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侯门纪事 > 第六百六十章 二殿下相见

侯门纪事 第六百六十章 二殿下相见

作者:淼仔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27 14:37:39 来源:书海阁

皇帝在见官员,太子往泰山去的事情再隐瞒下去,好似不把群臣看在眼里。官员们跪伏一地,吃惊的不少人擅自抬起头,对着皇帝怔怔。从他们的脸上可以看出心思,都在想这不是小事情,怎么能太子殿下私下里前往呢?

皇帝忍不住好笑,温言安抚他们:“这事情不小,事先没有过多宣扬。着礼部尚书方鸿和国子监阮英明前往陪祭,已经回来了,着人记录昭告天下吧。”

不痛快的官员不止一个两个,但没有等他们上谏说办得草草,太上皇和太后到来,官员们退出来,边走边议论纷纷。

方鸿和阮英明有先见之明,见过皇帝回话,去见太上皇。见过太上皇,径直出宫回家,衙门也不去。

但约有二十个左右的官员气愤不过,摩拳擦掌的气势分成两班儿,分别往方家和阮家。

御书房里,太上皇和太后把心思表明。太上皇一句一个:“元皓长大了,元皓如今知道省钱,但过于节省,让人笑话你对妹妹不好。”

如果瑞庆长公主不是皇帝心爱的妹妹,太上皇这句话足以引起一场宫闱风波。但皇帝也极心爱瑞庆长公主,对太上皇并不介意。从案几上取过几个奏章送给太上皇:“这是户部新核算出来的延宁郡王封地四至,还没有完全,但江强瞒下的已能基本猜测。只一个黄河入海处每年新生土地,江强跟周近官员们平分的,就接近一省财政,”

太上皇打断他,笑吟吟:“这是元皓办的差使。”太后没有说什么的意思,太上皇先把太后安抚几句:“你不要抢,你的孙子办差在后面。”太后撇嘴:“元皓也是我的孙子。”

两个人不争的时候,问皇帝:“给元皓多少赏钱?”

皇帝轻笑:“父皇母后稍等时日,再过上十几天,户部初步有个估量,江强的家产倒全抄没,去年就有数目呈上来。父皇说赏赐忠毅侯一行花费,倒不如由这里全出了吧。另外,再给赏钱,父皇母后您看可好?”

太上皇和太后说好,外面又过来瑞庆长公主。长公主一进来就差雀跃,在太后宫里看过元皓信的她嫣然如花:“皇兄,你看过元皓的信没有,元皓如今知道省钱,知道一文钱能买多少东西。”

皇帝有心玩笑,但眼角瞥到堆积如山的奏章,微微轻叹,对妹妹使个眼色:“等我闲了再看吧。”

闻言,不但瑞庆长公主会意,太后也瞅太上皇一眼:“你在这里坐着的时候,不是总说没事别烦你,如今烦了这么久,咱们走吧。”

太上皇不无懊恼,带着太后和瑞庆长公主回宫。皇帝散上几步,坐下来准备批阅奏章,外面有人回话:“回皇上,大人们出宫后,就分成两拨儿,一拨儿往方鸿大人家里,一拨儿去靖远侯府。”

“啪”,皇帝拍了桌子,隐约已知道官员们用意。皇帝怒道:“去听着,看他们说些什么!”

……

“方大人,泰山祭祀是本朝头一件大事!太子微服出行,这是对上天的不恭。你在礼部,难道这话你想不起来?”

方鸿掏掏耳朵,细声嘀咕:“不就是没有带你去不是。”

“大人!凡往泰山祭祀,古有定例。自秦封禅以来,没有敢怠慢而行。今太子随行,一没有文臣,二没有武将。颂石上写些什么?让上天看起来,实在简薄,实在简薄!”

方鸿轻咳一声:“我去了,阮英明也去了,你们要闹,往他家去吧。”

……

“阮大人,您是天下师,请您指点泰山封禅自古有几位君王,都去哪些人,有哪些惯例?”

