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天下节度 > 第29章

天下节度 第29章

作者:克里斯韦伯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03:55:42 来源:免费小说

  下江南 第64章 战机

  第64章 战机

  安仁义突然出现惊了吕方一下,正考虑如何措辞为好,猛然看见安仁义嘴角微微上挑,瞳孔收缩,心知只要安仁义已经动了杀机,自己稍有犹豫只怕就要命丧当场。赶紧将腰间横刀扔到一旁,大声回答:“非是在下跋扈,实是有紧急军情相报,护卫军士又不肯为某通报,情急之下方才这般。”

  安仁义两眼紧盯着吕方的脸庞,仿佛根本没听见吕方方才所说的话,握着长矛的右手抓紧又松开。吕方神经已经崩到极限,安仁义的功夫他是知道的,现在和他相距不过丈许,逃是逃不了的,虽然自己这些年来功夫始终未曾放下,毕竟是半路出家,无法和这种古代猛将相提并论,只要安仁义一矛刺来,手无寸铁的自己只有束手待毙的份。正后悔着刚才为表示无敌意丢了佩刀,安仁义冷哼了一声,说:“进帐说吧。”说罢便转身进帐去了,吕方这才松弛下来,这才感到背上衣衫早已被冷汗浸湿,寒风一吹如同塞了块冰进去似得,回头示意王佛儿自己没事,便深吸了口气进帐去了。

  安仁义的寝帐大约有五丈方圆,除了卧榻旁一盏油灯以外,再无其他亮光,吕方陡然进的帐中,只看到安仁义坐在榻上,幽幽的烛光照在魁梧高大的身躯上,宛若魔王一般。吕方正要将了空送来的情报说出,却听见安仁义问:“吕方你明知我昨夜遇刺,又喝的醉了,还来打搅我,就不怕被我一箭射杀了吗?”

  吕方听了一愣,微微一顿答道:“末将也知道这些,只是军情紧急,若是贻误军机,只怕误了使君大事,一时便忘了害怕了。”

  “忘了害怕,哈哈,好一个忘了害怕。”安仁义听了吕方的回答,不禁哑然失笑,随手倒了一杯酒递与吕方,拍着肩膀笑道:“某果然没看错,说说你半夜赶来通报的是什么军情要事。”吕方将杯中酒喝了一口,便详细将顾全武明日便要统兵东去攻打董昌,西陵只余有万余新兵的情况复述了一遍,安仁义脸色渐渐冷静起来,哪里还有先前宿醉未醒的摸样,待吕方说完,安仁义又仔细询问几句情报来源和其他的细节,确认无误之后,神情激动地在帐内来回踱步,过了半响猛然停住脚步,面对吕方满脸通红,神情激动:“吕司马,做得好,这次若是能成,董昌、钱缪两贼皆可灭,两浙之地亦可并吞。那时吴越之地十三州,你随便挑一州都是可以的。”吕方一听顿时被这块大饼砸的晕头转向,一州刺史,穿越以来都拼死拼活总算有了一州之地。吴越之地都是大州,人口稠密,若是挑个有港口的州,掏粪坑制土硝,进口硫磺,再建立小高炉大炼钢铁。三五年就可以出火绳枪加长矛队的西班牙大方阵,加上攻城臼炮,扫平天下也不是梦想了,先前自己地盘实在太小,总是害怕爬科技树爬出点东西,反而打不死别人,被别人学去反而被用来对付自己,如今总算熬出头了,一时间居然眼前有些恍惚,正要下拜向安仁义表一番忠心,突然想起一件事情,说:“使君且慢欢喜,这情报说不定是顾全武放出风声来设计我等的,再说就算是真,我润州也不过万人,如何能并吞吴越之地?还是小心为上。”

