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侯门纪事 > 第六百五十二章 齐王解心病

侯门纪事 第六百五十二章 齐王解心病

作者:淼仔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27 14:37:39 来源:书海阁

家人说完,把手里的热水放下来,这样,就能跪下来叩了头。身体好了,他满面是笑:“多谢老爷们带上的是我啊。”

韩家跟出京的不止一个家人,找到袁训以后,为在消息上保密,也就不能打发回去。不然走漏太子出行,是谁的错呢?虽然太子一直不回去,最后京里的人总会知道。

一个家人说话,外面的家人全都听到。余下几个一起进来,也都有一段话要说。

常侍候的老家人道:“老爷,二老爷,往年冬天我就喘,跟您上路,我还担心我不能侍候到冬天,后来一想到冬天咱们就回家去。但是不想,海边玩上一大出子,后来又各处的走。昨天我一想,我今天也没犯病不是?”

文章老侯激动上来,身子微微颤抖,嗓音也就有了哆嗦,对二老爷道:“这呀,这是袁家有正气,压得住病根儿。”韩二老爷本就回思往事,这样不该,那样不行的时候,对长兄这句话呆若木鸡。

等到他醒过神,能说话,韩二老爷也一哆嗦:“是啊,正气养人。”老侯已下床准备净面,对于背后飘来的这段话,他的手停一停,方道:“不妨事,以后正经当家,看正经的了。”

韩二老爷顿时眼前有了希冀,最近几天沉浸往事的心拔了出来,带笑,却自觉得眼角出来两滴子泪。用手拭去,二老爷跟上长兄的话:“是啊,有正经呢。”

“呼呼呼呼……。”韩正经跑进来,外面脆生生嗓音追上来,是胖孩子的:“赶紧洗,快些换衣裳,吃过早饭,舅舅就带咱们出去逛了。”

“我知道了,你也别慢。”韩正经回着话,人到了祖父身前。二位祖父一个为他取手巾,一个为他取漱口水,都是如看初升的日头般慈爱。韩正经没认真看,忙着宣布好消息:“姨丈说今天带我们逛这一片地方,也许能采摘好东西。我的小桶呢?”身子往下一蹲,是打算往床底下寻小桶的架势。

“在这里。”韩二老爷从门后面取出来,笑呵呵送到韩正经手上,他也如个孩子般欢喜:“是吗?要出去逛了,太好不过。”

……

大家在一起吃早饭,孩子们已讨论不休。香姐儿叮咛姐妹们:“帮我采兰花,连根带泥的送去京里,爹爹说赶得上给太上皇太后过年的时候鉴赏。”

加寿加福好孩子一起点头:“好。”

胖孩子韩正经送上各自的小桶,争抢着道:“放到我的桶里,我会帮忙提的。”

香姐儿送上大大的笑脸儿:“有劳,那是一定要麻烦你们的。”好孩子嘟囔:“难道我没有小桶吗?”

玉珠微笑,又争上来了。

“似玉,”这一回叫的不是小六,是表姐称心,和如意。苏似玉转过脑袋去,称心款款的道:“你五岁了,要学着当媳妇,咱们路上见到可吃的,好吃的,要记得说出来。”

苏似玉说着好,称心对如意轻轻一笑,如意会意。两个小姑娘扭过身子,特地拜请执瑜执璞和小六:“等会儿我们挖不动采不了的,还要请你们帮忙呢。”

执瑜执璞早就习惯,小六更是大大咧咧的显摆:“放心,有我呢,全归我一个人扛。”

苏似玉又要鄙夷他:“我们扛块石头来当凳子,你能行吗?”小六撇嘴:“我扛不了的,给我媳妇扛。”苏似玉黑黑脸儿,那边老王们说话声出来,这里就不再争执。

梁山老王悠然:“据说泰山有几件子,叫什么人参灵芝,还有……”他敲自己发髻,不说自己想不起来,而是道:“我一辈子在边城,等咱们到边城,嗬,吃什么玩什么,你们全来问我吧。”

甚至,在袁训面前也争个风:“不是我夸口比你强,你少小离家不是吗?还是我知道的多。”

袁训没来得及反驳他,孩子们兴致上来,元皓头一个馋涎欲滴:“祖父,什么最好吃?”

韩正经明明刚吃过,也捧腹垂涎的小模样,他不会主动称呼祖父,但恭恭敬敬:“咱们要一一的吃遍行吗?”

