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现言 > 天香 > 第157章

天香 第157章

作者:梦溪石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3-12-26 10:03:35 来源:免费小说

  毫无疑问,齐君是个聪明人,但自古宫廷政变流血事件,往往充满了偶然性与戏剧性,又不是谁智商高谁就能笑到最后,更重要的是,她知道夏侯渝也有意于皇位,要命的是他现在却不在京城,一旦涉及帝位传承,他远在天边,无疑就等于失了先机。

  但她毕竟经历过宫变,比起嘉祥公主要多些经验:“现在下令全城戒严的人,一定就是掌握了皇宫的人,六殿下恐怕没有这样的能力,依你看,大殿下先前在金吾卫的地位如何?”

  嘉祥公主:“我不太清楚,只知道金吾卫大将军钟锐对陛下忠心耿耿,论理不应该出什么问题,除非……”

  除非宫里有第三拨势力发动宫变。

  这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她们两人现在身在宫外,能得到的讯息有限,一切只能靠猜测和等待。

  出城不便,顾香生暂且就在公主府住下,照这种情况,蒙学短期内也不可能重开了,毕竟城门紧闭,谁都出不去,这种时候小孩子的父母更不会让他们乱跑。

  不久之后,管家来报,说刘筠果然收拾了东西忿忿不平回兴国公府去了,嘉祥公主也没管他,只让管家多去打探消息。

  夏侯淳与夏侯沪进了宫就没再出来过,所有人都在关注他们的一举一动,连带这两人府邸周围,也都不时出现可疑人影。

  伴随着全城戒严,整座上京城都弥漫着一股难以言喻的诡谲氛围。

  秉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顾香生待在公主府里陪嘉祥公主,一直都没出去过。

  不过消息仍旧断断续续传到她们耳朵里。

  宫里走水的第三日,原本应该进行的朝会被通知暂停,据说连丞相于晏和八王夏侯潜想要入宫,都在宫门口被拦了下来。

  没有人知道宫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与此同时,关于齐君弑杀灵空和尚而遭到报应的传言,正悄悄在京城散布开来。

  ☆、第129章

  不得不说,在宫里接连三天没有传出消息来之后,虽然偌大京城暂时没有因为戒严而产生物资紧张的现象,各级官府也都还算有序运行,但百姓们都觉得皇宫里一定发生了天大的事情,说不定天子早就已经遭遇不测了,只是碍于某种因素秘而不宣,更有人因此联想到秦始皇死的时候,被李斯与赵高合谋隐瞒的典故,市井之中充斥着诡秘而荒诞的谣言,而这些谣言不单为越来越多的百姓取信,甚至连齐国上层的信心也开始发生动摇。

  夏侯礼自登基以来,统治齐国长达三十年之久,在他治理下的齐国,北拒回鹘,南征吴越,灭南平,慑魏国,俨然天下第一强国,对内他则采取轻徭薄赋的策略,又很注意提拔寒门,一次次扩大科举规模,普及乡学、县学、州学等,虽然他早年因为杀害兄弟的传言而名声不好,又因多疑善变,杀人毫不手软,而使得齐国上层私底下称其残忍嗜杀,甚至还有人说齐君其实是地狱恶鬼托生的,不过夏侯礼在齐国普通百姓心目中的名声却一直都很好。

  简而言之,这三十年的时间没有白白耗费,起码在宫里沉寂三天之后,京城还没有乱起来,齐国也还没有乱起来,由此可以证明齐君的统治手腕的确有其成功独到之处,撇开两极化的名声不说,单是这份对臣下的震慑力,就足以傲视其它各国了。

  这一日傍晚,顾香生正待在花厅里与嘉祥公主吃茶说话,便见外头出去打探消息的仆人匆匆归来,说是桓王府那边有了动静,说是桓王忽然发疯,在院子里大喊大叫,嚎啕大哭,又骂奸臣贼子,又捶胸顿足说儿子无能,王府的人都被吓坏了,赶紧派人去请大夫。

  “我要去看看八兄!”嘉祥公主一听就坐不住了,她这几天一直担惊受怕,唯恐宫里头传出不好的消息,但万万没想到,第一个不好的消息却是来自桓王。

  顾香生道:“我与你一起去罢。”

  嘉祥公主没有拒绝,这几日她虽然很少出府,外面的消息却一个个都是不好的,搅得她心神不定。老大与老六进了宫,至今没出来,老三是个没胆量的,见状肯定跟不会冒尖,老五和老七又去渤州了,一时半会也指望不上,结果连现在老八也出事了,这怎么能让人不多想?

