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归离 > 第269章

归离 第269章

作者:十四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03:35:04 来源:免费小说

  白姝儿仗着内功精纯,在这火流峡谷之中赶了大半天路,此时亦觉有点吃不消,寻了个安全地方稍加歇息,方才往当初王城中心策天殿所在的方向赶去,路上深谷险壑,颇是难行,如此又行了大半个时辰,忽见一刃绝壁之上红云隐隐,如锦如霞,在这绝域死地之中迎风灿烁,格外醒目。白姝儿仔细看去,原来那上面竟生着一片无边无际的桃林,此时万花盛放,漂浮云间,端的是美不胜收,令人眼前一亮。她知道这或许便是婠夫人所说的阵法生门所在,才因一缕生机遗下此等奇景.不由心下微喜,刚刚掠至崖下,迎面山岩之后转出个白衣女予.拦住去路,“白姝儿?”

  白姝儿一见那人,当即停住脚步,笑道:“谢天谢地.我等了多日未收到回信,还以为王后娘娘不肯来呢。若是如此,那我便只好先顾着少原君,可顾不得东帝了。”

  那白衣女子正是王域毁灭之前,被子吴连同王师调去洗马谷,从而逃过一劫的且兰,此时一身素缟.玉容消瘦,唯有一双星眸仍旧透着沉静美丽的光芒,显示出主人聪慧柔韧的性格。她转过岩石,上前问道:“你派人传信与我究竟是什么意思,信中所言又是从何得知?”

  白姝儿亦前行数步,越过脚下腾腾雾气,来到山崖之前,道:“我不过是在知九转灵石中的月华石在帝都被毁之后重归旧主,所以才传书相请,否则我手中这一串幽灵石,可没法子既送少原君往生,又救得东帝还阳。”先前她自婠夫人那里得知阵法关要之后,与彦翎分头寻找九转灵石的下落。彦翎寻到那幽灵石,她亦同时查到月华石流落昔国,重新回到了且兰手中,是以修书传信,约她来此相见。且兰素知此女诡计多端,原本将信将疑,但又恐一旦她所言是真,错失良机,几经斟酌,最终还是瞒着众人孤身前来,此时听她这般言辞,心中只觉突突乱跳,跟着追问道:“你的意思当真是说,九转灵石……可以救他复生?”

  白姝儿看了看四周这幅景象,道:“你先别高兴,最终灵是不灵我可不敢打包票。总之我从巫族那里得到这消息还算可靠,所以无论如何也要赶来试试,说不定老天保佑,叫我们做成了这件事。再者为万无一失,我也需要精通奇门阵法的人从旁相助,确定此地生死之门、九宫方位,免得弄出差错,想来想去,自然是王后娘娘最为合适。”

  且兰面上流露惊喜,但略一思忖,复又问道:“你要皇非死,我并不奇怪,但你为何却要救东帝?要知你当初害得王族与楚国反目,他若活着,可是对你绝无好处。”

  白姝儿幽幽叹了口气道:“现在王族没都没了,还说这些干吗?我这么做也不过是为自己打算。东帝若真的死了,那九公主便做定了穆国王后,现在我想办法成全他二人一段姻缘。他与心上人共结连理,纵不感激我,我也能得偿所愿,又有什么不好?”

  且兰蹙眉道:“你说什么?东帝与九公主二人可是兄妹,怎能共结连理?”

  白姝儿唇角一扬,漫不经心地道:“兄妹又如何?这种事情你情我愿,天地不管,上古伏羲大神与女娲大神也是兄妹,结为夫妻又有谁敢说半个不字?那东帝与九公主一个为卿赴死,一个为君痴狂,我看倒是天生一对,地造一双。更何况,那九公主身世似是有些古怪,究竟她是不是王族之人可真不好说……”说到此处忽然猛地记起且兰的身份,哎呀一声,心叫不妙。想且兰本是雍朝王后,自然情系东帝,心归意属,若知自己的丈夫所爱另有其人,纵不恼怒怨恨,也必然伤心难过,这月华石借还是不借,便成了问题。