好孩子下个注脚:“好吃精!”

胖孩子两个没顾得上理会,好孩子算得意的赢上一回。但稍后就让母亲的话给打消,玉珠见他们三句话不到又要开吵,小声笑话女儿:“你有能耐笑话人,等弄了来你可别吃。”

“我不会少吃,姨妈昨天还说我最近吃得少,弄了来,我得吃最多那份儿。”好孩子绷紧小脸儿。

玉珠嘀咕她:“姨妈是做了好吃的客套话,你还当真来着。”好孩子眉头耸起,随时就要和母亲争执,但另一边变成热烈的谈话,把好孩子吸引过去,这一桩官司就此结束。

“羊肉,好多种做法,口外的羊肉历朝有名,呵呵呵呵…。”梁山老王说得眉头乱舞,好似面前摆个架子正烤着全羊不说,还往下滴着油,而他拿着面饼正在接。

胖孩子已吃完早饭,就往外面走:“我走前面。”好孩子把他截回来,精致的眉眼儿上一片霜寒:“哎哎哎,姨丈还没有吃完早饭呢。”胖孩子眨动大眼睛,小桶甩着寻找对策,是早一步出门儿也痛快的神色。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就又来一个截他的人,韩正经也过来:“哎哎哎,姨妈还在喝粥,你急成这种模样儿?难道不想带上我们?”

“这样很不好。”好孩子和韩正经异口同声,把胖孩子教训着。胖孩子瞅瞅两个人此时一条心思,悻悻然的回来,坐到加寿身边,小脸儿嘟着生闷气。

让看到的人,都暗暗好笑,也加快吃饭的速度。

但真到走的时候,胖孩子又事情最多。一会儿检查舅母刚给每人发的随身小包袱,怀疑自己的点心让好孩子偷吃一块。好孩子气呼呼声明是他的小包袱包得太紧,胖孩子已不理会她,奔到袁训面前乐哈哈:“舅舅,你还要把元皓系上,元皓才不会摔跤。”

元皓觉得系个绳子在长辈手里,好似玩的更上一层楼。

这不是很难办到,并且有碍礼仪的要求,袁训真的取一段绳索出来,要把元皓小身子系上。小六笑话像牵着狗,袁训把另一头系在自己腰身上,小六羡慕上来,也要系一段。袁训带的是长绳索,剪断再接就不平顺,问这里带路的人要一把草绳,把小六苏似玉也系上。

走不多久,元皓的另一段就到镇南老王身上。元皓无意中见到,也没说什么,拎着他的小桶,趾高气扬奔跑在前面。

出了住的方圆,有不少雪地里滑,摔跤的时候不少,但有绳子在,还真不用担心他滑得太远。他又摔一跤,扶着绳子起来哈哈笑,镇南老王也跟着他一起哈哈。看上去,祖孙玩的很好。

他们在往上面走,路过的奇花异草很多,香姐儿眼馋的几回想留下来,但袁训总对女儿一个笑容,香姐儿猜到先去别的地方,再说回来会走这条路,就没有说出来。

当雪地不再是元皓跑出路径时才能遇到,就在眼睛可以看到的高处时,地气还算暖和,但寒风嗖嗖更猛。带路的人站住,手边有个洞口。洞口雪白的不是落的有雪,是风吹日晒好似汉白玉般的石头。

自然形成的去势,有鬼斧神工的感觉。

“就是这里。”带路的人不爱说话,袁训告诉大家。

“好呀。”元皓往里就跑。袁训握住绳子,把他揪住,元皓格格笑着,以为舅舅跟自己玩,挣着一定要出去。

“元皓,好吃的全让你吓跑了。”

这话很灵验,元皓这就不闹。袁训对他解释,也对着大家解释:“前朝就是贡品,有一种鱼叫泰山,”

张大学士一怔,抢先道:“赤鳞鱼?”

“这种鱼最怕动静,等下进去,大家脚步轻些。”袁训的话算是默认。

作为宫中长大,又在太子府上掌家的人,加寿见多识广就不奇怪。加寿也能说出几句:“爹爹,这鱼很难养活,据说进贡的时候还要带上本地的泉水。”

“在这里,你就能吃到鲜活的。”袁训轻描淡写。

但他再故作小事一件,加寿也贴到他身边,把个额头依了上去。见事学事的永远有元皓,元皓以为玩,把他的胖脑袋又贴到加寿手臂上。下一个来的,萧战把加福送到袁训另个手臂旁,自己占据岳父背后,香姐儿跺脚:“又捣乱了!”