  再想深一层,如果皇帝现在在宫里真出了什么事,又没来得及立下遗诏,可以想象齐国立时就会乱成何等模样,嘉祥公主再不受宠也是位公主,皇室乃至齐国的命运是与她息息相关的,她自然万分不愿意看见这样的景象。

  二人很快来到桓王府,这里眼下已经乱作一团,嘉祥公主她们刚到门外,就已经听见里头的哭闹声,她等不及下人通报便走了进去,却见夏侯潜正披头散发在院子里发疯,身上只穿了件单衣和亵裤,旁边下人拿着外裳想给他披上,就是靠近不了,一靠近就会被夏侯潜抢过衣服丢进池子里,再看旁边池子,已经丢了好几件衣裳。

  王府女眷在旁边要么嘤嘤哭泣,要么苦苦哀求夏侯潜穿上衣服,都无济于事。

  见嘉祥公主到来,桓王妃连忙迎上来,双眼通红:“你可算是来了!”

  “嫂嫂,八兄他,他怎么成这样了?”嘉祥公主看得目瞪口呆,连说话都有些困难起来。

  桓王妃拭泪道:“我也不晓得,昨日从外头回来就这样了!”

  嘉祥公主很吃惊:“可八兄不是被拦在宫外吗,怎么……”

  连皇帝的面都还没见着,怎么就成这副模样了?

  正说着话,隆庆长公主也来了。

  桓王妃等人赶紧迎上前,只有夏侯潜一个人还在院子里发疯,周围围了好几个仆人,都是生怕他往池子里跳的。

  众人也没心思寒暄,隆庆长公主就问:“这是怎么回事?”

  桓王妃将方才的话重复一遍,又道:“夫君回来之后,就把自己关在书房里,谁去叫也不开,等傍晚快吃饭时,我就亲自过去喊,谁知竟听见他在里头大喊大叫,我便赶紧进去看,不看不打紧,进去之后才发现他竟是在撕书,一边撕还一边往嘴里塞,这,这简直是……”

  她说着说着,眼眶又红了。

  隆庆长公主:“找太医来看了没有?”

  桓王妃:“宫门都落锁了,太医出不来,只能找外头的大夫,大夫说这是受了刺激以致癫狂,说……”

  那些岐黄术语她也复述不来,便看向旁边的管家,管家倒还记得,便道:“大夫说这事七情所郁,惊吓过度,故而迷塞心窍,妄言叫骂……”

  隆庆长公主蹙眉打断:“方子呢?大夫开了方子没,怎么治?”

  管家叹道:“开是开了,郎君至今也灌了几碗下去,却没什么成效!”

  这都叫什么事啊!

  隆庆长公主看着这一府上下的愁眉苦脸,心情恶劣之极。

  原本其他人不在京城,大家都在揣测,若是宫里当真出了什么变故,说不准这皇位当真要便宜了老八,谁知道老八却经不起打击,宫里出事他就吓得发疯,完全指望不上,难不成最后还要将老三那摊烂泥扶上墙不成?

  桓王妃六神无主,连请人进去里头说话都不记得了,还是管家道:“几位贵人不如先入屋稍坐再说罢?”

  隆庆长公主看了蹲在池塘边看鱼的夏侯潜一眼,长长叹了口气,当先走了进去。

  顾香生站在旁边从头到尾没说话,却是仔仔细细在看夏侯潜,此时众人入屋,她却还站着没动,嘉祥公主碰了碰她。

  她小声道:“你觉得你八兄果真是疯了吗?”

  嘉祥公主也小声道:“应该是罢。”

  顾香生:“你八兄平日里是不是很爱干净?”

