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科幻 > 属性点慈善家 > 第730章 任务挑战

属性点慈善家 第730章 任务挑战

作者:酒杯中的胖子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3-12-30 02:22:18 来源:88小说

“有没有可能,在隔壁行星上安排个什么显眼的地标,把魔力根源的线索指回流放地,并且几千年不会自然消失。”

“隔壁不行,要远一点。”

“隔壁不会是主世界吧……”

“看出来了还问。”

“我无法确定,那边的太阳色温不一样,我又不专业。”

索拉里斯爆了个惊天大瓜:“你想要地质环境稳定,最好没有大气,还会被人类注意到的世界吧。这个行星系都没有你要的。”

这一组前置条件确实很重要。

地质变化,以百年为跨度,很容易破坏掉人为留下的遗迹,如果是冰川型行星,过程会更快。大气主要关系到风蚀,这个倒是不快,但有风蚀环境,就会存在可移动的沙丘,遗迹可能被覆盖掉。

而一个没有大气的环境,要被未来的人类注意到,只有两个条件,其一是上面的资源具有稀缺性,其二是在跨行星飞行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中继站作用。

很多资源在可呼吸大气内很稀缺,但在宇宙范围内,却属于常见资源,例如氦3,它的形成主要依赖宇宙射线对物质的改造,而地磁与大气则会屏蔽宇宙射线。

即使是氦3,一旦上了太空,也属于遍地都是的聚变燃料,随便找颗没有大气的行星都能开采到。

总之一颗没有大气的行星,依赖资源成为“必须被关注”的对象,条件过于苛刻。

“一个能建立中继站的地点?有吗?”

“有,你做好准备了我给你开个门,注意,没有大气哦。”

“……不会把这里大气吸走吧。”

“不会,但你要给我存点魔力。”

“没问题。重力什么的能不能透露下?”

“没去过,应该很小,人可能落不回地面。”

“那里魔法效果和这里一样吗?”

“你们的魔法可能有一些用不了。”

“这样得花不少时间准备呢。”

“加油。”索拉里斯的萝莉给个鼓励,直接消失掉。

虽然还有不少问题没来得及问,得到的信息量也不小。

刚刚那段对话再回味,就很容易意识到,索拉里斯见过更高等级的文明!

中继这个概念,对索拉里斯本身没有意义,祂的意识依赖寄核体之间的联动,不同行星上的寄核体虽然都是索拉里斯,但又不是唯一的祂。

……说人话就是寄核体之间过大的距离,会导致索拉里斯分裂出不能与本体同步的意识。

所以祂没有理由探索与理解中继这个概念,只能来源于其他文明。

是矿里挖出来的超古代着陆器所代表的文明吗?

现在没发展出同位素年代测定法,不过那个从地层深度与矿化程度推测,年代过于久远,不是八十万年前的东西,在那之前,索拉里斯都没有关注到这个世界。

但也不一定,说不定索拉里斯就是跟着当年某个文明的脚步,才追踪到这里的。

毕竟索拉里斯把本体全部调动起来,也就相当于一个行星大小的全向望远镜,对于宇宙尺度,这个大小还是差点意思。

至今都未找到那个年代的遗迹,也容易解释,流放地这地方动不动就浮岛化,什么遗迹顶得住反复气候变化。能顶住的都在地下不知道多深埋着,还得运气好没被历代地质变化暴露,不然一顿温度、湿度变化,遗迹也会变成矿石。

对于不知道存在了多少年,还要继续存在多久的索拉里斯,胡乱猜测祂的经历没什么意思,对此时此刻也没帮助,王齐还是把心思拉到正事上。

本行星系内没有合适的行星,而在外部,有着“必然被发现,且一定被注意的天体”,它本身就含有足够多资讯。

突破行星系这个范围,中继可以引申为航行中继与通讯中继,其中后者的重要性更大。

现在知道主世界就在流放地同一个行星系内,魔界大概率也是。

包括流放地在内,三方都无法进行跨世界的“魔法传送”,只能在单一世界里进行长距离传送。

据说神陨王朝有几个领主能依赖“依斯帕斯虫卵”,将单体转移到主世界,但因为缺乏更具体的过程,难以判断它是否是一种跨行星移动手段,也可能单纯是因为三个世界都受到本地世界意志影响,才能实现类似的移动。

假设此路不通,回归古典的跨行星方式,那么航行中继在各种情况下,都缺乏实际帮助。

情况一,人类无法进行重力跃迁,那么星际旅行就是拼飞船速度上限,按两个星系间平均四光年算,5%光速80年,1%光速400年,即使10%光速也要40年。

长时间超过10%光速,王齐虽然没见过类似的文明,仅从基础物理来看,做不到,因为这个速度下,几近于无的星际尘埃与飞船的碰撞,会变成经常撞击,万一中间有一颗稍微大一点的没被技术手段拦住,就是核爆。

意思是直接航行必然要面对超长航行期的困扰,解决方式要么是休眠,要么是飞船行星化,至少装一个城市进去。

休眠自然不考虑半路补充物资了,有那个西北时间加速减速,不如早几年到站。

行星化飞船考虑到生态圈长时间运行后,或许会产生循环缺陷,确实有必要补给,但这种情况肯定在建造飞船前就要考虑,排除掉复杂流程后,补给的物资一定是宇宙里遍布的重要资源——冰。这也不需要站点补给,因为在远离恒星的地方,冰质天体不要太多,有个工程飞船出去拉回来就行,就算拉一趟几个月也无所谓,一个城市的人在飞船里总得有点事做。

情况二,重力跃迁技术在驶离行星系之前就意外获得,那就更不需要考虑航行中继了。

与之对比,通讯中继更重要。

没有跨星系实时传输手段之前,动辄按年算的信息都不能算旧闻,只能算传闻,考虑到电磁波传输特征和宇宙射线对其影响,没有中继通讯站,视频都难以跨星系旅行,只能是图片甚至音频的方式,更离谱。

就算有了跨星系通讯,大家也需要“对时”、“通讯数据纠错”,以确保一些自动化的东西不出问题,数量比较多的通讯站,还能帮忙实时追踪各行星的位置。

所以不管发展到哪条技术分支,信息类中继站在很长时间里都难以被淘汰。

“必然被发现,且一定被注意的天体”,一定是个适合做通讯中继的天体,它最好的位置,应该在两颗恒星之间一个相对固定的位置,类似于恒星间的拉格朗日点。

只有位置的特殊性,才能让这个非人造天体显得足够特殊,并引出未来人的关注。

可这样的位置,恒星光照能量几乎能忽略,考虑到索拉里斯说天体小到人可能落不回地面,基本排除地质活动和天体变形(摩擦)产生温度,温度低于零下200度都很正常。

在那样的位置放置点什么东西,任务充满挑战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