“嘘!”萧战坏笑一地:“别把鱼吓跑,你可就吃不上。”香姐儿对他磨磨牙,觉得他要是那鱼倒可以吃下好些。

招呼大家往里走,太子落在最后。这一趟的出行,本就是岳父对长女的偏心,对孩子们的疼爱。但一回又一回的,太子已让震的骨软神酥。

加寿是不能亏待的,一条鱼也要让她吃到现捞新鲜的,把太子幼年对加寿的羡慕全数翻出,不用刻意就想到张大学士身上,认为岳父此行,不管有没有张大学士和自己出现,都是对张大学士的还击。

加寿曾受到委屈,再也没有比家人的好,是最好的良药,是最好的推崇。

太子负手走进山洞,寻找到前面高大的身影,又一次相信自己的岳父为儿女们可以顶天和立地。

……

洞里并不暗,上方有一处光线下来,洞中石头都雪白,镜子似反光出去,几经转折,洞中明亮不低于外面大天光。

泉水中的鱼,在没有惊动的情况下,就清晰看在眼中。最长的不过大人巴掌大小,灵活中带着优雅。水底的石头形成背景,不动的鱼看上去好一幅山水画。

元皓爱山爱水爱鸟儿的性子,在这一次出行得到张扬。四岁的他又经为不惊动就是憋着气。实在没忍住,“呼”,一声呼气出来,又急促的吸上一口。

再看鱼时,元皓沮丧了:“别走,我给点心。”惊出一群鱼来,不下数百条。不在一个地方,纷纷的从各处的山石下游出,飞快的闪得无影无踪。

元皓可怜兮兮的脸儿,左瞄瞄舅舅,右瞄瞄加寿姐姐,脑袋垂得更低。

加寿从不忍心表弟憋屈,拉起他的手抚着,慢声细语地哄着:“等下咱们不说话,它们还会出来的。”

“嗯!”韩正经和好孩子一起点头,元皓又好过一些。带路的人对袁训有个眼色,袁训说与其在这里等,不去换个地方,往另一个地方去时,元皓乖乖的更是一个字也不肯多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眼看溪水就要到了,执瑜执璞道:“爹爹,不要太多的人一起过去。是要给大姐好吃的不是吗?”对加寿黑黑脸儿:“再让你这一回,等回京去我们可不让你。这鱼,我们来捉吧。”

加寿笑靥如花,浑然看不到大弟二弟的抱怨,爱娇的口吻又一次出来:“哎呀呀,生受你们才是。”

执瑜执璞闪闪眼睫:“不用客气大姐,以后你想吃活的,也许难了。我们是男孩子,随时可以过来。”

加寿一个大鬼脸儿过来,执瑜执璞已转向小六:“六弟你也还可以再来这里,没有把你当成加喜看待,你不要懊恼。”

小六开始挽袖子,漫不经心地回:“我知道,我就是想少了加喜不是吗?如果当我是加喜,就齐全了。”

这会儿发现当男孩子好不了得,小六大方道:“大哥二哥让我捉几条,我给加喜送回去。”

“加喜还不会吃鱼呢,”称心如意加上苏似玉说着。

“那就看呗。”小六的意思这有何难。

小红早就眼热小爷姑娘们说话,等到小六说完,她飞快的道:“我也给大姑娘小爷捉几条,以后大姑娘小爷要吃,小红帮你送。”

他们说话的空当,赵老夫子在满肚子书里搜寻出来,笑容可掬也添上一句:“这鱼素有不下山之说,还是在这里尽情的吃吧。”

元皓忍无可忍,把乖巧放下来,横眉怒目:“说完没有?”