  嘉祥公主点点头:“你怎么知道,他这毛病打小就有,读书的时候每日书案都要擦过几回才肯把书放上去的。”

  听见这话,顾香生脸上表情变得有点精彩,但她什么也没说,反而拉着嘉祥公主一道跟进去了。

  独留夏侯潜蹲在池塘边不肯走,众人只好由着他去。

  屋里的氛围有些沉闷,隆庆长公主在宗室里的地位已经很高了,跟皇帝关系又亲近,但这回她也进不了宫,只能在外头等消息,心里的焦虑不比其它人少。

  老实说,皇帝若真没事,早该传消息出来了,甚至就算是夏侯淳或夏侯沪这两兄弟的其中一个胜出,他们也会第一时间传出消息,以正名分,而不是任由谣言满天飞,任由满京城的人在外头胡乱猜测,但大家现在甚至都不知道宫门是谁下令关闭的,想要探问都无从探问起,夏侯淳和夏侯沪两家府上因为他们的有去无回,这会儿正愁云惨雾,氛围不比这里好多少。

  隆庆长公主就道:“宗室里这两日有些声音,说是要将夏侯泷从长州召回来。”

  除了顾香生,在场的人俱是一愣。

  夏侯泷是先帝长子,先帝当年有六个儿子,正好按照仁、义、礼、智、信、俭来命名,当今皇帝夏侯礼排行第三。

  当然按照齐国的规矩,皇位不一定得立嫡立长,但前边有两个成年兄长,皇帝一般肯定会先从老大开始挑选起,夏侯礼一开始的机会并不大,后来还是前边两个兄长早逝,夏侯礼又能干,这皇位方才落在他手上,不过关于他那两位兄弟的死因一直就疑云重重,许多人都说这其中肯定有夏侯礼做的手脚。

  无论如何,这些传言只是捕风捉影,没有真凭实据,但夏侯礼登基之后的确,的确有一批人因此被罢官或被问罪,这些人都是从前支持或亲近夏侯仁和夏侯义的。

  作为夏侯仁的长子,夏侯泷自然也有一批拥护者,当年夏侯仁死的时候,他年纪还小,掀不起什么风浪,后来就直接被夏侯礼被封到长州去了,又暗中派人密切监视,这些年夏侯泷也就是一个普通的王爵,他手上没兵权,又没有人马,便是想干点什么阴私,立马也会被人发现举报给皇帝,除了老老实实低调做人,没有别的选择。

  不过这次宫里出了变故,又让人想起这位先帝长孙来,便有人提议,非常时刻,应该将夏侯泷接回京城,国不可一日无君,如今居长的夏侯淳也在皇宫,还不知生死,其他几个儿子,要么不顶事,要么远在天边,有一个夏侯泷在,万一出什么事,起码夏侯家还能有人继承帝位。

  这话当然也有人反对,说皇帝现在又不是没儿子,再怎么也轮不到夏侯泷,要知道渤州那边还有夏侯渝和夏侯洵呢,便是将他们接回来,都好过让夏侯泷来接任帝位。

  持这种意见的人就包括隆庆长公主,她与夏侯礼交好,不管是为自己着想还是为夏侯礼考虑,自然都希望由夏侯礼的儿子来继承帝位。如果换成夏侯仁的儿子来继位,她往后不说还能不能有现在的风光,只怕长公主的尊荣就不复以往了。

  但支持夏侯泷的人里不乏宗室耋老,有些辈分甚至比先帝还高,他们的意见长公主不能忽略,朝臣更不能忽略,接夏侯泷来京的人昨日已经出发了,长公主也派人快马加鞭去渤州通知夏侯渝和夏侯洵回来,现在两个在宫里,一个忽然发疯,剩下一个老三中看不中用,就只能看老五和老七的了。

  嘉祥公主听出个中利害,忙问道:“朝臣们怎么说的?”

