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侯门纪事 > 第六百七十八章 商人对齐王的请求

侯门纪事 第六百七十八章 商人对齐王的请求

作者:淼仔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27 14:37:39 来源:书海阁

月色明亮中带着芬芳,把岸边游人发上的花香脂粉香一起带出来。这种香气,远比荷塘月色活泼的多,让身中其中的人,先是陶醉于月影和乐声,又陷入这声色中无言的绮丽。

图门掌柜是愤怒的,但他不能阻挡别人在今夜的遐想。长桥上又一个穿着时新式样衣裳的妓者袅袅走过,咿咿呀呀唱起来,扬州知府听得正入迷时,有一个人碰了他的肩头。

汤大人回身一看,见是本地的商人中为首的一个。让打断听曲子,汤大人露出不悦:“你们也要对殿下说些什么不成?安生些吧。殿下会见异邦人,你们才沾光能和殿下同船。你们也学外国人胡缠,是什么道理?”

商人笑道:“老父母这话就不对了。”

汤大人更皱眉头:“嗯?”说两句话的功夫,见长桥上唱过去一句没有细听,汤大人吹胡子瞪眼转为生气。

商人是想好了过来,并不是很担心。把声音又压下去几分,细细地解释着:“大人您想,殿下是咱们自己的殿下,难道不向着咱们。凭什么,他们外国人能求,我们就不能求恩典?当着老父母们在这里,我们都不敢上前去求?岂不是显得老父母们平时对我们照顾不够?扬州这繁华二字,可不是从农耕上来的。”

汤大人心里格登一下,想说的不错。商人又在他耳边小声道:“这会儿唱的人,是杏花院里的刘魁首。大人喜欢,我这就让人约了她,这里散了,咱们往她院子里听一夜就是。”

刘魁首,是汤大人在宴席上见到过。觉得她小腰身儿柔软,眼神儿也清亮。齐王说水上斗花魁,汤大人特意让个衙役去杏花院里喊了她。但当着人去会她,还没有过。心思当揭露,汤大人还不愿意就此承认,冷淡的回商人:“你别这样说,散了,谁还不歇着去?谁还有功夫吃酒玩闹。我听上几句,不过是跟着殿下在这里,我捧场而已。”

商人暗暗好笑,这些当大人的,嘴里说的,从来跟心里想的不一样。他见过这样的人太多,不用这会儿辩白或是劝汤大人从“吃花酒”的流派,驾轻就熟的回道:“是是,大人是最正经的人一个,是我们俗了,以为我们喜欢的,大人一定喜欢。不过也怨不得我们想错,”对齐王努努嘴儿:“殿下还愿意听呢,何况是大人?”

汤大人有了笑容:“正是如此,咱们要奉陪才是。”

“但怎么办呢?我打听殿下爱听,特意约了刘魁首。请大人帮我上呈殿下如何?”商人笑容满面。

汤大人只一瞬间,就把这事情转悠清楚。刘魁首是他刚刚认识,因为还没有会过,是心爱的人儿。如果会过,估计也早丢开手。汤大人迟迟早早都要去会她,如果殿下也肯会会她,汤大人想以后自己再拜倒红裙下,比会别的人艳福要高些不是?

他微微一笑,对商人道:“你有这样心思,你自己去问殿下就是。”商人大喜,对他作揖道过谢,退回到本地商人一堆里,大家酒也不吃了,窃窃私语说个不停。

他们说着话,并不耽误长桥上妓者一一展示。有的青春貌美,借这个机会能露个头脸儿。一出来,岸边上青年子弟们中,凡浪荡的大声叫好,有钱的,把银子往她衣裳上砸。

离得太远,有的扔到水里去。老成的人看见就要摇头叹气,骂上一声败家子儿,但不耽误他们听到绝妙处,也真心的叫一声好儿。也肯在心里记下这是哪一家的谁,起一个相会的心。

画舫上加寿等孩子们头一回见到这种热闹——以前可在哪里见过?跟的人谁有熊心豹子胆带小爷姑娘们长个见识?把他们乐得喜笑颜开。

出来以前约好只听曲子不看人儿的萧战、元皓、禇大路,还有小六和沈沐麟,都听得笑眯眯。

镇南老王越听下去,越想到当年他的一段旧情事。在曲子唱道:“贪行色,岂知离绪,万般方寸……”这是说游子离去以前,他眼前仿佛又出现那含泪愁眸,听不下去了,也不愿意再陷入到难受中,左挪右动着身子,想找个乐子,却在席面上一看,不由得哑然。

从太子开始,那平时道貌岸然的张大学士也好,还是一心一意是个名头儿的侯爷也好,全聚精会神。梁山老王更是放下酒杯,轻轻击掌打着拍子。不管怎么看,是没有人这会儿肯同他说笑。

镇南老王就把袁训一扯,袁训回一回头,小声埋:“正听到好的地方…。”老王黑个脸儿对着他,袁训醒过神,轻笑道:“叫我做什么?”