鉴于不敢出声,说话的人无声嘻嘻,分成两班儿,执瑜执璞带上头一班儿先去捉。第二班,由萧战带领。

这一天,捉到好些赤鳞鱼。加寿光看到就是开心的,见母亲进厨房,加寿也去帮忙。宝珠又把别的孩子们也叫进来,至少每人沾一下小手,说送回京去的,一样有孩子们一份。

……

京里,大雪把梅香送往殿室里。皇帝面对一堆永远批不完的奏章,眉间有些意味不明,也看往殿外琉璃天地有神情动,但认命的,还是埋头打开新的奏章。

侍候的太监熟知皇帝性情,看得出有不悦出来。太监通报的时候,蹑手蹑脚的不敢大声:“回皇上,齐王殿外侯见。”皇帝面沉如水。

这就太监们小心的原因,早在半个时辰前,皇帝召见太医,为齐王发过一顿脾气。随后,就传齐王。估计等下又是震怒,太监们都生出不要让迁怒的心思。

果然,皇帝语声还有怒气:“宣!”一个字掷地有声,跟火药铁弹崩金砖地上差不多。

太监出去见齐王,噤若寒蝉对他知会:“皇上不高兴呢,殿下您又身子不好,您回话可想着回。”

齐王缩缩脑袋,胸膛却有兴奋在跳动。说他不怕皇帝生气是假的,但如果能在今天,把心里话一吐为快,齐王却也愿意。

这些话在心里闷的太久,已是一块心病。母妃担心的也快成病,念姐儿也时常有个忧愁。虽然在殿下看来,念姐儿并不像有多忧愁。

跟着太监进去,齐王自问已有准备。如果父皇为自己生病生气,那自己不能不尽心的回……。“尽心”。

皇帝是太生气不过,如了齐王的愿,没等他山呼完,就狞声怒骂:“朕不用你假装孝敬!朕只想问你几句话,你老实回答!”

跳跃又到齐王的脑海里,让他一刹那头晕脑胀,混沌中,他听到自己本能的道:“儿臣不敢隐瞒。”

“刚才见过太医,太医说你不像有病!”皇帝气的一按案几站了起来,长身往前面探着。气汹汹怒狠狠的,如果齐王不是离得远,说不好挨上一记。

“几个月了!一会儿你好了,能上朝!一会儿你又病了,没有力气你要养着!你存着心思,就应该对朕说!不是朕想到就要过年你还病着,让太医不管怎么样也要让你好起来,太医回你是大概是心病,朕还不能知道!”

皇帝回想到半个时辰以前,太医回过话,从“心病”上去想,皇帝想了起来,太子离京不久,齐王病倒。随即他的大婚已推到明年,他的母妃时常去看,但在秋末初冬的时候,也病倒在床。

太后都关心这事情,不仅仅是因为念姐儿,说齐王是什么查不出来的病,把梁妃也跟着累病。

“心病”难医,这话恰好给形容齐王。皇帝发现自己儿子另揣心思,虽然没有砸东西般雷霆,也气的可以。

“前有福王,你敢忘记不成!”皇帝更是大声怒骂:“你是什么心病,今天给朕好好说说,少一丝儿心思,朕立即撤下你的王爵!”

齐王涕泪出来,往地上叩头有声:“回父皇,儿臣不想大婚的时候,没有加寿加禄加福。”

他回的嘎崩脆,皇帝没有想到,一时间错愕的大脑一片空白。

“回父皇,儿臣不敢和太子争,但瑞庆姑姑成亲,有福禄寿。陈留郡王府上驸马成亲,也有福禄寿,还有加福跌跤。独儿臣成亲没有,让天下人知道,儿臣怎么见人?”

耳边齐王的泣声把皇帝打醒,皇帝应该做的,是继续斥责他因此装病。但他也没明白自己是怎么想的,下意识的一句是:“加福大了,不见得还会摔跤。”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齐王以为皇帝答应,带着脸上的泪水大喜:“等到加寿加禄加福回京,加喜大了。明年回来,加喜一周岁,恰是摔跤的时候。”

皇帝这才意识到自己说了什么,又一沉面容,怒道:“咄!朕没应允与你!”

齐王陪上小心,再一次恳求:“请父皇开恩,儿臣只想求这个恩典。”

皇帝不骂他实在难过:“放肆!你还敢求!先不说你装病就不应该。再说为你大婚耗费人力物力,现在推迟到明年已是劳民伤财。你还要等福禄寿喜,难道她们三年五年才回来,你就不成亲不成!”

