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武侠 > 仙符问道 > 第一百六十一章 杂元

仙符问道 第一百六十一章 杂元

作者:听涌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3-12-30 05:38:51 来源:88小说

与儒修应考时的顾虑相反,凡人儒生,都是搜肠刮肚,将四书五经之外的经典之言,能用上的就用上,那可是先哲圣贤的心得雄文啊,怎会不对?怎会不美?

至于四书五经本身,凡人的儒生,只要经过十年以上的苦读,自能背得**不离十,这就和儒门修士,没有多少差别。

韩问十二岁中秀才,自然被亚圣门怀疑是运用了修真者的天赋。

尽管韩问并没有在儒门修士中留名备案,但难保韩问也象以前的个别散修应试者一样,因为机缘进入了修真界,却不知道科场儒修的规矩,或者明知规矩,也胆大妄为,不予遵守。

亚圣门马上派出修士到白沙城调查。而这时,白沙城已经冠盖云集了。

因为神童秀才一事,当朝太子,国子监祭酒,夏国和邻国四大书院的院长,各国最博学的鸿儒,文坛泰斗,等等势力,都来争相拜访韩问。

想招揽其入麾下效力的,想一探其学问究竟的,想为王孙公主、高官豪门之女求得佳婿的,甚至想刺杀他以灭夏国国运的,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各国各地的名人高士,抱着乱七八糟的目的,纷纷涌入韩问家那几代书香的小院内。

韩问小小年纪,自然被吓住了。不就中个秀才早了点吗?至于吗?

好在他虽然年纪小,儒学功底却也深厚,尽管苦不堪言,烦不胜烦,仍知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道理。

那些天,每天天还没亮,他就穿戴整齐,行止如仪,打开门,迎入一拨拨的访客。

当然,父亲也不得不作陪,但父亲是不敢插嘴的,因为没人在乎他的意见。有神童这朵红花在,父亲这位老儒生,自然成了绿叶。

就这样,该拒绝的,一律拒绝了,该解释的,全都解释了。大多数对他有所图谋的势力,自然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那几名邻国的刺客,也被暗中监视和保护韩问的亚圣门修士,悄无声息的灭了口。

不仅如此,刺客还被用法术查出了来历和邻国主使的官员,这些官员一并被亚圣门派去的修士给灭了。

无论韩问有何问题,那也是本国儒门的事,外国势力想觊觎神童,要坚决铲除,杀一儆百,毫不手软。

当然,亚圣门也达到了自已的目的,查出了韩问十二岁中秀才的真相。

韩问的科考应试答卷,亚圣门早弄到了一份摘抄的,他们发现,答卷写得确实惊才绝艳,字字珠玑。

可惜,答卷确实直接引用了大量的四书五经以外的儒家典籍,众多先贤名句,往圣哲言,被他妙笔生花的组合在一起,几份答卷无不熠熠生辉,哪能不让考官爱不释手,惊为天人?

按理,这份答卷应答之人,是要有过目不忘之能,遍览群书,博闻强识,记忆丝毫不差的。

单从这份答卷上看,亚圣门的儒修们,是肯定韩问也是修士的,凡人不可能有这么好的记姓。

韩问引用的典籍语句,分别出自一千八百九十六本典籍,而且其中有很多都是非常偏门的孤本、残本、野史和杂说。

亚圣门也趁着韩问不注意,耐心的,全面的,测试了他的灵根和修为,结果让他们大感意外。

韩问真的是凡人,但他又有一点灵根,灵根值为3,属于灵根时有时无,有时少,无时多,在修真界被视为没有灵根的凡人。

3以下的灵根值,不能修真,不能修炼任何功法,否则,必然走火入魔,轻则变成废人、疯子,重则丹田爆裂而亡。

如果是刚入修真界的王先,一定会问,灵根天生,就象人的血脉心跳一样,为什么会时有时无呢。

修真之士,个个都算得上是凡间的神医,现在的王先,自然知道了究竟。

就象凡人中每百人就有一位先天心病的人一样,先天心病,也与生俱来,是孩童从娘胎就带来的,心中多出一个小眼。

这个缺掉的小心眼,会因为大小不同,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心部血脉的流动,导致心跳脉搏的不齐,或者心部有杂音。

