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大明:殖民全球,打造海上日不落 > 第二十一章 倭人的悲惨命运

郑和级缓缓地离开了江户港,只不过这次只有一艘了,正是宋应星那一艘。

之前江户这边得到宋应星要来休养的消息后,派出两艘郑和级护送主要是示好。倭国海域是没有海盗的,不需要护航。应该说除了南洋以外,整个大明周边海域都没有海盗。

曾经是有的,还有很多,但本土周围的海盗不是喂鱼了就是在安南都护府当农奴。而曾经搅的大明海岸线名不聊生的倭寇,如今全部在佐渡金山当矿奴,终身见不到阳光了。

大明海军系出南军的原因就在这里了:北方海域不需要海军。

所以在大明遇到一个海员,他如果是北方口音,基本都是运输或者商船为主的宝船出身,而一口南方口音的,大多数都是战舰系的郑和级出身。

祖大寿的侄子吴三桂指着江户港中的几艘南洋级宝船问到:“宋大人,那些宝船不是装民夫去东山州的嘛,为什么不装倭奴呢?”

“问得好。”宋应星在江户城休养了几天,精气神终于恢复了许多:“东山州开始移民时,陛下签署了一道法令:10年内不准移民倭奴男性去东山州。”

“宋大人,这是为何?”

“我也不知道。”宋应星摇了摇头,对杨长白回答道:“不仅仅是东山州,安南都护府也不准移民倭奴男性。”

“基本上除了我们占据的南扶桑岛,被倭人称为本州岛和四国岛的所有倭奴男性,都不准离开这两座岛屿。倭人女性也是这几年才开始被移民到安南都护府和东山州的,一开始也是作为慰藉士兵的存在。”

虽然宋应星说的很含糊,但3个年轻人都听懂了,但是他们一想到倭人女性那女鬼般的妆容,顿时替安南都护府和东山州的众多士兵感到悲哀。

其实还是他们想多了,普通倭人女性虽然长的不怎么样,也普遍矮小,但苦哈哈的大兵才不在乎这些呢。

哪怕这个大明武德充沛堪比强汉盛唐和暴元这三朝,大多数士兵也属于底层人士的,对于工业革命前的底层人士,有个女人繁殖后代就已经是很满足了。

孙欣也问到:“那为什么东夷奴可以移民呢?算起来他们也是外人呀?”

“高丽毕竟是我天朝上千年的附庸,受我们汉文化影响太深,心中对天朝是有向往和惧怕的。他们的统治阶层又全被倭人杀光了,除了少部分人外,其实高丽人对于大明统治他们是接受的很快的,基本上可以算是我们汉人的分支。”

“而倭人虽然也受天朝影响,却在岛上演化出了自己的体系,他们可不是我们汉人的分支,当年甚至还想入侵大明,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呀。”

“朝廷中一直有人在猜测陛下不让倭人移民惩罚他们,是因为当年倭人伪帝那封劝降信惹怒了陛下导致的。”

3个年轻人似懂非懂了。

他们明白倭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道理,也认同。但不明白不让倭人移民,甚至把他们关在岛内为什么是惩罚。

宋应星没有解释,主要是担心自己的3位学生兼下属阅历不够,知道真相后会产生一些不好的想法。

倭国的本州岛和四国岛现在是什么状态?

易子而食,析骸而爨这8个字就能完美诠释了。

当初倭国战败后,除了被割走了南扶桑,也就是倭人口中的九州岛外,德川家康还让倭国背负了庞大的赔偿。这赔偿是大明户部上岛调查了半年后精心计算出来的,按照陛下的意思刚好榨干倭国所有的潜力,但却不会让他们暴动。

可以理解为吊着倭国最后一口气。

但倭人的上层人士可不会自己过苦日子,他们的享福岂能因为倭人民间吃土啃树而停下?

所以倭人百姓真的过的很惨,惨到在南扶桑岛上被大明压榨的倭人,看着四国岛和本州岛曾经的同胞居然能产生极大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倭人女性为什么拼了命的卖身为奴想离开倭国也就能理解了,哪怕去军营中当士兵的发泄物,也不愿意留在自己的家乡。

两边遭受的待遇很大程度上没什么区别,但在自己家乡不仅吃不饱,很可能还会成为别人的食物。

朝廷中有些人其实是对倭国境内那幅人间地狱的模样有些不忍的,而且这种情况也持续了20多年了,就算是惩罚倭人也够了。

本着天朝上国的气度,他们就提出干脆给倭人一个出路,去安南都护府和东山州当奴隶,但内阁一直没通过。

不过小道消息说:真正不同意的人不是内阁,而是陛下。

关起门自己人谈到此事时,都会腹诽陛下当年的气还没消,是不是有些小家子气了。但转念一想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些官员也就不说话了。

宋应星也是觉得陛下有些小家气的那部分官员,倭国境内好歹还是能提供几十上百万劳动力的,解放出来不管是去安南都护府还是东山州,都是极好的。

因为过于敏感他不想聊这个话题了,看向了一艘港口最外围的一艘南洋级宝船。在经过那艘宝船的时候,海风带来了一股说不出来的香气。

“何物!如此之香?”