阮英明早换上一身家常衣裳,知道打嘴仗,索性先以气势示人。不换衣裳就见了人,见到面后,气倒一个是一个的意思。

面对咄咄逼人,小二才不会送话柄出去。先对侍候在外的家人使个眼色,再就打着哈哈:“好好好,听我细说。古书上说,王者受命,必封泰山。封泰山,以告太平也……”

天下师不是吗?摇头晃脑先背一大段子古书,约有两刻钟出去。听的人不耐烦,打算打断,小二正色:“你们要听,难道我简单的说,给你们寻错不成?”

手一指来的人,小二随时拍案而起:“好呀,你们原来是寻我错来的!”

“你说你说,”大人们心想不错,是寻你错来的。但不是让你揪错,你尽管说吧。

小二曼声:“自秦始皇帝起,东巡,召集名士,登泰山。众生谈论礼仪不同。始皇帝定规,旧世虽有仿效,却不能尽同。”

“阮大人说得透彻,能听听去了多少人吗?”

小二含笑:“当时你不在,我也不在。书上说东巡,总有官员跟随。多少人来着?路上要是水土不服一个,吃错药一个,和人争执再有十几个,不能按出京人数来算。”

“对你阮大人请教,不是让你绕着弯儿骂我们。”

小二嘻嘻:“还有名士不止一地,出自己家门打算见驾多少人,兴许路上水土不服一个,吃错药一个,就是没有和人争执的,见到始皇帝吓倒下也许有人。不能按地方官呈报名册来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大人请正容,咱们说正事。”

门外,家人后面跟着阮梁明过来。小二见到,这才肃然。没有胡子抚,就端起茶碗,要呷时又没有呷,板着脸认认真真:“恭敬于心,岂可虚于礼数。太子殿下前往,礼部方尚书代百官,我阮英明代名士,此仪式已成,再说无用!”

过来的人一肚子气,要不是在小二家里,只怕跟他论拳脚。见阮大人刚才嬉皮笑脸,大家以为他理亏,火气还不便发作。小二这一硬梆,大人们怒气引动,纷纷站起撸袖点指:“岂有此理,本朝头一件泰山大事,你怎么能草率从之!”

“你只图自己风光,只顾讨好殿下,就忘记泰山不是等闲小事!”

“你……”有人走上几步,怒目的眼睛都泛红。

小二端着茶碗,还是不喝,重新悠然,笑得不错。

“放肆!”门外传来喝声时,把大人们愤怒压下。扭头一看,见吏部尚书大人,阮英明的亲兄长面沉如水出现在门外。大人们错愕,这才把阮尚书是天下师的哥哥,这里也是他家,他家的家人又不笨,难道不知道找回尚书来说话想起来。

刚才他们只顾违护“泰山封禅,岂能等闲视之”这论调,别的想不起来。

有的人还带着不服气,但有的人已清醒一半。阮梁明缓步进来,又是一顿训斥:“不在衙门里!怎么跑到我家胡闹!有不满意的,上密章也罢,金殿上谏也罢!袭扰我家,是你们的王法?”

所有的人全让打醒,对面这位不是刑部尚书,不是工部尚书,是主管文官任免、升降等的部门最高长官。在权力不受侵犯的朝代里,是六部之首。本朝太平年代,重兵马,重礼法。兵部和礼部也占相当地位。又有刑部圣眷高时,也能平分秋色。但吏部只要管文官任免升降,就是文官们的忌惮。

阮梁明铁青着面容,大人们垂下头,一个一个往外面溜。直到他们全走得看不见,阮小二哈哈大笑地得意:“敢来跟我争?大哥,我寻你还算及时吧?”

