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现言 > 天香 > 第83章

天香 第83章

作者:梦溪石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3-12-26 10:03:35 来源:免费小说

  顾香生眼前不由浮现起那个纤弱的身影,她并不算漂亮,但身姿的确是极美的,估计皇帝当年也正是看中这一点才会宠幸她。

  然而那一晚,当她指着皇帝破口大骂时,却分明有着在场所有人都没有的勇气。

  顾香生想,她也许一辈子都不会忘记刘宝林这个人,不会忘记她的长相容貌。

  碧霄还在说:“娘子,你们前夜在宫里的情形一定很凶险罢?我都听外头的人说了,宋贤妃她们原想毒杀陛下的,可最后反倒连累了那么多无辜!”

  顾香生:“外头都说了什么?消息竟传得如此之快?”

  碧霄:“说什么的都有,还有更夸张的,说陛下为了炼制长身不老药,要这些嫔妃去做人丸炉鼎之类的,所以她们才会铤而走险,真是这样吗?”

  顾香生摇摇头,真相当然不是这样,不过好像也没好多少,这些事说出来,只会让碧霄她们更加吃惊和害怕。

  杨谷见她没说话,就道:“王妃累了,殿下怕也没什么胃口,这两日小人吩咐厨下多做些开胃的饭菜罢,您可有什么要吃的?”

  顾香生:“多以素菜为主罢,加些酸甜口味的。”

  杨谷应是,扯着碧霄走人了。

  没多久,魏临就回来了。

  他的脸色难掩疲惫,顾香生有些心疼,忙让人端来热水帕子,魏临却摆摆手:“我先坐会儿。”

  李封在旁边小声对顾香生道:“殿下在宫里跪足了两个时辰,膝盖都青肿了!”

  顾香生大吃一惊,忙蹲下身撩起对方的下袍和裤管。

  但见原本白皙的膝盖上面,此时已经黑青一片。

  “这是怎么回事,陛下因为什么罚你跪了?”顾香生心疼得很,手指轻轻拂过,不敢用力。

  她对李封道:“快拿散瘀的药膏过来!”

  魏临道:“因为前夜的事,虽然没有证据,但陛下总疑心这其中也有我们的一份,这几天我怕是天天都要入宫。”

  顾香生不由冷笑:“他如今觉得天下人人都要篡位了么,那不如将天下人都杀光算了!”

  魏临不赞同地看着她:“这话出去了可不能乱说。”

  “我就是跟你说说!”顾香生鼓起两颊,“你不觉得陛下现在有些草木皆兵了吗?”

  而且她在听了刘宝林的话之后,就更难提起对皇帝的敬意了。

  魏临叹了口气:“经过那样的事,他多疑些也是难免的,我们这些当儿子的又能怎样,不过是多顺着些罢了。”

  顾香生现在总算能理解胤礽的心情了,任谁摊上一个多疑的爹,不管做什么都是错,除了破罐子破摔还能怎么着?

  更何况当今天子在多疑的程度上,与康熙皇帝只怕是不相上下的。

  顾香生道:“我听说将乐王也罹难了?”

  魏临点点头:“当时情况乱,据说等曹宏彬带人回去之后,人已经没救了。叔母心怀怨言,还想去和陛下理论,让我给拦下了。”

  因为所有太医都去抢救皇帝的缘故,将乐王自然就被耽误了,当时那种情况,只要中了毒,耽误片刻也是死,将乐王是如此,张婕妤李氏她们更是如此。

  皇帝纵然逃过一劫,但他心情正不爽,这时候若将乐王妃去理论,十有八、九是要倒霉的。

  顾香生低低叹道:“十娘怕是要伤心死了!”

  魏临:“你多劝劝罢,宫中还在清查,又死了不少宫人,我稍微劝了两句,陛下便迁怒于我,他老人家火气未消之前,没事最好别凑过去。你也是如此,这阵子不管宫里谁来请,都不要入宫。”

  顾香生答应下来。

  她亲自给魏临上了药,后者也没心思办公了,二人用了饭便靠在床榻上小憩。

  只是谁也没有睡意。

  不管这个年过得如何,日子总是往前不退后的。

  过了年,便是永康二十三年了。

  由新年的那一场喋血宫宴开始,似乎就注定了这一年是个多事之年。

  伴随着皇帝身体好转,开始恢复临朝听政,宫宴的阴影逐渐散去,宫中因为清查的缘故一下子少了许多人,变得空荡荡起来,皇帝赐将乐王谥号果毅,准许其女灵寿县主回京奔丧,又各自给自己在宫宴中早夭的儿女们赐了谥号陵园。