耳朵根下传来话:“我把你个该打的打一顿才好!你带着孩子们听声色吗?”

袁训明白三分的神情,嘻嘻一笑:“世家公子,会听个曲儿也是能耐。难道长大了,乐也不会,曲也不懂,让人说是榆木疙瘩吗?”

在没有叫好的时候,乐声让这一处更寂静。他们俩个的话就传到别人耳朵里。

梁山老王出门前和镇南老王有过对话,心中是明镜一块。端起酒杯喝一口,呵呵道:“这是有心事的坐不住,没心事的听不懂。”镇南老王听到讽刺他,把个脸板起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袁训笑道:“多谢提醒,这是又有我们不懂的古记。我们也就不问了。既然坐不住,让寿姐儿来敬酒吧。刚才她要敬,只说听曲子听曲子的,让她先坐着不是。”

加寿听到,起身来正好笑道:“爹爹,这首位我也不敢坐到席终,我敬过酒,恰好去和弟妹们坐了。”往孩子们桌上看过,他们是小桌子,两个大人,沈渭夫妻鹤立鸡群。

“也腾出座位来,请沈叔父婶婶坐到这里来。”

沈渭给孩子们布着菜,闻言笑道:“我可不是坐不下才过来的。”沈沐麟双手捧着碟子等着装菜,跟上话:“父亲母亲是想跟我坐一起。”沈夫人打趣他:“跟你一起这些年,难道我们不烦吗?我们只想跟佳禄坐着。”

沈沐麟并不生气,从父亲手里讨过菜,又让母亲给挟:“既这样说,快挟好的来,这是二妹的碟子。”

沈夫人笑盈盈挟了,跟着大家一起看加寿敬酒。

先是太子,加寿捧着钟儿,嫣然道:“多谢为我操劳,今天这一玩好极了。”

太子接在手上一饮而尽,还给加寿的时候打趣她:“本来应该敬你酒,岳父说大家为你操劳,对了这个份子,应该你敬,也罢,你还小人儿家,再敬一年,我收起恭敬真不错。等明年你不肯敬,只等别人敬你了,我收起的恭敬拿出来数数,也就过得去。”

加寿把手中的残酒杯子交给丫头,双手揉住面庞,给太子一个大鬼脸儿。太子笑了出来。

又取新的杯子,加寿来敬张大学士,笑道:“挨着坐的,我一路敬下来吧。”

张大学士不敢坐着,起身来吃了,说了几句道贺的话。

再换过酒杯,加寿敬二老王,又敬赵先生。往孩子们桌上拐个弯儿,再到父亲面前,小笑脸儿乐的颠颠儿,恰好长桥上唱道:“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

唱的人嗓音宛转,三分莺啼,三分燕啭,又有三四分的玉鸣之声。加寿歪着脑袋先听的欣喜,就势对父亲撒娇:“留春不住也罢,留夏不住也罢,跟着爹爹母亲,不怕它留春不住,总有好春花的地方。不怕留夏不住,总有好荷花的地方。”

恭恭敬敬的,把个酒杯送上去。丫头跟出来的是二丫,又送上一个酒杯,加寿送到母亲手上。

过了今天,长女又将年长一岁,离她大婚登上太子妃宝座近上一天。女儿十三周岁,十三年里,袁训夫妻为她担心宫闱的心消磨得差不多,再说不消磨去,这事情不能再改,多担心也没有用处。平时想的,早就只是加寿以后怎么当太子妃,怎么当个好皇后。此行离京以后,想的就主要是加寿怎么玩的好。

见女儿善颂善祷的说过,袁训打量她出落的明眸皓齿的面庞,想看越生得意,就越不能拂了女儿。哪怕她只是随口一说。

侧身对身边坐的妻子道:“寿姐儿要赏荷花呢。”

宝珠对他笑得敬佩:“她更佩服你呢,知道你能找到好地方。”

刚吃过未来皇后敬酒的韩二老爷,在去年的冬天就不愿意当闲人的意思,主动要求打前站。把个手一举,又毛遂自荐上了:“明儿我就走,这十里八乡的,还能没有个好地方让大小爷玩一玩吗?”

加寿刚抿唇一笑,太子刚对她温柔的点头,孩子们先乱了。

一阵的桌子椅子响,两边船上的人纷纷侧目:“嘘,听的好呢,别吵。”孩子们才听不到,跑到大人这一桌来。

沈沐麟是最后一个到的,加寿也疼爱他。把个身子让让,把父亲面前的位置让出来。沈沐麟眼睛发亮的对岳父道:“二妹说看海是吗?”

