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侯门纪事 > 第六百七十一章 加喜抓周

侯门纪事 第六百七十一章 加喜抓周

作者:淼仔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27 14:37:39 来源:书海阁

柳至过来和董大学士见礼,大学士收回心思跟他寒暄。收到袁训一行送的东西和信,知道袁训还是风光侯爷,对柳至恢复官职就不放心上,迟早的事情而已,没有在此时多问。

见到张老夫人到,忽然想到常钰对他说的,他母亲自去年冬天随大伯娘小张氏返乡祭祖,回来就没有精神。董大学士巴不得二奶奶从此是个哑巴,话也别说一个字,免得把常钰耽误,反而劝常钰只要不生病就行,勤问候着。

其实呢,从袁训信里心中有数。姓张的只怕出了招儿把她暗算。董大学士还是个不管,常棋媳妇再好再歹,并起不到作用。只要常钰上进,张大学士就多根刺。他和张家的人也寒暄一回。

多喜带着加喜三个出来,太后兴高采烈:“走吧,去小镇上。”多喜感染上大人喜气,没来由的喜欢着,又“道喜”一通。加喜又开始“大喜”,增喜则指着自己:“真喜真喜,”把掌珠等人笑的不行。玉珠也对着小女儿好笑:“天天喜?你好好喜欢吧。”

四月天气,宫外桃杏如云,宫内更是芳菲争春。多喜指着花儿仰着脸儿笑,带动另外三个也叫嚷着,皇上带人过来。

在别人看来,这是讨好太后,只有皇帝自己知道,他也想散散心。他身边跟的另外的大学士们,阮梁明兄弟,翰林院和国子监的有名才子,韩世拓也在。

吸一口充满花香的气息,皇帝边走边道:“朕来着了,成天奏对的,朕也松快一天。”

命阮英明:“作诗。”又命翰林院的人:“你们唱和,赢了的簪杏花,输了的休想。

阮小二一眨眼睛就是一个促狭的主意,欠身回道:“回皇上,输了的,给他一段老枝子簪。青翠嫩绿的还不给,只给褐色难看的。插在发髻上令他戴三天,进进出出也是一件乐事情。”

皇上开怀大笑:“就你最多坏主意,”随后灵机一动,自己先笑得有些站不住:“此为首句,阮英明,你等接下句。”

自从国子监里有阮英明,翰林院里作诗输的多。翰林院里孟至真这就联上来,手指小二笑道:“就你最多坏主意,桃杏反把东风欺。”再来个注解:“今天来的人里,我们的状元总比阮二大人早,但这几年不管诗词还是歌赋都不如他,这是后浪推前浪了。”

阮小二就有了下一句:“就你最多坏主意,桃杏反把东风欺。后浪不把前浪打,翰林院里风歪西。”

也来一个注解:“我要是不压着你们,怕你们天天胡诌一通,弄些歪诗出来。你们断了肠子我不管,弄出一股西歪风,仔细薰到我,也薰到东风。”

翰林院的人笑骂上来,皇帝也忍俊不禁。

就这样到太后面前,太后问为什么这样乐,皇帝说作诗,太后手指玉珠:“这里有一个才女,也去作吧。”玉珠难为情的谢恩,皇帝又把柳至看在眼睛里。

袁训不在面前,有信来,大多能让皇帝喜欢。皇帝见不到人,没法子跟他生气。把柳至一瞄,又沉下脸:“你也来吧,做的不好,撵了出去。”

把个首句不改的给他:“就你最多坏主意,你也这句。”

这是又把柳至骂上一遍,当着许多的人在,皇后忍不住气怒上来。但见柳至一扬眉,已做了出来:“为臣不敢坏主意,一片清风倚日霁。雷霆雨露蒙恩赐,效法凌烟志不移。”

霁有怒气消除的意思,在这里是个机会,柳至当众求饶。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是唐朝有名的功勋。柳至借用,赞美皇帝对柳家过往的恩典,也重申他尽忠的心不变。

皇帝本来还想跟他生一出子气,听过以后面色动了动,最后哼上一声以为结束,淡淡道:“元旦朝贺,朕不想看到你!偏偏张良陵问你几时回来,他有旧伤,他要告老休养。他举荐你!”