“是我回来的快。”阮梁明让小二此时形容逗笑,但还是关切:“看上去你没事情,但你打算弹劾他们吗?我记名也很容易,只是一下子全得罪光,你看呢。”

阮小二耸耸肩头:“双拳难敌四手,我才不这会儿招惹一箩筐。看看方鸿兄不弹劾我就不弹劾,兄弟我占尽得意,谁要跟他们计较。有计较的功夫,不如晚上寻人作诗去。”

阮梁明微微一笑:“缓一步儿,再说这事情不迟。”

“父亲,有诗社贴子送来。”阮琬奔进来。呈上帖子给父亲,转身对伯父噘起嘴儿:“大伯,为什么您要让我回来,不然跟着瑜哥璞哥已经周游天下。”

阮梁明给他拉好奔跑中凌乱的衣衫,居然赔个不是:“大伯没有想到,你父亲带你出门的时候,他瞒得紧,大伯也不知道具体事情。你别怨了,横竖瑜哥璞哥他们会回来,你好好和他们玩几天就是。”

阮琬呀的一声,又去对父亲嘟嘴儿:“是呀,你走的时候,为什么只说带我出京,不明说呢?”

阮小二嘿嘿一声:“儿子,这就是当差的谨慎,你要学一学了。事涉到太子殿下,别说对你大伯不能说,就是祖父那里,我也没说。肯带上你就算为父我对得住你,好歹,你算去了一趟大场面。”

阮琬没了脾气:“父亲说的是,我还去了呢,比柳家的云若哥哥强,比董家的贤哥也强。”阮小二让他出去玩,不要再纠缠,阮琬出去。

兄弟们独坐,小二难得有个正经的腔调,长叹一声,评论刚才来的大人:“这群利禄中红了眼的,只想到太子过了明路,他们中或许有人能跟随风光。就没有想到一点,泰山祭祀本朝从没有过,太子仪仗齐备前往,只招猜忌全无好处。这样看似不周全,却不会把皇上置于无立足地。笨蛋。”

阮梁明见兄弟明白,放心地回衙门。晚上,小二出去会诗社乐到深夜方回。方鸿没有打发人和小二通信儿,小二也没有去人。第二天,两个人都没事儿一样上朝,只有皇帝把这事压在心里,对于认为太子应该风光前往的人暗生不悦。

朕还在呢!皇帝这样想。

……

村外没有遮挡,北风在冬天的尾巴里带足寒。把送行的红花娘袄子吹动,红花娘也没有在意。她抱着小红不舍得放下,又凝视女儿女婿,没有说话以前,眼睛红红的泪光水盈。

红花解开心结,但习惯使然,同她的娘相对还是不自然。话,由万大同一个人叮嘱。万大同笑得热烈而质朴:“分家这事情就算了吧,他们依靠家里也不是一天两天。又走了丈夫儿子,只有您老和她作伴。有不对的,只管说她就是。她再犯糊涂,往京里来住几天就是。”

“分什么家哟,我们操劳他们一辈子,老了就该他们侍候。去找你们,添麻烦。”

红花的娘说过,小红抱住她脖子:“姥姥只管来吧,不麻烦。让我的丫头侍候你。”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红花的娘笑着,眼泪止不住出来:“小红是个姑娘了,这是你娘为的,以后你长大要嫁当官的,姥姥再去。”

“哥哥,”小红叫着。

她这样叫,不会是太子,只能是禇大路。禇大路过来:“哎,还要我再道一次别吗?”

“是我问你,你长大当官吗?姥姥说你当了官,就去咱们家住。”小红脆生生。

禇大路为了难:“当官?瑜哥璞哥问我要不要去当将军?”骄傲把胸脯一拍:“我爹就是将军。”

万大同笑道:“将军就是当官,大路长大,少不了是当官。”

红花的娘心放安稳的面色:“这就好,”嘘唏一声:“从小红这一辈啊,就是官宦人家了。这放在以前,哪里敢想。”把小红还给红花,对女儿深深看一眼:“走吧,夫人老爷都等着呢。”

红花放下女儿,母女拜上几拜,带上小红上车,小红回身摆手:“姥姥,下回再见。”红花的泪水夺眶而出,把女儿匆忙抱到她和禇大路车上,自己急急夺路般上车。

万大同留下来,和红花的娘又说上几句保养的话,拜别上马。

马车远去,只见小红的帕子伸出来摇啊摇。快要看不见的地方,又多一个,元皓摇个青色帕子:“我帮小红。”

加寿忍笑由他玩上一会儿,把他拖回车里。很快,车里响起孩子们背书声,各在各的车上也不耽误。车帘虽厚,太子离加寿的车近听到,太子满意地自语:“又上路了。”

……

“来到这个世上,都应该得到。他有你有,都应该有。富贵得意,是上天打发人来到这世上的原因。王侯将相,不是都生下来就是。他得意,你为什么不得意?这就是你不虔诚了……”

法座上传来嗡嗡的声音,在齐王脑海里出现一片模糊的影像。在这里听讲的人数不算少,但齐王没过多久就把周围的人忽略,甚至他来做什么的也想不起来。暗暗称奇中,这大天教宣讲的力争上游,怎么却屡屡禁止?

