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现言 > 天香 > 第70章

天香 第70章

作者:梦溪石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3-12-26 10:03:35 来源:免费小说

  饶是如此,所有人依旧十分震惊。

  方才还好端端的石头,怎么忽然间就碎成两半了?

  联想所谓的吉兆,再想想方才玉盏摔碎的一幕,许多人不由想道:难道这又是上天降下的警示?

  皇帝的脸色很难看。

  转眼之间,吉兆就变成凶兆,他的脸色不难看才怪。

  不止难看,还有些难堪。

  乔岱吓得连连请罪,说这石头运过来的时候明明还好好的,怎么忽然就碎了,臣实在是冤枉云云。

  皇帝懒得听他啰嗦,直接大步上前,准备亲自察看。

  这时他就听见中书侍郎吴璟啊了一声:“这里边好像有字!”

  众人听他一说,也都纷纷凑上前来。

  石头忽然裂成两半,切口十分平整,看起来像是被雷电所劈,但刚刚风和日丽,根本没有打雷闪电的影子,这个说法根本不成立。

  皇帝弯腰端详,其中一半石头里侧果然有一行歪歪扭扭的字,无须他细看,旁边已经有人念了出来。

  “三,人,同,称,臣?”

  三人同称臣,这是何意?

  众皆莫名。

  然而既然左边有字,右边肯定也有字,也不需要有人提醒,大家便都转头去看右边那块石头内侧。

  上头果然也有字。

  写的是:禾下女鬼夭。

  若说这两边是连在一起的,那么合起来便是:三人同称臣,禾下女鬼夭。

  又或者说,顺序颠倒过来:禾下女鬼夭,三人同称臣。

  但好像都没什么不同。

  禾下女鬼,这个很好理解,是个魏字,指的肯定就是大魏了。

  而夭字,顾名思义,少壮而早死曰夭。

  大魏建国至今不足半百,的确可以称得上少壮。

  那为什么“三人同称臣”,大魏就会亡国呢?

  谁能料到好好的一个祥瑞,竟会搞成凶兆?

  众人面面相觑,谁也不敢吱声。

  再看之前还春风得意的乔岱,此刻早已吓得面无血色,连连磕头了。

  若他知道这里头还有这种谶诗,那估计打死他也不可能进献。

  皇帝的脸色十分难看。

  他觉得自己的脸被狠狠打了一巴掌,都被打肿了。

  若说方才有多高兴,此时就有多难堪。

  谶诗这种事情,从古至今屡见不鲜,就算是让顾香生来说,她也能想也不想就说出好几个例子。

  最著名的,莫过于秦末陈胜吴广借着狐狸装神弄鬼,弄出“陈胜王,大楚兴”的谶言,趁势而起,割据一方。

  借鬼神之说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巫蛊是一桩,谶诗又是一桩。

  皇帝还在沉默,谁也不敢说话。

  “三人同称臣”是什么意思,好像还没有人琢磨出来,即使有人琢磨出来,那个人肯定也不会当出头鸟。

  这种情况下,身为尚书令的王郢,责无旁贷,首先出声:“陛下,石中藏字,看着玄虚,实则蹊跷,子不语怪力乱神,此间真假,不足为信,陛下英明,请勿相信此等来历不明之物,不如交由三司严加查处!”

  皇帝不置可否:“你觉得这三人同称臣是何意?”

  王郢沉默不语。

  皇帝又问其他人:“有人说得出来么?”

  沉寂之中,却有一人出声:“臣有一言,不知当说不当说。”

  皇帝看了一眼,是中书侍郎吴璟。

  “你若与王相一样想开口劝谏,就大可不必开口了,不如先将这两句谶诗解出来,再论其它。”

  皇帝其实不大相信这件事是巧合,但若说不是巧合,又实在太过奇妙了。

  石头是完好的,方才进献过来的时候,所有人都在场,也看得清清楚楚,可当宫婢打碎玉盏之后,石头就正好裂开成了两半,若无人为因素,难道真是上天示警?

  子不语怪力乱神,那是酸腐文人说的,身为皇帝,对这种事情,其实还是好奇兼且忌讳的。

  所以即便巫蛊案疑影重重,皇帝依旧勃然大怒,因为谁也无法理解他那种心情。

  九五至尊,高处不胜寒,谁都仿佛躲在暗处,将欲害他。

  再说谶诗也不一定就毫无依据,据皇帝所知,光是正史,就记载过好几则谶诗预言后来成真的典故。

  吴璟恭恭敬敬道:“回禀陛下,臣是忽然之间灵光一闪,对那句谶诗有所体悟,只是不敢胡乱开口。”

  皇帝不耐:“想说就说,卖什么关子!”

  吴璟:“三人同称臣,说的未必是某件事,而有可能是某个字。”

  说罢,他飞快地看了魏临一眼。

  众人闻言,心里一琢磨,不由咯噔一声!

  三人者,就有三张口,三口称臣,不就是臨字?

