有馈赠是早就安排好的,由龙书慧的话临时想到新的玩。

“咱们行令吧。”胖孩子站起来走到当中,摆手让大家停下来,有了这么一句。

孩子们先没有回话,袁训等人在房里乐不可支:“听听他有什么令,他倒会行令了。”

张学为难地道:“我们不会吧。”

“你会的,”胖元皓一本正经:“就行我教你们的字。”指一指张学:“比如你们三个刚才说你们叫什么,这就很好。知道自己的名字。你们三个,我跟你们喝蜜水儿。”

端起他的小木碗,走过去轮流跟张学、梁康和周全碰碰。张学、梁康和周全乐了:“好好,”小脸儿兴奋的通红。

大人们在房里也点头,镇南老王不居功,虽然这是他自家的孙子。对袁训和赵先生举杯:“来来来,这是你们二位的功劳,我敬你们。”

二殿下也说这令行得好,目不转睛的看热闹。

元皓正在对别的孩子说话:“先是报自己名字,报出来的大家碰碰。再呢,拿纸笔来写自己的名字,写出来的大家碰碰。写不出来的就罚,”

怎么罚,他为了难,小脑袋瓜子开动到这里为止。平时见大人行令要罚,但大人是喝酒的,孩子们不喝酒不是。

加寿笑盈盈:“表弟,你才当几天的先生,不要太为难别人。到底,你是请客吃饭的。能写出一个字的,就算过。写不出来的,按刚才的学鸟叫也行,”

“学狗叫也行!”萧战送菜过来,坏笑添上这一句。

加寿嘟嘴儿正要说他,本村的孩子们却愿意:“我会好,汪汪。”这就学起来。

齐王笑得肩头乱动,钟南笑弯了腰,再直起来的时候,脑袋已到桌子下面,一抬在桌上撞一下,他哎哟一声。

等他钻出来,见外面的令规虽然有萧战搅和,这也算定好。余下的孩子们纷纷报出自己的名字,大家喝彩,大家喝果子露和蜜水儿。

房里取出纸笔的时候,几天里跟着元皓念书,在地上写字的孩子们瞪大眼睛。

看着那月下莹白的纸张,一看就不是黄表纸油纸可以比。张学颤抖着嗓音:“这是写字的纸,给我们写吗?”

“是啊,你来,你头一个写。”元皓把笔给他。张学提笔就写,韩正经提醒:“沾墨。”

念姐儿想的周到:“别甩到自己身上,明儿要仔细洗衣裳了。”请人家来吃饭,弄一身的墨汁回家大人总不会喜欢。

韩正经和小六就走到他身边照顾他,张学屏住气,院子里也静下来。房里的大人想到这只怕是他们头一回拿笔,说看看元皓几天的功劳如何,走到门窗前面来看。

见那个小子手臂僵着,却又抖动,在砚台里沾了沾,提起来时,不用说,墨汁往下面滴。

一左一右,韩正经和小六比划道:“在旁边把墨汁多余的去了,这样,哎是这样动手腕儿。”

袁训倒也罢了,文章老侯兄弟充满自豪。看看他韩家的后代,出来一个乐于帮人的孩子。

头一回用笔,张学手一抖,没甩到自己身上,一滴子墨汁直奔小六而去。张学一慌,忘记手中有笔,笔上有墨,双手来救。

“哈哈!”一双小胖手把他双手托住,原来是元皓及时来救场。胖孩子开心异常:“看我拿住了你,不然你也甩自己一身。”小六说着没事,直奔房里,他的奶妈跟上,换一身衣裳又出来。

边走边道:“你要这么沾墨,就不会甩出来。”

元皓帮着他沾好,松开手:“写吧。”张学看看主人们,没有一个不是笑着,没有一个不在刚才的小爷换衣裳时说过不要放在心上,换一件就得。

他含上一包子眼泪,向纸上写上平生的第一个字。

笔跟树枝不一样,笔软,树枝硬。就写得歪歪扭扭,但能看出来笔划不错。

元皓先生和帮忙的韩正经先生、好孩子先生一起满意,争着要跟他碰碰。

张学喜极而泣,拘出一额头汗水的他喝了果子露,忽然长了精神,想到笔的柔软,纸声沙沙,舍不得的道:“我再写,我还想写一回。”