  白姝儿想到此处,不由暗怪自己大意.一时竟没留心此节。且兰因这一番话惊诧莫名,但心念稍转,却隐隐感觉白姝儿所言非虚。这念头一起,回想东帝与九公主相处之时种种情景,竟当真是柔情蜜意,两心相悦。只是在此之前非但是她,恐怕任何人都没往这方面想过,在众人眼中无论发生何事,也不过是东帝宠爱王妹,而九公主眷恋兄长而已。

  且兰胸口微微起伏,显然心绪激荡难平,只是面上强忍着不肯袭露,面前桃花如云,在眼前渐渐模糊,此时此刻她才知道.难怪子昊大婚之后始终不曾与她圆房,亦从来不曾召幸含夕。本以为他旧疾缠绵,病体未愈,如今却蓦然醒悟,原来那些温存柔情皆非真心,他一人一心早有所恋,竟是从来给他人留半分立足之地。那九公主虽与他聚少离多,但只要人在帝都,他便常常去流云宫一侍使是整夜,又或是她在长明宫陪伴君侧,彻夜不归。且兰并不知自己与王族的真正关系,心中一时气苦。白姝儿见她面色发白,身子摇晃,伸手扶道:“王后娘娘……”

  且兰将手一抽,低声道:“王后娘娘这四个字,请你以后莫要再叫了。”

  白妹儿纵使精明伶俐.此时却也不知该说什么,心想事已至此,只盼她莫要一时想不开,否则一时半会儿到哪里再去找一串灵石出来?不料片刻之后,且兰情绪稍复,抬头道:“走吧。”

  白姝儿不知她什么意思,道:“阵法生门所在可能是崖上那片桃林。”且兰也不说话,只是点了点头,当先而去。白姝儿随后同行,只见她神情落落,沉默下语,一双秀眸微微发红,显然有些神思不属,虽有心提醒她再推算一下阵法,却又怕言多必失,还是先上山再作打算。

  那山崖看似不远,实际深峡凌空,极为险峻。两人仗着轻功卓绝.倒也有惊无险,快到崖顶时,前方已无落足之处,白姝儿飞袖上扬,卷中伸出整边的桃树,身子一轻,便如白云般荡起丈余.飘然落下,随即左袖卷住树干,复将右袖送出。且兰在她袖上微微借力,便也落至崖顶,放眼一望,但见浮云缈缈,江山尽在眼下心胸霍然一清,过了片刻,不由轻轻叹了口气。

  起初听白姝儿说起子昊与子娆之间的情愫,且兰心中虽不说是惊涛翻涌,却也的确极为伤心,但这一路上山,心绪渐平,此时身在绝顶.竟突然有种身心俱轻的感觉,仿佛有些东西终于可以放下,再也没有什么能够束缚自己。

  眼前云在青天,沧海在怀,她蓦然而知对于子昊的这份感情,原来一直都是自已心中最沉重的负担。从开始到分离,她钦佩他、迷恋他、倚靠他,明知永远都得不到,却可能永远都放不开

  爱别离,求不得。人生之苦莫过于此,然而这些痛苦究竟是源自他人,还是自己难以平静的内心?

  那一段烽火连天的岁月,他用微笑俘虏了她,其实也早已亲手替她打开了感情的枷锁。他在生命的最后一日将整个王族的力量交给她,他没有留给她花前月下的想念,却给了她更加宝贵的东西,那些智慧与武功,眼光与机遇,从此海阔天空,她可以任意翱翔。

  何谓无情?何谓有情?