  ……

  魏临不必左顾右盼,也能感受到落在自己身上的诸多目光,其中又以自己父亲投过来的最为阴冷难测。

  这是将自己与大魏兴亡挂上钩了,意思是若他当了皇帝,大魏就要亡国?

  魏临有点想笑。

  看来这就是刘贵妃的后招了。

  果然一击必杀。

  他忍不住抬起头,朝小山包上的女眷所在的凉亭处望去。

  隔那么远,魏临自然看不见刘贵妃的神情,只能遥遥看见那个座位上的一抹红色。

  作为侍奉天子多年的人,刘氏果然足够了解帝心,也很明白,能让皇帝动杀心的,绝对不是什么贪污受贿,荒唐好色,而是想要谋朝篡位。

  不管是明君还是昏君,只要是皇帝,就都适用这一招。

  所以自从顾香生入宫之后,刘氏就一直没有动静,她不是不出手,而是看不上那些小打小闹,而想通过蛰伏来使得魏临与顾香生放下戒心,从而一击即中。

  进献祥瑞,祥瑞碎裂,从而又出现谶诗,好事变成坏事,吉兆变成凶兆,环环相扣,步步杀机,又招招都照着皇帝的心思,虽然费尽周折,却天衣无缝,可谓将阴谋用到了极致。

  从这一点来看,虽然是母子,但同安公主还停留在女人之间的陷害上,比其母差了不是一分半分。

  魏临默然无语,如老僧入定。

  皇帝缓缓开口:“思王以为呢?”

  所有人都意识到,思王这一次恐怕要完了。

  就算皇帝不相信这种解释,心里难免也会有疙瘩,只要有疙瘩,日久天长,小疙瘩就会变成大阴影。

  更何况是永康帝这般多疑的人物。

  谁也不能说这种解释是正确的,可谁又能说它是错误的呢?这种谶言的内容本来就虚无缥缈,只要说得通,只要上位者相信,那就怎么样都行。

  “陛下,臣有话说……”有人忍不住出声。

  思王被废太子位之后,亲信大臣虽然被驱逐得差不多了,可满朝之中,总还有一两个愿意为他说话的。

  但下一刻,皇帝的反应就让所有人都噤若寒蝉了。

  “朕没有问你。”皇帝冷冷道,“朕问的是思王。”

  “臣惶恐,请陛下听臣辩解。”

  这种情况下,魏临竟还能保持镇定的神情和仪态,没有慌乱无措大哭大闹,就连皇帝在猜疑的心情之下,都有几分赞赏。

  “你说。”

  魏临:“几日前,兵曹收到一份奏疏,来自折冲都尉胡凌与果毅都尉吕诵联名。”

  皇帝莫名所以,我和你说谶诗,你提半个月前的奏疏作甚?

  但他没有打断魏临,而是任由他继续说下去。

  中书侍郎吴璟却蓦地生出一丝不妙的预感。

  这种情况下,思王本不应该如此冷静的,他应该声泪俱下为自己辩解,说这些谶诗都是胡言乱语,自己绝对没有一丝不臣之心才对,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提起另外一件莫名其妙的事情来。

  他忍不住微微抬头,像魏临之前一样,往凉亭处的方向望了一眼。

  太远了,自然什么都没看到。

  巫蛊案后,魏临被放出来听政,虽然没了太子之位,但皇帝却将兵曹的一部分职能分与他,让他有事可做,不过在此期间,魏临并未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政绩,益阳王随军出征立下大功之后,思王就越发被衬托得黯淡无光了。

  魏临道:“胡凌与吕诵联名弹劾程载魏善等人,因查无实据,且端午将近,臣不愿坏了陛下的心情,是以将此奏章压下,打算等节后再呈上,然而今日吴侍郎所言,却令臣不得不联想到此事。”

  皇帝皱眉:“胡凌吕诵因何事逾距弹劾上官?”

  魏临从怀中摸出一封奏疏,双手恭敬呈上:“只言片语无法阐明,还请陛下阅览。”

  皇帝自内侍手中接过,翻开一看,眉头却是越皱越紧。

  吴越富庶,天下皆知,吴越皇宫中有数之不尽的宝物,这也是世人能预料得到的,魏军之所以急吼吼直奔吴越都城,不惜与齐军一战,除了抢占地盘优势之外,为的也是吴越皇宫里的那些珍宝。

  当初齐军入城之后抢掠了一部分,但他们还来不及搬运走,就被后脚杀到的魏军又抢了回去,这些珍宝后来都陆续被运回魏国京城,一部分没入国库,还有一部分,自然进了永康帝私人的腰包。

  这些珍宝到底有多少,别人不知道,皇帝心里是清清楚楚的,因为程载魏善他们在清点装运财物的时候,肯定要整理出一份清单,这份清单后来被转呈到了皇帝手上。

  在看到那份清单之后,饶是贵为天子,永康帝也不得不惊叹吴越的富有。

  但是胡、吕二人的这份奏疏上,却说程载魏善他们呈给皇帝的清单,其实只记载了一部分,还有一大批财物被私匿下来,没有登记造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