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古典架空 > 凰矜 > 第369章 老杨头的险恶用心

凰矜 第369章 老杨头的险恶用心

作者:万莲生香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12-26 03:16:04 来源:书海阁

华先生闻听此言,缄口不语,手指轻轻在阿豹颈窝打转。

当日在席棚,华先生确实答应请谢九郎饮酒。但是,不等他派人到谢府递上请帖,拙翁就得到了杨相爷宣扬谢九郎与百里极结拜的消息。

拙翁思前想后,认为此事应当尽早诉与谢郎君知晓。是以,他二人才匆匆到在谢九郎府中。

拙翁分明整颗心都向着谢九郎,偏生装作兴之所至,不甚在意。旁人不知,华先生最为明了。当着谢九郎面前,华存不能把话挑明,干脆装聋作哑与小猫阿豹玩玩闹闹。

千算万算,算漏了老杨头!谢九郎可以无视赵旭感想,可她不能不在乎士人反响,霎时间,谢九郎心乱如麻。

《襄王变文》刚刚问世,柳媞堵不住天下悠悠众口,但她可以在谢九郎与百里极结义一事上大做文章,以此遮挡她与襄王丑闻。

老杨头好巧不巧的选在这个时候,也不知他是否经由高人指点。谢九郎不禁在心里问候老杨头祖宗十八代。

拙翁不单单是来通风报信,他已经为谢九郎想到了应对之策。但是,话到嘴边几次,拙翁都生生咽了回去。

阿豹吃了半条鱼,犯眼困,懒洋洋趴在华先生膝头直打瞌睡。

华先生擦净手掌,握住阿豹小爪,对谢九郎言道:“我与拙翁来时听人说,坊中食肆都在讲唱《襄王变文》,说的是襄王的风流韵事以及柳贵妃娘娘谋害祚俢性命的事体。我只听了微末,就感到毛骨悚然。天底下,居然有这等心如蛇蝎的妇人。”

阿豹小爪落入华先生温热手掌之中,整个猫就势偎在华先生臂弯,俩眼一闭,睡了过去。

谢九郎面色如常,向华先生弯起眉眼,应道:“柳媞都能毒杀亲女,杀个与她不相干的小倌,又有什么稀奇呢?”

“话虽如此,然则,对神之子民的性命如此轻视,没有半分珍惜重视,确实令人愤怒。”华存说着,轻轻捋顺阿豹额头连带着两只小耳朵。

胖嘟嘟,软绵绵的阿豹横在华先生膝头,睡的昏天黑地。

“柳媞不顾廉耻,以故太子侧妃身份入宫成为皇帝陛下的柳贵妃。她做出任何事体,都在情理之中。”谢九郎丝毫不掩饰他对柳媞的蔑视,这令拙翁相当意外。

拙翁转念又一想,谢九郎刚直方正,才看不惯柳媞那等不知羞耻之人。拙翁因此对谢九郎好感倍增。

“我们刚到京都时,兴了一阵《赵矜变文》,各个酒店都在讲唱,而今又有《襄王变文》,不知这二者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华先生手指绕上阿豹尾巴尖,若有所思的说道。

关联?

倘若华先生不说,谢九郎还想不到这一层。同为变文,想要达到的目的却是不同。

谢九郎想让襄王乃至柳媞为他们所做之事付出代价。《赵矜变文》求的什么?她无从知晓。

不过,她清楚的知道一定有人在背后推动《赵矜变文》显现人前。至于目的,若不是她吩咐邓选遏制《赵矜变文》在京都蔓延,恐怕已然浮露出来了。

“倘若按照《襄王变文》所述,柳贵妃娘娘命人杀害祚俢,已经犯了人命官司,理当把她拿住查问。”华先生义愤填膺,想为枉死的祚俢讨个说法。

“华先生所言甚是,然而,谈何容易?”拙翁手捻胡须,看向华存膝头阿豹,笑道:“小友爱宠深谙随其自然之道呀!”

闻言,谢九郎忍俊不禁,道:“拙翁所言甚是,我都想与它讨教一二呢。”

拙翁仰首大笑,笑够了,话锋调转回来,“杨相爷浸淫朝堂多年,行事言谈自有他的一套规范。此番,杨相爷发难,并非全因妒忌小友才学。”

谢九郎非常赞同拙翁见地,颌首言道:“杨相爷想在士人中坏了谢九郎名声。用心不可谓不险恶。”谢九郎长叹一声,低声喃喃:“这个局,当真难解。”

该死的老杨头!平白无故给她添了好多麻烦。她先前还想与杨相爷结为同盟,而今看来,杨相爷反倒不及宁廉精明,可说是个不折不扣的糊涂人。

闻听此言,华先生目光投向拙翁,用眼神暗示他将想说的话快些说了。

拙翁面皮薄,还没把他真实意图表述清楚,脸上乃至眸光都梦上一层羞赧之色。拙翁捻动胡须的手指略微停顿,说道:“小友想解,也不难。”

“哦?”谢九郎喜形于色,“拙翁有何高见,还望不吝赐教。”

话都说到这节骨眼儿上,拙翁索性豁出脸面,朗声道:“高见倒谈不上。老夫托大,收谢郎君做弟子,足以令天下士人通晓谢郎君品性高洁。”

诶?

拙翁肯以身相助,令谢九郎始料未及。

要知道,拙翁乃是当世大儒,别说做他弟子,愿意为他牵马坠蹬的不知有多少。就连襄王都动了心思,想要利用拙翁名望,为其所用。而今,拙翁却说愿意收谢九郎做徒儿,这是拙翁施予谢九郎天大的恩惠。

谢九郎呆呆愣怔片刻,随即起身离座,撩袍跪在拙翁面前,道:“师父在上,请受徒儿一拜。”说着,神情恭谨向拙翁行叩拜之礼。

拙翁终于得偿所愿,喜笑颜开,受了谢九郎这一拜。

“好徒儿,快些起来。”拙翁向谢九郎含笑说道。

谢九郎依言起身,亲自为拙翁斟满酒水,“师父予徒儿,恩同再造,徒儿不知如何报答师父。”她此言并非恭维吹捧,而是实情。拙翁收谢九郎做徒弟的风儿一吹出去,足够抵消杨相爷散播的,不利于谢九郎的言论。

另一方面,拙翁遍游四海,结交天下朋友,可他一生都没有收过徒弟。东谷谢九郎,是第一个,也极有可能是最后一个。

拙翁打定主意,要将毕生所学,全都教给谢九郎,让谢九郎将其发扬光大,成为真正的传世学问。

“你我既为师徒,就别再说什么报答不报答吧。”拙翁端起酒盏,浅浅抿了,又道:“等寻个黄道吉日,你正式拜入我门下,也好叫天下人做个见证。”

“是,一切但凭师父做主。”谢九郎恭顺端方,对拙翁敬意满满,说起话来,柔声细语,生怕唐突拙翁。

能得谢九郎这么好的徒儿,拙翁乐的合不拢嘴。

这边厢其乐融融,永宁宫里却是人人板着脸孔,脚步匆匆。

《襄王变文》比谢九郎预想的更早进入深宫大内。皇帝陛下略略翻看,就觉呼吸不畅。

喜欢凰矜请大家收藏:(wuxia.one)凰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