  他或许是天下最无情的君王.却亦是天下最深情的男子。或许他比世上任何一人都懂她,懂她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想要的又是什么。

  且兰眼中忽然悄悄流下泪来。白姝儿在旁看着,终于忍不住道:“其实东帝虽对九公主有情,但心中未必就没有你,否则又怎会封你为后?他昔日对九夷族的维护,也当真可谓仁至义尽。”

  且兰闭上眼睛,轻轻摇头道:“你不知道,他不是皇非,亦不是穆王,像他那样的男子,若是心中有了一个人,就绝不会再容下第二人了。九公主何其幸运.能令他倾心相待。”

  白姝儿凝眸打量且兰,见她虽面带泪痕,颇见憔悴,但一身雪衣清雅,丽容无俦,当真也是人间绝色,不可多见,不由叹道:“说实话,我还真不知你有哪里不如那九公主。不过这种事谁也勉强不来,说来总是缘分,你也别太过难受。”

  谁知且兰微微一笑,转过头道:“我自然不比九公主差,只不过姻缘定数,那人并不是我的真命天子。他既无心我便休,这一点,我还看得开。”

  微风之中,那美丽自信的容颜看得白姝儿一愣,片刻后她扬眉笑道:“早听说昔日九夷女王乃是女中丈夫,如今见其后人便知一二。当世女子恐怕无人能有这般胸怀气度,我白姝儿向来不太服人,今日倒是要说一声佩服。”

  且兰淡淡道:“人生苦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福缘。他若能与心上人得偿所愿,我替他高兴,便是自己的福分。”

  白姝儿美目转了一转,笑而不言。其实在她心中,若是当真爱上一个男子,那定要千方百计与他在一起才好,即便他另有所爱,她也必要设法让他爱上自己。只是她心机颇深,知道此时在且兰面前,这话是万万说不得,便笑道:“那我才是真正放心了。时问不早了,我们不如先寻阵法方位吧。”

  且兰点头答应,二人随即往桃林中行去。且兰此时定下神来,心中默算,确定这桃林果真便是阵法生门。白姝儿将婠夫人提点的两个方位说出,且兰本是仲晏子入室弟子,又曾经子吴悉心教导,于奇门五行之术已是颇为精通,当下依先天八卦推算六十四方位,先寻出了阵法上离下坎的“未济”之位,指着一处山岩道:“便是这里了。”

  白姝儿依言掠上那处岩石,方一落足,便觉周围似有某种气流相涌,若有若无,玄妙难言,心中不禁暗暗称奇,将那幽灵石取出道:“以灵石封印此处,断了生息之途,任那皇非再有通天本事,也不可能生还此世,”

  且兰想皇非昔日也曾于自己有恩,两人同门一场,并非毫无情义,如今要亲手送断他生路,心中倒颇为不忍。白姝儿却当即破指取血,寻了岩上隐蔽位置.不惜以真元精气引动灵石,并按照婠夫人指点的法门在四周书下血咒。那灵石幽光重重流动,透地而入,瞬间向着整片桃林扩散。白姝儿掠下岩石,扯了且兰向后退开。

  两人一直退出数丈,只见岩石周围灵光如幻,云水一般倾向地下,即便隔着这么远的距离,仍让人感觉阴气缭绕,寒意刺骨。如此连绵不绝,一直过了一盏茶时分,那光芒才渐渐收敛。两人上前查看,知道封印已成。且兰感念皇非旧情,遂搓土为香,倾身三拜,心中默默祷祝一番。

  白姝儿与皇非虽也渊源深厚,但却只恨他生,不惜他死,此时亲手断了他归路,才算除了心中一大隐患,但见且兰叩拜,只在旁冷眼相看。且兰祭拜完毕,擒下随身佩戴的月华石道:“东行六十四步便是‘归妹’之位,第二串灵石便应安散在那里了。”

  白姝儿点头道:“但愿逆行法诀能够有效。”当即在前先行。两人转过一处山岩,忽见眼前两间竹屋隐于花下,碧竹盈盈,落花淡淡,竟似这绝域之中出现了一片世外桃源。且兰心下惊异,上前推开屋门,却见这竹屋里面一片娇艳柔美的喜色,桌案几榻一应俱全,榻前锦帐如烟,案上流苏轻垂,竟然是间布置精美的洞房。原来这片桃林便是曾经琅轩宫所在之地,子昊将阵法生门留于此处,王域变故虽大,千里之地面目全非,但这竹屋花林却是原封不动地保存了下来。

  且兰见那案上一对翡玉合欢杯,认得是昔日长明宫中之物.似乎隐约明白了什么,打量这一室美景,抚案悄立,不由心潮起伏,一时竟是无法平静。白姝儿四处查看一番,发现这屋中一尘不染,竟似有人打扫一股,走回榻前道:“你推算的方位可是这里?”