沈夫人湿了眼角,又一刹那间,泪珠滚滚而落。沈渭也比她好不到哪里去,也是噙上泪水。脑海中出现过往的断断续续,并不是儿子定亲后和香姐儿生分的场面,而是他和袁训认识后的点点滴滴。

袁训还没有回话,孩子们一起乐了:“还要看海啊?”好孩子卖弄上来:“我看过我看过。”韩正经最正经的孩子,也忍不住鄙夷她:“你看的是水!你找来的时候,那是一汪子水。”

好孩子嘟囔:“我看着就不小了。”

元皓接着笑话,流利地说了一个新学的成语:“坐井观天,就是你呀。”

“哈哈哈……”称心如意小六苏似玉一起笑,好孩子气呼呼坐了回去,自己一个人嘀咕:“你才坐井观天,就是你就是你。”

岸上的叫好声哄地起来,原来这一个唱完了,走回去,又要换下一个来。这个时候,卖小吃的开始吆喝,小船上卖吃的开始划动,四下里乱成一团。

而大船上,本地的商人也商议结束。公推刚才那为首的出来,去对齐王敬酒。

齐王饮过,商人跪着又叩一个头。皇子殿下他是头一回见,但四面的笑声闹声让他胆子大了不少。他回道:“请殿下恩准我等行走在边城的时候,能得到梁山王的庇护。”

齐王看似漫不经心:“怎么?以前梁山王不庇护本国的百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回殿下,梁山王是咱们国中的统帅,自当的庇护百姓。但……。”商人嚅嗫:“请殿下恕我无罪,我才敢说。”

“恕你无罪,你说。”齐王眉目间凝住一层霜般,眼神激得月光也似定住。

大船上的人都安静下来,等着这商人能说出些什么。

“殿下,我等做生意的,看着利息大,风险也高。特别是常走北方之路的人,遇到风沙尘暴还是小事,发现的早,还能活命。遇上烧杀抢掠的,财也没了,命也没了。出边城,往北……”

商人在地上比划:“这几处地方,离得远,梁山王不去,是有名的鬼见愁地带。地势不难走,实在是三不管,强盗也多,不是只有异邦人烧杀,汉人中犯大案的逃到那里,也自成一帮。杀汉人,也杀异邦人。”

十几个异邦商人一起咬牙切齿。

本地商人又叩一个头:“我等斗胆,请殿下如能恩准,我等行走那片地带时,梁山王肯出动军队剿匪,我等能多生利息,也能多多带回他国的货物,他国的书籍。”

最后一句“他国的书籍”,让齐王动容。

士农工商,历代数个朝代都没有改变,为什么?因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书明理,读书治国,读书足以传万代。

他国的书籍,把齐王打动。让他没有直接驳回商人这段不靠谱的话,当然殿下不是一般的人儿,这算是面对百姓,就算心里不赞同,也不会当着人迅速反驳。

这话打对的,是齐王虚心接受了他的话,没有一开始就存在心里,认为商人胆大包天,胆敢提议让梁山王出兵保他发财。

自然的,此时答应也不可能。动兵马的事情,就是回去和太子说过,兄弟们都答应,也得皇帝答应。

而身为现管的梁山王,他也得答应才行。不然梁山王阳奉阴违,他是现管不管,远在京城的皇帝也只能受到搪塞。

齐王沉吟片刻,露出笑容,先说的是:“赏酒。”商人忐忑不安的喝了。齐王对着他笑容更多,缓缓地道:“这提议很好,”他脑海里又闪过元皓说的,大家都有钱,皇舅舅才能有钱的话,令殿下笑容更多,更显和颜悦色的他,让商人和别的人松口气。

都有殿下不怪就好的心思,齐王笑道:“但这事情不小,你且等着,等我呈往京中,兴许三个月半年的说不好,就是我走了,也必然给你一个回话。”

眼前这位是皇子贵人,却拿出这平易近人的态度,虚心诚恳的语气。商人激动的热泪盈眶,跟他同来的人也一起含泪。头一个有人跪下来,别的人一起跪下来:“皇上万岁万万岁,殿下千岁岁。”

官员们也跪了下来,两边的船只上人不明就里,也有人溜须拍马上功夫,跟着跪下来。

画舫中袁训等人听到喊皇上,以太子为首也跪了下来。不过太子可不跪齐王,他往京城的方向跪下,袁训等人随在他身后。

岸上的游人和长桥刚登上去还没有开始唱的妓者,也随众跪下。呼呼啦啦的声势如投天激起万重天,赞扬声又如火上浇油鲜花着锦,*辣的齐王胸起万丈豪情高。

但他的心里,这会儿想的只是袁训一行,孩子们你不服我,我不服你的吵闹。

追根溯源,此时能谦虚过人,不过是与忠毅侯同行过。得到许多的开导,亦有很多的感悟。

深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皇子又如何?办得好差,才当得起贵人这个称号。

------题外话------

瓶颈过去,留话纪念。以为后来追溯。

每当五千时,就得到休息。休息以后,有力再战。

喜欢侯门纪事请大家收藏:(wuxia.one)侯门纪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