梁康却不答应,早就眼馋的他道:“该我了,我也会写。”赵全也跃跃欲试等着,也不答应张学写双人份的。

元皓晃晃胖脑袋:“不用争,我备下有纸笔,一会儿送你们一人一份。”

“真的吗?”跟他学的孩子们全伸长耳朵。

元皓小胖手先对房里一招,有竹帘只能见到人影,道:“你们要多谢我祖父我舅舅,帮我备下来的。”小胖手再对厨房里一招:“还要多谢我舅母,帮我备下来。”再对加寿等比划下:“还要多谢我的姐姐哥哥们帮我备下。”

“好表弟,我呢我呢。”萧战正和胖舅哥争菜吃,听到有感激,筷子也来不及放,挟着个鸡腿就出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这个姿态真不好看,一半鸡腿在筷子上,一半鸡腿在表哥嘴里吃的正香。表弟鄙夷上来:“子曰,食不语。吃完了再来。”

房里大人嘻嘻哈哈:“教训的好。”厨房里胖兄弟、沈沐麟禇大路捧腹大笑:“该,去碰钉子。”萧战老实回来,并不敢计较表弟正在又食又语。

小客人们惊呼:“哇,小先生好厉害,还会说子曰。”

“是呢,我有先生教,我会念全本论语,还会念大学。”说到这里,元皓踌躇一下,问他心爱的加寿姐姐:“要请我的先生出来说几句吗?”

加寿还没有帮他出主意,房中赵先生大为得意。起身来,理衣裳,扶发髻,又用清水漱口,顺带的清咳几声。

外面说一声请,在二老王嫉妒的眼光中,赵先生迈着方步,不慌不忙好个模样往外面走。

钟南此时很机灵:“我来服侍。”一转脚步到了门边,打起门帘来,等赵先生出去,咧嘴一笑,顺理成章的跟出去。

小客人们抬头观看,见月色柔和中间,一位面容端正,衣着整齐的中年人出了来。

他有一身的儒雅气,小客人们不会说,只觉得有一层柔光让这个人带着出来,又对小先生元皓敬仰,无形中都生出敬佩。

作揖是现学的,张学这名字起的好,起过就聪明很多似的,带头行上一礼。

“呵呵,晚生还礼。”赵先生还了半礼。孩子们都喜欢起来,梁康吃吃道:“我看到学里先生就是这样,您比他们行的好。”

梁山老王却在窗内瞪着他:“他这就露脸去了,要是我露脸,我比他露得好。”大学士忍俊不禁:“难怪战哥爱争风,”袁训快口接上:“此系家传。”

齐王又笑了起来。

房外,赵先生让小客人们坐下,徐徐说了起来:“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是北宋有神童之称的汪洙之诗。他还有,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啊,还有,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年纪虽然小,文章日渐多。”

一片寂静,就是附近听热闹的大人也听进去。

“你们是有福的,能遇到小先生这等热心人。等他不在这里了,也不要辜负他,好好的学,坚持的学才是。不然读书虽然高,你却没有份。”

赵先生也没有说太多,今晚主要还是小主人们的光彩。他拿几句浅显的诗吟诵过,看得出来小客人们有听得进去的,就觉得没有白出来。对胖孩子颔首,钟南有眼色的为他再打竹帘,先生先进去,钟南随从后进去。

月下,只余一道竹帘轻轻晃动着。

但余音袅袅,似人还在。不但小客人们听进去,就是元皓、韩正经和小六也听进去。

而房中,镇南老王、张大学士一起翘起拇指,对赵先生道:“画龙点睛之笔,说的好。”

赵先生还没从身段里出来,就地形容潇洒的轻施一礼:“不敢蒙二位过奖,有不当之处,还请多多指教。”

镇南老王沉吟不语,张大学士沉吟不语,都还沉浸在赵先生刚才那段话里,认为他今天出去可圈可点,是神来之笔。是不是哪里还可以更好呢?这会儿已经把事情上升成对一方的教化感悟,就真的思索起来。却让梁山老王打断。

