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古典架空 > 昭华女帝 > 第143章 海纳百川

昭华女帝 第143章 海纳百川

作者:云洛裟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12-26 03:54:47 来源:书海阁

各地汇于冀州的世族儒士文人,为着楚昭称帝一事吵得不可开交,冀州的百姓也是十分兴奋,因为,楚昭把他们争执的言论,全都翻成了浅浅易懂的话,不仅抄录下来,印刷成书发送各州,还让专人将内容解释给百姓听。

这一下吵的人就不仅是儒士了,冀州的百姓纷纷对于论楚昭为帝的事发表意见。

“他们说什么颠倒乾坤的都是屁话,想想以前男人当皇帝的时候,我们过的是什么日子,自从咱陛下来了冀州之后我们过的是什么日子,谁说女人就当不了皇帝的?只要能让我们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别管什么男人女人,都能好皇帝。”

“这些个世家,站着说话不嫌腰疼,一定是看陛下对我们好,不像以前的皇帝那样偏着他们了,所以他们才会不想陛下当皇帝。”

“对,对,对,说得对,那些个世家,眼高于顶,最是看不起我们了,陛下就不一样了,事事把我们放在心上,就拿这平价盐来说吧,以前是什么盐价大家伙都知道的了,世家赚的都是我们的血汗钱,陛下登基之后立刻就推行平价盐,那是多大的福祉啊!”

你一口我一言的,将民心都聚成了一团,齐齐地往那三层的楼里涌去,里面的大儒还在争着,外头的百姓已经哄了一起,“我们都支持陛下当皇帝,都支持。”

“想让陛下不当皇帝的都不是好东西。不是好东西!”

那样吵吵嚷嚷的儒人们,突然被外面响起的声音给唬了一跳,有人惊心地道:“该不会是楚昭派兵把我们围住了吧。”

听到这话,那原本骂得十分开心的世族们一个激灵,面面相觑,很是害怕。

“姜先生,外面都叫百姓们围住了,他们说支持陛下登基,反对陛下登基的人,应该赶出冀州去。”外面那么大的动静,谁都没办法忽视啊!

姜参既然是代表,又是大昭的宰相,第一个来禀告的自然就是他。

“怎么回事?”姜参很是纳闷,这是谁把百姓们煽动了闹事不成?

“先生是知道的,自各地儒士文人入冀州以来,诸位的言论陛下让人记录且印刷成书,分发于各州,大昭境内,陛下还让士人专门讲读每日言论的内容,让百姓们都知道,为什么有人支持她当皇帝,有的人却不肯支持。陛下原话是,凡事不可一知半解,天下不是一人的天下,也不是世家们的天下,而是天下人的天下,既然要论,就要举国而论,只一方一言,是代表不了天下百姓的。”

姜参一听实在是服了楚昭了啊,这么一个深谋远虑的主儿,要跟她作对的世家们反倒帮了她一把,既开言论,由她做起,这样一来,天下的风气必将一改。

已经一把老骨头的姜参真是觉得能遇上楚昭这样的明主,实是三生之幸啊!

“走,我们出去看看。”姜参抬脚要出去,对头们一看姜参要走,立刻拦住,“姜先生这是要去哪里?”

姜参冷冷一笑,“外面来的都是冀州的百姓,诸位不妨出去听听他们都想说什么。”

直言外面来的是什么人,实在让他们一愣,姜参不再停留,走了出去,果然看到门口挤满了百姓。

“出来了,出来了!那是姜先生,是我们大昭的宰相,那边,那边都是不支持陛下的世族们,大家伙,扔他们。”有人那么一喊,百姓们手里的鸡蛋菜啊,全都给扔了过去,两边走出来的人,待遇完全不一样,以韦佗为首的人们被鸡蛋菜叶弄了一身,说有多狼狈就有多狼狈。

“滚出我们冀州去!”砸完鸡蛋菜叶之际,百姓们叫喊。

“对,滚出冀州,不对,是滚出我们大昭,滚出大昭去!”

有人补充了一句,是哦,楚昭已建大昭朝,如今该称大昭才是。

“对,滚,滚出我们大昭,滚出去!”

