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归离 > 第65章

归离 第65章

作者:十四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03:35:04 来源:免费小说

  子昊仍带笑,面无哀色,声音清淡:“我不降旨,是因为他不配。”

  九哀之礼,亲手造就了这乱世天下的先王,不配。

  烈酒倾心,眸若冷玉。

  何为孝,他不需要别人来教,如果不能抹去那个男人身上昏庸与懦弱的烙印,那么一切所谓“孝”都毫无意义。

  子昊起身而立,负手冷看外面歌舞喧哗,回首之时,袖中一块玉佩放至案前。

  那是一块盘云蛟纹玉佩,下结青穗灿然若新,玉佩本身却有着岁月的痕迹,显然曾经被人时常摩挲,而显得光色润洁。精雕细琢的美玉,栩栩如生的飞龙,然而,正中一道焦黑的裂纹将那原本腾云而起的蛟龙当中斩断,使得整幅画面透出几分刺目的狰狞。

  “王叔应该还认得此物吧?这是先王大行前手中遗物,侄儿今日代先王物归原主。”

  仲晏子身躯一震,他如何不认得?这玉佩的反面有一个金篆刻就的“洛”字,笔致劲洒,骨格遒美,乃是他的王兄,襄帝酒醉后亲笔所书——这是当初他裂土封王,襄帝在庆宴之上亲手赠予他的小小贺礼。

  自从那日以后,这块玉佩他从未离身,直到璃阳宫那场大火,倾天灭地,毁心焚玉。

  君恩手足,历历在目,生离,死恨。

  昭陵宫中不瞑的双目,凝作东帝静冷的深眸,牵动洛王眼底的痛楚。

  然而子昊什么都没有再说,似乎一切到此为止,他此来的目的也就只是物归原主那么简单。

  一阵悠长的鼓乐,渐芳台上群芳引退,歌舞毕,雅乐再起,织锦铺陈的玉阶遥遥而上,飞花间一抹鲜艳的娇红映入他漆黑的眸心。

  华丽而庄重的礼服并没有影响含夕欢跃的脚步,她踏着满地香花轻快前行,笑容迎耀天光,长发在一道金环的束缚下不甘寂寞地飞扬。似是不耐典仪官慢条斯理的引导,她扣了灵决展动衣袖,一只只彩蝶若携湖波翩然而至,追随她飘扬的华袖上下翩飞,灵动起舞。她调皮地笑着,在无数惊艳的目光中登上渐芳台,随着典仪官的悠长的唱赞声跪拜如仪,祭谢天神,按部就班地完成那些繁复礼仪的过程中,亦不忘悄悄打量着诸国观礼的宾客,带着好奇和有趣地神情。

  祭天之后,由楚王后亲自帮她挽起秀发,以一支红玉镶雕花芙蓉簪将象征着公主身份的飞鸾金冠束好,鸾鸟之上精致的步摇在她额前轻俏晃动,她悄悄侧头,对楚王后道:“王嫂,是不是可以了?这礼服好重啊。”

  楚王后温婉一笑,示意她稍安勿躁。在典仪官的引导下,含夕复又敛起繁重的裙袂向王座拜下,接受楚王赏赐,而后一一答谢诸国赠送的贺礼。

  “日前你请楚王赐婚的,便是这含夕公主吗?”皇非正隐下笑意看含夕的压制着不耐端正身姿,蓦然一声阴柔话语自旁边紧邻的席上传来。一转身,毫无意外地,便对上了姬沧那双细冷的长眸。

  仍是一袭如火华裳,宣王身上从不掩饰的狂放与那魅冶的姿容无论到何处都十分抢眼,自落座以来,渐芳台前的目光五分是观礼,倒有五分落在他身上,以及与他同席在座丰神出众的少原君。

  随手将袖一扬,皇非朝服上仿若阳光织成的刺金云纹与那片火色拂错而过,笑若春风:“殿下的消息还真是灵通,敝国这点儿小事都知道得一清二楚。”

  姬沧慢悠悠地道:“有关你的消息,我自是比其他留心一点儿,但我却有一事不解,既然是你请旨赐婚,以楚王对你的言听计从,却一直未见应允,皇非,你打得什么主意?”

  皇非笑:“殿下多心了,我王只是不愿委屈公主,非亦自觉驽钝,难配公主天人之姿,是以不再坚持。”

  如此明显的借口,他却说得理所当然,更加一脸谦谦如玉,若非面前之人是姬沧,而说话的人又是堂堂少原君,怕真会叫人以为这话便是事实。就听“哧”地一声,姬沧掩口失笑:“别人不知,你我却知,你若是当真想娶这公主,便是有十个楚王怕也挡不住。你这么个人,难道还真是甘心屈为楚王下臣,欲求一女子而不得了?”

  皇非执杯饮酒,眉宇间那份傲气隐现笑中,只见一片翩然自若:“殿下还是有所不知,我王宽厚仁和,从善如流,非,乃是甘愿为臣。不过殿下放心,无论如何,非绝不敢忘殿下之约。”

  话中之意,不言而喻。

  姬沧长眸微眯,冷眼眄视座上楚王,似有些轻蔑之色。同为一国之主,楚王平庸无才不值一哂,但就因这平庸,才有皇非柄权,军政国策皆出少原君府之举。诸国尊楚国而废帝都,世人知少原君而不知楚王,以皇非之手段,若有一日拔除了国内分权对立之人……

  甘愿为臣,却未必永世为臣,他们之间的约定也未必一成不变。

  姬沧眸中异芒流闪,不知在思量何事,突然身子向前一逼:“楚王怎样,反正你我心知肚明,不过眼前我有一事……”声音略长,眸光妖艳幽烈,“我对台上这位年轻貌美的公主,倒是十分感兴趣,皇非,你说本王若有联姻之意,你们大王会否答应?”