  且兰收敛心神,走出屋外环目四顾.点头道:“没错,上震下兑‘归妹’之位,正是在这竹屋之内。”

  白姝儿道:“这灵石事关重大,我们不如还是将之埋入石下,这样使绝不会有人发现。”

  且兰道:“也好,此地虽说人迹罕至,但如此更加稳妥。”说完方要入屋,白姝儿却突然站住,凝曰遥望,眉尖微微一拢:“奇怪.有人来了。”

  且兰亦转身看去,只见半山崖上云雾笼罩,有道缥缈的身影若隐若现。径直往这崖顶而来,来人轻动身法不在两人之下,在那峭壁上微一借力,身子便悄然上升,如仙似魅,特到崖顶,亦如白姝儿一般卷中花枝,拂袖借力,凌空落下。迎面山风激荡,吹得她衣发飘舞,风姿出尘,白妹儿轻声道:“是她?”一拉且兰进入屋中,“莫要出声。”

  且兰此时也已看清,那来人竟是九公主子娆。白姝儿不知子娆是否已经恢复记忆,不愿在此与她撞见,若有误会恐怕解释不清,便拉着且兰躲入帷帐之后。且兰知她二人素有过节。未免麻烦,便也随她。外面半天没有动静,过了一会,便听吱呀一声,屋门被人推开,子娆缓缓走了进来。

  一阵轻微的脚步声后.屋中复又没了声息。过了一会,且兰忍不住透过帷帐缝隙内外看去.却见子娆孤身立在案前,痴痴看着这满室轻红,目光既是欢喜,又是痛楚,片刻后她闭上眼睛,唇畔浮现一缕凄然的微笑。

  且兰在帷帐后悄悄看着,只觉那笑容虽美,却是哀伤至极.悲凉至极,令人望之魂断心碎。她虽性情通达,并不怨恨子吴心有所爱,面对于娆却也并非全无芥蒂,可见她这般目光神情,胸口就像刺入一把钝刀,竟是说不出的难过,正忧郁要不要出去相见,告知她九转玲珑阵之事,却听子娆轻声道:“子昊,你好狠的心,你怎么忍心这样骗我?你为什么不给我一杯穿肠的毒药,也好过此时让我受这样的痛苦?”她抬头环目四周,满室喜色映她形单影只,却越发显得凄凉,“什么洞房花烛,什么永结同心,什么生生世世……你根本都是在骗我,骗得我好苦。不过没关系,你骗不了我一辈子,这一次,你再也拦不住我了。”

  且兰听她如此说,不由心头一惊,方要出声叫她,却见子娆身影飘动,掠出门去。白妹儿哎哟一声,叫道:“不好!”两人皆想到她恐怕要为东帝殉情,双双追出屋外,遥见花林之中玄影一闪,子娆已奔到悬崖尽头,凌空向那绝壁跃去。

  第七十四章 情丝成轴

  白姝儿大惊失色,穿过桃林,全力纵身飞出。但子娆此时死意已决,去势何其之快,她总有绝世轻功也赶不及相救,就在这时,忽听有人惊叫一声“公主”,一个碧色身影飞身扑上,伸手捉住了子娆的衣服。