  隆庆长公主摇头:“他们还未表态。”

  如果皇帝当真已经遭遇不测,那么最重要的便是宗室与朝臣的态度。

  在夏侯礼的强势之下,朝廷里现在并没有野心大得想要称帝或摄政的臣子,这是好事,也是坏事,臣子弱势,就意味着宗室的意见至关重要,现在宗室里很多人倾向于让先帝长孙夏侯泷回来继位,这不是隆庆长公主一个人就能反对得了的。

  在场都是女眷,她也不欲多说,寥寥两句,足以让在场的人心情沉重。

  隆庆长公主坐了一会儿,见夏侯潜果真病入膏肓,一时半会只怕好不了了,脸上难掩失望,便告辞离去,匆匆前往另一个侄儿,三王夏侯瀛府上了。

  在她看来,夏侯瀛再不济事,总归还是皇帝的儿子,如果老五和老七两个人赶不回来,也只有这个夏侯瀛,还能与那位先帝长孙争一争了。

  她一走,桓王妃又哭了一场,嘉祥公主与顾香生安慰几句,也而有些坐不下去,只能也起身告辞。

  离开桓王府,顾香生对嘉祥公主道:“公主不必管我了,我先去别的地方转转。”

  嘉祥公主:“如今全城戒严,你还是不要乱逛的好,免得被冲撞了。”

  顾香生:“我去阿渝家里看看,如今他家里没个主事的,怕会乱了分寸,他临走前曾托付过我,我不好不管,只看一眼便回去。”

  嘉祥公主啊了一声:“原来是主母巡视府里呢,那快去罢,我可不能拦你!”

  她在人前是个很腼腆的人,但如今与顾香生熟了,也会开两句玩笑了。

  顾香生脸一红,嗔怪地看了她一眼,却没有否认。

  嘉祥公主抿唇一笑,越发坐实了自己的猜测。

  夏侯渝若真能与顾香生在一起,她自然乐见其成,怕只怕顾香生身份有些敏感,容易被有心人拿来作文章。

  但话又说回来了,她自己与刘筠的婚事,称得上门当户对,可到头来又如何呢,当初未出嫁前,她还暗暗高兴,心想刘筠不是刘家长子,也就不用承担起为刘家开枝散叶的重任,夫妻俩的日子也更随心所欲一些,谁能料想到头来问题却不是出在子嗣上,可见这世间人与人之间总要讲些缘分,若是有缘无分,到头来也只是镜花水月罢了。

  “公主,咱们回府吗?”公主府下人问道,拉回了嘉祥公主的心神。

  那头顾香生已经不见人影了,嘉祥公主压下心底淡淡的失落,嗯了一声:“回府罢。”

  ……

  对于一座暂时没有主人的府邸而言,只需要谨守低调本分,不冒头不逞能,尤其在越乱的时候越是如此。

  夏侯渝不在,远王府就由上官和作主,他将内务丢给管家处理,自己则成日躲在书房看书写信。

  信自然不是普通的信,每两日一封,基本都是京城大小事情,这几日虽然封城,但想要送消息出门,也不是没有办法的,上官和写信的频率还更高了些,变为一日一封。

  眼下京城人心浮动,各种消息纷至沓来,有些真,有些假,这时候他就要先进行辨认,然后将自己认为可信的消息放入信中告诉夏侯渝,因为他所说的每一件事,将会直接影响到夏侯渝的判断和行事,因此至关重要。

  此时在他面前摊着五六张纸,每张纸上写着一件事,都是上官和自己整理出来的,他咬着笔杆皱眉头,心神却压根没落在上头,而是在思忖夏侯渝还要多久才能收到消息,又要多久才能回京,是否还赶得及。

  敲门声响起。

  “进来。”上官和道。

  “上官先生,外面有位娘子求见,对方说姓顾。”

  姓顾的娘子一入耳,上官和哪里还会不知道是谁?

  “赶紧将人请进来奉茶,我这就过去!”

  夏侯渝临走之前再三嘱咐,要多些照顾顾香生那边,她若有什么要求或需要,只管当成夏侯渝自己的需要来办。

  上官和听出这里头的弦外之音,自然不敢有所怠慢,先前夏侯渝有事没事在他面前扎的那一堆绢花,他现在也知道是给谁准备的了,别说夏侯渝一个皇子,便是寻常百姓人家的男人,怕是也没有给心上人扎绢花的,这其中的心意毋庸置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