“只要你一心想要,虔诚归一,你想要什么,都应该得到…。”

声音似远处吹来的风雨,把齐王浸润进去,从他心底勾出思绪。一心想要的,对殿下来说,不是一生安宁,就只能是九五至尊。不然就他认识的想到的追求还能有什么?

手舞星辰,托起日月,当个盘古,他不会去想。能想的,就是见到过的,听到过的,书上看来的,最大之前程。

“你想要的……”

嗡嗡声反复的陈述着,却反复带出这一句。齐王初时还有抵抗,想到他不能不敢乱想。但在这种没完没了的单调嗓音里,最能引出人别的心思。

“他有,你为什么不能有?他有上好的衣裳,你为什么不能有?他有功名,你为什么没有?……”

一幅山河地理衣冉冉浮现在齐王脑海中,让他风帽遮盖住的面容上浮现出舒畅微笑,人几乎手舞足蹈。

如果他能想到看看身边的人,就会发现同样神情愉悦而欲飞的人不在少数。

在这里的人们沉浸在欢乐中,那是他们想要得到而限于现实中不能得到的,在这里他们由脑海里得到舒展,由此可以深陷进去。

齐王也不能自拔时,手让人握住一晃,有人在耳边轻声:“爷,咱们走了。”

眼前的光华陆离飞走,齐王骤然一惊,似从噩梦中醒来。恍然怔忡着,见到有些人三三两两的离去,肩旁有一个人望着自己,他剑眉刚毅,是……南安侯的嫡次子钟南。

这个名字让齐王眩惑,钟南怎么在这里?又一个念头迅捷般飞至,他是跟着念姐儿来的。

有声别人听不到的哗,潮水般冲击到齐王脑海里,让他全身一紧,后背瞬间一层冷汗出来。

是啊,他原是来探大天教私会教众的虚实,却怎么也听了进去?

抬眸看向法座,见已经撤走,只留下一个土丘。想追寻刚才说话的人踪迹已不容易。但人众们不是一下子能散开,而且有一些人不是往四面走,有人带着往一个方向去。

齐王看身后,不放心殿下深入险地的护卫在,齐王低而厉声:“去个人看看虚实,看看教主可在,看看哪些人跟教主接触!”

有三个护卫低下头,装着虔诚的教众走过去。可以看到有人迎上来,说上几句以后,把他们也带走。

这是个树林后面,要说离开也并不难。但夜晚料峭,初春的风寒中带着刀剑气,钟南催促殿下快走。齐王醒过神,认定这地方鬼气,不敢再停留,一行人出来,看守马匹的人从暗处出来,送上各人的马,齐王前行,钟南带两个人怕有跟踪,慢慢的走,还要绕上大圈子,齐王先回客栈。

一进门,大客栈夜晚的热闹,有个说书的聚拢一堆人口沫纷飞,鲜活意味让齐王有逃出生天之感。回到他包住的院子里,迎上来的念姐儿嗔怪恼怒:“说了不许去,那是个能鼓惑人的地方儿?您是来当差的,不是来把自己折进去的,怎么不听?怎么背着我走?对我说睡下。我不好去看,但听半天房里一声儿也没有,也没有叫个茶什么的,寻思从出京没有睡这么沉过,果然!你私下出去了。你怎么不说一声儿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龙书慧在念姐儿背后窃笑,私下里说起话,念姐儿一副跟殿下撇得很清,对他浑不在意。但听听急上来的这些话里,句句都是关切。一点儿不放心上的人,怎么会有由衷的话出来?