  子娆的身子已然跃出半空,下坠之势非同小可,那人虽拽住他的衣袖,却被带的一并向下冲去。幸而悬崖边一株桃树横空而生,那人猛地探手抓住,半边身子掉出悬崖外,却也生生阻止住了趋势,子娆身上的幽冥玄衣乃是一件刀枪不入的至宝,若非如此,早已裂断衣袖坠下崖去。那抓住她的不是别人,正是离司,此时正半身悬空,死死握着子娆衣袖道:“公主……公主你快上来,我……我要抓不住了……”

  凭子娆的武功,这是只要稍微借力,便能轻而易举跃上崖去,但她心中早已万念俱灰,回到这里只是为了确定子昊当真已不在人间,立即便要随他而去,竟对离司的话充耳不闻。离司方才用力过猛,右肩已经脱臼,强子咬牙坚持,但手上的力道越来越小,眼见便要抓不住桃树,两人将要一并坠崖身亡。叫道:“公主,主上……主上有样东西留给你,你上来……先上来啊……”

  崖下风急云涌,将离司的话吹得断断续续,子娆似乎一动不动,毫无反应。“公主……主上有东西让我交给你……交给你……“离司手下力竭,无奈闭上眼睛,忽然感觉左手一沉,身子便向下冲去,但跟着又有人在自己背心一抓,随手一扬,将她送离悬崖。离司翻身落在桃林之中,双腿一软,坐倒在地,却见子娆站在崖边安然无恙,不由喜极而泣:叫道:“公主!”

  子娆原本一心赴死,绝不会因让人阻拦而作罢,但方才听离司提到子昊留有东西,终还是想要亲眼一见,又见离司舍命相救,不但累了她性命,遂跃上崖来,将她救起,白姝儿之前赶到近旁,但见离司飞身救主,便没有上前多事,但见她支持不住时,子娆已经回到崖顶,便对随后赶来的且兰微微示意。两人闪在桃林之后。

  子娆和离司此时一人心伤意绝,一人险死还生,竟没有发现林中有人,子娆在崖边站了半晌,转回头来,对离司道:“他留了什么东西?”

  离司肩头脱臼,方才拼了名阻止子娆,倒还坚持得住,此时却痛得满头冷汗,话都说不出来,子娆冷眸相看,终是轻叹一声,来到她身旁,伸手替她接上肩骨,道:“傻丫头,这是何苦?”

  离司生怕她再行寻死,紧紧抓住她手腕道:“公主,主上吩咐我在这里等你。如果你不来,我就一直守在这里;如果你来,,就把这个交给你。我已经在这里等了几天了,方才若不是下山取水,早就遇上你了。”

  子娆见她自怀中取出一个密封的小卷轴,伸手接过,只见封口处用朱砂勾勒了一枚娇艳欲滴的桃花。她抚摸那熟悉的笔致,心中一阵酸楚,轻轻解开封口,展开卷轴,谁知卷中却没有只言片语,入目之处是几幅清简的小画。

  子娆凝眸而视,一阵微风吹拂,点点飞花落在卷上。

  那第一幅画中一片珠海碧波,风轻云淡,一个白衣少年坐在林下抚琴,面前长发少女迎风起舞,回眸相视,两人目光交融,尽是默契欢喜。第二幅画中只见风水蒙蒙,烟雨翠庭,那白衣少年坐在棋盘之前,手握书卷,满脸无奈,长发少女自后捂住了他的眼睛,笑容娇俏顽皮,第三幅画却是月下湖畔,深夜万千灯火,那长发少女身披白裘站在桥头,神情妩媚,白衣少年替她燃起手中青灯,波光荡漾,清雅眉目温柔似水。第四孵化上春光明媚,重重繁花锦绣,长发少女云鬟微偏,容色含羞,那白衣少年将一枝并蒂桃花替她夹在发间,侧目含笑凝注……

  岁月如水花开落,一勾一描,一笔一划,那无尽深情,如丝流淌。

  卷轴在子娆指尖徐徐打开,那些熟悉的画面一幕幕映入眼帘,这世上唯有一人之笔,能将她的眉目画的如此传神,也唯有一人与她一般,能将这点滴琐事记得如此清晰。离司倚在树畔,见子娆手指轻抚卷轴,桃花影下,她的神色如此温柔,如此缠绵,但是锵然坠落的泪水,却径自打湿了那轻盈的丝绢,飘零的落花。