孙欣他们也闻到了,很多水手也瞪大了眼睛,打量着海面,还以为是出现了什么宝贝。

随着他们靠近那艘宝船,才发现香气是从那艘宝船上出来的。

“刘一峰,这是什么东西?”船长放下手中的木碗,之前还装在里面的食物让他意犹未尽。

“油茶,或许又叫三合面。”

刘一峰接过船长的木碗,往里面倒了一勺带有块状物碎粒的淡黄色粉末,然后倒入热水,用木勺搅匀后把装有其貌不扬的粘稠浆糊还给了船长。

这就是船长询问之物。

“虽然是浆糊,但是挺扛饿的,听说当年还是戚将军的军粮。”

三合面的确传说是戚继光研发的军粮,不过事实上炒面粉是宋朝发明铁锅后中原很多地方都有的一种烹饪手法。但后世的闽地的三合面,巴蜀的油茶面和东北的油茶都有所改进,热量和营养都高了不少。

闽地的三合面加入了油炒葱头和大量的糖,而巴蜀的油茶面和东北的油茶则是同一类做法,没有放葱头而是各类坚果,味道有咸有甜。

但不管是油炒葱头还是坚果碎,油茶面的热量是非常高的。

船长又喝完一碗油茶,放下碗后对刘一峰说道:“那几罐摔坏的面粉全部炒了吧。”

“是,船长。”

刘一峰突发奇想做油茶面,主要还是他想吃了。正好有两个船员犯了错,不小心打翻了5罐面粉。

不过经历过昨天船长质问自己为什么给民夫做面条一事,让刘一峰多了个心眼,先炒了一锅让船长和航海长等船上的高层尝尝。

油茶的话刘一峰这个巴蜀人喜欢吃甜的,但昨天做红烧肉炒糖色用了太多糖,船长已经不让他用了,只能做咸口的了。葱头也只能用蒜粒和葱花代替,然后花生碎,核桃碎和板栗碎也都加了进去。

这既不东北也不闽地更不巴蜀的油茶面,依然轻易的征服了船长等高层。

“但是船长,这玩意儿放不得,5罐都炒了还是挺多的。”

其实放个3,4天是没问题的,但船长不懂,他心目中很多食物做出来就必须吃。而他也明白刘一峰这臭小子又想替他的民夫小弟们争取点福利了。

“我们先喝,喝不下的才是你们的。”

“没问题!”

刘一峰也本来没准备给所有民夫都喝,量不够的,他只考虑了民夫中的中高层。

昨天晚上的鱼汤面,已经俘获了所有民夫的心了,他现在在民夫中的地位比起在金州港时已经稳固太多了。但另外4个商行中还是有人对他不是太服气的,特别是看刘一峰已经近乎脱离了民夫成为船上一员享有特权后。

不患寡而患不均。

刘一峰就是要向那些人表示:自己搞特权是为了帮你们牟利的。

船长是一点都不想把油茶面这好东西分给民夫吃,但刘一峰挑的时间很好,他故意选在早饭后1个时辰时开始炒油茶的。然后早饭他做的油煎死面饼配鱼杂汤。

蛋白质,汤水,油脂,未发酵的死面饼,全部是撑肚子的,这些船员们虽然觉得油茶面好喝,但也真的喝不了几碗,最后刘一峰还是让民夫拿着两罐油茶面回到了民夫船舱。

炒油茶的香气能让从旁边经过的郑和级上的人闻到,船舱内的民夫们自然也早就闻到了。他们的早餐就是清水配死面饼,哪怕吃饱了这会也人人满口口水。

主要都知道是刘一峰做的东西,好些人一想到昨天那碗面,口水瞬间就打湿了胸前的衣襟。

“也不知道我们有没有份,那可是大头领做的东西呀。”

刘一峰的口癖已经流传开了:“你在想屁吃!”

“这么香的东西就和昨天的红烧肉一样,肯定是船员才能吃的。”

“哎……”

想通了这点后,众人顿时垂头丧气了起来。

有两个商行的头领互相看了一眼,默契的开始往角落钻。

冯硕冷眼看着两人,扭头发现李鸿基也看着两人。他们两都知道那两人在密谋推翻刘一峰大头领的位置,一直在民夫中传谣言刘一峰是出卖了他们这些民夫才有了在船上的地位的。

冯硕冷哼的一声,直接就走了过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