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现言 > 大唐探幽录 > 第77章 捡骨令

大唐探幽录 第77章 捡骨令

作者:八月薇妮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3-12-28 12:04:10 来源:书海阁

这来者两人, 正是袁恕己跟英俊。

原来先前英俊晨起回家, 发现只高建一人呼呼大睡,阿弦却不知所踪后, 他便直接叫车夫驱车前往府衙。

袁恕己同他清谈半夜,子时方回,他是习惯早起的人, 何况先前行军之中鞍马劳顿,晨昏颠倒,倒也不觉累倦。

只是想到老朱头遽然离世,阿弦悲伤过度, 他的心中竟也其乱如麻,连雷打不动的晨练都懒怠了,才打了两拳便怏怏收手。

那夜救下阿弦后,次日一早, 袁恕己就直接前往豳州大营拜访苏柄临。

他当然不会相信老朱头会是“急病”,何况苦岩寺毫无线索。

果然才来营中, 雷翔接了他, 秘密问道:“你可是为了十八子的伯伯而来?”

袁恕己道:“老朱头怎么了,又跟营中有什么关系?”

雷翔将那日发现玄影, 以及苏柄临带人救援却晚了一步的经过告诉袁恕己, 道:“也不知那几个是什么人,身手十分出色, 且极为悍勇, 我们本欲生擒, 却终究一个活口都没得。”

袁恕己问道:“那……老朱如今……”

雷翔叹了口气,道:“老将军命我们不许张扬此事,他已经料理了……待会儿你见了将军,可不要提我已经将此事告诉你了。”

袁恕己得了雷翔这句话,心往下沉,最后一丝机会都掐断了。

雷翔一边叫人入内通禀,一边领着往内。

不多时里头说老将军传。

再度相见,袁恕己难掩心中的疑惑跟惊恼:“小弦子的伯伯老朱出事,老将军可知道?”

苏柄临道:“雷翔已经跟你说了吧。”

袁恕己心底打了个突,待要认,怕对雷翔不好,便道:“老将军不问问我为何竟为了此事前来大营么?”

苏柄临道:“你说。”

袁恕己道:“是因为老将军之前跟我提过的有关小弦子的那些话。”

苏柄临点了点头:“所以你听说老朱头出事,就联想到我,以为是我所为?”

袁恕己道:“我知道以老将军的为人,不至于做出那种事,但出事当日老朱头出城,推算应该是在豳州营的巡视范围内出的事,我相信以您治军之能,绝不会丝毫不知,所以才来冒昧询问。”

探知此事跟苏柄临无关,袁恕己的口吻才又缓和许多。

苏柄临道:“你想的不错。”他负手起身,伶立片刻:“我已警告过他,奈何他只是不信,终究落得这个下场。”

袁恕己道:“您的话何意?”

苏柄临回头:“年轻人,你不是不想插手此事么?你现在知道的越多,只怕到最后就无法脱身了。”

袁恕己也缓缓起身:“但是老朱头跟小弦子的事,我不能不管。”

苏柄临呵呵一笑,道:“可知你口中的老朱头,他另有个名字……”

苏柄临将老朱头的来历说了一遍,道:“你明白了?你以为他只是个卑微小民而已,却不知他曾经是太宗面前最得心的人,至于……”

苏柄临说到这里,轻瞥了袁恕己一眼,不再说下去。

袁恕己难遏惊心:“老朱头……居然当真是大内的御厨?”

他回想先前跟老朱头的种种相处,那双全汤的滋味仍在唇边似的,袁恕己心头一阵悲酸流淌,“想不到,可真是想不到,但是……”

苏柄临道:“但是如何?”

袁恕己道:“他又怎么会甘心隐身在这偏僻边陲之地?过的如此困苦艰辛?”

苏柄临笑了笑:“你说的不对,他曾经尝遍了大明宫的龙肝凤髓,至上之味,也经历了人世间最繁华鼎盛、风云涌动的时代,同不世出的圣主朝夕相处,距离天下那巅峰之位一步之遥,这世间很难再有什么能打动他的,但能让他甘心情愿留在这里隐姓埋名,当然有一个方才那些所有加在一起都比不上的理由。”

袁恕己问道:“是什么?”

