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现言 > 桃李满宫堂 > 第83章

桃李满宫堂 第83章

作者:木兰竹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3-12-26 11:20:17 来源:免费小说

  凌蔚迷惑:“什么?”

  “算了。”黎隶叹口气。估计是知道什么,但是为了不让他伤心,故意不说吧。

  这孩子总是这么体贴。

  “朕记得第一套试卷你还把参考书单给很多人过目了?”黎隶问道。

  “也不是很多人吧,只是同僚而已。”凌蔚答道。

  黎隶又问道:“剩下的试卷也给他们详细看过?”

  “剩下四套试卷只有老师细看过,其余只有几位副主考官传阅,粗略看了一下,都未细看。”凌蔚心中疑惑更深,皇帝陛下问这干啥?

  “其余四套试题所考范围可是与第一套相同?”

  “书籍都差不多,不过用的注释版本不同,所填写内容也不同。”

  “第一套弃做不用。临近考试时,朕再亲自从剩下四套中抽取一套出来考试。”黎隶道。

  “是,陛下。”凌蔚虽然迷惑,但也没追问。

  反正皇帝陛下总有他的道理吧?

  不过待回府之后,他还是把今天这事说给黎膺分享。

  黎膺政治嗅觉可比凌蔚敏锐多了。他稍作思考后道:“汉王估计又有动作?”

  “汉王?”凌蔚楞了一下,“他能做什么?他要做什么……难道……难道是科举?”

  “科举舞弊。”黎膺一字一顿道。

  凌蔚被一点醒,后背差点被冷汗浸湿。

  这古代科举考官是最容易刷声望的位置,也是很危险的位置。

  一旦出了科举徇私舞弊案,几乎就是直接倒台永不录用的悲剧。

  甚至抄家流放都是有的,严重一点为平众怒,说不得还要砍头。

  每朝每代,到了皇位争夺时,总会出现科举徇私舞弊,倒下一大批人。

  这其中有多少是自己作死,又有多少是被栽赃陷害,就只有当事人才知道了。

  大晏朝并未出现过科举徇私舞弊的事,黎隶对权力抓的也严实,凌蔚还从未想过会出科举徇私舞弊的漏子。

  毕竟在一个对朝堂管辖力度很大的君王手下,这种砍脑袋的大事,一般人还是不会做的。何况那些考官都是皇帝陛下亲自指定的,主考官还是他老师。

  不过万一呢?

  连皇帝陛下都考虑到了这点,或许汉王真的有什么动作?

  凌蔚吓的都快睡不着觉了。

  “有什么担忧的。”黎膺宽慰道,“有什么能逃过皇兄的眼睛?”

  凌蔚苦笑:“是逃不过。怕就怕汉王舍的一身剐,牺牲棋子非要给我泼污水。只要科举舞弊一坐实,最后哪怕查出不是我的问题,但所有考官都会有连带责任,短时间内不可能升迁。若是泄露的是我出的题,那么即使把题漏出去的不是我,我也得丢掉官帽子。”

  丢掉官帽子倒是其次,关键是这名声不好听了。读书人重的就是名声,为官做宰也要名声。名声大的人,只要皇帝还清醒,最多贬谪,也不可能做的太过分,毕竟还要顾及自己的口碑。

  凌蔚辛辛苦苦刷名声就是知道这玩意儿有多重要。

  他刚主持科举科举就出现舞弊,泄露的还是他出的题,即使最后查出来和他没关系,连带责任跑不掉,愤怒的读书人也不一定会相信自己真没做错事。

  到时候自己辛辛苦苦在文人圈子里奠定的形象,可就一朝崩塌了。

  看看史书上那些科举舞弊的考官们,即使不是他们的错,一个个还不是被罚的很凄惨。

  为了平息众怒,为了社会稳定,他们这些人就必须得当牺牲品。

  “但你准备了五套试题呢,还有四套别人都没看过。”黎膺道,“即使他想做什么也做不了。”