皇后又喜悦上来。

柳至不回话,只是叩头。皇帝命人拟旨:“周镇捕快柳至,”说到这里,太上皇和太后露出笑容,皇帝也好笑,但接着说下去:“进刑部尚书一职。”

皇后长吁一口气,又想到亲事在这里能提一提多好,皇帝恰好说到,看一眼在奶妈手上讨要花儿的加喜,再看一眼柳云若:“亲事,请太后发落吧。不过听说大的不答应,小的又还不懂。以后有怨,只怕笑话不小。等着看就是。”

太后撇撇嘴:“我不给他双喜临门,他升了官,亲事今天就别想提。皇帝你的话有道理,加喜还不懂。等加喜大了,指不定也是个不答应,到时候听加喜的吧。”

这一推到加喜懂事,只怕又是一个十年。皇后暗暗着急,小二走出来道:“皇上,为臣有诗。”

皇上道:“说。”

小二摇头晃脑:“从此不敢坏主意,十年不向鳌头驱。”太后笑上一笑,这十年的话,不用想是指袁柳十年之约。太后道:“你要打趣我,我可不依你。”

小二陪笑,说着不敢,来说下面一半:“一眚大德图轻浅,明明止善修身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柳至父子一起看小二,韩世拓忍住笑,说了个:“好诗。”皇帝掩面咳上两声,太后似笑非笑:“这也罢了,”转过身子去才忽的一笑,让众人进小镇。

柳云若眼睛盯着小二,见小二喝了两碗茶,应该是去小解走出来。柳云若跟上去:“小二叔叔,你为什么骂我?”

“骂你,什么时候的事情?”小二装糊涂。

“古诗咏柳,有轻丝一说,你说轻浅,分明是我柳家。古人有句,不以一眚掩大德,你说一眚大德是我们家。后面又说我家不迅疾的修身。”

小二打个哈哈:“原来是这样,我只顾作诗,把你家姓柳给忘记。”打算要走,柳云若不放他:“再去作一首表表歉意。”

“歉意个屁!就是骂你,你当然听得出来。”小二把柳云若面颊一拧:“柳至兄长和袁兄,自以为十年之约独占鳌头。遇上你,自以为生得好,不把长辈之约放在眼里。这还不是一眚掩大德?又在你们家吗?柳兄袁兄都身受皇恩多矣,为了守私约,把皇上气的不轻。一起丢官不能尽忠,这不算一眚掩大德吗?难道皇上在他们俩个身上花许多心血,就为让他们把私约放在头顶上?”

柳云若干瞪着眼。

“还有,你是念书的孩子,明明德是首要读的。以后你要治国,先要齐家。家齐先修身,别说你忘记。父母之命你不守,我不骂你骂谁?”小二白眼儿:“皇上都点你呢,说加喜大了未必答应。真是的。加寿香姐儿加福哪个生的不好?加喜大了也一样的好。你等着吧,到时候加喜说不,这事情就过去了,你再想讨我骂,还不容易呢。”

柳云若垂下头。

小二推他:“是个懂事好孩子,不是轻浅眼皮子的,让今天人人喜欢,太后喜欢,皇上喜欢,娘娘不担心才是。别再跟我缠,小心招出我的诗来,我还要骂你。”

柳云若嘟囔:“会作骂人的诗有什么了不起,”

“没什么了不起,就是会骂你,我就很喜欢。”小二说完走了,柳云若回来。

见加喜正在抓周,一堆的东西在她面前,她溜圆眼睛,不知下手抓哪一个好,神情很是可爱。

卫氏总想让个个效仿加寿,提醒道:“把盘子拖走。”加喜听不懂,对她笑呵呵。

柳夫人见儿子回来,把他往加喜身边推,悄声而急促:“快让妹妹抓好的,”柳云若让小二骂的没了性子,陪个笑脸儿:“好好。”他穿一件玉白色绣花衣裳,袖子刚一伸,加喜觉得花样儿好,一抬手,把柳云若抓在小手里,然后乐的很大声:“格格格......”好似在说她抓住了。

太后扑哧乐了,太上皇也好笑,皇后嫣然:“这个抓的好,”皇上微哂,不想听皇后下面说出什么,说赏花,带着人走开饮酒作诗。

小二回来,柳至找个机会又把他叫到一旁:“小二,你把我骂的好。一眚掩大德,你用得对景。”

小二鄙夷:“你儿子也来寻我,你也来了。”

柳至捶他一记:“我是谢你的,你这个坏东西,你才真是坏东西。改天我单请你,让你把坏东西这诗做到齐全。”

小二皮头皮脸:“兄说着了,就你最多坏主意这句,本来就是皇上说我的。不过见到你,就转给你了。”

又问:“谢我什么,难道明白过来了?”

柳至板起脸:“明白了,谢你点拨。”

小二洋洋得意:“本来嘛,你和袁兄守十年之约没什么,但一个借机躲出京,趁着皇上生气,把加寿带出京。你呢,死拧着不肯认错,等着风波过去,能如你的意。皇上过年不见你,大有道理。”

鼓起眼睛:“十年如愿,一定要拧着吗?”

柳至叹气:“行了,我知道了,你怎么不早劝我?”

“周镇捕快?我得出京才找到你。兄也是的,怎么不早来请教我呢?”小二趾高气扬。

柳至让逗笑,揶揄道:“骂了人,你还占上风。好吧,你这天下师,我服你如何?”

