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古典架空 > 卸甲将军寡妇妻 > 第二零五章 久别亲人见

卸甲将军寡妇妻 第二零五章 久别亲人见

作者:东峪山下客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4-01-01 05:34:54 来源:88小说

刘二女叹口气:

“那倒不会。”

对老黑等人来说,他们不像张知劲有本事,不说建功立业出人头地这些好男儿合该做的事,便是自个挑家过日子都困难——没办法谁让遇到一群不是人的亲人,便是个圣人也得逼疯。

其实,若不是正好碰上张知劲寻上门来,他们被家人亲戚逼得万般无奈之下已打定主意卖身为奴。

投大户人家吧,宰相门前七品官,说出去好听,走出去众人也给面子,可内里不实在啊,毕竟想想也知道那样的人家内里倾轧有多厉害,他们这些老实头子进去能有个好?多干活多吃亏都是有福的,怕就怕被人陷害丢了一家老小的性命。

投小户人家吧,谁知道你要投的人家怎样?

那等外面看着一副大善人模样,内里龌龊的家伙也不是没有,到那时可真是出了狼窝进了虎穴了。

反正是为奴为婢,投谁门下不是投?

与其投到那陌生人家惶惶不安不知前路,反而不如投到张知劲这个熟人门下。

一来,正好背靠大树好乘凉。二来,万一以后有个什么不是,总有三分情面在。

“都是可怜人!”

刘王氏听罢只剩感慨,石舅妈接话:

“是啊,外人欺负你不怕,大不了打回去,就怕自家人欺负自家人——你说讲理吧打回去,人家用辈分孝顺压着你。你说打回去吧,你又没有人家能撒泼不要脸。

可不是除了气的要死,只能躲得远远的?他们遇到妹夫也算有福气。

虽然不该说,不过说句不好听的话,遇到这样人家,也是上辈子没积德,这辈子合该受罪。”

正说着话呢,牛婆子他们抱着东西找过来了,却是几人把车上箱笼东西卸了,大件已是堆在五房的旧屋,只有那正当用的,被他们搬过来。

刘二女指点他们放好,再接过五房旧屋的钥匙收起来,然后便是给牛婆子等人分配住处。

院子里大房二房五房的屋子都空着,张知劲没回来之前,考虑到家里房屋短缺,已先送信回来借了他们三房的房子。

又因为刘王氏带着儿子孙女也来了,两家人许久未见,又是娘家人,总不能让他们当天回去,好似赶人似的,刘二女便把他们安顿在大房的住处。

于是牛婆子和琼英住了一间,老黑和琼雄住了一间,这就瓜分了二房的两间房。大柱一家三口因着多个小儿占了便宜,便住了刘二女家那两间瓦房。

不提他们如何下去收拾安顿,这里母女继续说话。

“刚才那个领头的就是牛婆子吧?”

“正是!”

刘王氏说她的见解:

“听你话说的,以我的眼看人还不错。你以后家里有下人帮衬着干活看孩子,腾出空儿来正好跟着她多学学,别整得以后外人说起来还以为你是丫头,人家倒是像当家老太太。”

刘二女脸红了,努力辩解:

“你女婿早说过让我跟她学规矩学管家,只是娘你不知道这些东西乱七八糟的条条框框的太多了,学起来有多难。”

她打个比方:

“就好比那小儿学走路,咱们让他怎么走就怎么走,可我都是大人了,骨头都硬了,你说再从头学,没学会不说,最后弄得我都不知道该迈那条腿了……”

何况她还怀着孕,更添了一层辛苦,实在受不了时,生了后怯的心也就不是稀奇了,然后一次两次,一拖再拖,直至如今事情彻底没音了。

刘王氏气的当即就要锤她两下,一眼看到她的大肚子,赶紧放下手,唾骂:

“你个懒骨头,啥骨头都硬了?再硬比那四五十的如何?

想当年你娘我在老家,隔壁村那王举人她老娘,儿子中举时她都五十六了,半截身子都埋土里了,就这样的不懂规矩又如何,谁还跟她计较?可人家就因为怕人笑话她个乡下婆子不懂规矩,老人家还没黑天没白日的学呢,你才二十多倒是不如人家个老婆子有志气?

你也不想想你是给谁学?那是你一人的脸面?那是你男人、你娘家、福圆、伯书、你以后儿女的脸面。

别的不说,难道你想日后别人提起你来,说一句就是,那是谁谁谁那上不得台面的亲娘?到那时你有啥脸面在街前行走?你还有啥脸在村里混?

我看你就是懒!

人生在世就得有些依仗。如那些高门世家有权,如那些大户人家有钱,咱们这些没权没势的庄户人家若连最本分的勤俭持家都丢了,你还有何脸面立在这个世上?这个家还有日后?”