老王气哼哼,把赵先生一通的指责:“你呀你,夫子,你就一个人出去了?这么大的事情,你一个人担上了?这外面是元皓教出来的。有句话凤凰不落无宝之地。我等功勋家子弟也不轻易教人,既然教了,可见有个缘法,”

袁训笑话他:“你又不信佛,缘法这话也出来了。”

梁山老王怒目:“小子别插话!”小子一笑闭上嘴。梁山老王继续道:“既然肯教,就是慧眼识人,指不定以后这里面有个状元榜眼,”对袁训坏笑:“兴许还教出来个探花,”

袁训也给他个怒目:“别扯上我。”

“探花没什么难的,一教就得。”梁山老王还是尽兴又说几句,再回到他的正根脾气上,继续说赵先生:“夫子你就不打招呼出去了,也没有找个帮手?说不好,因为我们没有出去,就你一个人,把以后这里面的状元榜眼全变成探花,”

前科探花无语喃喃:“我招谁惹谁了?总能说到我。”

“全变成探花那等自高自大的人才儿,你夫子还怎么见人?全让你搅和了。”梁山老王整一个胡搅蛮缠,但硬是说得头尾全占住道理似的。

张大学士不乐意了:“本科探花是我门生的门生,您高抬贵手,口中留情。”

梁山老王乐了:“那我就说前科的探花如何?我只说前科的。”

齐王好笑地为袁训打个抱不平,对袁训瞅一瞅笑道:“您是一定要说到他身上不可。”

赵先生一直没说话,见老王这会儿说完,一句话把张大学士又扯上:“老爷子,您说前科的探花,张夫子的门生中难道少得了?说来说去您少不了说上他。”

张大学士一想也是,也乐意上这当:“对呀,别说了,状元榜眼探花我家全不少,您还是口中留情的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大家你瞪我我瞪你,忽然都是一乐,哈哈一笑:“吃酒,话多的人酒要多。”

钟南早捧起酒壶,也早站到梁山老王身边去:“您请,我看着您。我数着您的话最多,您的酒可不能少。”

亲家镇南老王也不向着梁山老王,笑道:“你也应该喝,一番话把一甲全扫进去。当罚。”

梁山老王故意不承认:“一甲有三个,我只说最后一名,坐榜尾巴的探花。”

大家又对着那坐过一甲榜尾巴的袁训笑,梁山老王下一句自己也好笑:“何曾扫进去三个?”

镇南老王笑道:“你把一头一尾扫进去,中间不提也顺进来。”一指赵先生:“他家阮英明是个状元,小袁是个探花,你说是不是全扫进来。”

梁山老王恍然大悟状:“哎哟,我忘记了,原来有个状元是你女婿。哈哈,”自己没绷住一乐:“那你可以出去说一番话,挣一番刚才的体面,哈哈。”

赵先生也笑:“您呐,要是不戎马一生,当个翰林院人才儿,也是气死人不偿命那种。”

大家都说有理,哈哈笑了起来。

房外,笑声已不能再影响孩子们,他们令行得正热闹。先开始写字写的不好,后来写写就顺了,烛火拨亮,写一个字出来,就吃一口好菜,没跟元皓学过的也写起来。

小六、韩正经帮他们沾笔,这样就不会有多余的墨汁甩到身上。小红好孩子念姐儿龙书慧照顾他们不要忘记吃喝,不写也要多吃,玩的很是开心。

称心如意那边也有纸笔,把京里有名的花样子画出来送给小姑娘们,小姑娘们也画心爱的给她们。

宝珠看着钟点儿,夏夜虽睡的晚,也考虑到不耽误第二天他们的活计。二更和三更的中间,提醒可以结束,让把礼物拿出来。

凡是来的人,都有一份儿四个这村里没有的果子,又是一包子干点心。是胖孩子小门生的人,加送一份笔墨纸砚,就是普通的那种。又送一本千字文。

家人们来领孩子,千恩万谢的又有小半个时辰,实际上到了三更才散。孩子们洗过直接就睡,太子睡不着,在外面走动。后面过来一个人,齐王也没睡。

“英敏,我有个主意,不知道你怎么看。”齐王若有所思。

太子微转眼眸:“我也有个主意,不知道你怎么看。”

