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现言 > 天香 > 第127章

天香 第127章

作者:梦溪石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3-12-26 10:03:35 来源:免费小说

  顾香生:“能够与你重逢,看见你安然无恙,我很快活,很欣慰。”

  夏侯渝的神情越发柔软:“我知道。”

  被他这样看着的人,只怕没有不会溺毙在那样的视线里的。

  顾香生微微移开视线:“只可惜在你最艰难的那几年,我没能陪在你左右。”

  其实当年在魏国边境分别时,顾香生是想让夏侯渝跟着自己一道走的,但她那时候自身前途未卜不说,对夏侯渝而言肯定也不是个好选择,他出身齐国,只要不想默默无名一辈子,终有一日还是要回到那里,这是一开始就注定的路。

  美人计没能奏效,夏侯渝有点遗憾,不过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欲速则不达,他也不着急:“我反而很庆幸,当时你没有跟我回齐国,否则那时候我也护不了你,反而会累你受苦。”

  他们为彼此着想的心都是一样的。

  不管这种着想,是出于友情,亲情,还是其它。

  夏侯渝只知道,在他年幼最孤单无依,最困苦艰难的时候,顾香生出现在他面前,伸手拉了他一把,充当了母亲,姐姐,甚至是更重要的地位。

  从此埋下的种子便慢慢萌芽,最终长成参天大树。

  顾香生抿唇一笑。

  雨停了,夏侯渝收了伞。

  卖花的小姑娘正好提着篮子路过,里面装了满满一篮子桂花,上面还沾着雨水。

  顾香生只看了一眼,夏侯渝便注意到了。

  他叫住小姑娘,买下那一篮子花,递给顾香生。

  顾香生忍不住笑:“我长这么大,只有送别人花的时候,还没有人送过我花呢!”

  夏侯渝很高兴:“那我岂非就是头一个了?”

  想想又有点嫉妒,她说送别人花,那想必也是送过徐澈和魏临。

  不过那又如何呢,送过的花早已凋零,以后的花却还未开。

  想及此,他就重新心情愉悦起来。

  “你与我一起回去吗?”顾香生问。

  夏侯渝摇头:“不了,我来邵州带了些人,他们还在客栈等我,其中有我大兄的眼线,我不想让他们过分关注上你,偶尔过去找你也就罢了,像昨日那样留宿,可一不可再。”

  顾香生一听,就明白了个七八分。

  之前她就听说过,齐国皇帝正当盛年,同样没立太子,跟当初魏国永康帝的情形差不多。不同的是,齐君能干的儿子更多,人往高处走,私下里勾心斗角自然难免,但齐君比永康帝还要强势,所以齐国上下还算团结,并未像魏国那样闹得不可开交。

  夏侯渝那位大兄,便是当年诸国会盟时,作为齐国代表出席的景王夏侯淳。他是长子,却不是嫡子,因为齐君的皇后早逝,没有留下嫡子,夏侯淳勇猛无双,为齐国立下赫赫战功,按理说继位的可能性最大,但齐君暂时却没有封他为太子的意思。

  除了早夭的老二和老四之外,如今齐国皇室,能与夏侯淳一争的,尚有三皇子夏侯瀛、六皇子夏侯沪、七皇子夏侯洵、八皇子夏侯潜,个个已经成年,各有所长,这竞争力可比魏国要激烈得多了。

  夏侯淳估计对这帮子弟弟早就头疼死了,冷不防又冒出一个夏侯渝,从一开始的毫不起眼,硬是为自己争得一席之地,他能看夏侯渝顺眼才怪。

  这次夏侯渝跟着他出来,随身奉着皇帝密旨考察南平民情,为以后齐国的统治做准备,这一点夏侯淳约莫是不知道的,所以他看见夏侯渝离开南平京城,四处游荡,反而很高兴,巴不得夏侯渝不要跟在自己身边,但又不能放任他脱离自己的控制,便还要派上眼线盯着。

  能够被皇帝委以密令,这说明夏侯渝的确在齐国是有些地位的,也难怪夏侯淳会对夏侯渝心怀忌惮。

  顾香生:“那你打算做些什么,总不能就这样回去交差罢?”

  夏侯渝露出有点狡猾的神情:“交差的事情,我自有计较,你不必担心,在邵州,我只需要做好一件事便够了。”

  顾香生回以疑惑的眼神:“嗯?”