齐王也是这样想,在念叨中他更后悔刚才听进去林允文的宣讲。任由念姐儿絮叨一大堆,人已到房里。跟来的没有齐王丫头,只有梁二混子是个长辈充当齐王的贴身人。念姐儿、龙书慧跟进来,房中只有他们四个。

可以放心说话,齐王对念姐儿赔笑:“你原说的是,是我大意了,但办差哪有高坐不动的,不过偶然去一回。”

“偶然这话搪塞谁?”念姐儿更绷紧面容:“偶然的出了去,偶然的遇上贼,难道梁大人跟我,还有南哥儿夫妇,能用偶然回京里吗?”

龙书慧更要笑,这语气更训斥上来不是?念姐儿你平时不是总说还不是殿下什么人,却越说越利落。感觉念姐儿有打开话匣子的趋势,龙书慧蹑手蹑脚打算出这房。

长辈梁二混子应该是把念姐儿分开,但他混名“二混子”,京中老油条,官场老油条,凑趣取乐在行,眼色敏捷不点也通。他也往后悄悄一步,又是一步,也打算退出去。

幸好齐王看见,他今晚没有和念姐儿调笑的心,把这长辈和龙书慧说破:“你们去哪里?”

念姐儿省悟,涨红面庞回想自己焦急中说了什么,只觉得句句不对,嘤咛一声,扭身出了房门。龙书慧笑嘻嘻对殿下行个礼辞出,追上念姐儿取笑:“这会儿才羞,是不是晚了?”

念姐儿提起裙角一气回到房里,龙书慧随后追上,两个人回房去闹。

齐王房中,梁二混子侍候殿下换下衣裳,随从送上热水,请殿下洗过,让他早睡。

外面的榻上,二混子出来不敢有差池,他睡在这里。

齐王睡不着,过上一会儿,听外面睡着。殿下坐起来,把晚上听到的话一句一句推敲。

明白的时候,不细究已知道错在哪里。

富贵不天成,这话本没有错。如果富贵天成,何必开科举?天下念书人都可以应试?

但别人有的,你为什么没有,这话深意大了去。

别人有的,你没有?难道你嫉妒眼红别人不成?还是自己发奋?林允文没有讲清楚。

最后全含糊归于“虔诚”和“不虔诚”。

佛道都爱说的这几个字,最后归根于普渡灾与难。而不是自己的得到。

王侯将相没有种?想要也得建立在根本上。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才应该是富贵和明白的根源。

一心想要,也要在一切向好上面。难道拔刀以对,横剑强夺?

齐王想到这里,对林允文怎么会有不少的教众有所了解。窗外,又有轻轻回话声:“殿下,”是去看个究竟的三个护卫回来。

出门不比外面,梁二混子警醒的起身,把门打开放人进来。齐王披衣而起,凝神细听他们回话。

三个人呈上一模一样的纸包,打开来,里面是一包子香灰。

头一个人回道:“林允文就在土丘后面,单独的见人从不两个。但有有一个人就是客栈附近的铺子老板,奴才认得他,回来的时候也打听过。奴才先回自己听到的,再回他。”

齐王颔首。

“奴才见到林允文,有一个跟他的人问,可虔诚吗?奴才说虔诚。他又问,无天老母面前敬奉多少。呸!这东西要钱从来不慢。”

齐王的心拧成一小团,为自己刚才跟着转多出痛苦来。

“奴才就取一百两银给他,他们居然嫌少。奴才说再也没有人。才能到林允文面前,问我求什么。我说求升官和发财。他让我报清楚履历,要升什么样的官,现在的官职上是谁,他的履历是什么。”

齐王冷笑:“这就是刑部不容他的原因了!也就难怪他屡次从京中逃得脱?又有官员让他连累!”

问护卫:“你说了没有?”

护卫差一点儿笑出来,齐王诧异:“看来你说的不一般?”

“奴才哪知道本地什么官,有什么履历。怕他看出不对。就骗他说从外地赶来,说个地儿,他居然信了。”

齐王面色铁青:“他在那个地儿也有教众?”