一番话将刘二女说的羞愧难当,一边心里暗暗发誓,日后好好学。

刘王氏又放软了语气:

“娘也知道你辛苦,可这天底下干什么不辛苦?就是那当官做宰的,威风以前不也得寒窗苦读十几年不是?

你要实在受不了,那放慢点学,一天不行就两天,两天不行就四天,慢慢学,一日日的都不落下,我就不信学不完。”

石舅妈也在旁鼓劲:

“是啊,小姑子你可是福圆他们的榜样,我还想着以后把大丫也送过来跟你学规矩呢。”

……

隔壁窑洞里,这时谈话也暂告一段落,张知劲送走长辈们,留了几个同辈的说话。

大家互相问候了一通,黄米子和张知茂也趁机交接地里的事宜。

庄户人家,不管什么时候土地收成都是大事。当时在京里时,张知劲怕延迟回乡别误了农事,就把地里的事交代给黄米子,山地交给张知茂。

如今听着他们的意思,大体上该干的事情都干了,不过具体情况还得亲自看一眼才放心,然后按天结账。还有以后的安排,听听这段时间县里出了什么大事,村里又发生了什么事,一干兄弟叨叨絮絮的竟也说了小半天才走。

那时,天也黑下来了,石舅妈领着牛婆子几个简单做了一锅饭,等众人先后吃过,各自回屋歇息不提。

次日,张知劲带着老黑、琼雄赶车去了县城。

先去见过张家元夫妇,再让他家的下人带着两人去采买东西,叔侄两人留下说话。

今日不是休沐日,张家元是特地抽出时间刚从衙门赶回来的。

叔侄两人坐下,张知劲先是将京城的事情从头到尾说了一遍,张家元听的很认真。

虽然已经听早回来的人说过许多次了,但是同一件事不同的人讲起来细节处说的不一定一样,他也是想看看能不能从中抓住什么机会,到底分宗之事像是沉甸甸的大石压在每个族人身上的,眼看着一条金大腿要飞走,不挣扎几下族里的人谁都不死心。

结果还是无奈,没办法谁让伯府现在的当家人张郑氏婆媳铁了心呢,以如今的情形,明显是人家那边势大,他们这边胳膊拧不过大腿。

当然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倒也不是不能想个计策使个手段,可是以那对婆媳的行事作风,最怕弄得好事没粘上坏事一箩筐,那才真是糟糕透顶得不偿失呢。

“七房的事先放一边吧,或许等着群书长大了继承了爵位便有转机呢。”

说罢,张家元自嘲:

“如今唯一庆幸的是当时每家都派人去了,要不然咱们真是说不清了,到时候我和你大伯娘还不知道听多少叽叽歪歪呢。”

这说的是先前张申氏等人从京城回来后,分宗的事万万不能传出去,但在本家内却是瞒不了,当时族里就有人不满,背地里说了很多不中听的话。

“如今这样也好。”

张知劲还是那个看法:

“天下的事怕的就是个快字,还没学会走呢便想跑起来了,能不摔了?说句不好听的,不摔死都算你命大。

还按咱们谋划的那样,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往前走。”

张家元摆摆手:

“不说他了。说下你,以前你刚归家时我就想让你来县里帮我,毕竟以你的人品、武艺,县里的大小事那真是手到擒来,只是碍于你身后的事才罢休,只如今你也不是白丁了,后顾之忧再也没有了,可有想来县里当个官做?即使本县暂时没缺,临近几个县,大家那几年守望相助过,怎么也有几分香火情,给你找个差事还是没问题的。”

张知劲摇摇头:

“若我从小长在乡间,别说伯父想邀,我自个厚着脸皮磕破脑袋也要来求伯父一番,只侄子在外闯荡了二三十年,该经历的也经历了,没经历的也经历过了,如今却觉得乡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也不错。

再则,个人风光只是一时的,家族世代相传才是真道理。与其再重复以前的老路,不如把精力放在后辈身上,要是子女们有出息,侄儿一辈子也不白活。

再说伯父一辈子不容易,有什么人情也该用到金宝身上,侄子都这么大了,真不用伯父费那人情。

且侄子毕竟是张家人,咱们家人还是少,族里有什么事,侄子也得尽一份力不是。

我父亲去的早,侄子想孝敬也不能够,幸好侄子回到家中,还能孝敬孝敬各位长辈。”

张知元越听越无奈:

“你看看你,我只说了一句话,你倒是给我摆了这么多条道理。既你打定主意,我也不强求了。”

说到这里,他半吐半露:

“你还别说,说不定过些时候,我还真有一件大事要交给你呢,只你到时候可别推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