韦佗等人都要气疯了,他们什么时候受过这样的待遇,竟然被这一群他们看不起的贱民给砸了一身的鸡蛋菜叶,可恶,可恶之极。

“把这些贱民给我们轰出去,轰出去!”韦佗指着百姓们面露狰狞。

“贱民骂谁?”一个声音传来。

“贱民,他们都是贱民,都是!”韦佗根本没有在意是谁问的话,顺口就那么答了,但是已经有人叫唤道:“陛下!”

一声一声叠起唤着陛下,陛下!韦佗一个转身,只见楚昭一身墨衣自楼上走了下来,目如寒冰地看着他。

“韦先生,朕敬你是名门之士,原对你多有企盼,没想到韦先生竟然说出这样的话来。贱民,何人为贱?难不成韦家生来就是高高在上?韦家的今时今日,都是天所赐?那么昔日韦氏自寒门而起,与前朝共建大好河山,因而令韦家崛起,你韦氏的祖宗,也是这么视百姓为贱的?”楚昭言之不善地问,并不需要韦佗的回答。

“你身上穿的绫罗绸缎,脚下踩的靴子,肚里吃的米饭菜肉,哪一样不是这些百姓一针一线做出来,一滴汗一滴水浇灌而得的。你既觉得他们贱,吃着他们做的,种的东西的你,又是怎么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陛下!”姜参唤了一声,不过是提醒楚昭给韦佗留点脸。

楚昭敛了寒霜,转向下面同样叫她惊得反应不过来的百姓,“诸位,远来皆是客,他们都是朕请到冀州的客人,我们冀州的待客这道可不是这样的,否则你们与他们又有何异。”

“朕既许了他们畅所欲言,待他们如你们亦是一样,但若指出朕之不是,对而改之,无则加勉,只有这样,将来朕才能带领百姓们过上更安乐稳定的日子。”楚昭张开双臂,“朕希望大昭无不可说之言,无论是谁,过当指出,功而赞之。畅所欲言,并不是只是一句空话。”

“百姓无礼,对诸位先生有所误解,朕代他们向诸位赔罪了。”说完百姓之后,楚昭回头跟韦佗等人赔罪,韦佗被楚昭骂得无可反驳,站在他身后的人们呐,先是被百姓砸了一通,又被楚昭这样突然的出现吓了一通,再叫楚昭这样客客气气地赔罪,已经有人避开了。

“早便听说陛下颇得民心,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原本反对楚昭的人呐,十数日的争论下来啊,已经有人动了心,再加上亲眼见到楚昭是如何得民心的。

楚昭道:“百姓都是老实人,谁待他们好,待他们不好,他们心里都有数。”

“诸君远道而来,是为楚昭,楚昭铭感五内,为帝王是顺民心,亦应时势。诸位数日争论,朕在上面从头听到现在,诸君言之,朕亦有一言。朕虽一介女流,可朕今日拥有的一切都不是偶然,你们不服朕称帝,除了朕之女子的身份,又有何可言?”

“朕八岁随兄长出京,彼时冀州是灾民之地,朝中无人愿往,亦无人愿救百姓于难。那时楚家,兄长倾楚家之财,买粮食,收药材,朕记得那个时候除了阿娘的嫁妆,楚家穷得只剩几十两的银子,眼看两千的部曲都要养不起了,朕兴盐田以盐贩运兖州,豫州,这才撑过了难关。”

“之后冀州以盐利而兴,得先朝皇帝之许,征部曲以备海盗。冀州之内,世家见楚家垄断盐利,与海盗勾结意趁阿兄不在渤海之际杀朕全家。那一年,朕十二岁,朕全歼了海盗,想必诸位都曾听过,那时相信没有几个吧。”

“陛下当初杀海盗之时,我们都曾见过,若不是陛下早有先见之明,我们早就死在海盗手里了。”下面已经有经过那些事的百姓高兴地为楚昭作证。

“还有后来全歼海盗呢,也是刺使大人不在的时候,陛下领部曲杀得海盗片甲不留。从那以后,为乱我们冀州的海盗都叫陛下杀光了,冀州再无海盗。”