“而且知根知底!奴才说的官员履历,是这个官儿往咱们府上拜殿下,和他说过话聊过家乡。他就给一包子香灰,说等他作法的那天喝下去。奴才表露作法成败怎么办?林允文报出当地几个官员的趣事,比奴才还要流利。他没说这些人全求过他,想来也是认得的。”

齐王浑身冰凉,只说了两个字:“难怪……”后面的话就咽下去,是不方便当着奴才们说。

皇帝派他出京,一为惩罚,二说的是:“你所到之处,在没有见到太子以前,不要乱寻当地官府,只怕奸细多矣!”

当时齐王还想怎么外省处处都是贼似的,但今天他知道皇帝心如明镜,林允文是个滔天大祸害,果然不假!

护卫接下去又回附近铺子老板的话:“回来的时候,奴才们是马,他是轿子,没多久就赶上。看着他下轿进门,今晚不会再出来。奴才们商议一条计策,见他家灯全熄灭,把衣裳顶在头上,拨开他门到他床前。装着是无天老母显神灵,托梦来见。这老小子激动的,一直叩头。问他是怎么样的打算,让他亲口说一遍。他说对面铺子顶他生意,让对面铺子失火也行,遭抢也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齐王狞笑:“原来,就是这样叫对他虔诚!”让护卫们去睡,殿下更加睡不着。

全然不要皮,只要钱。不择手段帮人作法,也许有三两分茅山之术,但茅山之术也讲究为人心地,行事为善。心怀不轨终会不灵。

可却中万千人的心底,他们才不管虔诚的是不是心地对头,他们愿意多花银子,不管和不顾。

齐王从牙缝里迸出一句:“难怪!教众们跟着他,愿意从他!这是只顾眼前痛快,不顾以后!”

还要再恨,梁二混子又醒过来,进来看视:“睡吧,有话明天再想再说不迟。当差这事情,要想办好喽,先得保养好自己。”哄着齐王睡下。

林允文下一次的宣讲定在十天以后,齐王和钟南等大家一起商议,想出一个计策。

齐王也兴奋,钟南也以为这计妙绝。

“他装神弄鬼不是吗?等他宣扬到人人昏昏,咱们也弄鬼。装几个神呀鬼呀的,问问他不秉诚,不持信,不守义,不尽忠,算哪门子的修行人?”

念姐儿总是担心,齐王在路上也很少瞒她,和龙书慧也在这里。两个人也要前往,齐王只得答应。

十天后的晚上,念姐儿和龙书慧走出来,英姿飒爽,换上一身箭袖女英雄似的衣裳。

齐王说没有见过,钟南也说意外。念姐儿白眼儿:“殿下偶然想不起来我的家世,南哥儿你和书慧成亲数年,居然也忘记岳家?”

龙书慧笑盈盈接话:“是啊,我出身辅国公府,祖父征战,曾祖父征战,家中现有的叔伯,除四伯父以外,都还在军中。念姐儿呢,可是名将陈留姑丈的女儿呢。”

齐王和钟南一起陪笑:“哈哈,我们偶然的忘记了。”

……

面对台下黑压压的人群,林允文总会涌出自得。为安全又换一个地方,但台下来的人蒙面的不少,林允文并不在意。

他不是一定要看来的是谁,他只要知道所有人的心里都想得意无缺就行。

林允文不算念过书,能把他手中无意得的册子学会,他就知足。是以,他不知道有一句话是人之初性本善,还有荀子提出人之初性本恶,人初本就善恶兼具,有人往方向去,却也可以往另一个方向去。

错了的人可以改,做对的人也会错。这对林教主不重要。他要紧的就是以神算握人心,提倡张扬一部分,别的他全不管了。

他的见识也到不了大仁大道的地步,他只张扬自己。认为他有幸得到册子,他可以代天地行事。

“虔诚,你们要向我虔诚,你们所要的,对我来说……”

嗡嗡声说到这里,林允文抬眸往下看,看的是哪些人动心。齐王抬眸,暗示来的人做准备。等林教主说完这一段,就可以当众质问他……

黑夜里,突兀起了又一阵嗡响声,跟林允文说话不一样,这只是声音,不是话语。

只听到先起于四方,后渐移动。人群中有骚乱,惊慌的人们四处张望时,乍一明亮,有无数火光涌动过来。

闪的好似流星,快的有如乱雷。风让拨动,产生激流。火光由左起,往右去。由右起,往左去。也有左起左灭,右起右落。一刹那间,这儿忽然变成盂兰盆节鬼门大开。

听讲的人惊呼声出来,齐王也暗暗心惊。梁二混子更是挤住他,哆嗦地道:“这是把真神鬼招出来了?”

