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游戏 > 穿到明朝考科举 > 第77章

穿到明朝考科举 第77章

作者:五色龙章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1-01 05:29:33 来源:书海阁

那个小书生看着也就像个高中生, 长得斯文秀气, 穿着修身的青袍, 在费司业和周围年长监生的衬托下显得越发稚嫩。

崔燮不由多看了他几眼,身旁几个监生也正低声议论他:“那是江西的十六岁解元,去年跟他叔叔同榜中举, 一道儿进京会试的。今年会试中了乙榜,不肯还乡, 就进国子监读书了。”

十六岁的解元?真年轻啊, 唐伯虎几岁中的解元来着?

“神童啊!”崔燮跟着感叹了一句。身后忽然有人轻笑了一声:“崔案首不也是神童吗?”

那几个正在议论江西神童的监生也意识到刚才是他这个比费宏还小一岁的书生在感叹对方是“神童”,都觉得颇有趣味, 看着他笑了起来。

崔燮下意识答道:“那不一样……”人家是货真价实的十六岁解元小神童, 他光上学都上了十八年,早已经是大学毕业两年多的社会人了。实在是生存所迫, 不得已才厚着脸皮装神童的。

他回头看了一眼问话的那个人,是个约么三四十岁的文雅书生, 正朝他微笑着。那人衣裳浆得笔挺, 方巾迎面镶着块碧玉, 腰间也缀着玉佩、荷包,像是个讲究人。

他拱手道:“这位先生缪赞了,崔燮不过是侥幸蒙考官取中, 又得了皇上恩典才能入监,如何能与费解元这样有真才实学之人相比。我看先生气度不俗, 也不似寻常人, 却不知先生尊讳?”

那人答了一礼, 笑着说:“我不是先生,也只是个学生。敝性张,单名一个峦字,是今日值班的斋长。昨日甯斋长领你们六人到学堂的时候我便见着你了,不过崔案首时没注意到我吧?”

崔燮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不敢,张兄叫我的表字和衷就好。我昨日初入国子监,有些紧张,没太敢看同斋的前辈们,还望诸位见谅。”

他坐的地方是诚心堂学生听讲时固定的位置,周围都是先进的前辈生员。

这位张斋长自陈已经四十了,算是前辈中的前辈,靠年资被指为斋长。其他贡监人少说也都是三十有奇。偶见有二字打头的,不是州府县学选贡上来的俊彦,就是运气好前头没有几个挨贡的,到年纪就贡上来了。

崔燮跟这群人团团见过礼,几个前辈还拿着他用纸带缠着细炭条做成的速记笔和笔记本看了看,夸他有巧思。用墨笔作笔记无论如何也赶不上授课的速度,反而容易打断思路,用炭笔就快多了。笔尖儿将要磨平时,用小刀削掉外头一段裹纸,就又能露出可书写的部分,用着也方便。

崔燮谦虚地说:“这也是我胡乱做的,这炭条软,蹭了又容易脱色,回去还要尽快重抄一遍。”可惜他翻遍了化学书也没找着石墨的记录,不然就能做真正的铅笔了,那才是神器。

几个书生啧啧赞叹,拿过笔在自己的书页边试写了几个字,又都放下笔,摇头笑道:“看你用着方便,我们自己写起来又不是这么回事了。要练出这一笔字来,少说也得数年勤苦。你在这种小地方都要下如此心力,也难怪有今日之遇。”

墨条用着虽然麻烦些,他那笔记倒是叫人看了就喜欢。不仅内容记得周密,字体也规整,都是一格双行大小的颜体的正楷。

翻着翻着,一名监生忽地失声道:“司业释‘法则尧舜以为规矩’一句时,还引了《春秋繁露》的‘是故有巧手,弗脩规矩,不能正方员’?我记得竟有些模糊了。崔贤弟,你这笔记借我抄一笔……”

岂止这里,再翻到后面“齐景公涕出而女于吴”一句的注释时,引自《吴越春秋阖闾内传》的“齐侯使女为质于吴,因为太子波聘齐女”这段史料他也没听进心里。

他有记差的地方,别人也有。《孟子》人人都熟,司业引证的史料却有不少生僻的,只有潜心学问多年的人才能从浩繁卷帙中挑捡出来,授课时恰到好处地插在讲解中。学生们听他讲的天花乱坠,脑子却跟不了那么紧,难免有些句子记错或记漏的。