  安仁义点了点头:“你说的有理,不过某在那边也有细作,可以多方探查,加以比较印证便是,至于兵力不够,你就不用担心了。”说罢得意的从榻旁几案上拿起一封书信递与吕方,笑道:“前天得到宣州田公的书信,宣州大军已经总算翻过群山,前锋离我们这里不过两日路程了,共有两万精兵,两州之兵加起来足有三万,杨王也听说要统领大军过江攻打苏州。兵力不足的事情你不用担心了。”说到最后,安仁义几乎已经手舞足蹈,“钱缪这厮此时阵前撤兵攻打董昌,却走漏消息,当真是天助我也。”说到最后哈哈大笑起来。

  清晨,莫邪都营寨,寨门处,值夜的士卒正等着换岗的同伴,从营内传来嗡嗡的人声,那是营内的士卒们正在排队领早饭,湿冷的空气中飘来黍米粥的香气。门口的守卒期待的往营内望了一眼,换班的同伴还没有过来,他失望的摇了摇头,深深吸了口空气的香气,勒紧了腰带,这样让他觉得舒服点。这时,突然远处传来一阵激烈马蹄声,守卒立刻警惕的拔出了腰刀,退到了拒马的后面,同时下面的同伴做了个手势,让他叫醒岗楼上打瞌睡的火长。这时,寨前面的土坡上出现了骑士的身影,是吕都指挥使,还有亲兵队正王佛儿,守卒放心的对同伴喊了声,让他赶快下来帮自己搬开门口的拒马,让出通道让吕方进寨。

  吕方刚进的寨门,便从马上跳了下来,落地的时候踉跄了一下,几乎摔了一跤,扶了旁边寨墙一下才站稳了,后面的护卫赶紧扶住了他。吕方痛苦的活动了一下大腿,显然一晚上的奔劳让他的大腿肌肉僵硬,有点抽筋了。待活动开了腿部肌肉,吕方推开护卫:“早饭后立刻击鼓召集全军。”随后便一跛一拐的想指挥使大帐行去,护卫们也跟在后面,最后一人对守卒吩咐道:“这些马匹你看管一下,等下夫役过来的时候说草料里多加些麦子豆饼,它们可累坏了。”

  守卒看着亲兵远去的背影,扁着嘴抱怨道:“多喂些麦子豆饼,老子又不是夫子,不就是进了亲兵队就这般瞧不起人。”回过头打量着那几匹战马,如同刚从水里出来的一般,鬃毛都浸成一缕缕的了,不住的往下滴水,“马匹这么累,这一晚上可跑了不少路,那指挥使可是个无利不起早的人,当年濠州时就当内应把全城的人都买了,这次不知道轮到谁倒霉了。”守卒的视线向浙江东岸的方向看去,晨雾笼罩这一切,只依稀看到一条黑线。

  莫邪都士卒们刚吃完早饭,正三五成群的往自己的帐篷走去,猛然听见鼓声,以为有敌军通过浙江上游的某个渡口绕到了营寨的后方,发起了突然袭击,纷纷拿起兵器铠甲,在三通鼓敲完前,在指挥使营帐前的空地上,每个百人队都按照各自番号的次序排成方阵。负责值班的右厢第二队的士卒们已经容易受到攻击的那侧寨墙边,就是最纪律严明的军队面对突发事件的时候也很难做出更迅捷的反应。

  方阵里的士卒们看到吕方站在指挥使营帐前的高地上,前排的人可以看见他满脸倦容,神色严肃,沉默无语。士兵们一开始还以为是遭到敌军偷袭,可看样子并不是这么回事,正猜疑间。吕方上前走了两步:“同袍们,今天本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宣布,营中每一个人都必须清理自己的行李,除了武器、盔甲、粮食、必要的各种用具以外,所有的其他物品都必须放弃,所有的人除了伤病员,包括骑兵,行军的时候都必须步行,驼畜只能用来运送伤病员,粮食、武器、工具。不得运送私人财产,包括战利品在内,也不得夹带,如有违反者,物品没收,人交付王司马处置。”说到这里,吕方指了指站在身后的兼任司马的王佛儿。

