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现言 > 天香 > 第94章

天香 第94章

作者:梦溪石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3-12-26 10:03:35 来源:免费小说

  见老村长神色变幻,她又补充了句:“药先给她吃,不见效就不用给钱,见了效也不用给钱,只要给我们一些水和干粮就可以了,我们也不要多,大约要两顿饭的就足够了,省吃俭用,总还能坚持到下一个镇子的。”

  老村长思虑半晌,终于咬咬牙:“好罢!”

  顾香生让诗情拿出三颗藿香丸给老村长,让病人送水服下去。

  藿香丸吃的是解表化湿,理气和中。跟眼前不太对症,但吃了也不会有什么坏处。

  果不其然,三颗藿香丸下去,过了两刻钟,老妇人还是继续喊疼,没什么效果。

  老村长也就罢了,席大郎对顾香生等人却没什么好脸色,认定他们就是来骗水骗粮的,拿起角落里的铁锹就要赶人。

  柴旷林泰总不能和他打起来,一行人只得被赶得往外走。

  碧霄:“娘子,咱们还白白费了三颗药呢,他们没声谢谢也就算了,还将我们赶出来,这般小气,水肯定也不用想了,还是用柴叔他们的法子罢!”

  顾香生叹了口气,没说话,算是默许了。

  一行人走回马车的时候,大家脚下踩到东西,低头看了下轮廓,好像是方才被诗情扔掉的花草。

  谁也没有在意,唯独顾香生咦了一声,停住脚步。

  “娘子?”

  顾香生忽然拍了一下脑袋!

  众人吓了一跳,诗情:“娘子哪里不适?”

  碧霄嘴巴更快些:“会不会是方才在屋里被过了病气?”

  诗情狠狠拍了她一下:“你就不能说点好的!”

  碧霄捂住嘴巴。

  顾香生自然不是不舒服,她是忽然想到了一件事。

  一件很重要,却被自己遗漏的事情。

  虽然她不是医生,不懂治病,刚刚看见那老妪的病症,却觉得异常熟悉,只是怎么也想不起来。

  就在刚刚,她终于想起来了:自己的确是见过这样的病症,只不过不是在现实里,也不是在医书上,而是在一本很有名的史书上。

  《史记》!

  只要熟读史记的人都能记得,《史记》的“扁鹊太仓列传”里曾经记载过一个叫淳于意的名医,就是为父向汉文帝上书,表示愿意以身相代的淳于缇萦的父亲,他行医治病,就曾遇到过这样一则医案,同样是腹大如鼓,同样是肤黄粗糙,又同样是一按就疼,当时淳于意判断这种病症叫蛲瘕,也就是后世俗称的寄生虫。

  因为吃的东西不干净,体内生了寄生虫,虽然不致急病死去,但久而久之,肚子会越来越大,人越来越虚弱,蛲虫就越来越猖狂。

  席家村不算富裕,干旱季节粮食也有限,老村长家里还有两个正在长身体的孙儿,为了给他们多省出一点口粮,那个老妇人可能吃了一些不怎么干净的食物,这也不无可能的。

  放在现代,这种病好治得很,上医院估计吃几服药,或者打个吊针,总归不是什么大毛病。

  但在古代,如果没有大夫在旁边,的确头疼得很。

  然而太史公不仅记载了这则医案,同时也提到淳于意的治病方法,治疗这种蛲瘕的药,正是方才被诗情拿在手里的芫花。

  芫花虽然有毒,但也可以用来治虫积腹痛。

  但问题是,这一切只是她的设想,不能确定那老妪所患是否蛲瘕,如果不是,那她就是瞎出主意,反而害了人家。

  碧霄见她半天怔怔,急了:“娘子,您到底怎么了?”

  顾香生叹了口气:“我觉得我真是在自找麻烦。”

  但她这样说着,反而掉头走回那里,重新敲门,待其中一名少年出来开门,便将自己的想法说了一下,末了又道:“此法我也只在史籍,并不能保证一定会见效,如果你们真要试的话,便只能取一小撮熬水送服,看看情况再说。”

  席二郎不像哥哥那样急躁,他对眼前这名清丽脱俗的女子,还是很有好感的,闻言便点头道:“多谢你,你且等等,我去与阿翁说。”

  过了片刻,老村长匆匆走出来,不免疑问多多,顾香生耐心解答,把跟席二郎说的话重复一遍。

  老村长想了想,让席大郎去屋后采一撮芫花,这是准备听从顾香生的建议,死马当活马医了。

  芫花虽然有毒,少量服用倒还不至于送命,一碗水很快熬好,那妇人喝下之后,片刻之间也没什么动静,一行人在外头等待,碧霄担心道:“娘子倒是好心,可万一要是没用,反让他们倒打一耙,未免冤枉。”

  顾香生道:“之前想不起来也就罢了,既然想起来,做不做在他们,说不说则在我们,不说其实没错,但说了是尽心。”

  碧霄嘟囔:“可这些人都是乡野村夫,不知感恩,便是治好了,也未必肯给我们水的……”

  话音方落,里头传来急匆匆的脚步声,老村长从里屋出来,竟是满脸喜色。

  “好了好了!”他道:“阿宋方才腹痛,说有便意,结果排出不少虫子,肚子已经消了许多,您那个办法竟是真管用!”