而凡人的神医,通过对孩童把脉,对心部听音,便能推断出是否有先天心病。

对这种先天心病,凡间神医往往通过针炙,用凡间武林的气功,刺激心眼部位心肌生长,才能治愈闭合。

否则,如果对先天心病的孩童置之不理,久而久之,他的心眼变大,会有姓命之尤。

夏国治疗先天心病的两大神医,圣京安贞医馆的刘迎龙,刘承虎,就是先天心病针炙高手,号称“先心必治,一针无忧”。韩问的一个麓天书院的学兄,就曾接受过他们的医治,到老无恙。

但是,先天心病也会有神仙难测的时候。

少数先天心病孩童的心眼太小,影响心部血脉流动微乎极微,引起的心跳脉搏不齐或心部杂音,往往是几个时辰一两次,或者一个月一两天。

这样,只要测试没在症状出现的时间,就很难测试出孩童有先天心病。这类孩童,就被视为没有先天心病,不用治疗。但实际上,却是有的,只是不影响生长发育,无需理会而已。

灵根的有无,其影响和测试,就与这先天心病的有无,有点类同,只是先天灵根对人体有利,先天心病对人体不利而已。

亚圣门自然又不留痕迹的盘问了韩问一番,才找到韩问记姓好的原因。

韩问小时就好奇心重,喜欢看书,象海绵吸水一样,对各类典籍、孤本、杂书,无不如饥似渴的求阅。这也是他后来特别喜欢王先的原因,从王先身上,他看到了自已儿时的影子。

韩问祖上代代都是教书的儒生,在白沙城甚至整个岳南州,倒也是桃李满州,只是启蒙老师地位不高而已。

但这层关系,也足够让韩问打着祖辈父辈的招牌,到祖父辈们的各个学生家,借阅书籍了。

借书是雅事,又不会少了什么,即使再吝啬的学生,看在启蒙老师的薄面上,也由着韩问去书房借阅书籍。

岳南州白沙城是麓天书院所在地,文风鼎盛,岳南州的民间,藏书量惊人,韩问自然看了很多书。

有一次,韩问恰巧看到了一本提高记忆力的古籍残篇,这本残篇,对于凡人提高记忆,有一点用处,但不大。但对于求知若渴的韩问,却如获至宝,正中下怀。

因为这本书,是强化神识的一本修真秘籍。它并不是一本功法书籍,不需要运功修炼,自然没有走火入魔之危。

这本强化神识的秘籍,分为上中下三篇。

有针对天灵根和异灵根这类天才修士的神元篇,有针对真灵根三灵根普通修士的真元篇,也有特别针对灵根较弱、较杂的伪灵根、杂灵根和凡灵根修士的杂元篇。

凡灵根,就是视同凡人的灵根值3以下的灵根,这本书竟也想到了秘法增强其记忆。韩问得到的残篇,就是杂元篇的全部和总纲的一部分。

韩问以微弱的灵根,修炼了杂元篇后,强化了神识,记忆力大增,可以说一曰千里,不久之后,已能基本做到过目不忘。

这样,更加提高了韩问遍览群书的兴趣,让他明白,书中自有神仙住。

可惜,无论他怎样努力,也没找到传说中的修真之路,也没有解开他至死想解开的乾坤笔之谜。

韩问这种时有时无的灵根,偶然拿起乾坤笔把玩时,没有被测到灵根,实属正常。甚至如果他被乾坤笔测出灵根,试炼玄天功,反而会走火入魔,让他万劫不复。

因此,祸福无常,造化难测,韩问与乾坤笔,份属无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