  吕方话音未落,下面的士卒们立刻哗然,连本来应该弹压士卒的火长、队正、队副们也满脸怨愤。自从从润州出兵以来,作为先锋的莫邪都便一路如同蝗虫一般将所经地域一扫而空,工匠、牲畜、粮食、财帛什么都要,大头都运回了丹阳,小头便归了士卒和军官们,吕方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到了西陵后,吕方更是不时派出小股部队四处打粮,不少士卒们的腰包许多都塞得满满的,这下突然要他们把这些吐出来,岂不是挖了他们心头肉一般。有些蛮横的蔡州兵卒竟已将腰间佩刀拔在手上,敲击着盾牌大声吼叫着,想要吓吓这指挥使,让他知道众怒难犯。

  吕方静静的看着台下骚动的士兵,兵器的撞击声和吼叫声越来越大,过了一会儿,就连那些新招来的丹阳兵也开始不满的叫嚷起来,除了射生团和炮队的还保持着安静,他们大部分都是七家庄的庄丁或者吕方的屯丁。那些不满的士卒们看到台上的吕方不为所动,射生团还有炮队也保持着静默,声音也渐渐小了下去。这时吕方走到高地边缘,说:“你们说话的人那么多,吵成一团,也听不清楚到底说的什么,不如你们推举一两个代表出来吧。”

  下江南 第65章 鼓动

  第65章 鼓动

  吕方的话一出口,前排的士卒们立刻便哑了声,后面听不清楚的纷纷开口询问,搞清楚了吕方的意思后也期期艾艾的,谁也不肯当出头鸟。吕方干脆跳下高地,直接走到前排的一名士兵面前,一把抓住胳膊拉上高地,对那人说:“方才你在下面嗓门喊得挺大,此时你便来说说刚才喊得什么。”那汉子不过是个小卒,何时站在那麽多袍泽面前说话,早就吓得呆了,结结巴巴的半天也说不出一句完整话来,下面那些方才还满脸怒气大声叫骂的士兵们也只是大声起哄,嗤笑着台上士兵的尴尬,也忘了对吕方的不满。见那人脸都涨的跟猪肝一般颜色,眼见得就要喷出血来,吕方对下面空地中的士卒们双手往下虚按,示意安静一下,转身对那汉子说:“你既然在阵中位居前排,战阵之上白刃相交都不怕,定然是条好汉子,莫非在众人面前说完整话都那么难吗?”那汉子猛然转身对台下大骂道:“有甚好笑的,杀才们也只会在下面吵闹。”下面众人顿时静了一下,那汉子转身对吕方说道:“某等好不容易才积攒点财物,都是性命换来的,将军这般作为,那些财物岂不是要白白丢弃。”

  “不错,某这般做的确你们要丢弃些财物,不过我问你,这些天来,你累积了多少财物?”

  谈到财物,那汉子有些尴尬,不知如何说才好,正犹豫间,台下一个声音喊道:“武大你该不会数不清楚吧,藏在铺下的那三匹青绢,五匹细麻还有褡裢里那十几贯钱,那天晚上你睡前不数个十七八遍,怎的这时候结巴了。”话音刚落,台上的武大早已气的满脸通红,早忘了自己站在指挥使面前,对着声音来处破口大骂:“狗蛋你这小贼,盯着老子这点老本,就不怕眼睛上长疮。”后面连着污言秽语一股脑儿脱口而出,台下各队士卒听了轰然大笑,连队正队副等军官都笑得前仰后合。

  武大骂了一会儿,才想起自己在一都指挥使面前如此无礼,口出秽语,军中法纪森严,若要治他个不敬长上之罪,吃数十军棍都是轻的,赶紧跪下连连叩首称罪。吕方随后将他扶起,拍着他的肩膀笑道:“你这小子倒会积攒,感情回去就要娶妻生子了。”武大起身只是憨憨的笑,并不说话。吕方话意突然一转,语意转寒:“你积攒这么多财物,那如战阵之上,两军相持不下,你是顾你的财物还是顾军中袍泽呢?”