  离司不知主上在卷轴中写了些什么,为何会让公主如此伤心,轻声道:“公主,主上说你看了这卷轴,自然便会明白他的心意。他说这世上虽有很多人,但难有公主一人最是懂他,主上他……他一定不想看到公主伤心的。”如此说着,自己眼眶也已经微微发红。

  子娆之间掠过那些刻骨铭心的光阴,在那些记忆之后,他留下了一个个空白的画框,一直到卷轴的尽头,仿佛是要告诉她,还有很多美好的时光在等待着他们,等待他们一起将那些欢笑填满,将那些画面完成,他会陪她生生世世,地久天长。

  桃花林中,笑语在耳,茫茫天地,人归何处?他用一个无望的诺言,许了她一生一世的期盼。若是没有他,那些空白又有什么能够填补?若是没有他,又有什么人能将这红尘作画,陪她共看人间岁月?子娆强忍悲伤,微微闭目,唇畔却有点血色徐徐逸出,“你知道么?他是这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他若要骗你,你便是死也甘心的。现在他又在骗人,但我不会再相信他,绝不会。”她抓住那卷轴不想再看,手底微一用力,却觉心中痛极,猛地一口鲜血呕出,溅得满襟满地。

  “公主!”离司大吃一惊,急忙伸手相扶。子娆身子摇晃,脸色苍白若死,一时竟说不出话来。离司心下害怕,俯身探她脉息,脸上忽然出现惊喜的神色,但跟着又隐露出担忧,扶着她在耳边轻轻说了句什么。子娆闻言微微一震,移目看向她道:“你说什么?”

  离司柔声道:“公主难道自己竟不知道吗?就是为了腹中的孩子。你也要好好保重自己,若再这样的伤心难过,这孩子恐怕会保不住的。“

  子娆愣了半响,手指紧紧握住画卷:“孩子……你说孩子?“

  离司微微点头,“刚刚一个多月,难怪先前都没有察觉,好危险呢。“离司的医术已是十分精妙,绝不会弄错这种事情,子娆手抚小腹,心里一阵欢喜,一阵难过,只觉气息荡荡,几乎又要呕出些来,带强自定下心神,怔怔看着那片桃林,爷不知在想些什么。过了一会,离司轻声问道:“公主,我陪你回穆国好么?”穆王殿下若是知道了,一定很高兴的。“

  她说了两遍,子娆才转眸看她:“回穆国?“

  离司道:“是啊,我陪公主一起,这样照顾起来也方便,虽说穆王殿下一定会派最好的御医给公主,但公主的饮食喜好还是我更清楚,亲子照看,总是放心些。”

  子娆眼中透出奇异的神色,片刻后,低声道:“这件事,先不要告诉别人。”

  离司见她情绪似已平静,安安放了心,听她这样吩咐,即可点头答应下来,心想此事晚些再说也不迟。子娆转过头去,唇畔捋过一丝寂寥淡漠的笑意,便再也不说话,片刻之后,她自行闭目调息,精神略微回复,收好手中的卷轴,站起身来,看向桃林深处,道:“离司,你去帮我摘一枝桃花。”

  离司不知她要干什么,回头去寻花树,不了刚刚转身,只听风声微响,颈后一痛,身子便软软的向下倒去。

  不知过了多久,离司悠悠转醒,只见四周锦帐低垂,子娆早已不见了踪影,帐外有人坐在案旁,见她醒来,微微笑道:“你醒了。”

  离司手扶后颈,坐起身来,发现自己正躺在竹屋之中,而面前那人却是且兰,蹙眉道:“王后娘娘……九公主呢?”