苏柄临道:“是人,或者,是情。”

袁恕己已经明白:“让老朱割舍不下的,是小弦子,是他跟小弦子不是父子胜似父子之情。”

苏柄临微微挑眉,旋即说道:“不错。正是那个孩子。”

袁恕己道:“但是又是什么人想要加害老朱?”

苏柄临道:“你不是已经知道了么?上回我曾跟你说过。”

袁恕己心里猛地想起了垣县鸢庄惨案:“您是说……不系舟?!”

苏柄临呵呵一笑,声音里却全无真正的笑意,只随着袁恕己喊出这个名字,苏柄临又轻轻叹息:“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

袁恕己本要将垣县那案子立即告诉苏柄临,但……到目前为止,他仍旧猜不透苏柄临到底“是敌是友”,态度究竟如何。

袁恕己道:“他们紧咬老朱不放,是因为老朱是昔日大内御厨……这其中有什么干系?”

苏柄临琢磨看他:“干系当然是有……”

袁恕己知道他不会轻易告诉,转而问道:“那么,老将军又为什么要隐瞒老朱的死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苏柄临道:“那些人做事是绝不会轻易放弃的,我如此便是不想让他们生疑,让他们全天下找人,总比他们耽留在桐县盘桓不去的好。”

袁恕己叹道:“恕我直言,此事毕竟有许多人知情……只怕也瞒不过。”

苏柄临道:“是有人看见他受了伤,但是真正处理后事的,是我跟有限几个心腹,他们绝不会走漏消息。”

袁恕己低头想了半晌:“但是老将军你又为何如此做?”

苏柄临道:“我并不属于任何一个派系,所以并不能苟同那些人的所作所为……而且朱妙手毕竟曾也是个风光赫赫天下无双的人物,我会妥善替他料理,不会让他埋没荒草。”

袁恕己听到最后一句,莫名又是一阵心酸:“然而小弦子……”

苏柄临道:“那个孩子已经知道了对么?”

袁恕己想到之前在朱家厨房的情形,以及暗夜街头的惊魂,道:“小弦子的情形很不好。他跟老朱从来相依为命,又是那样容易招灾的体质,实在叫人担忧不下。”

苏柄临道:“这个孩子的能为,超乎我的预料,本以为可以瞒住他的。”

袁恕己一怔,苏柄临道:“正如你所说,他未必能接受老朱头身死的消息,所以我命人假传老朱头在苦岩寺,这至少给他一点希望,人在绝望之中,最珍贵的便是这点希望,虽看似渺茫,却能给人无限慰藉。”

袁恕己默默听着:“原来老将军的用意是这样……”

苏柄临道:“并不全是,我的用意,却是一直都没有变,只要十八子有些信老朱头在苦岩寺,再过几日,便会有人传他在长安的方向出现。”

袁恕己悚然而惊:“原来老将军仍旧想让小弦子去长安?但、但利用老朱这件事……未免太……”

苏柄临道:“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一来可以减轻他的思亲悲痛,二来远离这伤心是非之地,有什么不好,兴许他在长安另有一番际遇也未可知。”

后来袁恕己回到桐县,遭英俊问起,英俊是个谨慎通透的人,袁恕己的含糊其辞全不管用,何况袁恕己心里也想拉他帮手,便将老朱被贼人袭击受伤、苏柄临暗中传言等话说了,只是关于老朱的身份却只字不提。

袁恕己虽然仍不赞同苏柄临让阿弦去长安的话,但如果这谎言能给她慰藉让她不那么痛苦,倒也无不可。

谁知英俊临时竟改变了主意,仍是告诉了阿弦实情,所以当时袁恕己才有些七窍生烟。

这天早上,他收了式欲先去吃早饭,但看着桌上的饭菜,忽然又想起了在朱家吃饭的情形,一时怔了。

虽然老朱头所做的饭食是远近闻名的好,高建甚至戏称御厨也比不上,但又哪里会有人将这话当真呢,那些曾尝过老朱头手艺的人,只怕永远也不会知道,那曾经只给皇帝端茶送饭的手,竟也曾伺候过他们。