往日大家记的笔记都少,错漏的大都又是教官旁征博引的部分,无干大节,复讲时助教也不纠正,就含糊过去了。如今按着崔燮这本儿笔记一对,可就把记得不准的部分都对出来了。几人凑在桌前念着生疏的句子加深记忆,零星有路过的监生也循着声音停下来,边听边和自己记下的相印证。

不知不觉,就有一圈人开始围着那张桌子补笔记,连午饭也顾不上吃了。

崔燮被他们活活挤到外围,背着小书包倔强地站在门口,暗暗感叹:不愧国子监生,就是爱学习!比他们迁安县那些开诗会、酒会、图书馆沙龙的才子觉悟高多了,难怪年年会试中第的大头儿都是监生呢!

他觉得这笔记相当有用,下午《诗》经博士林大猷的经学课上,也照样记了笔记。不过这回记得就不敢那么投入了,目光尽量落在老师脸上,只偶尔扫一眼页面确定位置,大部分时间都靠手感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林教官不止是《诗》经博士,还兼绳衍厅监丞一职。崔燮请假、请求走读都是跟他打的招呼,也算是在他面前混了个脸儿熟。

这位监丞对他的境况隐然有几分同情,看他抄笔记也不那么反对,下课后反而提点了几句:“作抄记时不要这么一股脑都写下来,容易模糊重点。学《诗》时要专务解析传注,对照《左传》史料和注疏就够了,如今《公羊》《穀梁》二传为主考官弃取,当世学者研究的也少了。”

崔燮霎时心领神会——老师画重点了!

以后记笔记时得拿几枝彩笔,随记随把重点勾出来,考前复习时就紧着划过的知识点背,超纲的可以放一放。

他不禁想起自己上辈子上学时,全班同学的书都用彩色圆珠笔和荧光笔画得花花绿绿的样子,眼中笑意流转,五官舒展开,整张脸都明亮了起来。

林大猷不知他在想什么,见他听了自己提点就忽然笑起来,便以为他是学有所得才这么高兴,微微摇头,也露出几分笑意。

这学生果然是个好学的种子。

他就喜欢好学的学生,不禁又提点了崔燮一句:“你们过几天要做复讲,到时候不必全遵我课上讲的来说。我讲的以大义为多,其中也杂了我这些年研读汉唐宋经学大家之作的心得。可你们这些学生读的先儒传注少,心中还未能发自己的解释,若是按我这样通讲大义,就只能是复诵今日课程。不如先从训诂音韵入手,详熟基础,也可言之有物。”

崔燮认真记下,恭送博士离开,然后开始作每日必作的功课:写字。

不管是会讲、背书还是复讲的日子,每天都必临一篇十六行、每行十六字的法帖,写不好的要交斋长“痛决十下”。虽说如今监里管的不大严,斋长也拉不下脸来打人,但全班功课都要给斋长看一遍,写得不好自己也是丢人的。

他拿出考试的认真劲头临帖,邻座几个不大熟识的书生倒顾不上写字,而是先找他借笔记抄,好赶在散学前还他。

他把折页笔记本推过去,大方地说:“各位拿回去抄就是,别耽误了正业。那些内容我都记下了,不看也无妨。”

他脑子里有硬盘金手指,抄的笔记都已经印成pdF了,回家照盘抄就行。

那几位书生却已为他是真过目不忘,心里暗暗羡慕,叹道:“后生如此天资,又肯下工夫苦学,做前辈的只得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了。”

他们也不好意思真把别人的笔记带回号房抄,客气了几句,便将他的笔记本拉开,各抄一段,回去后好拼凑成整版的。张斋长过来巡视时,也没太约束他们,只叮嘱他们不要出声影响别人。于是抄笔记的人越集越多,抄得也越来越快。

崔燮凝神临完一张法帖,准备交作业时,众生竟已抄完了笔记,将原版还给了他。

他们可是用毛笔抄的,这得是什么手速!不是手速就是记性好,没多少要补的!崔燮不禁感叹:监生真是卧虎藏龙,将来可得加辈努力,别让人家笑话他是走后门的。

=====================

从国子监苦学回来,家里又是一片俗务等着他处置。

那三家掌柜各自从店里拿了上好的货品:南货店有鱼翅、淡菜、瑶柱等干货,有苏杭的龙须糖、蜜饯果子;脂粉店有桂粉、轻粉、沤子、绵胭脂、腊胭脂,各种香花头油,还有据说是海外来的真正蔷薇露;绸缎店有蜀锦、杭绸、丝绒、妆花绫罗,有松江的精线绫、三梭布……