  且兰叹了口气道:“她将你送到这竹屋之后,便自己走了。以后我也不是什么王后娘娘了,这称呼从此免了吧。”

  离司又是担心,有时渺茫,不知子娆为何要将自己打晕,忽然听到有人媚声笑道:“人既然醒了,那我便不陪你了,这小丫头留在这里也不方便,你还是带她一同回昔国那边吧。”

  离司抬头一看,只见白姝儿倚在门前,正笑吟吟的将一枝桃花在手中敲打,不由吃惊道:“你怎么也在这儿?”

  白姝儿移步上前,目光在她脸上转了转,问道:“小丫头,你刚刚和九公主说了什么,怎么她哭着哭着突然又不寻死了?”且兰与白姝儿方才怕惊动子娆,站的距离稍远,是以并没有人听到两人的对话。离司瞪了他一眼,道:“你先前害了公主一次,难道现在还盼着她性命不保吗?当心穆王殿下不饶你!”

  白姝儿扑哧一笑,道:“小丫头嘴巴好厉害,不过也真的死心眼。上次我想办法让她嫁不成皇非,她应该好好写我才对,怎么算是害她?这次我又耗费心思成全她……算了,说了你也不懂,不跟你计较,反正看她那样子,应该不会有什么事了。事情既然办完,那我先走一步,你别忘了我们的约定。”这最后一句却是对且兰说的。离司昏迷的这段时间,她二人已将月华石放在竹屋之中,为怕有人心存他念破坏阵法,遂相互约定无论对何人,哪怕是穆王与昔王也不能说出这秘密,以免多生枝节。

  且兰站起身来道:“我知道利害,后会有期。”

  白姝儿点了点头,飘身离去,且兰走出竹屋,山林光影渐渐消失,云烟脉脉,西山斜阳已尽,更显得整片王域荒如死地。但在更远的地方,江山一久如画,多少英雄风流已成绝响,未来波澜壮阔的岁月,这片广袤的九域大地又是谁人主宰,谁人称雄?

  万里神州,山河无情,谁是棋局的赢家,谁右江风云看尽?是也非也,几番离合,故人悲喜,何去何从,且兰手握翾剑,遥看山川浮云,心中感慨万千,许久后终是一笑,携铜离司下山而去,东归昔国。

  |初丹。凌瑶手打,转载请注明|

  第七十五章 酒楼说古

  十年风雨江山事,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岁月匆匆,转瞬春秋过境,不知不觉,自东帝八年九域那场剧变之后,已经过了十载光阴。

  汐水滔滔,寒暑易老,多少青丝成白发,英雄埋枯骨,但位于北城冲要之地的伏俟城却并未受到战火的影响,仍旧一片兴旺,历经岁月变迁,不改昔日繁华。

  眼见秋去冬来,数日连绵秋雨阻下了南商北客的道路。长街之上雨花朵朵,青檐垂帘,两旁的酒家饭肆正是人满为患,千灯阁前堂中也是人来人往,那些江湖客、皮货商行路不便,皆凑在这里听书赏曲,消闲饮酒,一时忙得跑堂脚不点地,团团乱转。

  “咄!都说是功名尘土梦中烟,又谁道白日消残战骨寒。成一时,败一时,君王意气今何在,一抔黄土,百年悲笑,毕竟有中无。”

  一阵筝声回荡,堂上瞎眼老者指下挑起几个高音,悠悠收止,拍案道:“这一回,说到那东帝与少原君一站同归,从此九州浮沉,江山无主,天下虽大,再无如此英雄事。可佩,可敬,可怜,可叹!”

  堂下听客唏嘘一片,一个总角童儿托着茶盘四面走了一圈,收了不少金银赏钱。外面雨声渐密,店中陆续又进来数人,皆是被大雨阻了路的客人。东北角坐着一个虬髯大汉,掏出一锭足银往盘中一掷,大声道:“雨天无聊,上不得路,老先生肚中还有什么故事,再多说来些听。莫非这东帝与少原君之后,天下人才凋零,竟然再无英雄?”