  凌蔚想了想,也是。若是只有一套题,自己又没在意,说不定就中招了。但是现在他闲得发慌弄出了四套备选,皇帝陛下否决了第一套,并且到了开考时,才从剩下四套抽签。那么汉王想做什么,也做不了。

  凌蔚觉得,诸位考官还是靠谱的——听从汉王的安排那也得是有利可图。大家都是有家族的人,这舞弊案一出,所有人都得玩完,完全不可能把自己摘出来。

  汉王既然要泼他污水,就不仅仅是让舞弊发生,更要让舞弊暴露。对于其他考官而言,这当然没利可图,不会有人做傻事。

  若是有人从中作梗,肯定是能把自己摘出去的人,或者没摘出去,也不会影响家族的人。

  那么那些协助的小官小吏最有可能。毕竟考官们也是要让其他人帮忙做事的。

  凌蔚拿第一套试卷打脸的时候闹的挺大,时间也挺长,添茶送水都好几次,场面又混乱。试题书单,说不得就有哪套被偷出去了。

  虽然可能性很小,但说不定汉王就脑残了呢?

  ……想明白了即使汉王出损招,自己也能安然无恙之后,凌蔚就淡定了。

  该吃吃该喝喝该偷懒偷懒,被他老师赵昭拿着书本追着打,成为考官们工作之余一件趣事。

  这些考官中,有当年监考凌蔚的。

  凌蔚淡定的在考场上给自己改善伙食,结果让考官考生统统垂涎不已的事又被人翻出来说,凌蔚很得意的拿出了自家厨子做的饭菜炫耀。

  虽说凌蔚的手艺还是不错,但术业有专攻,厨子学了凌蔚的菜式之后,所做出来的菜更不错。

  看着凌蔚得意洋洋的炫耀,赵昭最先反击,他夹走了凌蔚饭盒里的唯一一根卤鸡腿。

  “老师……”凌蔚面部表情瞬间僵硬。老师你的仙风道骨呢!

  “这是孝敬师长。”赵昭仙风道骨的走了。

  “赵大人……还真是不拘小节。”其他人默默的吞咽口水。这两人关系可真好,虽然说有点没规矩,但人家师徒乐意,他们也没什么可说的。

  就算想说什么,那也是,凌大人啊,您就不能主动分享一下吗?

  凌蔚表示自己很小气,一点也不想分享。

  于是每到吃饭时候,凌蔚就能收获一堆羡慕嫉妒恨的眼神,然后被他老师打劫。

  直到后来一同僚表示,要让他家厨子和凌蔚府上的厨子友好交流,凌蔚同意后。同僚们表示get到了新方法,纷纷要求一起友好交流。

  大家族都有些自己的“秘方”,比如做菜的方子、养生的方子、调香的方子等等,这些一般都是不外传的。

  不过普通技艺友好交流,在亲朋好友之间却是可以的。

  凌蔚也大方,组织了个培训班,欢迎各位同僚把府上的厨子送来培训学习。通过厨子间的友好交流,进一步增进了和同僚之间的友好关系,达成了团结同僚的最终目的。

  并且,他府上的人可是黎膺带出来的,比起别人府上除了油盐,万事不管的厨子,心思要厉害许多。

  一来二往,还不知不觉套了许多话出来,把凌蔚惊讶的不行。

  难道自己厨房那一堆人,原来是搞什么刺探敌情的?