  皇非眼风一挑,姬沧正拭目以待他的反应,忽听外面一声长传:“帝都使者到!”

  代表王族的使者手捧玄金色龙纹御旨,在两列仪仗的随护下沿着香花锦毯迤逦前行。居高临下,子娆斜倚廊柱看着飞扬于长风之中威严的王旗,星眸幽冶收敛了春光,揽尽了乐瑶宫中千人百态,指尖玉盏轻转,唇边便飘出了似有似无的笑意。

  如今的帝都,虽未必一令既出,天下遵从,但其正统的王权却能给任何一国带来特殊的地位和巨大利益,足以打破目前诸国相对平衡的格局。一道王旨推波助澜,晋封楚王,已然暗潮汹涌的楚宣之间似有什么破裂而出,在这三千碧水之上折射出锐利的光芒。

  与楚国实力相当的宣国,襄帝十一年灭后风,十二年收服柔然,东帝二年挟公子严仅以一步之差险些挥兵南下直取帝都。子昊入楚后的一切布局,都只为这雄踞北地,绝无可能收服的强大势力。

  灭国之战,他需要一柄剑,一柄出可以其光芒逼摄天下,入可以于鞘中稳守帝都的利剑,他绝不会允许拥有少原君和烈风骑的强楚与宣王结盟。

  一方面暗中分化、压制楚国的声势,另一方面却巧妙地引导这股力量对抗北域,一方面潜移默化送给皇非最好的盟友,同时,也设下了万无一失的钳制。由且兰到含夕,由苏陵到夜玄殇,精心的布置,环环相扣的策算,就连感情也在他冷静得当的控制之中,不会冷淡却也不会无谓地热烈。

  所以此时的子娆,并不怀疑子昊与王叔交谈的结果,他从不做没有把握的事。

  “王叔才智谋略皆不在凤妧之下,当年实是输了一个心软,而如今,他虽怨先王,却一样放不下帝都。”

  那座曾经威临天下辉煌的殿堂,是洛王心灵上永远无法修补的破绽,或许,也是每一个王族后裔难以抹煞的烙印。如今雍朝之主峻冷的傲骨与凌厉的手腕,会让当初的洛王,今时的仲晏子看到王族应有之尊严——那并非是令诸侯在逝去的先王灵前做出敷衍的哀悼,而是在今天这面王旗之下低下他们高贵的头颅,以及,本不该有的,放肆的野心。

  金色的王旗盘旋着乘风腾云的玄龙,在子娆慵懒的眼稍划出一道炽烈痕迹。她遥遥看着皇非,透过那完美高雅的面容揣度着他每一丝表情,每一个举动,阳光之下清光展流的双眸,似极了竹林中、白石旁子昊凝视棋局时异彩飞扬的眼睛——

  少原君与东帝那一盘棋,虽是借了含夕之手,却依旧惊心动魄,一局“沧海余生”,可谓棋逢对手,波澜惊涌,却也真正酣畅淋漓。

  观棋三日,她不得不承认,天下终有一人,可与东帝平分秋色——若说子昊是云淡风清下平静的深海,那皇非便是光照九域辉耀长空的烈日,碧海深远,不失纵容天地的傲然,日光凌盛,有着灼噬万物的自负。

  那么,同样骄傲的两个男子,要怎样才会有一人甘心向对方,俯首称臣?

  第42章 第十章

  一室之隔,仲晏子所言,亦正如子娆心头所思:“皇非乃是我一手教出的徒儿,他的心性志向我再清楚不过,想要他对人低头,难比登天。”

  闻言,子昊便是一笑,白衣流云,那微笑飘于风中恍若浮冰碎雪,冷冽遥不可及。

  “王叔只要替我带一句话给他——他是要效仿凤后黜杀史官,做那千人发指的逆臣枭雄,还是要名正言顺做这平靖乱世,救苍生于水火,解万民于倒悬的英雄圣贤。”

  仲晏子眉骨一跳,惊然凝视于他,方开口欲问,子昊却将手一抬,止住他心中隐隐思疑:“王叔将话带到,他自会明了。”不再多言,他负手身后,略见遥思之意,而后漫然抬眸:“至于且兰,我曾答应过她母亲一个请求,将那件事永不昭于世间,王叔所知还请缄口莫言。且兰待我之心,王叔不必过虑,无论如何终不委屈她便是。”

  这一番话虽是含笑道出,却有不可违逆的专断隐喻字里行间,仿若此时是九华殿中君为臣令,身为长辈的洛王竟有一瞬肃然,随即皱眉:“她若就此迷恋于你,你又如何不委屈她?”

  子昊淡道:“侄儿日后自有安排。”

  仲晏子深深看他一眼:“子昊,这世上什么事都可算得,唯有儿女之情往往出人意料,你若自负聪明,伤人误己,可莫怪我未曾有言在先。”

  “多谢王叔提点……”子昊眉间盈笑,目中并无一丝波动,却忽然间,他和仲晏子双双扭头扫向帘外。于此同时,一道铮然琴音震贯全场,其中透出锋利的挑衅之意,几乎令所有人都心头一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