身边也有人这样议论,显然都这样想。

仿佛对应这句话,“呼”地一声,半空中有一道火光闪过,下面吊着个毛脸儿,小孩子大小,脸儿鬼画般的似人非鬼东西。

一闪,过去了。

没有人看得清楚,也就惊吓更重。有人尖叫:“不好了,这是惹恼地藏王菩萨,鬼门开了!”

齐王也凛然,但差点儿笑出来。原来来求的这些人里,也有人知道会“惹恼”这话。

梁二混子则轻轻跺脚:“这会儿不是笑的时候,这要真的是惹恼神,不要把我们也一起算进去吧?”

齐王为了安抚他,凑到他耳边道:“你放心吧,一念至神,神知道咱们是好的。”

不等梁二混子有放下心的表示,四面八方的远方,有尖声出来:“林允文,林允文!”

“天呐,他叫我们教主的名字!”

下一句换一个腔调,如果这是一个鬼或一个神出来的,只能他腔调多过常人。

刚才的尖声,跟这个尖声,换成人,不可能发出。

“你敢宣讲吗?你敢宣讲吗?”

下面又换一个尖声:“在家尽孝,为国尽忠,出门论义气,行止有德声,你不说这个,你虔诚的是什么呢?求自己所求,而不管别人死活。求自己所痛快,而不管别人之不悦。你虔诚的是什么呢!”

“不向好,不向善,不向美妙,你虔诚的是什么呢?”

“一切神,愉悦的难道不是好?”

林允文霍地站起,脚牢牢踏住,放声长呼:“何方神鬼?露出形迹!”

“我在这里!”火光大明亮中,远处露出一个青脸红额头,眼睛瞪的跟画上去似的,浑身上下不是人皮,披一身的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天呐,山精鬼怪!”教众中有人吃惊。

林允文也吓一跳,没等他镇定,另一个方向,又是一声:“找我吗!”细声细气又鬼里鬼气中,先头火光黯然,这里火光大明亮,露出一个浑身上下不是人皮,披一身的毛,却是红脸紫额头,眼睛也瞪的不似真的。

“我!”换个方向,白脸白额头,眼睛紫绿黄样样都有。

“我!”又一个方向,黄脸黑额头。头上还都有两只角。都是一闪,就黯淡在黑夜中消失。

…。

不到一刻钟,林允文把头快转晕。台下惊吓声更大:“这要不是鬼?哪怕到处乱转?”

“不是一个鬼你没有看到?才能跑几个方向。”

“快别说了,一堆的鬼在外面,咱们怎么回家!”

……

钟南走向齐王:“殿下,咱们怎么办?”

齐王当机立断:“这些人再想得歪,也是父皇臣民。不管来哪路神仙,咱们先帮忙脱困再说。”

钟南答应,人群已乱,方便他挤出去通知散在各处,本来他们准备装神弄鬼的人。又走近风帽遮脸的念姐儿和龙书慧,说外围一圈子鬼怪成精,让她们到齐王身边,方便保护。

鬼精轮流露着脸儿,齐王一行缓缓往看似最黑暗,从没有出来鬼怪的方向移动。

他们得有个指挥的地方,而且地势要稍高,不然夹在人堆里制止乱劲儿,只会让挤伤,甚至踩到脚下。

“林允文林允文,请出助你帮人夺家财、争田地、强抢豪夺的神给我们瞧瞧……”

责问声又出来,齐王也快接近那一片小小的暗角。看似几株树行成阻拦,人真的乱,树身也可以是个小屏障。

齐王边走,边回身望向林允文怎么安排。见高台上林允文身边多出十数个人,手持的法器不知道是什么,只见到火把光中手臂乱飞。

齐王冷笑一声:“他也知道这个时候不能走?他要是走了,咱们也给他来上一击!”