一连串的附和,冀州的世居之民,很是与荣有焉。

楚昭道:“诸位记朕之功,亦不忘朕的兄长,朕很高兴。很多人会说,没有朕的兄长就没有朕的今日,说得一点都没有错。但在兄长被暗杀之后,朕所得的一切都是朕拼过来的。如果兄长在,这个帝位非兄长无疑,但是,朕与兄长亲手打下的江山,朕绝不可能拱手让给任何人。能从朕手里抢得江山的人,成王败寇,朕无话可说。但是,只凭诸君一张嘴皮子就想让朕当不成这个皇帝,诸位若有这样的本事,今天称为陛下的就是诸位,而不是朕了。”

“古书从无女子不可为帝之说,朕想,古往今来还没有哪个皇帝能容你们这样指着鼻子骂的吧,朕虽为一介女流,却做到了男人做不到的事,难道朕还没有资格当这皇帝吗?”楚昭一眼看了过去,直叫一干人心惊不矣。

一直都觉得哪里不对劲的人们,听到楚昭的话总算是明白了,敢情楚昭不仅是借他们扬名,更借他们显示她的气度。

脸疼吗?疼得厉害,再疼那也得认了。

“诸位近半旬的争论,朕已经命人抄录且印刷成书,取之为论帝。诸位精辟所言,朕将让人刻石录经,就放在这万书楼外,往后千秋万代,石不倒则各位之言亦随此石流芳百世,也不负诸位呕心沥血。”楚昭又再说话,刻石录经,那是多少儒士文人可遇不求之梦想啊!

楚昭这么大的手笔啊,被人骂了还不要紧,还让人刻石录经,叫千秋万世都知道,如此心胸气度,谁能不服气啊!

反正韦佗身后一半的人已经朝楚昭作一揖,“陛下心胸开阔,吾等愿为陛下效力。”

这不得不说正是楚昭想要达到的另一个目的。

“凡有才者,不论家世,身份,地位,查实三代无德行不恭者,凡过科考者均以录之。”楚昭指出她的用才之道,“昔日只论家世,不论人品德性,以至世家垄断,寒门之士,有能之人而无能为之。朕之大昭,将改这靡靡之风,凡有能之士,朕必用之。”

“陛下圣明!”楚昭在此时放话,谁人听了不激动啊。一片称拜之声。

高明再次出列道:“陛下,此楼新建,又为诸家争论这地,还请陛下为此楼命名。”

刚刚建成的大楼没有命名却已经用在了决定大昭建立,甚至影响了未来大昭的走向之言论,高明迫不及待地想让楚昭取个好名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楚昭回望这三层高的楼,“此楼,便取名为谨身楼吧。”

“圣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为本,见此楼而忆其身,身正乎?为人子身不正,负父母乎?为臣者身不正,负君乎?为官者身不正,负百姓乎?穷尽一生,不负天下不负卿,不负父母不负君。”

楚昭之言,听得人更是心生澎湃啊,不负天下不负卿,那是为君臣之言,不负父亲不负君,是为子为臣所言。

“万望诸君谨身,百年之后,问心而无愧!”楚昭与诸君而言。

“请陛下提字!”高明早就准备好一应物甚,楚昭的话音而落,已经捧着匾走来,放在楚昭的面前,楚昭执笔,谨身楼三个字落成。

都说字如其人,楚昭的字大气磅礴,一气呵成如行云流水,楚昭今才不过十七岁的年纪,竟然写得这样的一手好字,可见她往日也是勤奋好学者。

“诸位远道而来,若想留在冀州的只管留下,明年三月,朕即于冀州开考选仕,有心者可以报名参考,一经录取,必任贤而用。要走的就到万书楼里领行脚费,朕不强求。”楚昭该说的都说完了,还不忘表示她不会强人所难,想要留在冀州的就留,想走的那就走,她还会高高兴兴地送他们离开。

“多谢陛下!”已经有人道谢。

楚昭点了点头,一旁已经有人高喊,“陛下回宫!”

“恭送陛下!”存在感涮完了,楚昭是大胜而归,但今日楚昭所言,一字一句均被记入史册,千百年后,提起这位昭华女帝,为君为臣者,无不竖起大拇指来,不仅佩服其胸襟,亦为其深谋远虑而折服。

古往今来,唯有此君虽为女儿之身,却开言论之先河,大昭因此而建朝近千年,后世孙子,愿效其者反为奸人所用,痛失江山,却是后话。

喜欢昭华女帝请大家收藏:(wuxia.one)昭华女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