  武大一听,顿时目瞪口呆,两腿一软几乎又要跪下,却被吕方扶住。吕方转身对台下士卒大声说:“这些天你们或多或少都积攒了些财物,这是好事,可战阵之上,靠的上下一心,大家都是老阵仗了,两军相持的时候,比的就是谁能撑,有时候哪怕就是能多撑哪怕一刻,就能大败几倍的敌人。若是有人心有杂念,不能和大家拧成一股绳,那时不但害了他自己,还会害了一起上阵的弟兄们。武大你有了这些财物,在那战场之上是一心对付对面的敌人还是你那铺下的绢布钱袋?”

  吕方一席话说完,台下众士卒顿时哑然无声,那武大更是被问得目瞪口呆。吕方过了一会儿,看下面的士卒静了下来,不复方才的激愤,接着说:“我也知道当兵的日子过的辛苦,去年破濠州之后你们被拨至我莫邪都中,你们不要说财物,连衣服都不全,许多人手中不过一根木棍。围攻寿州之时,连粗粮饭都吃不饱,差点都要哗变。打下寿州分的那点恩赏很多人还没拿,都留着购置甲胄兵器,到了丹阳才好点,南下时驼畜也不全,可你们也都应该看到,我吕方也没把财物揣到自家荷包去了,这些日子来无论是筑城,修堤,某可都是带着大家一起干的,做的每一件事情也都是为了莫邪都中的每一个弟兄能过上好日子。”说到这里,吕方扯掉上身的长袍,高举双手,让台下的众人看到自己肩膀和双手上的老茧。

  台下前排的士卒们听清楚了吕方的说话,后面的人听不清楚,纷纷向前面的人打听,吕方待下面的士卒弄明白了自己的意思,拣起长袍穿上,接着说:“对岸的镇海军不好对付,否则乌程之战魏约就不会输的那么惨,我们也不会在这里和他们死耗,早就在杭州城中置酒高会了。如果贪恋私财,只怕到时连性命都保不住了。某并不是贪图你们的战利品,下午每伙中选出一名诚实可信之人,其他人将所有的战利品登记后交与他,然后送回丹阳交与各自的家人,单身汉子待军还后再发于个人。杭州越州城中遍地都是金银,待到胜利之后,你们每一个人回家的行李里都会堆满绸缎、银钱,你们每一个人都会变得富有、幸福。”

  台下顿时发出一阵欢呼,千百人狂热的呼喊着,声音在胸腔中震荡然后从喉咙里喷出来,逐渐汇集成一个声音,如同雷鸣一般回荡在军营中。“渡江、渡江!”一群停留在帐篷上寻找食物的鸟雀被惊起,看着下面那群奇怪地人,激动地挥舞着手中的兵器和盾牌,向一个台上的人喊着什么。

  杭州故名钱塘,隋朝开皇九年(589年)废钱唐郡,置杭州,杭州的名字才第一次出现在历史上。文帝派杨素平定杭州杨宝英的叛乱后,“移州于柳浦西,依山筑城”,即由凤凰山东麓逶迤而北。其范围大约东至盐桥河以西(今中山中路),西濒西湖东岸(今湖滨路、南山路),北及钱唐门(今六公园附近)。城垣南北狭长,“周回三十六里九十步”,当时鉴于吴山逼临江浒,而隔其山于城外,因而东墙在吴山地段呈向内凹进的弧形,这就是最初的杭州州城。后来隋炀帝开凿以洛阳为中心的运河网,杭州成为江南运河的终点,东南交通的枢纽,其地位起了显著的变化。所谓“川泽沃衍,有海陆之饶,珍异所聚,故商贾并凑”,为日后杭州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唐代时,当地政府对杭州地区的水利建设极为重视,完成了杭州城六井和西湖的整治,解决了海水倒灌导致的“水泉咸苦”的问题,随着江南经济的发展,到宪宗时期(806—820年),杭州已是“户十万,税钱五十万缗,占全国财政收入一千二百万缗的二十四分之一。