  顾香生也很高兴:“我只记得用芫花,但具体用多少,要不要和别的药搭配,我却一无所知,此法虽可缓解,老丈还是要带阿婆去镇上找大夫看病开药方,才是正理。”

  “是是!”人逢喜事精神爽,老村长脸上的愁容一扫而光,对顾香生的态度也客气了许多:“这位娘子还请入内坐,各位请进,我方才无礼,亏得娘子不和我计较,此时想来真真羞臊!”

  不单他的态度发生一百八十度转变,就连那个横眉立目的席大郎,神情也缓和了不少,还亲自端来几杯水。

  但他吝啬的本性没改,一边端水还一边忍不住道:“这水可是从井里打来的,井里的水不多了,每家都不能多打,你们喝的可是我们家的份额!”

  “要你多嘴!”老村长拍了他的后脑勺一下,训斥道:“旁人救了你的阿婆,你连道谢都不说,反作出如此情态,我便是这样教你的么!咱们虽是粗鄙村夫,却非忘恩负义之人!”

  席大郎摸着脑袋嘟囔:“他们其实也就是瞎猫遇见死耗子……”

  老村长将他赶去后屋,又给顾香生赔罪:“孙儿鲁莽不知礼,娘子莫要见怪。”

  顾香生笑道:“其实令孙说得也没错,我的确是误打误撞,不算救了人,多亏老丈自己肯试一试。”

  老村长正色:“少年人无知,我却不糊涂,先前我们那样无礼,你还肯说出法子,又冒着被我们怪罪的危险,其实已经很不容易了,我怎么不道谢呢!”

  没等顾香生他们说话,他又道:“我知娘子等人急需何物,本也不该推脱,只是我们这村子的确就靠着一口水井过活,而今水井将要枯竭,又还没找到新水源,每日过得甚是艰难,实在没有多余的水。你们离开此地前往镇子,要三天才能到,也就是说,需要三天的水和口粮,就算如今将我们全家四口人的水都拿出来,顶多也就够你们喝一日,你们也到不了镇子的。”

  此时席二郎端了个盘子出来,放在他们面前,笑道:“你们饿了罢,先用点。”

  众人一看,盘子里装的是米饼,却是糙米磨出来的,就算还没入口,也能想象口感是什么样的,诗情和碧霄虽然是婢女,可她们自小在顾家,后来又入宫,吃穿都比普通百姓高出一截,连这种饼都没吃过,更别说是顾香生了。

  然而这样粗糙难吃的口粮,却差不多是老村长全家一天的口粮。

  这并不是说他们现在就开始断粮了,就算还有点存粮,也要好好存起来,否则如果再旱下去,今年肯定没收成,日子就会更难过了。

  诗情碧霄估计是还在犹豫,柴旷和林泰却是真饿了,拿起饼就吃,他们本来就是穷苦出身,对老村长的生活也更能理解。

  顾香生问:“那你们可有去找新水源?”

  老村长叹道:“怎么没有,可是难找啊,村里人找了好一阵了,都找不着,井也打了不少,可就是不出水,现在口粮还好说,省吃俭用顶上一两个月还是不成问题的,就是水不够用了,若是没水喝,就算有口粮,也得活活噎死啊!”

  顾香生:“除了水井,和村里那口池塘之外,还有没有别的水源?”

  老村长摇头:“没啦,阿宋,就是大郎二郎他们祖母,若非为了省下点水给大郎二郎他们,跑去喝那口池塘的水,也就不会生病了。”

  这可真是个棘手的问题。

  别说他们现在攒不到足够的水,就算有足够三天喝的水,要是到了镇子,依旧也出现同样的状况,到时该如何是好?

  人到了生死关头,良知就所剩无几了,像老村长这样愿意知恩图报,让出一点水来的人,不说少,起码也是不多的。

  顾香生正在想法子,便听见老村长道:“其实,这附近山上倒还有一处地方可能有水,但只怕是弄不到的。”

  ☆、第79章

  “在哪儿?”顾香生问。

  老村长:“就在村后那座山上的背面,其实还有一处寨子,住着一窝盗匪,凶悍得很,他们那里应该有水源,但我们都不敢去招惹。”

  盗匪不下山来打劫就不错了,他们还反过来去打劫盗匪?

  这无疑是异想天开。

  老村长估计也知道自己的主意不太靠谱,说了两句便没再往这个话题上引,反是顾香生询问:“既然山上住着盗匪,想必你们也常遭殃了?”