“是!”钟南等人答应着,说话声大了些。在他们背后,有什么从树上移动下来。身上有毛,半大孩子身形,正是刚才的鬼怪之一。但它这会儿不凌空,而是跟人一样,抱着树慢慢下来。

“殿下小心!”护卫们发现冲天而起,钟南用身子挡住齐王,剑也出鞘。梁二混子吓得魂就快没有,但殿下二字系住他,二大人腿软着,也扑到齐王身侧。

念姐儿和龙书慧也吃惊时,见到护卫们剑光已到鬼怪身前。

“呛啷!”又一道白光也起,秋水般照亮众人眉睫。耳边,有人温声笑语:“皇兄不要害怕,且慢动手!”

这嗓音耳熟,而鬼怪也手在脸上一抹,露出一张人脸儿来。他胖胖的面颊,额头上都有明显的肉。五官生得算英俊,就是太胖,乍一看只当他是个小胖子。往下面嘻嘻一笑:“是我呀。”

这个人可就人人认得他。

“执瑜!”念姐儿和龙书慧吃惊。

齐王吃惊的看说话的人,他从黑暗中走出来,面颊如玉几乎放光。面俊神清,这不是别人,正是离京而让齐王羡慕的太子英敏。

架住护卫们剑光的人,一起落下地。他手中的剑细而泓光大作,照亮他刀刻斧雕般的五官。念姐儿喃喃:“这不是天豹吗?”

太子身后又蹦跳出一个小鬼怪,尖着嗓子大叫:“林允文林允文,你无忠无信贪财无德…。”小胖手在脸上一抹,露出个小胖子出来。

齐王笑得跌脚:“元皓?”

这就明了,齐王忍住笑:“鬼怪们全是孩子们?难怪的,个头儿不高。还以为全是矮脚鬼?刚才的火光是执瑜放的箭?”

“是弹弓,”袁执瑜露出得色:“放弓箭会让看出来,我们放的火弹子儿。”

齐王哦上一声,请教道:“先点上的火,你们怎么开弓?打出去,又怎么点火?”

执瑜笑道:“爹爹说,铁箭头在极速上,滚烫。他试过竹子箭,干燥天气里遇上干燥易烧的东西能点火。但天气难得。我和执璞不行,我打弹弓,执璞在远处点火,弹子儿外沾火药,从火把里穿过去,又不会炸到执璞,又可以烧起来。烧一瞬就行。”

“看我看我,”元皓也显摆。把个胖身子一转,胖屁股一抬,大家一起要笑,太子让不要高声,变成人人掩着嘴笑得颤抖。

元皓的屁股后面,衣裳上缝着个长尾巴,翘得跟他肩膀一样高,晃悠晃悠着。

念姐儿龙书慧摸摸:“是竹子做的?”

“是竹子烤也弯的,舅母给缝上。这是老虎尾巴。”元皓洋洋得意。

齐王笑道:“那我也摸摸吧,都说老虎尾巴摸不得,能摸是碰上了。”

元皓也给他摸摸,又给大家看身上的老虎衣裳:“热,可当差呢,只能穿着。这是冬天舅母家红花姑姑娘家给做的老虎衣裳,看我头上有个王,”

念姐儿说看不到,让面具挡住。又羡慕鬼面具好,元皓执瑜一起道:“讨也没有了,我们十五看花灯时买的,一个人一个,给你们的已送往京里。”

元皓又想起别一件事情:“十五走百病很好,就是舅舅带着舅母不知去了哪里?”

执瑜笑嘻嘻:“爹爹母亲旧地重游,顺爷爷说当年爹爹也带过母亲走过百病,他们去寻老地方。”

“咳咳,”袁训见再不出来,事情全让孩子们抖落干净,轻咳几声,缓步而出。

------题外话------

在推荐上哈,今天仔又多更了。动力啊。

喜欢侯门纪事请大家收藏:(wuxia.one)侯门纪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