  到了钱镠担任杭州都指挥使后,就对杭州旧城进行过两次扩建。第一次是唐昭宗大顺元年(890年)“筑新夹城,环包氏山,洎秦望山而回,凡五十余里,皆穿林架险而版筑焉”。因是依附旧城而修筑,故名“新夹城”。夹城设城门六:朝天门(今吴山东麓中河西岸),炭桥新门(今中河丰乐桥西,旧炭桥之东)、盐桥门(今中河盐桥西)、北关门(今武林门外夹城巷)、涵水西关门(今净慈寺旧雷峰塔下)和龙山门(今六和塔西)。由此推断,其城当起自吴山东麓,循今中河西岸向北,至天水桥附近折向西北至夹城巷,再折向西南经宝石山东麓,沿西湖东岸及南岸,南过虎跑山,止于六和塔。

  第二次是唐昭宋景福二年(893年)、钱镠“率十三都兵洎役徒二十万余众,新筑罗城,自秦望山由夹城东亘江干,洎钱湖、霍山、范浦,凡七十里”。钱湖即西湖;霍山在今少年宫后;范浦在今艮山门内莫衙营西口。新筑罗城开有四门:竹车门(今望江门内望仙桥东南)、南土门(今荐桥门外清泰路建国路口)、北土门(旧菜市门外)和保德门(即范浦所在)。由此推断,罗城只是在夹城基础上的改建,即南起凤凰山东接夹城,东北循今东河外建国路至今艮山门,折而西行,沿今环城北路至武林门,复折而南循今环城西路抵少年宫,仍与夹城相接。两城合计十门,所谓“凡七十里”,亦指两城之总长而言。两城连接后,外形似腰鼓,因称“腰鼓城”。

  乾宁三年二月,城中镇海军节度使府上,一名紫衣金冠男子正神情紧张,在节堂上来回走动,似乎在等什么消息。旁边一名僧人劝慰道:“钱居士何必如此紧张,家兄潜兵奇袭,汤臼、徐章这等庸奴若是躲在越州城中,阿谀溜须董贼也就罢了,统兵于外不过白白害了麾下将士而已。依贫僧所见,今夜,最多不过明日清晨便有捷报传来。”

  那紫衣汉子长的器宇轩昂,容貌俊美,长须及腹,亮可鉴人,一对卧蚕眉衬的一双眼睛开合之间神光毕现,正是这府上主人——镇海节度使、浙东招讨使钱缪。当听到方才那僧人说到“董贼”的时候,眼角不禁跳动了一下,不过钱缪城府极深,并没显露出来,待那僧人说完,摇头答道:“了凡禅师你弄错了,某并不是担心成武潜兵进击汤臼不胜,只是担心西陵而已,安仁义乃淮南名将,若得知顾成武领兵离去,对岸不过是万余新兵,只怕抵挡不住,安仁义如过了浙江,浙西便无险可守,一旦董昌与淮南军相连,便无法速胜。苏州已经兵势连绵,只怕苦了江南百姓。”

  下江南 第66章 石城山1

  第66章 石城山1

  那僧人听了钱缪这一番话,双手合什念了声佛号:“阿弥陀佛,钱居士时时心怀江南百姓安康,正是大慈悲心肠,上天有好生之德,必得上天护佑。家兄定能先攻破越州,结束浙东战事。”这僧人竟就是那灵隐寺主持,顾全武的弟弟,范尼僧的杀父仇人,隐然已是江南千余佛寺的宗主,了凡禅师。只见他鼻直口方,神情庄重,满脸都是悲天悯人之色,如同菩萨转世一般,哪里看得出他是个弑杀师傅的罪人。两人正说话间,院外一人突然飞奔入内,门外戒备森严的护卫无人阻拦,显然此人乃是钱缪亲信机要之人。那人上得堂来,对了凡躬身行了一礼说:“禅师你也在这。”才将手中一封书信递与钱缪,口中喘着气说:“具美兄,不好了,淮南宁国节度使田覠统领宣州军已经到了湖州,正在向西陵赶来,只怕此时已经与安仁义会师了。“