包括袁恕己自个儿,若不是苏柄临将老朱头的真实身份告诉,就算是从别人口中听说的……他也未必会信。

睹物思人,那个黄昏落雨,在朱家的堂屋中,三人围桌而坐,阿弦正介绍过“双全汤”,说“忠肝义胆,世间双全”等话,老朱头道:“她心思单纯不会多想……那些有身份的大人物闻一闻都觉着得罪呢,大人若不爱喝,还有别的吃食。”平平无奇的脸上,灯光里笑影如此和蔼可亲。

袁恕己无心茶饭,正要起身走开,外头有人来报说英俊来了。

袁恕己听说阿弦不见了,就仿佛眼前生生着了火:“去了哪里,不是有高建看着么?”

英俊道:“大人勿要着急,来的路上我已经想到了一个去处,只是有些为难。”

袁恕己忙问何处,英俊道:“豳州大营。”

这豳州营跟阿弦当真是有“不解之缘”,从第一次去找寻失踪的何鹿松,到被恶鬼附体,亦欲去豳州……可谓是千丝万缕,欲说还休。

袁恕己心怀鬼胎,来不及多问,立刻叫人备马欲去,英俊道:“大人,请容我跟随。”

若只骑马的话速度要快些,袁恕己才要叫他留在府衙,英俊道:“阿弦就算出城,也得等城门开时,如今城门才开了不到一刻钟,我们要追也是不难。”

袁恕己这才叫人备车。

同行到半路,袁恕己放慢马速,来至车旁,从微微撩飞的帘子里看进去,却见英俊端然而坐,似正垂眸出神。

袁恕己便问道:“先生怎么知道小弦子在豳州大营,他在哪里又是做什么?”

英俊仍是未曾睁眼:“大人在垣县的时候,苏老将军来城中找过朱伯。”

袁恕己大吃一惊,顾不得勒住马儿,纵身一跃,顺势上了马车,他钻入车内,道:“你说什么?是老朱告诉你的?”

英俊道:“他并不曾告诉我,但那夜他的反应十分古怪,甚至跟我提到了要离开桐县。”

袁恕己道:“那你如何确认就是苏老将军?”

英俊道:“高建说曾看见朱伯跟一个白胡子的人说话,且酒馆内有个人酒后说那日看见老将军进城,可惜无人信他。整个桐县甚至豳州,让朱伯举止失常的人,并没有几个。”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他略停了停,道:“若阿弦知道此事跟苏老将军有关,只怕会立刻前去询问。”

果然一语为真。

两人赶到之时,正阿弦在内同苏柄临说话,雷翔拦着不敢让他们擅入,袁恕己听到阿弦大叫了声,声音里似有无限愤怒,哪里还能忍住,便推开雷翔冲了入内。

雷翔生恐两人惹祸,又不知里头到底如何,两面为难。却见苏柄临仍脸色如常,对他一点头而已。雷翔惴惴退了。

袁恕己忙抱住阿弦:“小弦子,这是怎么了?你说什么不是?”

苏柄临看看两人,目光又落在他们身后的英俊身上。

然后,在袁恕己的追问中,阿弦只紧闭双眼,喃喃道:“大人,我要回家,我要找伯伯。”

袁恕己的心狠狠一颤:“好,我带你回家去。”

他的手在阿弦肩头一搂,越发觉着手底的肩胛骨头嶙峋,瘦弱的可怜。

袁恕己抬头对苏柄临道:“老将军,毕竟朱伯才去,小弦子有什么冲动下言差语错的地方,还请不要计较。”

苏柄临道:“你放心。”

袁恕己道:“既然如此,我先带他回去了。”

袁恕己握住阿弦的手,见她神情恍惚脚步轻浮,毕竟是连着数日不曾好生进食,身子虚弱的很了。袁恕己索性将她抱起来,大步往外而去。

阿弦在他怀中不动,但就在将出门的那一刻,阿弦挣扎着抬起头来,转头看向苏柄临。

一老一少两个人的目光相对,苏柄临看见阿弦的眼神里带着一丝薄薄地沁凉之色。

两人去后,现场却只剩下了英俊跟苏柄临两个。

苏柄临道:“你亲自跟着前来,是不放心他,还是我?”

