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现言 > 天香 > 第52章

天香 第52章

作者:梦溪石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3-12-26 10:03:35 来源:免费小说

  伴随着她的话,向来脸皮极厚的魏初竟然吭吭哧哧红了脸。

  顾香生又问:“说罢,他到底叫什么名字,是何来历,品行如何?”

  魏初噗嗤一笑:“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是我娘呢!”

  顾香生没好气:“我还不是怕你吃亏上当!”

  魏初还很傲娇:“我能吃什么亏,就算吃亏,那也是别人吃亏!”

  死鸭子嘴硬!

  顾香生也懒得戳穿她了,说话间,二人来到酒肆,进了内堂,在伙计的引导下找一处地方坐下。

  为了出入方便,两人今日换了一身男装。

  当然,女扮男装和真正的男人差别还是很大的,一般不会真有人眼力劲差到那种地步。为了方便出行,大街上穿男装的贵族妇女也比比皆是,蔚然成风,那种虚凰假凤却被错认误会的狗血桥段是不可能出现现实里的。

  酒肆里的确热闹得很,大堂之中正分为两桌辩得热闹,旁人亦听得津津有味,谁也没空朝顾香生她们看上一眼。

  这年头没有“莫谈国事”的限制,乱世之中风气反而更加开放,虽然眼下不如战国时代那般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但高谈阔论的风气却更胜以往,尤其在大魏潭京,这种天下名士齐聚之地,处处都可以看见文人辩得面红耳赤的情景。

  其中更以*庄和杜康酒肆为翘楚。

  但*庄菜色精致,档次毕竟更高一筹,不是寻常人想进就能进的,饶是家境小康,一个月进上那么三五回,就要捉襟见肘了,相比之下,杜康酒肆的价格和环境都显得更亲民一些。

  她们刚坐定没多久,便有声音传入耳中:“却说这京城世家,若论底蕴,当属张家和焦家为其中之最,想当年,前朝太、祖皇帝立国时,曾命人撰世家谱,其中就以张、焦、林、王四家为首,可惜时过境迁,别说林、王两早已风流云散,连鼎鼎大名的醴陵张家,都没落至此,连女儿都被目为货物!”

  顾香生听见这话,脸上便带了惊容:“这人如此大胆,竟敢口出狂言!”

  也不怪她如此吃惊,皆因对方口中说的醴陵张家,就是如今任太府卿的张缄。

  张缄是张家嫡支,也是如今张家唯一出仕的人,而前不久,张缄的两个女儿,张盈与张蕴,都和胡维容一道入了宫,成为皇帝的嫔妃。

  所以那人所说“连女儿都被目为货物”,指的必然就是这一桩。

  讽刺张缄攀龙附凤不要紧,话语之间,好像竟连皇帝也捎带上,端的是胆大包天。

  魏初却见怪不怪:“这有什么,杜康酒肆素来是出了名的言行无忌,在这里头说话,不管如何过分,官府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不去外头大肆宣扬,就不会有人多管闲事。再说了,陛下提倡文风,若因言获罪,岂非要将文人都吓跑了?”

  顾香生一针见血:“就算你长篇大论,我也知道你只是为了某人才来的。”

  魏初故作无辜:“为了谁?”

  顾香生似笑非笑,纤纤素手往酒肆中某处一指:“难道不是为了他吗?”

  所指之人,正是那日在公主府里与魏初邂逅的那个书生。

  魏初脸色爆红:“谁说是为了他!我自己想来看热闹不行么?”

  顾香生压根就不接她的话茬,直接就奔着自己想知道的问题去:“事到如今,你还不肯告诉我他到底姓甚名谁么,若只是寻常文士,如何又能出入公主府,拿到品香会的请柬?”

  魏初抿抿唇,终于揭开谜底:“他叫钟岷,字闲山,本人只是寻常书生一个,正准备参加明年春闱,他有个表舅,时任刑曹尚书。”

  顾香生恍然大悟:“就是那个破了坠马案的崔沂中!”

  转念一想又觉得不对:“他既然准备参加春闱,必然是不肯利用关系为自己通融的清高之人,这样一个人,不大像是会出入公主府宴会的人,难不成他还是专门冲着你去的?”

  魏初没有吱声,但她的脸色已经出卖了她。

  顾香生心下好笑,还想再打趣她几句,便听见方才那人的点评受到周围不少人的应和,大家纷纷请他再多说一些。

  对方心中得意,语气里未免也带了一些出来,喝口茶润润喉咙,便接下去道:“再说如今大魏几大家族,原本当以严、程、顾三家为首,可惜顾家自断臂膀,如今不过是陈年朽木,不知何时就会彻底烟消云散,不提也罢。”

  旁人便有些讶异:“这一代的定国公,文名满天下,连当今天子都要礼让三分,想来顾家中兴有望,为何反倒是不提也罢?”

  那人高声道:“依我看,若论文才,自然还是以齐国戚竞为首,所谓北戚南顾,实则不过为了给自己脸上贴金罢了!”

  有人反对:“兄台所言未免过于武断了,正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如何能说顾公就一定不如戚公?”