  兴许是怜悯益阳王一下子死了老婆小妾的缘故,又或许是觉得李德妃能力还不到家,一个人管不了后宫,便将宫权一分为二,让李、刘二人共同掌管。

  至于张婕妤,她有了身孕,原本很有可能母凭子贵,可如今一尸两命,还未兑现的那些荣华富贵自然也消散无影了,死后连个封号也没能捞上,令人不免叹息一声美人薄命。

  然而这些都是后话了。

  时间拉回大年初五,年都还没过完,前方便传来消息:齐人趁夜发动奇袭,绕过吴越都城后方长驱直入,连克三城,直接将魏军所占的吴越都城给包了饺子,形成合围之势。

  ☆、第72章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魏国前方战事陷入胶着时,国内也发生了多年难得一遇的水患,“春夏以来,雨水大作,以致酿为灾患,淹沿岸数府,坍塌城垣一千一百三十七丈,淹死军民男妇一万九千余人,漂流马骡等畜十五万六千余头”。

  原本一片大好的形势瞬间被内忧外患所淹没,连大病尚未痊愈的皇帝亦不得不挣扎着从病榻间爬起来,料理政事。

  在齐人的包围下,魏军自吴越都城突围,并与越州的魏军主力会合,打算重将都城夺回来,只是齐人士气大涨而魏军在先前的突围战中损失颇多,故而反攻十分困难,能够守住剩下的地盘就不错了。

  皇帝对前方的战况很是不满,接连下了好几道旨意对严遵加以申饬,说他因为大意疏忽而丧失城池,为敌方所趁,必须马上将功赎罪,把失去的城池夺回来。

  然而战场上瞬息万变,却不是由谁说了算的,在过了将近半个月之后,当皇帝发现战况依旧没有起色时,便又想起了还被关在大牢里的程载。

  就在这时,益阳王魏善上奏,言道水患严重,唯恐地方官府有疏忽懈怠之处,自请前赴灾区,代朝廷监督赈灾事宜。

  这年头不管水灾旱灾或者地震,赈灾都是个苦差事,要和地方官府与中央六部打交道,还要在两者之间做好协调,若是灾民因安置不妥而哗变,到头来地方官固然要掉脑袋,巡视钦差的下场也不会好到哪里去,再说了,既然发生灾患,环境条件肯定恶劣,去了那里,能不能吃饱饭还是两说。

  魏善的请愿,不是在趁机占便宜,倒更像是在自讨苦吃。

  当然了,肥差人人都想抢着去,这等苦差事却没有人抢,不仅没人抢,大家还觉得益阳王可能是同时死了老婆小妾孩子,心头难过,所以想借着差事忘情罢了,境遇之可怜,实在令人同情。

  因宫宴之事,皇帝对这个儿子多了一些愧疚——若非太医急着去诊治他,兴许温氏和李氏还能活下来一个。不过这丝愧疚是多是少就不好说了,即使时光倒流,皇帝肯定也会希望自己能够活下来,觉得旁人的性命都比不上自己贵重,这兴许是全天下皇帝的通病了。

  然而对儿子的那一丝愧疚,使得他不再计较先前魏善跟着程载出征却被检举贪渎一事,也乐意在无伤大雅的范围内尽量满足儿子的愿望。

  但在听见魏善想以巡按御史之职前往赈灾之时,皇帝依旧感到了意外。

  “你想好了?”看着魏善,皇帝缓缓问道,毒药毕竟还是伤了嗓子,声音未能彻底恢复过来,显得有些嘶哑。

  “是。”魏善伏地叩首。

  “你虽然跟着程载去过吴越,但这次和那次又不一样,江州洪州等地,据说现在如今十地九水,农田房屋淹没无数,你便是去了,别说没法像在京城这样吃喝自在,怕到时候吃什么喝什么都不能如你所愿了。”

  连同张婕妤肚子里未成形的胎儿在内,皇帝此番一共失去了四个儿女,回过神来的他对宋贤妃等人更是恨之入骨,虽然人已经死了,但除了被枭首之外,尸骨还被暴晒了整整十余天,直到已经开始发臭,才被丢到乱葬岗去。

  如此一来,皇帝如今膝下的儿子,也就剩下魏临他们三人。

  从前随意废立太子,是自忖正值壮年,自然不希望有个年长的儿子来分权,甚至威胁皇位,可如今经历了宫宴一事,身体底子受损,对皇位继承的危机感也上来了,此时皇帝已经无法再随随便便失去任何一个儿子。