齐王这会儿打起十二万分精神,回的谨慎而又提醒:“父皇,太子大与加寿,加寿今年十二周岁,最迟,十五周岁那年,总要回来。”

“啪!”皇帝拍了案几:“你倒算得清楚!所以你有恃无恐的装病是不是?你的差使也不办了,你……”皇帝想到让儿子蒙上几个月,这是欺君之罪,就盘算着不大骂他一场不能出气以外,还要再给他一些惩罚。

他寻思着,也就一闪念的功夫,太监又出来回话:“回皇上,外面的信儿到了。”

这外面的信儿,是指太子和袁训一行。皇帝就让送进来,见是一个大包袱。

太子的快马,一般只送太子的信件,再送回去给太子的公文。有包袱的时候,是有东西送来的。皇帝的心让提起来,根据前几回来想,动用太子快马送的,都让他爱的不行。

不顾还没发作完齐王,皇帝让打开包袱。见一个大食盒可是不小。见是吃食,验看的太监走来当值,皇帝皱眉和齐王伸长头颈看着,太监再次呈上来,喜笑颜开:“回皇上,这是泰山赤鳞鱼,这是收拾好冻成冰砣子,路上可以存放。”

皇帝露出笑容,把一个一个裹着鱼的冰块看一看,因殿里温暖,冰块外层好似在融化,皇帝让太监收好。又一次把齐王忘记,取信来看,信里面应该有话,哪一份儿是太后的,哪一份儿是皇后……皇帝大不为然,皇后她一个人吃得完吗?

随手拿最上面的一封,打开来以后,笔迹稚嫩,是元皓的。

“叩请皇舅舅金安,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帝笑容更多:“越来越会写信。”齐王耳朵尖捕捉到,猜出来不是太子送来,就是忠毅侯送来,更把脖子直直的,想多听两句。

“元皓已至泰山,山峰白雪,深谷暖和。每日洗温泉、采兰花、为太上皇太后皇舅舅皇后娘娘捉小鱼。元皓最能耐,元皓捉的最多。借用大哥哥快马,就能尽早送回,给皇舅舅下酒。”

皇帝欣然的又取第二封来看,这一封是执瑜的。

“……泰山高耸,似可接天。初至,在深谷中。兰、水仙,遍地横生。花香袭人,似不知岁月。二妹佳禄敬献太上皇太后皇上皇后数十株,恐快马颠簸,其后而至。半山涧中,得爹爹指点,得名鱼数百。太子殿下卖力,功劳最大。元皓卖力,功劳最大。”

最后面一行字:“元皓若无名头,将吵闹不休。”

皇帝笑得弯了弯腰,腰带垂到案几上,这才想到自己还是站着的。安然的,他坐下来,又取第三封信看。

这一封信,才是太子的。信应该按尊卑装到包袱里,取出来的时候也不会乱。但路上受到影响也未可知。

皇帝并不在意,事实上先看谁的他都觉得不错。这一行子人,反正是好玩的事情一大堆。

“……此山肥沃,尽多特产。儿臣记得前年报上来冬荒难过,恐与地方官不谙此处出息有关。如今年再有上报,请父皇狠狠训斥,着就地解决。忠毅侯见闻广博,所居之处隐秘,但其外方圆特产遍地,并不难寻。兰花遍地,皆是一品以上。佳禄敬呈,为太上皇太后父皇母后新年之赏玩,儿臣一众包裹已在路上。本地赤鳞鱼,岳母巧手烹制,各式制法,无不鲜美。儿臣叩谢父皇,若无父皇慈恩,儿臣难尝此美味。苦思鲜活敬呈,却无良策。幸有侯夫人好主张,数十条即入雪中冰冻,以为汤羹或清蒸。数十条油炸后冰冻,以为红烧。快马敬呈京中,以期保其鲜味更久……”

信的最后面,写明哪些呈太上皇,哪些呈太后,哪些呈给皇帝和皇后。也有一句话:“元皓捉鱼成瘾,元皓若无名头儿,元皓不开心。”

“哈哈,”皇帝笑出来一声。他宝贝调皮妹妹的儿子,如果不调皮,也倒不像瑞庆的孩子。

“给元皓记一大功,”皇帝自言自语说着,把太子的信放下来,对他考究到泰山一脉地产足够养人大为满意。

生长在京里,没有出去的皇帝不能亲自到各地看看,但他总是疑惑近海者应该富,近山者应该丰足。除去土地特别贫瘠的地方,报上灾害后就没法子自救,总让皇帝有云里雾里之感。

忠毅侯一行出京不过半年,能查知海边有渔霸,山中物产多。皇帝大为满意,抬眸唤人:“来人,把东西这样分派。”不用怎么费事,把还跪在前面的齐王看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皇帝对上他就不喜欢,笑容一敛,貌似又要斥责,齐王早见到皇帝心情不错,机灵的先回道:“父皇又有好东西,赏儿臣一些吧。”

他大着胆子在这个时候讨要,不过是抓住皇帝此时愉悦。

皇帝想到他刚得到好吃的,斥责缓上一缓,也就没有出来。但还是没好气:“朕正同你生气呢,哪还会赏你东西!”