英俊道:“敢问老将军对阿弦说了什么?”

苏柄临道:“我说了我该说的话。”

英俊道:“您未免太心急了。”

苏柄临低低笑道:“我向来是个心急的人,年纪大了,时日无多,总是比较着急些。”

他打量着英俊:“老朱的事应该只是一个开头,但只要有了开头,必然会盘根错节,最后不知会发出什么来。你要留心了,如今不再是长安居大不易,桐县更是是非之地。”

英俊道:“老将军也要留心,你将自己摆在了明处。可知如此一来,你便已经是两面儿的眼中钉了。”

苏柄临笑了两声,然后正色道:“那孩子该是时候离开这里,你也是时候该走了,再不走,我怕就来不及,别弄得最后玉石俱焚。”

英俊道:“您说的对,只要有了开头,就会盘根错节,结出些善果恶果来。”

苏柄临忽问道:“你呢?是善果还是恶果?”

英俊淡淡道:“我的恶果已服下,以后不会再重蹈覆辙了。”

苏柄临又笑:“你既然服了恶果,却还大难不死,只怕将来遭殃的会是别人。”

英俊道:“老将军保重,我该走了。”

英俊缓缓转身之时,苏柄临忽叫住他:“崔……”他话锋一停,道:“你会看着那孩子吗?”

英俊道:“您是说阿弦?当然,我曾经答应过朱伯。您却为什么这样问?”

英俊背对着,又看不见,苏柄临徐徐松了口气:“那个孩子,着实特别的很,跟……”

他未曾说下去,只生硬地打住:“好了,你且去吧,我不送了,祝你一路好风。”

英俊举手,侧身向着虚空轻轻地做了个揖,然后便出门去了。

一直看着英俊的背影离开,苏柄临仍站在原地未动,原本岿巍的身躯,也似有些伛偻了。

连续数日,阿弦都是昏昏沉沉,极少进茶饭汤水,谢大夫跟高建两人轮番照顾,袁恕己得闲便往朱家来。

阿弦做了好些梦……有的是真的,有的却像是幻觉。

她看见自己小的时候,被老朱头领着,在一个黄土遍地的地方,烈日炎炎,阿弦走的倦累,口干舌燥,老朱头把她放进一个竹筐子里,背着赶路。

他的双脚都磨破了,脸上晒得乌黑皲皮,却仍打起精神来哄她开心。

那时候因跟高丽作战,越是靠近边陲,逃难的人越多,老朱头每天最操心的,一是如何看好阿弦,二是找吃的。

就算是找到一棵野菜,他也要留最鲜嫩的叶芽给阿弦,自己把旁边的烂黄叶仔细嚼吃进腹。

阿弦仍是饿得哭。

那夜,老朱头不知从哪里捉了一只地老鼠,剥皮洗净,本要生吃的,阿弦嫌腥气,无论如何不肯下咽。老朱头只得用火烤了给阿弦吃,谁知香味散出,引来许多饥民争抢,老朱头只拼命抢回了一条不大的腿子,却被打的鼻青脸肿,遍体鳞伤。

从那时候起,阿弦不再挑拣,只要有吃的她就会闭着眼也吃下去。

就算是在最深沉浑噩的梦境里,想起这些往事,仍是哭了笑,笑了又哭。

忽然之间,是老朱头的声音——“长安,也是有可爱的地方的。”

眼前云雾弥漫,不知过了多久,似乎风云从前方被一只无形的手拨开,显出地上一座巍峨壮丽的极大宫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阿弦从未见过这样广大的宫殿,看起来就如同是仙人住的地方……几乎比整个桐县还要大上几倍。

但又如此精致而真实,其中还有好些人穿梭不停。

在一处喷着水的池子旁边,有一个挽着高髻犹如仙子般的女人说道:“太子真是越来越得人心了,先前上的那道求赦免逃兵家人的奏折,很得圣上喜爱呢。”

旁边道:“太子天生仁孝,以后继承大统,也算是我等之福。”

