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古典架空 > 茶妃的茗泉空间 > 第三百七十章 经典三五八一砖

茶妃的茗泉空间 第三百七十章 经典三五八一砖

作者:攴攴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12-27 17:51:01 来源:88小说

边路黑茶,自本朝开立数年后已经发明出紧压砖型。但在包装上皆为大宗散包,将舂包压紧后的多块大长砖条直接用竹篾包,或一张羊皮崩紧扎裹缝边为一包,称为一件茶。份量固定,分为大小件,一般为十六斤到一百二十斤不等。

这样,经风吹日晒雨淋的长途运输到了目的地,整件茶仍可以完好无损。

那些当地分销商将整件茶包开包后,再用特制纸张包裹茶砖或拆散零售。

而三五八一小小薄片砖,显然不适合这种包装方式。

薄片紧压茶,并非燕纾自创。其前世有渠江薄片茶,发于秦汉,唐时有名,历朝御贡,享誉千年。

在重量和形制上,史书也留传下记载为“渠江薄片,一斤八十枚”。

燕纾参考了渠江薄片的历史经验,成为这个时空的创新。只不过,她做的不是形似钱币的小圆片,而是小方砖片。

一片三五八一小方砖,重量控制在两钱左右,相当于前世现代的八克重,与文献中的渠江薄片基本一致。

不管渠江薄片曾经是如何包装运输的,燕纾决定对三五八一砖采用小份独立包装的方式。

材料选择方面,燕纾不会编竹篾包。那就用笋皮,也叫竹箬。前世的燕纾在笋皮包普洱茶这道手工技艺上可是出师了的。

她从空间南嘉格木峰的竹林里捡选了大量香竹笋壳。然后用清凉的溪水为其清洗潮水,使之洁净并变软,摊晾待用。

待到笋皮湿度适宜,裁剪大小,将每十片小小方砖为一组,用笋皮包裹外加竹篾条捆扎成一块砖形。

按一斤十六两进制,八块笋包砖为一斤茶,五担茶五百斤需要做四千块笋包砖。

工作量虽然大,但空间主人能够对熟练工序偷懒。意念操控之下,一百张笋皮同时开工,半个时辰就全部完成。

最后,燕纾又找来超大片的毛竹笋壳,将每担茶铺垫分隔开,再移出空间堆放在柴府正院的大茶室里。

此时又过去一日,离交货只剩一天。

茶酒的分装,在柴府全员的努力赶工中接近尾声。

燕纾检视一番,确认现在只差两样了,一是需要五对大竹筐装茶砖,二是为茶酒加贴名号标签。

代工产品可以做,但名号还是一定要自己起。

茶砖只打个唛号“三五八一”,早在空间内就被燕纾烙印在整包笋皮上:而茶酒的三种坛罐并非定制,只能后期熬浆糊贴上品名。

燕纾自认毛笔字写得一般,不敢下笔挥就,遂让绿云和红玉找出字帖,翻到“青”、“见”、“茶”、“酒”几个字,勾线描摹下来拼在一起,刻成拓印纸模板,再蘸墨在红纸条上印出字迹。

“青见茶酒”标签全部贴完,看上去标准统一,视觉效果也相当不错。

至于竹筐,本府几个小厮中自有能人,在家时学编个筐的手艺还是有的。接到少主指令,几万直接在东跨院竹林里砍了十几根竹子,破成青篾条后,刷刷刷就给速编成了。这种大竹筐不需要精致,挑担时结实耐摔即可。

当天全部收工,燕纾才得有闲暇煮上第一口“三五八一”小薄砖。

整壶下肚后,乃敢放言:此茶必成经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