齐王又机灵一句:“请父皇应允,儿臣侍候父皇进膳。”

皇帝是想骂他来着,但没忍住,嘴角勾了勾:“你是眼睛尖,还是鼻子尖?冰块里的东西,你也闻到香?”

齐王陪笑:“儿臣不敢乱看,不过太后和父皇近日也赏给儿臣大鱼等东西,儿臣猜测,应是又送来东西。”

皇帝恍然,因为齐王身子时好时不好,太后宫里和自己,因为怜惜他,而赏过太子送来的东西。元皓信里卖弄,这个最滋补,给太上皇太后吃。那个最滋补,皇舅舅应该多吃。太后和皇帝赏给齐王,盼着他好起来。

齐王不在这里,皇帝也会送给他。他就在面前又讨要,在皇帝看来,这是变相恭维他有很多敬呈。皇帝让把可清蒸做汤的鱼给他五条,把可红烧的鱼给他五条。

太监分东西的时候,皇帝有了主张。让齐王平身,叫到面前,循循道:“人心上的事情,你也应该办些差使。出京去吧,朕罚你不在京里过年,去往……”

提笔,写一道圣旨给他,命他三天后就出京门。对京里,只说齐王病重,不见客人。

这是皇帝防范齐王有福王之乱,让他出门长长见识——以前皇帝没有出京长见识的心思,认为见见外省官员,多方打听也就可以。但自从太子出京,信中见闻增长,皇帝对行万里路如读万卷书,又多一层认识。又怨齐王装病欺瞒自己,过年前的冰天雪地里,把他打发出京。

齐王接到圣旨看过,欢喜的跳了起来。这举动大为失仪,但皇帝和他都没有发现。

齐王感激涕零:“谢过父皇,父皇,原来也是疼儿臣的。”

他真情流露,皇帝大为不解:“不疼爱你,谁管你病与不病?更不会叫来太医询问,盼你过年前病愈。”

齐王扭捏:“儿臣知道不能和太子相比,但太子出京游历,吃好东西,玩好地方,儿臣……”在这里想到太子不在京里,自己应该分担朝事,反而病倒不起,才明白自己有多不应该。

齐王跪下谢罪。

皇帝没有过多计较,对着儿子微微地笑:“你既明白过来,那就很好。收拾东西,再辞过太上皇太后,不用再来见朕,起程吧。”

齐王又叩一回头,抬起脸看皇帝时,泪眼汪汪中眷恋十足:“儿臣,一定办好这差使,时时领受父皇教诲。”

水光中的依恋,激得皇帝心头一暖。他忽然很想解释,对太子也好,对齐王也好,他并没有偏心。太子是太子,自当的与别人不同。就像太上皇宠爱太后,把成年皇子偏过,在皇帝生下来不久就即太子,成长的岁月里接受帝王教育,但太上皇有好东西,也分给成年皇子一样。

就是皇帝,只要兄长们安分守已,他对他们也很不错。

但直到齐王出殿,皇帝也没有解释。这没有什么好解释的不是吗?事实上如此,太子和齐王身份不同。

……

京里主要的街道上,有些地方人山人海。几个大粥棚,一个上面写着寿字,一个上面写着禄字,一个上面是福,还有喜字粥棚,是已到半周岁加喜姑娘的。

粥棚搭得深,最里面,太后和瑞庆长公主坐在这里。孩子们不在,太后亲自来坐阵。

香姐儿的药粥棚里,太上皇便衣坐阵。

陈留郡王妃及二公主儿媳,龙书慧念姐儿全在这里。仆妇们分粥米,她们照看每日花费的钱米。

蒙瑞庆长公主有话,安老太太给增喜添喜也办了粥棚,常家和韩家的人有过来帮忙的。

看看天近午时,安老太太让人请过龙书慧,笑吟吟问她:“我这里一上午去了这些米粮,你们呢?记得每去一袋米粮,就要为曾祖父添一声寿。”