说话间,又有一队宫女,衣袂飘飘地整齐走过,每个人手中都举着个托盘,精美锃亮的食器上刻着繁复美丽的花纹。

阿弦身不由己地追随看去,耳畔又听见舞乐声响,宛若仙音,前方殿阁开处,见偌大的空阔的大殿内,两边整齐坐着许多奇装异服之人,身后各有鼓乐演奏。

正前方高高在上坐着两个人,却是一男一女,都身着华美的明黄袍服,仪态威严,气质高贵。

忽然他们的下手处,一个小小地身影奔出,叫道:“父皇,母后。”

却是个不过是七八岁的小女孩儿,头梳着双丫髻,身着很薄的绸衣,生得玉面玲珑,十分可爱。

上面那两人见了,不由都露出笑容,那女子更是招呼:“太平,到母后这里来。”

女孩子清脆地答应了声,提着裙角跑了上去,武后将她一把搂入怀中,满目慈爱,百般疼惜。

旁边的高宗李治便笑道:“快把太平最爱吃的炙鹿肉拿上来,切的细一些。”

太平公主却咯咯笑道:“父皇,不用叫他们切,我最爱自己动手了。”

搂着她的武后佯作责怪道:“若是不小心切了手,岂非又要哭。”

太平公主笑道:“切了手而已,就算是切了整根手指下来又怎么样,太平才不怕那些呢。”

高宗赞道:“好,小小年纪便能如此,果然不愧是我李家的女孩儿。”

烤好的新鲜鹿肉放在翠绿的荷叶上被端了进来,金黄色鹿肉滋滋作响,旁边还点缀着数片新鲜粉嫩的荷花瓣,侍者跪地奉上,又进金刀。

太平公主自己取了刀子,慢慢地切那鹿肉。

忽然她大叫一声:“啊!”仿佛吃痛。

吓得上座的两人脸色各变,太平公主却又顽皮地举起手来道:“骗你们的。这不是好端端地?忒也胆小!”

底下最靠近丹墀的,是一位清秀的华服少年,脸色微白,似有几分体弱身虚之意,只听他笑道:“妹妹怎么这样顽劣,竟当面儿吓唬父皇母后。”

太平公主尚未说话,上面的武后道:“这有什么,她年纪还小,且让她玩闹去,如果一味地规规矩矩像是个小大人般,反而假了。”

太平回头,抛了个极得意的眼神。

那少年正是太子李弘,李弘见武后如此护着太平,便一笑落座,又往旁边看了眼。

他旁边坐着的,却是个衣着鲜丽的青年,却生得唇若涂朱,面似桃花,眼眄转动间,似有无限风流横溢。

目光同李弘相对,青年莞尔一笑。在李弘转头之后,青年的目光却延伸出去,他瞥了太平公主一眼,朱红的嘴角一挑,举手吃了杯酒。

半个时辰后,宴席方散,参与宴会的诸位鱼贯而退,最后是太子李弘起身跪辞:“父皇母后若无其他吩咐,孩儿先出宫去了。”

李治问道:“弘儿近来身子如何?”

太子李弘道:“已经好多了,父皇不必担心。”

李治又问了几句,李弘才退了出去。

正出门,就听得一声笑从旁边传来,李弘转头,却见是先前坐在他旁侧的那面若桃花眼带风流的青年。李弘不由笑道:“敏之表兄,你如何也跟太平似的学着顽皮,躲在这里做什么?”

这青年正是武后的外甥贺兰敏之,他的母亲是武则天的姐姐韩国夫人,因为贺兰敏之生得容貌绝美,又十分聪明见机,很得武后宠爱。

“特等你一块儿走的。”贺兰敏之指了指前方,又道:“皇上又问你的身子了?”

李弘陪着他往前拾级而下:“是。”

贺兰敏之道:“你也不要过于用功,留神把身子亏了,就什么也不用说了,我近来又听了一个传言……”

李弘问道:“什么传言?”

贺兰敏之笑道:“瞧你的脸色,是好事,我听说……有什么方士向皇上进言,说你的身子一直不好,是因为有什么小邪祟之类的,这种事情,只要冲喜的话便能解决。”

李弘脚步一顿:“冲喜?”