  夏侯渝:“自然是扮好一个久贫乍富,只知游荡享乐的纨绔子弟。”

  他似乎怕顾香生不明白,又解释道:“我在齐国兄弟众多,大兄不唯独忌惮我一个,但我近来办成了两件差事,得陛下亲口赞赏,他这次与我出来,心中定然不快,所以我还须低调些好。”

  顾香生问:“你大兄是个什么样的人?”

  夏侯渝:“勇猛无双。”

  顾香生:“行事缜密否?”

  夏侯渝摇头:“勇猛有余,缜密不足,略显莽撞。”

  顾香生眼珠一转:“你若是在邵州什么也不做,也不太能取信于人,想让你大兄觉得你游手好闲,不足为虑,我倒是有个主意。”

  夏侯渝笑道:“还请香生姐姐指教。”

  这声香生姐姐叫得甜腻,令顾香生忍不住白了他一眼,方才道:“跟我来。”

  两人一前一后,一个提着油纸包,一个提着花篮,在邵州城穿街走巷,夏侯渝跟在后头七弯八绕,半天才来到顾香生所指的目的地。

  财源赌坊。

  夏侯渝:“……”

  顾香生说了声“走罢”,便当先走进去,夏侯渝来不及拉住她,只好跟在后面。

  邵州城内,认得顾香生的人虽然不少,但这会儿每个人注意力都在自己的赌桌上,眼里除了银子,再容不下别的东西,自然也不会去关注别人。

  “你想玩什么?樗蒲?押花?字宝?骨牌?斗兽?”顾香生扭头问他,又自言自语道:“樗蒲太花时间了,要不还是押花和斗兽罢?”

  夏侯渝:“……”

  香生姐姐,你为什么如数家珍?

  夏侯渝:“……都好,你来决定。”

  “那就先斗兽罢。”顾香生拍板道,拉着他就往斗兽的桌子走去,她还挺奇怪地问:“你回齐国之后难道也没玩过这些么?”

  夏侯渝无奈:“回去之后,镇日在陛下与那些王公贵族之间游走,又要忙着学许多东西,还要应付我那些兄弟,哪里有工夫出入赌坊?”

  顾香生想想也是,他离开魏国的时候虽然已经长高了一些,但还没像现在这么高大结实,穿衣显瘦,脱衣有肉,中间必然少不了锻炼,没有日日坚持,变化就不会这么大。

  发现自己的思路如脱缰野马开始奔向奇怪的方向,她耳朵一热,赶紧将其拉了回来。

  斗兽其实不是真正的斗兽,而是在牌桌上画了好几个动物的图案,每个图案上面都扣着一个杯子,但只有一个杯子里有骰子,赌客押中有骰子的图案,便算是赢了钱,如果还能押中里头的点数,赢的钱自然就更多,每种都有一定赔率。

  赌博之所以是无底洞,就是因为不管怎么赌,赌坊都是最后的赢家,而赌客则很少有因此发财致富的,通常都是以倾家荡产而告终。

  不过顾香生他们又不是来发财的,小赌怡情,输赢不重要。

  越简单的玩法,桌子旁边就聚集了越多的人。

  顾香生把玩法告诉夏侯渝,自己也押了点铜钱上去。

  庄家换杯子那些把戏其实骗不过他们,顶多只能哄哄普通赌客,因为顾香生既然射箭厉害,目力肯定也厉害,至于夏侯渝,他是练武之人,目力自然也非同一般。

  几个回合下来,两人都受益匪浅,旁边的赌客看见他们如此,便都纷纷跟在后头押,庄家的脸黑如锅底。

  不一会儿,便有人过来送银子,客客气气恭维一番,将他们“礼送”出门。

  顾香生脸颊红扑扑的,显然还处于有点兴奋的状态:“怎么样,好玩罢?”

  夏侯渝掂了掂手里的钱袋:“好像来钱还挺轻松的,以后若是囊中羞涩了,进个赌坊便财源滚滚。”

  得亏这话没在里面说,不然明天整个邵州城的赌坊都会记住夏侯渝这张脸,不给他进去了。

  顾香生吐了吐舌头:“那是因为玩法容易,若是换了骨牌或樗蒲,就得费点脑子了。”

  夏侯渝也来了兴趣:“那我们再去别家试试!”