  为了百年江山计,势必要在近期之内订下储君人选。

  在皇帝看来,魏临仁孝有余而勇武不足,魏善勇猛有余而智谋不足,都各有千秋,相比之下,魏节因为两年流放之苦,回来之后越发小心谨慎,动辄如惊弓之鸟,这样的人,自然没法担负重任。

  如无意外,储君应该就在魏临和魏善之间择定。

  只是现在,皇帝仍旧还没决定选哪个好。

  魏善道:“阿爹龙体有恙尚且夙兴夜寐料理国政,大兄身兼兵部户部二差奔波劳累,儿子闲人一个,没什么可为您分忧解难的,想来想去,也只有在这件事上帮忙尽一份薄力了。遍观史书,历来唯天灾最易激起民变,赈灾事宜看着皮毛琐碎,实则却是民心之本,若派遣的官员清白廉洁,尚有可说,若是对方联合地方官府,将户部拨下的钱粮从中克扣,横征暴敛,就会雪上加霜,令灾民不堪重负,也枉费了阿父和大兄的一番苦心!所以儿子恳请阿父准我奔赴灾区,协同地方官府处理赈灾事宜!”

  这个儿子真是长大了!

  皇帝忽然有种老怀大慰的感觉。

  他微微露出笑容,旋即又叹了口气:“等你回来,朕再为你物色一门好亲事,你看严遵的女儿如何,听闻他家女儿素有国色,不比程家女郎差。”

  魏善的声音略略低沉:“但凭阿父决定。”

  他越是这样,皇帝就越觉得这个儿子可怜可悯。

  “罢了,过几日你就出发罢,你去找你大兄,你们兄弟俩合计合计,这灾应该如何赈法,你大兄兼管户部,听政也比你早,应该有不少经验可以传授于你,你多与他学学。”

  魏善应是。

  父子二人又聊了两句家常,然而魏善的老婆孩子全死了,皇帝也没啥好问的,丧事由礼部和宗正寺操办,总不能跟儿子聊丧事,那样只会让魏善越发消沉,便挥挥手让他回家先去准备出门的事情了。

  魏善出了大政殿,一路往前,脚步不停,穿过重重廊柱,俊朗容颜上面无表情。

  一名宫女自前方匆匆走来,二人将将错身时,魏善嘴唇张合,说了一句话:“去告诉贵妃,陛下同意了。”

  语速极快,几不可闻,但从宫女微微缓下的步伐来看,她应该是听见了。

  然而这只有很短的一瞬,双方很快就错身而过,渐行渐远。

  春日的阳光照在轻轻摇动的枝叶上,和煦而温暖。

  ……

  “二郎自请出京,几位怎么看?”

  书房里,四人相对而坐。

  外头天色已经暗了下来。

  说话的是魏临。

  “不能让他出京!”李忱想也不想道。

  他原先任太子中舍人,也就是掌东宫文翰的,后来魏临被废,他就迁调为中书舍人。

  这几年太子一系被打压得够呛,许多原本忠于太子的官员为了避免重蹈朱襄孔道周等人的命运,不得不韬光养晦,夹起尾巴低调做人,经过几年的洗白,几乎已经没有人记得李忱曾经是东宫的官员了。

  “怕是阻止不了了。”杨翼摇摇头,他的履历和李忱差不多,如今则在御史台做事。

  他们这几个人的显著特点是:官职不高,平时不显山不露水,但到了重要时刻,颇能出上几分力。

  当初魏临也是费尽心思,才能保住这么几个人。

  杨翼分析道:“益阳王用的哀兵策略,去赈灾本来就不是什么好差事,陛下又怜他失妻失子,若他以出外散心为借口,提出为陛下分忧解难,陛下肯定是不会拒绝的,我们再从中作梗,很容易让人有所联想。”

  李忱闷哼一声:“这种时候益阳王无端端自请出京,肯定别有所图,我就不信他真是去为了赈灾的!”

  杨翼道:“其实这反而是个好机会啊,出了京,我们不是更容易操作么,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在中途……”

  他以手为刀,从上而下作了个咔嚓的手势:“如此一来,还有谁堪与殿下争储?”

  “不行。”反对的却是魏临,他道:“陛下是最忌讳一家独大的,二郎若死,他肯定会疑到我身上。”

  其余三人都听出了他的弦外之音:魏善不是不能死,而是不能太早死,这个时机要拿捏得刚刚好,起码也要等殿下掌控了大局之后再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