  说话之人,正是魏初心心念念的钟岷钟闲山。

  那人摇摇头:“辞藻浮丽,连篇累牍,华而不实,一叹三咏,定国公的文章,如何能与戚公相比?别说戚公了,就是本朝尚书令王公,当世大儒孔公,哪位不比他强?”

  顾香生奇道:“这人和我爹有仇?”

  虽然她也不觉得自己老爹在文学上当真就达到了文豪的程度,可也不至于被贬低成这样吧?

  魏初也很奇怪:“不知道,回头私下再打听打听。”

  钟岷正待继续往下说,却听得旁边有人出声道:“好啦,正如方才所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这种事情辩出个高下,又有什么意思?不如说说近来的事情罢,我听说吴越有意与魏国联姻,不知诸位如何看?”

  这人顾香生和魏初都认得,许久以前她们晚上去*庄吃饭,遇上那里的对联比赛,当时为比赛充当评判的其中一人,就是眼前这个袁佑,对方还是大儒孔道周的学生,虽无官职在身,却素有些名望。

  看在他的面子上,两方人马暂时休战,继而讨论起魏吴联姻的事情来。

  这时候,魏初和顾香生她们也从酒肆伙计的口中打听清楚了,方才与钟岷辩驳的人,姓杨名贤,与在场其他人一样,都是明年将要参加春闱的士子,读书人好清谈,眼下也不例外,这些人又没官职在身,说话自然更加随意一些。

  正如魏初所说,这杜康酒肆的言论的确甚为自由,颇有百家论战的局面,只是春秋战国的辉煌不再,这些高谈阔论,也免不了带上几分世俗之气。

  那杨贤当先便道:“名为联姻,实则结盟,北齐忙于与回鹘打仗,吴越便想趁机捡便宜,又怕大魏在背后捅一刀,所以才想出结盟的主意,其实不过是为了拉拢魏国一起跳坑,合力发兵伐齐而已!”

  这番推测有理有据,且说出了众人的心里话,他话音方落,酒肆之中便陆续响起喝彩声。

  杨贤微微一笑,朝四下拱手。

  袁佑笑道:“好一个拉魏国一起跳坑!那依杨兄看,这个坑,大魏到底该不该跳呢?”

  杨贤不假思索:“自然不应该!吴人奸狡,毫无信用,自己想捡便宜,又不敢出手,还妄想魏国会上当,联弱抗强之策,早在当年诸国用以抗秦时,就已经被证明是失败了的。只要唆使魏国上当,引得魏、齐打仗,吴人便可从中渔利,此等祸水南引之计,魏国万万不可上当才是!”

  若说他先前那番话得到满堂喝彩,现在这个观点,却就有许多不同的声音了。

  钟岷道:“杨兄此言差矣,战国距今已千年有余,正所谓今非昔比,何能将陈年典故生搬硬套?吴人固然别有用心,但若能与其联合,对大魏来说也并非全无好处。”

  杨贤反问:“如今南蛮之地又起叛乱,朝廷势必要派兵平叛,西南尚有大理在侧,此时朝廷若是再分兵北上,国内空虚,若南蛮与大理趁势而起,大魏左右难顾,又该如何是好?”

  杨贤旁边一人高声道:“不错!以吴越实力,想要称霸天下,只是痴心妄想!既然如此,他们想要与大魏联姻结盟,所图者,无非为保自身平安罢了。但若魏国当真与之结盟,吴人可信与否暂且不提,此举却一定会引起北齐警惕,继而招来为大魏招来无妄之灾,诸君莫忘了十五年前的深州之盟!”

  所谓深州之盟,就是在永康八年,齐、魏双方签订的一个盟约。

  当时刚登基没多久的永康帝满腔雄图大略,野心勃勃,想要统一天下。为了达到对别国形成震慑的效果,他首先选择的便是与魏国实力相当的齐国。

  魏国首先找借口在魏齐边境点燃战火,战争一触即发,很快变成小规模战事,但因魏国这边指挥失当,最后反而连失二城,包括深州在内的两个州郡被划入齐国的疆域之内,永康帝的勃勃雄心也被这一仗彻底打垮,最后还订下了深州之盟,将那两个州郡拱手相让。

  虽说那一场战事距今已经十五年,但许多大魏人都引以为耻,不愿多提,此时听见深州之盟,便都齐齐变色,沉默下来。

  杨贤接上那人的话,道:“周兄所言,深得我心,与吴越结盟,实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甚至会为大魏带来百年之祸,是以,倡议结盟者,与卖国无异!”

  这话明显是针对钟岷方才的发言,而且说得实在是有些重了,钟岷脸色涨红,想要反驳,终因口齿不甚伶俐,而只能被杨贤等人压着打,在辩论中登时落于下风。

  被杨贤称为周兄的人见状调侃道:“钟兄拙于言语,想必笔锋凌厉,不如你将想说的话写在纸上如何?”

  众人闻言便都笑了起来。

  钟岷言语讷讷,越发说不出话来。

  他本就不是口齿伶俐,能言善辩之人,否则也不至于那天在公主府找上魏初,却反被魏初驳得半句话都说不出来。

  魏初急得对顾香生直叨叨:“怎么办,他说不过人家了,这可怎么办!”