  顾香生:“好啊!”

  夏侯渝:“先前你是不是常常进赌坊去玩儿?”

  顾香生:“没有,只进过一两回,平日里没空,碧霄她们也不让,再说这种事情,要有人一起玩,才叫好玩。”

  夏侯渝抽了抽嘴角,心想你只是借着给我出主意,趁机进来玩吧?

  不过话说回来,姓魏的和徐澈肯定也不知道,他的香生姐姐有这么个爱好。

  想及此,他心情大好。

  ☆、第104章

  “娘子,到邵州了,您看,前面就是城门了!”

  侍女略带了点兴奋的声音传来,崔氏掀开车帘子一角往外探看,随即皱起眉头。

  城墙倒是挺高,好像还是后来加高的,可是太简陋了,半点也不讲究美感,新旧城砖叠在一起,明显到被人一眼就看出来。

  往来出入的商旅,也没有京城那种缓慢优雅的华丽。

  边城就是边城,不管那些人如何吹嘘,邵州又如何比得上京城的十之一二?

  崔氏扯了扯嘴角,对即将抵达的地方和即将见到的人毫无期待感。

  “娘子,到……”青芫以为她没有听见自己的声音,掀起帘子探头进来,还准备再说一遍,却在看见崔氏的脸色时吓了一跳。

  “娘子,您是不是身子不适?”她连忙弯腰进来,绕至崔氏身后,双手在她的太阳穴上轻轻揉按起来。

  “嗯……”崔氏吐出一口浊气,略略舒服了些,忍不住又皱起眉头:“这里太干燥了,连点儿水汽都没有,车上颠簸得厉害,我骨头都快散架了!”

  青芫笑道:“您看,这不就到了,郎君是一州刺史,府上服侍的必然不会比在京城差,您且忍忍,很快便能与郎君团聚了!”

  崔氏却似乎没听见她这番话,兀自冷笑一声:“若非爹娘反复相劝,我压根就不会过来,等会儿见了徐澈,还不知道要怎么吵呢!”

  青芫忙道:“依婢子看,郎君也不是不讲理的人,您与郎君数年不见,定有许多话要说,郎君必然也想您呢,有什么话不妨好好说,说开了,也便和好如初了!”

  崔氏却道:“我与他从来就没好过,哪里来的和好如初?”

  青芫一时也不知说什么好了。

  在她看来,崔氏与徐澈,真真是一对冤家。

  崔氏出身世家大族,自幼千娇百宠,自然眼高于顶,当年听说自己要嫁给一个从魏国刚刚回来的质子时,她心里头比谁都不乐意,但美徐郎的名声岂是有假,偶然的机会之下,看见徐澈的样貌才情后,崔氏对徐澈也上了心。

  谁知成婚之后却完全不是琴瑟和鸣,举案齐眉的景象,徐澈不喜崔氏的骄纵,崔氏也觉得徐澈一个没落宗室居然敢对自己摆架子,不肯讨好自己,两人不肯互相迁就,更谈不上共同的爱好话题,徐澈喜欢在家作画写诗,与三五友人上山踏青,崔氏却喜欢参加各种宴会,喜欢华服美饰,喜欢各色各样的宝石。

  时日一久,两人渐行渐远,裂痕越来越大。

  后来徐澈奉命出任邵州刺史,崔氏觉得邵州苦寒,不愿跟随,徐澈连劝也没有劝一声,直接就答应了,崔氏心里有气,自然更不肯低头,及至徐澈赴任,两人这一别就是几年。

  青芫一心为主人打算,可这些都是人家夫妻间的事情,她也插不上口,连崔氏的亲生母亲都劝不动,青芫就更不行了。

  彼时的徐澈,的确也只是个默默无闻的宗室子弟,一开始谁也没把他当回事,更不认为徐澈能在邵州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政绩。

  等到这次各州纷纷自立,京城告急,新帝没有根基,世家大族大多弃他而去,崔家这才赫然发现,不知不觉之间,徐澈在邵州好像还真就如鱼得水,开辟出另外一番天地来。

  前几年他们没有征得朝廷同意就开始组织修撰前朝史书,当时沈太后发了一顿脾气,但最后也奈何不了他们,只能眼不见为净,但那会儿没有人看好他们,听说邵州要修史,所有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哈哈大笑,觉得邵州已经不自量力到荒谬的程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