龙书慧的婆家曾祖父,是安老太太之兄南安老侯,身体一年不如一年。

闻言,龙书慧笑道:“曾祖母放心,每去一袋米粮,我为曾祖父念一百声寿呢。”

安老太太放下心,说着这样就好的话,让龙书慧回去。

粥棚再近,隔得也有距离。龙书慧带着丫头,费了点儿功夫回到姑母郡王妃的粥棚外面,见一辆马车停在这里。

丫头道:“这不是齐王府中的马车吗?”再看车前面,站的是念姐儿。龙书慧猜出来:“如果来的是齐王家人,他怎么敢在车里,让念姐儿在车外站着。这车里是齐王殿下。”

丫头道:“殿下身子一直不好,到咱们的粥棚里来沾福气,应该是这样。”

龙书慧也这样想,见马车堵着棚口,就道:“咱们可进不去了,先去寿姐儿粥棚里看看吧。”

主仆两个人走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但有两个人,却想的跟龙书慧不一样。二位公主,宜嘉和纯慎,一个出自张贤妃,一个出自赵端妃,是齐王隔母的妹妹。齐王能在这冷天出来,二位公主理当上前问候。

就走上去,笑对念姐儿道:“皇兄到了这里,何不下来喝碗热粥米。领粥的人都夸咱们办的干净,又有福禄寿喜的名头儿,喝上一碗,暖和身子不说,也沾上喜寿只怕明天就好。”

宜嘉公主笑道:“我多多的给皇兄放红糖,要知道我们的红糖可不轻易给人放,只有年老体弱的人,年高有德的人,身子不好的人,还有孩子才能放呢。”

纯慎公主笑道:“我多多的给皇兄盛有百果的,虽然不是真的一百种,但我们有各种豆子谷米,还放了有名的小米进去,我们都出了钱,是我们的心意。”

妹妹们关切备至,齐王又正在兴头上,忘记他还“病着”,露出脸儿来笑道:“生受,听妹妹们说过,我还真想喝上一碗。”就见到二位公主大惊失色的不能掩饰。

这张脸儿上哪有病容?简直是神采飞扬,气色红润。

念姐儿急忙使眼色:“看殿下让风吹的,脸上通红。”齐王也想了起来,匆忙的装个很虚弱,干巴巴道:“我头又晕了。”缩回车内。

二公主疑惑在心,但没有多说,去帮齐王端粥。左右无人,念姐儿小声埋怨:“看你,明儿对我说也是一样,为什么一出宫就过来?”

齐王嘿嘿:“我有个主意,非来不可。刚才说的是见父皇的话,别插话,且等我抓紧说完,不然妹妹们又要过来。”

念姐儿就瞅着他。

“父皇让我出京办差呢。”齐王心花怒放。不等念姐儿道喜,飞快道:“跟我出京去吧。”

念姐儿也就呆住:“跟你?”本能的要说未婚夫妻不能同行,齐王已知她心意,不等出来一口打断:“我知道你也羡慕加寿他们,”在这里幸灾乐祸:“但你舅舅不疼你,你有什么办法。现在我疼你,带你出京去,别说男女授受不亲的话。当我不会说吗?但我就是愿意带上你。”

念姐儿一半儿心动,一半儿犹豫,结结巴巴:“可是,皇上不会答应吧?”

齐王好笑:“幸好我在来的路上早就想好你有这句,听我回你。你只是县主,出京还要问过父皇吗?再说岳父今年不回京,你身为女儿,不应该去看看吗?”

二位公主端着粥过来,齐王闭嘴又开始装病人。念姐儿在旁边更生埋怨,什么叫舅舅不疼?如果不是要大婚,舅舅也会带上。什么叫父亲今年不回京,如果大婚不推迟,父亲说过必然回京。

眼前这人又可气上来,分明大婚也好,推迟也好,全是他闹的,他这会儿看笑话看的不亦乐乎。

------题外话------

据说明天后天大后天,又冷,盼望春天早到来。

本站访问地址 任意搜索引擎内输入: 即可访问!

喜欢侯门纪事请大家收藏:(wuxia.one)侯门纪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