贺兰敏之道:“你竟半点儿也不知道?如今内侍省已经在偷偷地选人了。”

李弘眉头皱起:“成亲……?”

贺兰敏之笑道:“怎么,你不愿意?”

李弘轻轻地摇了摇头:“罢了,横竖一切由父皇母后做主。”

两人正说着,就听身后有人叫道:“弘哥哥,表哥!等等我。”

李弘回头,笑道:“是太平,她又要做什么?方才在殿上可着实吓了我一跳。”

贺兰敏之道:“小聪明罢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说话间天平公主已经奔到跟前儿,拉着李弘的手说道:“太子哥哥在跟表哥说什么,是不是又说我的坏话?”

李弘吐吐舌头,问道:“你不在里头陪着母后,跑出来做什么?”

太平公主道:“我要去外婆家里,已经跟母后说过了,表哥,你带我过去吧。”

贺兰敏之面上掠过一道阴翳,却仍是笑面如花:“好啊。公主有命,敢不听从?”

出宫之后,李弘自骑马去了,贺兰敏之叫人备车,他便骑马陪着太平公主自去外婆杨氏家中。

天南地北,几家寒暑,悲欢不同。

到阿弦苏醒,已经是从豳州大营里回来的五日之后了。

脸颊上有些湿润,眼睛渐渐地适应了,才发现是英俊,正握着一块儿湿帕,在为她擦脸。

阿弦定睛看了良久,才道:“阿叔。”

英俊道:“醒了?”声音一如既往地沉静。

阿弦左右看看,当看见熟悉的陈设后,也醒悟了老朱头再不可能出现的事实。

高建熬了些稀粥,英俊接过来,道:“以前总是你喂给我吃东西,现在终于轮到我尽一尽心意了。”

他慢慢地舀了一勺,轻轻地递过来,阿弦连日不进米粮,见了后非但不饿,反而本能地抗拒。英俊道:“朱伯临去前交代过我一些话,你吃了饭,我告诉你。”

他的语气并非是在商议,阿弦只略一犹豫,等调羹再递过来的时候,她便皱着眉,勉强含着吃了。

开了个头,就好办多了。

怕阿弦饿了几日一时吃太多受不了,便只叫她喝了半碗的稀粥。阿弦缓了口气:“伯伯……交代什么了?”

英俊并不回答,只道:“你歇会儿,下午的时候带你出去。”

阿弦疑惑,有些着急:“阿叔,伯伯到底交代什么了?你带我去哪?”

英俊本已经起身,似要走开,忽然止步:“你之前昏迷中,见着什么了?”

阿弦一愣,这数日她的确“见”过不少,场景,人物……事情,但其中的大部分仿佛已经忘了。

英俊听不到她回答:“你曾叫‘殿下’。”

阿弦道:“垫……”还未说完,猛地一震:“殿下?”

沉默了良久,她的呼吸从缓慢到急促,最后又转成极度的冷静。

阿弦道:“我不记得了。”

中午,阿弦又吃了半碗粥,她觉着自己的身体像是个皮囊,徒劳地往里头灌着汤水。

日影西斜,天将更冷的时候,英俊进来,拿了一件儿厚点的大氅给她,阿弦认得那是当初坠落雪谷的时候,袁恕己将他自个儿的大氅解下来给她……后来一直想还,却没找到机会。

阿弦慢慢地裹住:“是要做什么?”系带子的时候,发现手上的刀伤已经愈合了。但仍留下浅浅地一道痕迹,提醒着那夜何其残忍而真实。

英俊不答,两人出门,乘车而行。

阿弦也一声不吭。

直到两刻钟后,车夫停了下来。

英俊道:“到了。”他并不下车,又对阿弦道:“下去吧。”

阿弦见他并不一起,略觉古怪,她俯身往外之时,鼻端嗅到一股异样的气息。

双足落地,有些软而无力,幸而有人从旁将她扶住。

阿弦抬头,见是袁恕己,她还未开口,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竟也忘了马车从身边缓缓地驶开了。