  谁料老村长却摇摇头:“那倒没有,他们自己有自己的营生。”

  这倒是奇怪了,强盗不下山打劫,反而自己做起营生来?

  顾香生几人都面面相觑,忍不住道:“这还真稀奇!”

  老村长解释道:“其实也不是不打劫,他们在那山上安营扎寨好些年了,知道我们这村子穷,没什么油水,所以基本不来,而且他们山上好像有什么营生可以赚钱,我有几回都看见他们装了大桶大桶的东西往山下运,走的是山那边的路子,直接去镇子上,偶尔也从我们村里走,去的是魏国。”

  席二郎在旁边补充:“他们可比咱们有钱多了,我看见那些人一个个油光满面,穿得比咱们都好!有一回他们从我们村路过,正好遇上陈家娶媳妇在村里摆酒席,大家都很害怕,觉得他们会来趁火打劫,谁知道那些人连看都不看一眼,还大声嘲笑我们是乡巴佬,没见过世面!”

  说到最后,他都有些忿忿了。

  顾香生等人则听得有些风中凌乱。

  现在虽然还没到天下大乱的地步,但他们出来之后,也看到了许多以前从没看过,甚至从未去想过的景象。

  魏国也好,南平也罢,即使不打仗,同样民生多艰,因为各国为了应付军费,需要尽可能从老百姓身上收取赋税,而且因为天灾的缘故,不少人没了田地耕种,又没有其他收入来源,就只能上山为匪,所以按照常理来推断,当寇匪应该是走投无路的选择。

  谁知道这里的山贼竟然比村民还富有,不打劫不偷窃,还反过来嘲笑村民寒酸?

  实在是太颠覆他们的想象了。

  “那依你看,他们是做什么营生的呢?”

  老村长摇摇头:“谁知道呢,靠山吃山,总不可能是从山里挖出金子来罢?”

  强盗们有兵刃有武力,村民们就算艳羡,也万万不敢去打他们的主意,所以两边就维持着这么一种诡异的和平,彼此相安无事。

  结束了山贼的话题,大家又回到愁人的现实,老村长道:“明日我们打算分成两拨人,一拨继续挖井,另一拨上山找水,若是你们有意,不如与我们一起,就算到时候找不到水,但毕竟你们也帮了忙,到时候我再给你们一些水,别人应该也不会反对的。”

  顾香生明白,老村长就算身为村长,也得为全村人负责,就算顾香生对他们有恩,那也仅仅只是对他们家,而不是对村子有恩,所以他需要给村民一个交代,证明顾香生他们也有帮上忙,否则直接把水给他们,别人肯定会不服气的。

  “您愿意这样为我们打算,我们已经感激不尽了,现在水源稀缺,关乎人命,我们本也不能不劳而获,这样很好,明日我们也分成两拨,跟你们去挖井和找水罢。”

  见顾香生没有挟恩索报,老村长连连道:“娘子真是明理,反是我无以为报,羞愧得很!”

  顾香生笑道:“这本来也不是什么大恩,而且如今情势如此,又不是你们有水却故意不给,能出一份力的,我们理当出一份力,老村长愿意分水给我们,反是我们应该感激才是!”

  老村长道:“夜也深了,我们乡下没有别的,好在空屋子多,只是先前没打扫,有些脏,若你们不嫌弃的话,就先在这里将就一晚上罢。”

  顾香生:“如此甚好,那就叨扰老丈了。我观老丈说话文雅,莫不是大有来头?”

  老村长哈哈一笑,摸了摸脑袋:“什么大有来头,让娘子见笑了!我们家世世代代都在这里生活,不过是先父识字,我小时候有幸跟着读过两本书罢了!反是娘子你们虽然身穿布衣,气度却不似乡野之人,反如大户人家出来的!”

  顾香生早有腹稿:“家道早已中落,本是要去南平投奔亲戚的,没想到走了岔路来到这里,倒与老丈结识,也是一场缘分。”

  村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单调枯燥,老村长因粗通文墨而被推举为村长,在村里名望很高。他每天打交道的都是大字不识几个的村民,乍见了顾香生这样说话文绉绉的,却正好对了胃口,加上老妻治病有望,心里放下重担,听见顾香生的话,更是高兴。

  “可不是么,像娘子这样的贵人,几百年也遇不上一个,还是我们席家运气好,要不然老婆子就没救了!话说回来,与娘子说了这么久的话,还不知您贵姓呢!”

  顾香生沉默了片刻,方道:“我姓焦,这两位是我的妹妹,还有两个老家人,老柴和老林。”

  出门在外,她肯定不能用顾香生这个名字了,连带顾四,顾隐之类的,熟人一听就知道是她,用许氏的姓,她又不乐意,想来想去,索性随了焦太夫人的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