  厨房大叔笑而不语。

  通过厨房大叔大婶们的给力支持,凌蔚知道这群人来凌府,至少是没有什么其他目的的。主人家也吩咐的很到位,决不让他们乱跑乱说话——虽然还是被套了话。

  至于府上的其他事,他们也就只知道后院的一些琐事,对凌蔚没多大用处,遇到嘴碎的,就当听个八卦了。

  凌蔚心里更安定了。

  同僚们送厨子来培训,显然不是真嘴馋,而是通过这件事拉关系。

  他接了这件事,就是同意了大家拉关系。

  因为最初的那件事,他和同僚之间还是略有些尴尬的。

  大家能混到这地步都不是蠢人,当然会想着怎么改善。

  他就担心其中有人是大皇子一脉的,借由此事来他家刺探什么。

  结果证明他想多了。

  那么至少这些人中没有为大皇子做事的,不然绝不会放弃这么好的机会。

  要知道他家可是铁桶一般,家仆除了自己从公主府分过来的寥寥无几的旧人,就全是黎膺找到他带过的兵退下的人,大皇子要安插眼线极为困难。

  既然同僚中没有大皇子的人,那就表示暂时没事吧?

  ……事实证明,凌蔚想多了。

  不,或许应该所,他之前忧虑对了,现在觉得暂时没事才是想多了。

  自从黎膺说过舞弊的事之后,凌蔚就留了个心眼。

  在科考之前,和现代的高考公考似的,市面上总会出现一些参考书模拟题之类。

  大街小巷的书店书铺是卖的热火朝天,一些外地的考生、或者京城并无拜名师的庶族考生,纷纷攒钱,一摞一摞的往家里买。

  其实他们也知道那所谓模拟题都是商家们自己根据往年科考试题自己总结出来的,但练练手也好,说不定就歪打正着碰到原题了呢。

  因为怕试题泄露,主持考试的人年年都有蹲守,抽查各家书店书谱中的“参考题”“模拟题”。

  就算试题没有泄露,说不定他们出题者的脑波就和某些出模拟题的人重合了呢?特别是考试策论等的文章命题,那不小心重合了,问题就大了。若有重合,肯定会临场换题的。

  不只是凌蔚,其他考官也会留意模拟题的事。

  今年运气很好,模拟题中,并无他们拟定的题目。凌蔚看了经义的模拟题,和他出的题重合度也不高。

  大家松了口气,凌蔚也松了口气,以为汉王并没有发大招的时候,几份书单引起了他的注意。

  他派去假装考试的人,某天在小巷中被人拉住,推荐“最佳参考书单”。

  那“最佳参考书单”是好几家店铺出售的科举参考书单,看似彼此之间并无联系,之前也有小商贩出售这些假消息蒙人,凌蔚的家仆也没在意。

  不过那天他阴差阳错,想着本来就要买几份书单回去给凌蔚抽查,就按照那小贩的意思,在那几家店购买了那几份书单。

  凌蔚记忆力多好啊,他一扫那几份书单,就觉得眼熟。

  若是单单一份书单,其实并没什么值得注意的。

  虽然参考书和他出题有重合,但四书五经本来就那么多本,虽然注释五花八门,但根据往年考官喜好,还是能猜出其中可能考到的版本。只一份书单的话,虽然有猜中的,但数量太少,并没什么关系。

  但这几份书单合起来,凌蔚就发现,自己出的第一套题中,所有的参考书都在上面不说,连推荐的重点段落重点语句都全中。

  这就由不得他不多想了。

  他便由派人专门打听这件事,发现“推荐书单”这种事虽然常见,但多是商家自己搞的噱头,像这样推荐的书单分布到好几家店铺,店铺之间彼此并无关系,是比较少见的。

  凌蔚又探知到,那些商铺之间彼此真的没有太大关系,若要说联合起来,绝无可能。

  这件事表面上十分正常,手段十分隐秘。然而,但正是这份“隐秘”,才是最不正常的。

  毫无关联也绝无可能合作的店铺,怎么可能推出一份共同的“书单”?这一份推荐书单目录,小贩们是从何得知的?

  凌蔚顺藤摸瓜,从一小贩口中得知,他们果然是受人所托,去卖这一份“推荐书单”,那人还自称是某位有名望的读书人的家仆,那些书单是他推荐给他的学生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