  顾香生苦笑:“你方才还口口声声说不喜欢他呢,现在扯着我的袖子干着急又是怎么回事?”

  魏初:“我欺负他可以,但别人怎么一样?”

  顾香生不禁为这番理论绝倒。

  魏初却已经有点按捺不住了:“不行,我要帮他骂回去!”

  顾香生连忙将人给按住:“他们文人吵架,你跑去掺和又算怎么回事,只会越发让他被别人耻笑的!”

  钟岷若是知道心上人不仅看见自己的窘迫,还要为他出头,肯定不可能是兴高采烈的反应。

  魏初沮丧:“那怎么办?”

  此时杨贤等人的雄辩滔滔,已经引起不少人的共鸣,钟岷因为不善言辞,反被逼入不利的境地。

  许多人都觉得,齐国北有回鹘牵制,南有吴越为屏障,根本不敢在现阶段对魏国做什么,如果不去主动招惹它,这种太平日子就可以继续过下去,现在这样的局面已经很理想,实在没有必要跟吴越结盟,兴起兵火之灾。

  虽说眼前只是一场读书人的口舌之争,但杨贤的想法,未尝也不是现在魏国大多数人的想法。

  袁佑也赞同颔首:“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乃天下大势,不可逆也。然如今时机未至,贸然与吴越结盟,若吴越有所动静,齐国便可以此为借口兴兵南下,届时魏国南方叛乱未平,难免疲于奔命,而吴越却可借此扩展疆土,得渔翁之利!”

  身为孔道周的弟子,他的发言是很有影响力的,杨贤见袁佑也站在自己一边,心头不由微微自得起来。

  可还未等他的得意稍稍维持得更久一些,便听见一人朗朗道:“袁先生之言,恕我不敢苟同!”

  ☆、第51章

  听见这声音,杨贤一愣——不是因为有人驳斥了袁佑的话,读书人好辩,在酒肆这种地方高谈阔论,本来就要做好被驳斥的准备,而是因为反驳袁佑的,居然是个女人。

  而且还是个少女。

  一愣之后,杨贤心里蓦地升起一股怒意。

  自己居然被一个女人驳斥了!

  他下意识望向声音来处,却又是一愣。

  对方虽然穿着男装,也并未特意掩饰身份,只是容貌之清丽,却大大出乎杨贤的意料。

  大部分人在对待美丽的事物时,总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去悉心维护,杨贤虽然还是很生气,但为了表示风度,并未疾言怒色,而是勉强压抑住怒意,沉下声音,不悦道:“小娘子何许人也,为何口出狂言,须知此处并非汝等玩耍之地,还是快快别处去罢!”

  顾香生脆声道:“谁说我在玩耍了?听说杜康酒肆群英荟萃,皆为苏秦张仪之士,是以慕名前来,可难道这里原来只许男人辩,不许女人辩?只许士人辩,不许庶民辩?”

  杨贤皱眉,只觉她胡搅蛮缠,正要出声斥责,却听袁佑缓声道:“坐而论道,自然人人论得,小娘子有何见解,不妨仔细道来。”

  顾香生笑道:“还是袁先生明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只要言之有理,于国有利,又何必分什么男人女人,贩夫走卒,须知女中亦有巾帼,屠狗之辈也能出豪杰,不以理服人,反倒以身份来论高低的人,眼光格局便可见一斑呢!”

  被鄙视“眼光格局可见一斑”的杨贤脸色微青。

  他要是张口反驳吧,正好坐实了对方的话,而且还显得特别小气,要是不反驳吧,又像是被对方说得理亏了。

  不过杨贤不开口,不代表他的朋友也会坐实他被一个小女子欺负,方才帮着杨贤驳斥钟岷的周姓书生便道:“以身份论人,自有其道理所在。士者,国之栋梁也,进可治国平天下,退可教书育人桃李芬芳,女子却只懂得成日里梳妆打扮,为了点内宅琐事斤斤计较,何足道也?”

  顾香生毫不动气,反是笑吟吟:“令堂难道不是女人?若无她十月怀胎辛苦养育,又何来今日的阁下?本朝太、祖不禁女子谈论国事,却曾说过空谈误国,这‘空谈’者所指,肯定不会是‘成日里梳妆打扮,为了点内宅琐事斤斤计较’的女子罢?”

  袁佑叹道:“好个伶牙俐齿的小娘子!周贤弟方才看轻你,的确是他言行欠妥,不过你说你不敢苟同我的话,却又有何依据?”

  他一发话,顾香生也不再与杨贤等人纠缠:“袁先生勿急,且容我一一道来。”

  “窃以为,方才杨郎君有句话说对了,今非昔比,时移势易,的确不能将春秋战国之策生搬硬套,吴越想与大魏结盟,必然也有它自己的打算,但此事于大魏,却并非半点好处也无。”

  “恰恰相反,齐国如今耽于北方战事,无暇南顾,于魏、吴来说,正是大好时机,若两国能同心协力,未尝没有瓜分齐国的机会。齐国这个心腹大患一去,余者自然不足为虑,无法再对大魏造成威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