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大明:殖民全球,打造海上日不落 > 第三十八章 被内阁厌恶的东山州

刘一峰以为他们靠岸的那个岛屿就是阿留申群岛最西边的阿图岛了,结果并不是。

阿留申群岛是北美洲最西北的阿拉斯加大陆架朝东方的延续,所以众多岛屿成一条线从东向西伸了出去,顶端就是最西边的阿图岛。

海事局把最西边的阿图岛称呼为一岛,然后一路向东把所有有淡水资源能住人的岛屿按顺序称呼为“二岛,三岛……二十八岛”。

但海事局真正投入了精力去建设的只有西边的一岛和五岛,中间的十三岛,以及最西边最大的两个岛:二十七岛和二十八岛。

其中二十七岛有个船厂,所有到东山州的船,都要在哪里停靠保养。所有回大明的船,也要在哪里停靠做最后的检查。

简单的说,二十七岛的地位就和流鬼城差不多。

“我们已经过了一岛?”

“当然,我们直接去十三岛,然后去二十七岛。”说道这里,船员脸上出现了男人都懂的神色:“二十七岛上有青楼,据说都是倭人女奴,留在流鬼城的那些倭人女奴十有**最后会被送到二十七岛上的。”

刘一峰不关心倭人女奴的事,他只关心这个二十七岛是阿留申群岛中的哪一座。

其实阿留申群岛他也只知道阿图岛,毕竟那是二战中,IJN唯一占领过的美利坚国土了。

天边不远处的那座岛被船员称呼为十三岛,十三岛谈不上有多大,是个典型的山地岛,主体就是一座山。所有的建筑都修建在山脚下的一片平原上,主体建筑群目测就一个村落那么大。

“这里住了大概200多人,基本都是两年一轮换。”宋应星给自己的3个学生科普到:“他们负责给路过的船支进行一定程度的补给,以淡水和新鲜蔬菜为主、条件虽然艰苦,但坚持两年的报酬足足有200两,足够他们回大明当个小地主了。”

杨长白和孙欣互相看了眼,杨长白说道:“宋大人,200两买不了什么地。”

“中原是买不到,但北庭都护府,安南都护府,东北,东夷半岛,南北扶桑岛,流鬼州和东山州是能买到的。”

这些地方在传统中原人心目中都是边疆之地,他们大多数是没那么愿意去的。

“背井离乡,他们真的愿意去嘛?”

“不去的话,200两在城里买个店铺做些小生意也是可以的。”

“实在不行可以买海事局发的开发债嘛,投资东山州或者安南都护府也是好的。”

3人的讨论基本就是现在大明内部大多数靠着开发边疆之地或者依靠对外扩张战争意外发了笔小财的人,基本会选择的处理自己这笔浮财的方式。

很少有人会选择背井离乡去边疆之地当地主的,大多数都是投资在了大明本土,让民间经商的风气越来越重。

这时候,十三岛的海事局官吏已经驾驶着小船,朝宋应星他们这艘南洋级驶来了,船上载着淡水和新鲜的蔬菜。

“宋大人,我们不靠岸嘛?”

“不靠岸,二十八群岛中,只有二十七岛有能让郑和级和南洋级靠岸的港口,其他岛都是只能靠小船或者舢板周转补给。”

“为什么不修大型港口呢?”

“大型港口可不是渔港,不是说修就能修的。”

宋应星解释道:“而且修建大型港口也是很花钱的,二十七岛最早也是只有小型港口,5年前才兴建了大型港口,这件事让当时的徐大人在年终财政会议上被内阁的其他阁老攻击了好久。连一向偏袒海事局的陛下都被阁老们逼退,逼着徐大人保证不再在二十八群岛上兴建大型港口才作罢。”

内阁和海事局不对付,这是大明公开的秘密,但内阁最厌恶的却是东山州,这个民间知道的人就不多了。

内阁为何厌恶东山州?

还不是因为东山州这个只进不出且短时间内根本看不到有好转迹象的吸金黑洞,每年能吸走朝廷财政预算的十分之一走。

虽然安南都护府,北庭都护府和新建的西军,每年也要各自吸走十分之一的份额,但人家短期内能看见反哺中原的迹象呀,更别说安南都护府已经在反哺中原了。

这几年天灾不断,但南方9省的粮价却稳如泰山,全靠安南都护府的稻米支撑着。

北庭都护府开始反哺中原的迹象也越来越明显了,漠南几个小草原和漠北3大草原的畜牧业,让大明北方的畜牧压力骤减。

等西军打下富饶的西域后,最多一两年就能反哺中原。遥想盛唐丝绸之路的繁华,就让内阁和朝廷兴奋不已。

而你东山州有什么?

穷山恶水!

发现东山州后,内阁也兴奋过,毕竟那堪比大明本土长度的海岸线,都说明了这是一块新大陆。但从四季飞雪的北方一直到身穿单衣的南方,除了沿海的一些小平原外,全是堪比巴蜀的穷山峻岭,毫无开发价值。

那些小平原的确是不错的耕地,也能用来放牧。可是那让人绝望的距离,注定了东山州产的食物没必要运回大明本土,因为成本太高了,只能自产自销。

而东山州又没有那么多人,产那么多粮食干嘛?

海事局就向陛下建言学习安南都护府移民,可是人家安南都护府移民是因为产出的粮食能及时的运到南方诸省。你东山州要人除了开垦耕地和牧场外,还有什么用?

那么又回到了一开始的问题了:开垦那么多地,产那么多粮食干嘛?

海事局虽然得到了陛下的支持,硬着头皮每年都在移民。但这些移民产的粮食无法成为财富,这些移民的生存除了粮食外,其他一切物资都需要从大明本土进口,特别是铁制品。

目前东山州的开发基本都在沿海一带,因为不论是北方还是中部,基本上上岸走不了多远就进山了,而且还是完全没有开发过的山区,连山道都需要自己开拓。

东山州沿海一代开发了的区域完全没有发现矿产,所有的铁制品都需要从大明本土运来。

这也没什么,大明本土现在农工业很发达,城市里面往安南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贩卖铁质商品的商行数不胜数。

但问题是:东山州拿什么和这些商行交易?

北庭都护府有兽皮,有牧群。安南都护府有各种粮食和一些经济作物。

东山州有什么?

运不回本土的粮食,和穷到啥都买不起的民夫。就算和大明本土有一定程度的皮草贸易,那也支撑不起东山州庞大的基础物资需求的。

所以,东山州除了粮食实现了自给自足外,所有的基础物资商品,全部由朝廷向民间购买,再运往东山州。

内阁一直想让海事局承担这笔费用,但陛下不同意。

东山州的存在除了给大明面子上添加开疆扩土的荣耀外,也就只给海事局争取到了更多的财政预算罢了。对于朝廷没有任何帮助,反而还要朝廷养着东山州,这就是内阁无比厌恶东山州的根本原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