  “什么!”钱缪突然听到这个消息,便如晴天里打了一个霹雳,正在捋须得左手不知不觉用力,竟已经捻断了几根长须,他平日里对自己的长须极为喜爱,早晚都用一柄象牙梳子细细梳理,此时早已无暇注意这些。“杭州城中虽然还有两万兵,但内外镇戍都要人,哪里抽得人出去,这宣州军来的好不凑巧。”钱缪正着急时,了凡站起昂然说:“使君不必着急,贫僧灵隐寺中还有僧兵千人,杭州城内外的几处寺庙的主持也会买贫僧一个薄面,加起来也有两千人,明日便派往西陵增援便是。”

  钱缪正如同热锅上的蚂蚁,突然听了了凡这句话,正如雪中送炭一般,抓起了凡的右臂叹道:“这些僧兵乃是护卫佛法之用,你却抽出于某,这如何使得,如何使得。”

  了凡抽出手臂,合什答道:“若淮南军过了江,必然荼毒百姓,吾辈僧人虽是方外人,但平日里也是受江南百姓供奉,佛祖虽然慈悲,但也做降魔狮子吼,今日便是吾辈护卫佛法之事。”

  了凡这一席话说的义正辞严,钱缪叹道:“禅师这一番话说的是至理,倒是钱某小了,吾亦从城中抽出千人,合兵一处一起出援西陵便是。”说到这里,钱缪转身对送信进来那人说:“腾云,杭州城中诸将无人过汝,这三千兵便交与你,出援西陵。”钱缪随手将腰中长剑解下交与那人手中。“西陵诸将以你为首,若有不服命者皆可先斩后奏。”原来此人便是钱缪麾下大将杜陵,字腾云,以字行,早年便与董昌、钱缪并称杭州八都之一,时任镇海节度副使,素以持重善守而闻名。了凡、杜陵二人领命离去,只留下钱缪一人在节堂上伤神苦思,:“全武呀,石山乃是整个越东战局的枢纽,你可要赶快击败汤臼,进逼越州才好呀。”

  石城山,位于江阴县东三十里,是越州和杭州之间的要隘,杭州和越州之间的交通是萧绍运河还有一条与之平行的官道,便经过此地,董昌篡号时,手下功臣宿将苦谏不听,许多被其所杀,剩下的董昌也无法放心使用,于是只得派遣并不擅长军事的心腹汤臼坚守于此。石城山正如其名,乱石穿空,只有一些杂草,并无什么树木遮掩,十分险峻,山顶有石城一座,能屯兵千人,汤臼遣精兵千人守山上,自统兵万人于山下道旁扎营,之间以甬道相连,两军呈掎角之势,镇海军兵力虽略多于他,但汤臼持重防守,也没什么闪失。

  镇海军大营帅帐中,肃穆非常,武勇都指挥使顾全武星夜领武勇都精兵六千人急行军到了十五里外扎了营,自己便带了一队随从潜至营中,立刻出示兵符印信,出任行营都统,统一指挥征讨董昌战事,武勇都大半都是当年孙儒被杨行密击败后,逃奔浙西的北方人,钱缪收而用之,精悍非常,乃是镇海军的第一强军,如今都交在顾全武手上,可见钱缪对其信用之重。

  顾全武高踞堂上,脸色凝重之极,口中吐出的话语竟如同铅块一般,块块落在帐中诸将的心上:“自董贼篡号以来,使君将手中精锐大半交与尔等手中,自去年冬天以来,顿兵于石城山下已经数月,并无寸进。如今淮南大军压境,安仁义、田覠屯兵西陵,离杭州不到百里,快马一日可致,杨行密已经过江,直迫苏州城下,主君已是心急如焚。常言道主忧臣辱,主辱臣死,钱公恩养吾辈多日,此刻正是死命报恩之时。”