乌黑的两双眼眸中都带有睿智出来,碰撞一下后,齐声笑道:“这样,咱们写出来,看看想的是不是一样。”

两个人回房去,各取一张纸写出来,放在烛下一起来看,见一张写着:“呈请饱学之大儒出京游学。”

另一张写着:“阮英明为天下师,可令其游学,令天下明理。”

这是兄弟俩对今晚赵先生说话的心思,都想到了一起。

太子侃侃道:“如果大家都明理,这不可能。但明理的人越来越多,哪怕他白天种地晚上看几页书呢?也比去听林允文好的多。”

齐王循循:“这事情不能着急,徐徐的,但这就可以开始做。如我们追赶林允文在前,京中大天教巡游在后。这还只是第二层。我朝以儒家为尊,信什么都不如信圣贤为好。第三层,命阮英明出京会文正是时候。”

赵先生今晚的话很容易懂很浅,但把齐王折服。就对他的女婿阮英明寄予厚望。齐王又愈多一天愈发佩服袁训,更对阮英明高看一眼。

阮小二中状元的故事全国流传,跟他打赌而双双高中,他是状元,另一个是探花的人,不正是忠毅侯袁训。

“不仅阮英明,各地饱学大儒名士都应该游学。什么是名士,理当传圣贤之名不是吗?如史上的狂生名士,只传癫狂之名,空有才名不能为国为民做什么,算不得名士。”这是太子的意思。

虽然话不一样,但兄弟们这一回又齐上心。两个人干脆不睡了,各取奏章纸,先在寻常白纸上写好,互相又商议一回,各自的意见总有不同之处,皇帝看着才有分辨,最后往奏章纸上抄写。看看工整,已过四更。但完成一件心事,不但不疲倦,反而神采奕奕。

回房去,也睡着了,第二天,也不曾晚起。

过上两天,关安从外面回来,带来冷捕头的话和联系准备齐备的消息。一个早上,留下万大同落后一步和村长算帐。袁训等人悄然离村。

分成两路,宝珠带着孩子们家人、还有大学士走村前水路。袁训奉请二殿下,二老王,带上两个儿子两个女婿,还有禇大路,多出来一个天豹是好劝才离开加寿当帮手,把蒋德留给加寿,一行人从山洞出来,前往扬州地面。在城外分手,齐王带人入城。

……

这一天,也是图门掌柜怒气不能忍耐之时。

…。

“给你钱!你要多少都行!但把你们的王子下落告诉我!”自从行刺的人手一个没有回来,又有林允文夸口,图门掌柜就没打算放过齐王。

阿赤的三百精兵在京中丧命,齐王在路上的时候不杀,等他回到京里更加难为。

林允文盘算着话哄他,心里也纳闷齐王怎么没影了,外面进来一个人,是图门掌柜的手下。

“将军!齐王出现在衙门里。”

“好!”图门掌柜一跃而起,一把揪起林允文:“你说他没有走,他果然还在。”

“我说的还能有假。”林允文心想我除了算不清他的具体位置,这几天他就在扬州城外还是能知道。

“现在把他引出来,越远越好。不能近水,我们都不会水。”图门掌柜戾气于眸中。

林允文跟他约好,出来往魏行住处。魏行不在,他在衙门里,在齐王面前。

齐王独自见他,对他春风满面:“听说你布置引蛇出洞,呈上来的公文我看了,不过你打算用假的,我看不用了,本王亲自会会他们。”

魏行又惊又喜,但还是先劝一劝:“殿下千金之体,怎么能去诱敌。”

“他们冲我来的,你不用再劝,我怎么能退缩呢。”齐王表现出满面傲气:“就这样定了。”

------题外话------

嘿嘿嘿嘿嘿嘿……他们真的挺可爱的。

本书由乐文小说网首发,请勿转载!

喜欢侯门纪事请大家收藏:(wuxia.one)侯门纪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