“晚上备大礼送到我家去,”小二笑嘻嘻:“收兄为门生这事情没干过,不过你一定要拜,我勉为其难。”

柳至提起拳头,小二一溜烟儿回到皇帝身边。柳至慢慢过来,皇帝先还是不给他好脸色,后来柳至的诗不少,渐渐高兴起来。

下午散了回家去,闻讯往柳家庆贺的人成堆。柳至不想见,让柳垣和柳云若及家中叔伯兄弟子侄陪客,他在房里吹风散酒。

柳夫人兴奋异常,也打发妯娌们见客,和柳至在房里说话。

“加喜抓着云若不放,云若今天也听话,抱了她半天。你说这是天意吧,加喜抓周,抓了女婿。”

柳至微微地笑:“是啊,天作之合。”

“太后也没了话说,由着娘娘说了一车的话。还说过几天请太后的示下,许咱们家接加喜玩耍。那梁山王府头一回接加福的时候,是多大来着?”柳夫人颦眉。

“加福进京就过了周岁,一周岁出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柳夫人兴冲冲:“那咱们得赶紧的接,听了老王妃许多的话,只要比接加福早一天,早一个时辰,也就算把她打下去。是了,我见管事的去,让他们把家里洗刷,三天后吧,咱们就接她来家.....”

她出去,柳至呼一口长气出来,也有悠然之感。

......

这一天柳云若睡的很晚,翻来覆去的想着心事。

他不肯和加喜定亲,张道荣也说他装相,陆长荣等背后骂他乱显摆架子,说心里指不定多喜欢。他全知道,不放心上,也不会为之动摇。

只有今天小二叔叔的话扎疼了他,让柳云若把“忠”和“孝”掂量再掂量。

忠心为上的话,他不能眼看着父亲为亲事不中皇上心思。皇上心思其实简单,别看他一开始震怒,但气消以后,还是以太后意思为准。

孝心为上的话,那就只能是答应亲事了。

小小的人儿和自己年纪上的差距虽还梗在心里,但柳云若的心思开始活动。不时的,有一声叹息。

......

皇子殿下驾临扬州,在袁训接女婿的去路上,扬州开始准备。路垫平,洒黄土,官道新补种树,准备行辕忙了一个不亦乐乎。

沈渭等人先于袁训到扬州,驿站里住下,高大人等忙着找熟悉认识的官员,问齐王的来意。沈渭则携夫人东游西逛。三四天过去,高大人等更为定心。

花一笔打点银子,都说扬州是本朝贸易富裕城池,最近又开大集市,来的波斯等外国人一堆,齐王殿下奉旨出巡,来看通商贸易。

高大人等也游玩起来。高姑娘也带来散心,依然苍白小脸。闲下来的时候,高大人夫妻还是商议怎么对付沈渭。

袁训一行到的那天,是元皓生日一天。齐王与其说奉承长公主,不如说记挂怎么玩。和元皓约好第二天晚上出来吃寿面,又想把念姐儿留下来。

念姐儿担心官员们带着殿下花天酒地,和钟南夫妻还是跟着。齐王一行别了太子和袁训,先去城外驿站。

第二天一早,一应接驾的官员各按方位迎接。高大人等不是扬州官员,在城外恭候。

大汗淋漓不知多少身,耳中有细乐过来。高大人等精神一振,以为这就到来。

又等半晌,见鼓乐在车上,来得徐徐。后面宝扇华幢......仪仗铺开,再加上侍卫随从迎接官员,一眼望去看不到王驾在哪里。

高大人呼一口气,心想这要进城,不知走到什么时候。但凛然很多,让仪仗威风垮震住。

两边特意安排的百姓摆香案,焚好香,薰得半天里都有烟雾出来,一顶大轿说不出的华贵尊荣,出现在视线中。

“臣等,见过齐王千岁,千千岁。”官员们跪下来,高大人也只能低头。

齐王命打起轿帘,倒不是特意看高大人,是把两边全看了看。见城池整齐,旗帜威武。点一点头,命:“进城去。”

城里扎着各式的彩旗,头一天进城的元皓乐坏了,摇着加寿的手:“加寿姐姐,咱们挤到前面去看,才有好热闹看。”

加寿同他玩笑:“听说准备的此地民俗玩意儿,你要看,何不跟着齐王哥哥一起,不就想怎么看就怎么看?”

元皓晃动胖脑袋:“那就没有意思哟,咱们当布衣才有趣儿。前面有面人儿,如果我坐在车里,可怎么下来买呢?”

扯着加寿过去。

香姐儿邀请沈沐麟:“咱们也去,元皓最能的一件,就是闻点心,寻好玩摊子。去看看,他又找到什么?”

------题外话------

抱抱仔的新进士,风信子亲爱的。小剧场哈,等闲下来再写。先感谢一直的支持。

今天求准时,先就这样吧。希望明天能多更些。么么哒。

',

喜欢侯门纪事请大家收藏:(wuxia.one)侯门纪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