崔燮仔细看着东西,不时问一声商品名和价格,偶尔看到喜欢的就多看几眼。

比如一匹大红丝绒,色泽又正又有光彩。要是搁现代,他就拿这个做成锦旗送到北镇抚司衙门,写上“立衙为公、执法为民”。只可惜他现在受孝道拘束,不能因为锦衣卫判了他前继母的刑而给人家送锦旗,只好等以后有机会了。

他遗憾地放下绒布,又看了一匹妆花绫的料子。

那匹料子也是大红的,摸着手感就特别舒服,还够轻薄柔软,做成衣裳正合适这个时候穿。他一直觉着锦衣卫的大红曳撒好看,碧绿的总不如红的衬人,这样一匹料子,要是做个红曳撒,领边儿镶上雪白的亮面绸料……

再骑个白马就更好了。

崔良栋见他似有喜欢的东西,便上前殷勤地说:“这都是小的看着他们挑的最好的东西,公子可要留用一二,或是给老太爷、老夫人尽孝?”

反正都是自己家的东西,拿了也没帐,公子还能念念自己的勤谨孝顺。

他先说了这些,三位掌柜怕自己饶着白送了东西,倒叫他得了便宜,忙也跟着表白自己就是送这些货品来给东家赏玩的心意。

崔燮原本只想看看店里卖的是什么,如今看着东西好,倒生了几分送礼的心思。那些吃喝的东西就算了,谢千户是个雅致的人,送吃的太俗,倒不如送瓶蔷薇水,送两盆鲜花儿,再送套曳撒……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不不,送衣服容易不合体,还是送料子吧。

可送料子的话,他家里也不缺那个,要是拿回去就直接压箱底,不做怎么办?

要不还是比量一下他的身材,按着电影里改良版的飞鱼服给他做一件……至少他会穿上试试吧?

硬盘里有没有张曼玉那版的《新龙门客栈》来着?里面的飞鱼服他记得都挺好看,挺衬身材的。就是没有那部,粤语文件夹里好像也有几份《金瓶》开头的文件,明代背景的电影里,估计总会有锦衣卫出场吧?

他认真思索了一阵,便点着自己需要的叫他们留下,带着几分笑意说:“这些留下吧,我得拿些东西送人。店里要卖的东西我也不能白拿,明日给你们拨银子过去。”

崔良栋急急道:“这都是家里的东西,哪儿能要大少爷的银子!”

崔燮摇了摇头。

这是他要给人送礼,怎么能拿崔家的东西?

他手里还有书铺,崔家这一家老小却都要指着这三间店铺过活。他花崔参议的钱真不心疼,可他能自己拿着别人家没疼热的银子送礼,叫那几个没有赚钱能力的老弱病残在后院节衣缩食地过日子吗?

他吩咐道:“这些东西的帐都记下吧。这些日子大伙儿都艰难,帐目更要清楚,店里的东西不仅我,别人要拿也叫他们付钱,没钱的就记下帐来报给我。今日暂且这样,回去好生做计划,我等着呢。”

三个掌柜兴冲冲的送礼,以为就跟当初夫人掌权时一般讨好他,让自己安安生生地当这个掌柜,想不到还是逃不了那五年计划,都臊眉耷眼地回去了。

转天便是国子监的休沐日,早上祭过孔子就能放假。崔燮早早叫人备了车,在车里放了几瓶蔷薇花露和两盆据说是名品的兰花,放学后在学舍外找了找,便见到崔启在国子监门外张望的身影。

他今日似乎也特别打扮了一下,穿着青色直衫,带着软巾,整个儿人带着种成熟感,像是工作这两天忽然就长大了似的。

崔燮油然生出种“我家有儿初长成”的感叹,走到他能看到的地方,招了招手。崔启一眼便看见他,朝着他飞奔过来,那股急切的模样还跟从前一模一样,之前长大成熟的感觉倒像是崔燮自己生出的错觉了。

小崔启跑过来,欣喜地叫道:“大哥你出来了?小计掌柜也跟我来了,有许多事要跟你说来着。”

崔燮抬手摸了摸他的软巾,笑道:“我正好也有事要和你们说。不过今天我得先去给人送个礼,你们先陪我过去一趟,回来再找个地方说话。”

喜欢穿到明朝考科举请大家收藏:(wuxia.one)穿到明朝考科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