  帐中众人皆都无语,先前的主将见众人无语,只得上前:“顾将军有所不知,那石城山上的小城险峻非常,如我等全力攻打,则山侧敌军大营便从背后相应,如攻打敌军大营,则我军侧背就会暴露在山顶小城之前,两营之中又有甬道相连,无法隔绝,是以久攻不下……。”

  那将领正要继续说下去,顾全武挥手制止了他的话头:“某不要听你的叫苦,要的是拿下这石城山,汤臼据此要点,定是来时受高人指点,但其未经战事,机变定然不足,某潜兵至此,敌定然未知,明日遣一偏师沿着河边官道前行,军中打上帅旗,彼多次小胜,必已心焦,定然出兵击我,这时吾便领伏兵出击破敌。”那先前的主将还要说些什么,顾全武挥手示意到此为止:“今日便早些下去休息吧,出兵一战决死破敌便在明日。”众将只得行礼退下。

  众人离去后,帐中只有顾全武和随侍的儿子顾君恩二人,顾君恩见帐中并无旁人,上前低声问:“父亲大人,那官道旁边便是河滩,在兵法上可是绝地,行那背水一战也太弄险了吧。”

  “你也这么觉得吗?”顾全武脸上表情似笑非笑,看着忐忑不安的儿子。

  看到父亲没有发怒,顾君恩勇气大增:“是的,若是我便不理那支偏师,反正这条官道随时都可以切断,过去的是一支孤军,汤臼营中至少有半个月的粮食,又有水源,那支偏师攻城没有后继,这个季节野地里也肯定没有什么可以劫掠,最多不过六七天便不战自败了。”

  “你说的不错,如此用兵的确就太弄险了,可现在我不得不弄险,淮南大军南下,如果不赶快击破董昌,让两军相连,主客之势必然转移,那就麻烦了,再说汤臼以一介弄臣出外掌兵,军心未附,定然想着赶快立功来压服军中宿将,两军相持虽然对他们有利,但无野战俘获之功,他立功心切,看到有机可乘便会出击,两军相持之时,我手头还有六千精兵便可乘隙袭其背,那便是取胜之机。”顾全武细细述说,给儿子讲述兵法之要。

  顾君恩听完了父亲的话,脸上满是羞愧之色:“孩儿见识短浅,未曾考虑汤臼那厮的想法,还望父帅见谅。”

  “你说的乃是兵法正道,并没有什么错的,若非如今形势太紧急,某也不会行此险策,只能指望汤臼是个庸碌小人了。‘三代为将,其无后矣,’就算这次打赢了也不过是侥幸而已,不足为训。君恩,将来你的孩子还是让他读书做个儒生罢了,兵法之道,死生之道,实在是太险了!”说到最后,顾全武声音越来越低,满是喟叹之意。

  次日早晨,石城山上的哨兵突然发现一支镇海军正沿着运河边的官道前行,赶紧回身去报告军官。过了一会儿,小城的守将走了上来,口中还骂着:“你这厮莫不是看错了,镇海军又不是傻子,这官道一面是山坡,另外一面便是软泥河滩,若是我军居高临下猛攻,他们便连个退路都没有,若是看错了,定然要给你二十军棍。”那军官骂骂咧咧的走上高处,果然一支镇海军沿着官道走了过来,首尾绵延有两里长,约有三千人。那军官愣了一愣,笑着对那哨兵说:“你小子还真是好运气,干得不错,快去通知中军营。”

  汤臼紧紧的盯着山下的敌军,满头的汗珠显示了他心中激烈的思想斗争。是居高临下一举消灭这只敌军还是继续坚守大营呢。身旁经验丰富的副将胡云建议:“敌军这般行动颇为蹊跷,居然将快一半军队放在这种绝地里,只要被我军击败,后面就是软泥滩,无路可逃,定然是效法韩信背水一战的伎俩,诱骗我军离开有利的地势,切不可离开营垒,这可是董少将军的命令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