正是秋深,天地肃杀,此刻阿弦站在偌大的一片荒地之上。

从脚下眼神往前,不远处的黑色的泥土裸/露在外,上面陈列着许多木格架子,粗略数了过去,竟有三四十个之多,而架子之上,却是……

千千百百、各种各样的的尸骸,多半都已经是白骨,零零落落,犹如雪色的尸骸之山。

阿弦从来忌讳看这些,却不知为什么英俊特意带了她来,而且袁恕己也在身旁。

阿弦不解,几乎本能地想要后退。

因为她同时也看到,在这千百具的尸身之后,黑土地上,仿佛天尽头,乌压压地一片,愣眼看去就像是一片乌云贴地,但细细再看,才知道不是乌云,是一个个的鬼魂。

梵唱在耳畔响起。

庄严的佛经吟诵,跟眼前这至为诡异可怖的场景,竟形成一种难以形容的异样契合。

与此同时,袁恕己道:“开始吧。”

旁边吴成将一个点燃的火把递了过来,袁恕己看看手中的火把,又看向阿弦:“你拿着。”

阿弦不知如何,并不肯。袁恕己握住她的手,将火把递了过去,见她不动,便拉着她往前。

随着距离迅速缩短,前方那格子架上的尸首越来越清晰,阿弦的呼吸变快:“大人?!”

袁恕己拽着她,几乎跟那白骨面对面的时候才停下。

手中的火把烈烈,照出那白骨黑洞洞的眼眶,仿佛在瞪着她。

阿弦略骇:“你在干什么?”

袁恕己道:“这里的尸骸,是这几日,桐县跟周围三县所收集的散落荒野和许多无人收拾的枯骨,如今在此聚拢,一起焚化。”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阿弦毕竟不是个心愚之人,目光从手中火光跳跃的火把上移到袁恕己的脸上:“为什么……要让我……”

袁恕己道:“小弦子……”他的声音前所未有的冷静,“我不想看你再继续自苦下去,当放则放,狠一狠心。我相信朱伯在天之灵,也是愿意你仍是之前那个小弦子。”

阿弦的眼睛飞快地红了:没有了伯伯,她永远也不会再是以前的阿弦了。

原野上的风十分迅疾,吹得火把烈烈有声,也很快将她眼角的泪卷了去。

吴成上前催促:“大人,是时候了。”

袁恕己道:“小弦子。”

阿弦的手在发抖,火把往尸骸上凑了凑,无法落定,她死死地盯着那跳跃的火光,耳畔又响起老朱头的话——

“一切都看你的心意,不管你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你要是自由自在、快快乐乐地活着,伯伯就也是自由自在,快快活活的。”

就在袁恕己忍不住想要助她一臂之力的时候,阿弦一咬牙,手往前探出。

火压下去,泼了桐油的柴木顿时燃烧起来。

这是一个信号,刹那间,其他的几十处木架也都燃烧起无尽的火光。

与此同时,耳畔响起了铺天盖地的恸哭之声,阿弦回头,却见身后不远处,站着数不清的百姓。

曾经为战事所苦,为饥荒所苦,哪一家里没有死过人?更有些至今尸骨无存。所以袁恕己下令“捡尸骨”之后,从起初的迟疑,到后来几乎各县地都自发参与。

今日,众人便带了纸钱等物,过来祭奠拜送。此刻见火光冲天,累年的积痛随着哭声倾泻而出。

痛哭声伴随着低沉的梵唱,祭拜的酒水泼洒于地,无数纸钱随着乌黑的浓烟漫天飞舞。

“魂兮归来……”

阿弦回过头,见地平线上那原本乌压压挤在一起的鬼魂们,不再似先前一样狰狞可怖,明亮的火光映照下,他们一个个恢复了本来的如生容颜,面上亦流露出悲欣交集的笑意,然后……化作团团白色的光芒,消散于天际。

袁恕己当然看不见这些。

他只看见阿弦跪在地上,伏身叩头,向着西天边的方向。

那处,乌云与浓烟交织,而残阳如血。

喜欢大唐探幽录请大家收藏:(wuxia.one)大唐探幽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