  那瞎眼老者听得堂前客满,话兴正浓,又得一份厚重打赏,打叠起精神,侃侃道:“客官差矣,老朽方才说的,乃是一番前朝旧事,惊天传奇。当今九域三分,又岂无人独领风骚?不消多。老朽只说二人故事,便足以与那少原君比肩,令那东帝称是。”话说至此,顿了一顿,卖了个关子。堂下江湖客见他卖弄,早已按捺不住,一迭声叫道:“快说快说,当世英雄,又有何人?”刚进来的数人也跟着起哄。

  那老者不慌不忙,按弦引筝,高高低低弹了几个花腔,将众人的胃口钓了个十足,方才慢条斯理地道:“有一人,文采风流世无双,豪侠仁义满天下。昔日王域遽变,九州四海天灾横起,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此人扶危济贫,救苦难,散万千之资赈灾济民,活天下百姓无数。他以一人之身振一国,三分天下,力挽狂澜。十年之中,四境百姓尽来归服,数次请他登位称帝,他却始终坚辞不受,只因心怀故主,不肯背恩忘义。列为客官,老朽说的这一人,可称得上是英雄豪杰?”

  他话音甫毕,堂下拍案之声迭起,众人已齐齐叫道:“说得好!昔王苏陵仁义无双,端的是当世英雄!”那跑堂的也站下脚,高声道:“莫说其他,便是咱们伏俟城也曾受过昔王不少恩惠,蒙他数次庇佑才有今日太平。谁敢说昔王不是英雄,我打他老大耳刮子!”

  近旁几位老客笑骂道:“小猴崽子,不快去端茶打酒,尽在这儿多嘴!”那跑堂嬉笑一声,钻着人缝去了。

  那老者见众人听得热闹,筝音拂动,清了清嗓子,扬声再道:“说英雄,道英雄,昔王苏陵名动久域,诸位心中敬服,可见老朽说得不错。但还有一人,人品武功不在他之下,名誉声望不在他之下,豪情侠义不在他之下。”众人闻声,喧哗稍止。先前那虬髯大汉高声嚷道:“此又是何人?老先生别卖关子,快快道来!你若是说得有理,另加打赏,说的无理,吃我老大一拳!”

  众人见他醋钵大的拳头当空虚晃,这瞎眼先生哪里当得起他一指头,皆尽哄笑道:“老先生小心了!”那老者眼不能见,倒也不慌,五指拂动,筝声流淌,做了个过门,道:“这位大爷莫要着急,你道此是何人?生平快意江湖事,归离任侠藐万众,白龙鱼服渊中游,一朝腾云上九霄。”

  “啊呀!归离剑!”那大汉叫道,“我道是谁,你说的是穆王殿下!惊云山一站后,归离剑早便已是天下第一,无人能敌。”

  那瞎眼老者轻轻叩弦,道:“前年五湖群盗不识好歹,冲犯惊云圣域。穆王玄殇一人单骑,星夜奔驰千里,赶在沣水之前截住群盗,一柄归离剑杀得五百盗贼血流成河,鬼哭狼嚎。此事遍传天下,江湖称道。九州十年动荡,山河失主,穆王麾下三十万白虎军定西陲、平楚地、拒北师、保王域。归离剑下,魑魅魍魉哭断肠,白虎军前,天下群豪尽折腰。如此英雄,如此豪气,谁人不是倾心佩服?列为客官,老朽所言是也不是?”

  众人尚未叫好,那虬髯大汉已放声大笑,“不错不错,穆王若还算不得天下英雄,何人算得?若不是他在惊云山剑下留情,老子这颗脑袋早已喂了沣水鱼虾。当日那些兄弟死在归离剑下,倒也不冤。”

  此言一出,诸人心头无不暗凛,均想此人原来曾是那杀人不眨眼的五湖大盗,无怪满脸疤痕,面目凶悍,这说书先生可别惹祸上身。堂前喝彩声不由静了一静,那大汉身边却有一人噗地失笑,几乎将满口美酒喷将出来,听起来便格外刺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